高祖本紀
關燈
小
中
大
(上)
漢高祖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姓劉,諱名詗,本名知遠,到登皇帝位時改為現在的諱名。
他的祖先本是西突厥的沙陀部族人。
四代祖諱名湍,當高祖擁有天下時,被追尊為明元皇帝,廟号叫文祖,陵墓叫懿陵;高祖母隴西李氏,追封以明貞皇後的谥号。
曾祖父諱名昂,在晉代即追封為太保,到後漢追尊為恭僖皇帝,廟号叫德祖,陵墓叫沛陵;曾祖母虢國太夫人楊氏,追封以恭惠皇後的谥号。
祖父諱名亻巽,在晉代即追封為太傅,到後漢追尊為昭獻皇帝,廟号叫翼祖,陵墓叫威陵;祖母魯國太夫人李氏,追封以昭穆皇後的谥号。
父親諱名王典,服侍後唐武皇李克用,做列校,晉代追封為太師,到後漢追尊為章聖皇帝,廟号叫顯祖,陵墓叫肅陵;母親吳國太夫人安氏,追封以章懿皇後的谥号。
章懿皇後在唐朝乾甯二年(895)二月四日在太原生下了漢高祖。
高祖小時不一愛一好活動,嚴肅莊重很少說話,長大成一人時,臉上呈紫色,眼睛白多黑少。
開始時服侍後唐明宗,做了他的屬下。
明宗與梁人在德勝對陣時,晉高祖石敬瑭被梁軍襲擊,連接戰馬铠甲的皮條斷了,漢高祖将自己騎的馬給石敬瑭騎,自己騎上石敬瑭斷了铠甲的馬,不慌不忙地留在後面斷後,石敬瑭感激他,認為他很勇敢強壯。
明宗登上帝位時,石敬瑭任北京留守,因為高祖從前有保護援救自己的功勞,奏請明宗将高祖調到自己帳下,擔任牙門都校。
後唐應順初年,石敬瑭鎮守常山,唐明宗傳召他到京師來,碰上闵帝逃奔,與石敬瑭在路上相遇,于是一同到衛州,在傳送文書的人所住的郵亭中歇息。
闵帝身旁的人想謀害石敬瑭,高祖悄悄派衛士石敢在袖子裡藏着鐵錘站在石敬瑭後面,到發生變亂時,石敢擁着石敬瑭躲進一間屋子裡,用大木頭将門頂一住,石敢不久被殺害了,高祖率領衆人全部殺死闵帝身邊的人,才使石敬瑭免于被害。
後唐末帝清泰元年(934),石敬瑭再次鎮守河東。
三年夏天,調任鎮守汶一陽一。
高祖勸石敬瑭起義稱帝,輔佐他成事,密謀策劃,改朝換代的初期大事,裡裡外外都依靠他。
晉高祖任他為北京馬步軍都指揮使。
契丹出動全部兵力同晉軍一起與後唐末帝決戰,在晉一陽一城下大敗唐軍張敬達部隊,有投降的士卒一千多人,石敬瑭将他們交給自己的侍衛部隊處理,高祖全部殺掉了他們。
晉國初建時,加封高祖為檢校司空,兼任侍衛馬步都指揮使,暫時管理随駕六軍和負責侍衛工作,不久改任陝州節度使,兼任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候。
契丹國主送别晉高祖到上一黨一時,指着高祖對晉高祖說:“這位都軍特别勇一猛,沒有大的緣故不可遺棄他。
”晉高祖進入洛一陽一,委任高祖巡邏警戒,大城小邑秩序井然,沒有人敢于違背法令。
天福二年(937)夏四月,加封檢校太保。
八月,改任許州節度使,像以前一樣主管軍隊。
三年夏四月,加封檢校太傅。
冬十月,授任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
十一月,調任宋州節度使,加封檢校太尉。
十二月,加封同平章事。
這時高祖與杜重威一同接受晉高祖施恩加職的诏命,高祖以與杜重威同列為恥而煩悶不樂,懇切推辭不接受诏命,幾天閉門不出。
晉高祖生了氣,傳召宰相趙瑩等人商議罷免高祖兵權,讓他回家。
趙瑩等人認為這樣做不妥,于是派端明殿學士和凝到高祖的住處宣讀谕旨,高祖才接受诏命。
五年三月,改任邺都留守兼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
九月,接受诏令到京師,晉高祖駕臨他的住所。
六年七月,任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
七年正月,加封侍中。
這時天下發生大蝗災,而蝗蟲偏偏不進入河東境内。
六月,晉高祖在邺宮駕崩,晉少帝即皇帝位,加封高祖為檢校太師。
八年三月,提升為中書令。
開運元年(944)正月,契丹南下,契丹國主率領大軍直抵澶州,派蕃将偉王領兵進入雁門關。
朝廷以高祖為幽州道行營招讨使,高祖在忻口大破偉王。
旋即又接受诏令移兵奔赴土門,軍隊到達樂平時,契丹已經退兵,于是就回來了。
三月,封為太原王。
七月,兼任北面行營都統。
二年四月,封為北平王。
三年五月,加封太尉。
同月,高祖誅殺吐谷渾白承福等五支部族,共四百人,以另一部族的王義宗統領五族中其餘的人。
九月,契丹進犯邊塞,高祖親自率領牙兵到朔州南部的一陽一武關,大破契丹軍隊。
十一月,契丹國主率領蕃族漢族大軍從易州、定州抵達鎮州,杜重威等将領在中渡橋駐軍以抵禦契丹大軍。
十二月十日,杜重威等
他的祖先本是西突厥的沙陀部族人。
四代祖諱名湍,當高祖擁有天下時,被追尊為明元皇帝,廟号叫文祖,陵墓叫懿陵;高祖母隴西李氏,追封以明貞皇後的谥号。
曾祖父諱名昂,在晉代即追封為太保,到後漢追尊為恭僖皇帝,廟号叫德祖,陵墓叫沛陵;曾祖母虢國太夫人楊氏,追封以恭惠皇後的谥号。
祖父諱名亻巽,在晉代即追封為太傅,到後漢追尊為昭獻皇帝,廟号叫翼祖,陵墓叫威陵;祖母魯國太夫人李氏,追封以昭穆皇後的谥号。
父親諱名王典,服侍後唐武皇李克用,做列校,晉代追封為太師,到後漢追尊為章聖皇帝,廟号叫顯祖,陵墓叫肅陵;母親吳國太夫人安氏,追封以章懿皇後的谥号。
章懿皇後在唐朝乾甯二年(895)二月四日在太原生下了漢高祖。
高祖小時不一愛一好活動,嚴肅莊重很少說話,長大成一人時,臉上呈紫色,眼睛白多黑少。
開始時服侍後唐明宗,做了他的屬下。
明宗與梁人在德勝對陣時,晉高祖石敬瑭被梁軍襲擊,連接戰馬铠甲的皮條斷了,漢高祖将自己騎的馬給石敬瑭騎,自己騎上石敬瑭斷了铠甲的馬,不慌不忙地留在後面斷後,石敬瑭感激他,認為他很勇敢強壯。
明宗登上帝位時,石敬瑭任北京留守,因為高祖從前有保護援救自己的功勞,奏請明宗将高祖調到自己帳下,擔任牙門都校。
後唐應順初年,石敬瑭鎮守常山,唐明宗傳召他到京師來,碰上闵帝逃奔,與石敬瑭在路上相遇,于是一同到衛州,在傳送文書的人所住的郵亭中歇息。
闵帝身旁的人想謀害石敬瑭,高祖悄悄派衛士石敢在袖子裡藏着鐵錘站在石敬瑭後面,到發生變亂時,石敢擁着石敬瑭躲進一間屋子裡,用大木頭将門頂一住,石敢不久被殺害了,高祖率領衆人全部殺死闵帝身邊的人,才使石敬瑭免于被害。
後唐末帝清泰元年(934),石敬瑭再次鎮守河東。
三年夏天,調任鎮守汶一陽一。
高祖勸石敬瑭起義稱帝,輔佐他成事,密謀策劃,改朝換代的初期大事,裡裡外外都依靠他。
晉高祖任他為北京馬步軍都指揮使。
契丹出動全部兵力同晉軍一起與後唐末帝決戰,在晉一陽一城下大敗唐軍張敬達部隊,有投降的士卒一千多人,石敬瑭将他們交給自己的侍衛部隊處理,高祖全部殺掉了他們。
晉國初建時,加封高祖為檢校司空,兼任侍衛馬步都指揮使,暫時管理随駕六軍和負責侍衛工作,不久改任陝州節度使,兼任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候。
契丹國主送别晉高祖到上一黨一時,指着高祖對晉高祖說:“這位都軍特别勇一猛,沒有大的緣故不可遺棄他。
”晉高祖進入洛一陽一,委任高祖巡邏警戒,大城小邑秩序井然,沒有人敢于違背法令。
天福二年(937)夏四月,加封檢校太保。
八月,改任許州節度使,像以前一樣主管軍隊。
三年夏四月,加封檢校太傅。
冬十月,授任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
十一月,調任宋州節度使,加封檢校太尉。
十二月,加封同平章事。
這時高祖與杜重威一同接受晉高祖施恩加職的诏命,高祖以與杜重威同列為恥而煩悶不樂,懇切推辭不接受诏命,幾天閉門不出。
晉高祖生了氣,傳召宰相趙瑩等人商議罷免高祖兵權,讓他回家。
趙瑩等人認為這樣做不妥,于是派端明殿學士和凝到高祖的住處宣讀谕旨,高祖才接受诏命。
五年三月,改任邺都留守兼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
九月,接受诏令到京師,晉高祖駕臨他的住所。
六年七月,任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
七年正月,加封侍中。
這時天下發生大蝗災,而蝗蟲偏偏不進入河東境内。
六月,晉高祖在邺宮駕崩,晉少帝即皇帝位,加封高祖為檢校太師。
八年三月,提升為中書令。
開運元年(944)正月,契丹南下,契丹國主率領大軍直抵澶州,派蕃将偉王領兵進入雁門關。
朝廷以高祖為幽州道行營招讨使,高祖在忻口大破偉王。
旋即又接受诏令移兵奔赴土門,軍隊到達樂平時,契丹已經退兵,于是就回來了。
三月,封為太原王。
七月,兼任北面行營都統。
二年四月,封為北平王。
三年五月,加封太尉。
同月,高祖誅殺吐谷渾白承福等五支部族,共四百人,以另一部族的王義宗統領五族中其餘的人。
九月,契丹進犯邊塞,高祖親自率領牙兵到朔州南部的一陽一武關,大破契丹軍隊。
十一月,契丹國主率領蕃族漢族大軍從易州、定州抵達鎮州,杜重威等将領在中渡橋駐軍以抵禦契丹大軍。
十二月十日,杜重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