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在禮傳

關燈
趙在禮,字幹臣,涿州人。曾祖父趙景裕,祖父趙士廉,都不曾入仕做官。父親趙元德,擔任過盧台軍使。趙在禮最初事奉燕帥劉仁恭,擔任小校,唐昭宗光化末年,劉仁恭派他兒子劉守文驅逐浮一陽一節度使盧彥威,占據了那座城池,提升趙在禮為軍使,以輔佐劉守文。到劉守文死後,趙在禮又事奉他的兒子。劉延祚被劉守光殺害,劉守光的兒子劉繼威又被步将張萬進殺害,趙在禮于是事奉張萬進。張萬進投奔到汴梁,趙在禮便與滄州留後一毛一璋歸順太原。後唐同光末年,擔任效節軍指揮使,駐紮在貝州。碰上軍士皇甫晖等興兵作亂,推舉指揮使楊..為統帥,楊..不從,被亂兵殺害,亂兵提着楊..的頭顱來脅迫趙在禮為帥。趙在禮知道不可抗拒,便答應下來,在同光四年(926)二月六日率領亂兵進入邺都,趙在禮自稱為留後。唐莊宗派明宗率兵讨伐他,恰好城下軍隊發生一騷一亂,趙在禮迎接明宗進入城内,有關事迹都記載在《唐書》裡。

    莊宗天成元年(926)五月,授滑州節度使、檢校太保。任命下達後,趙在禮秘密奏報軍情,不想除官調任,并且請求再等候一段時間,不久就改任他為天雄軍兵馬留後、邺都留守、興唐尹。接着,趙在禮帶着皇甫晖、趙進等相繼赴郡就任,上表請求更換旌旗和旄節。十二月,被任命為滄州節度使。二年(927)七月,移鎮兖州。長興元年(930)入朝擔任左骁衛上将軍,不久改任同州節度使。時逢晉高祖接受明宗命令統帥大軍讨伐蜀人,以趙在禮兼任西川行營步軍都指揮使,收複劍州後返回。四年(933),移鎮襄州。清泰三年(936),擔任宋州節度使,加檢校太尉、同平章事。晉高祖登上皇位,移鎮郓州,加封檢校太師、兼侍中,賜封衛國公。天福六年(941)七月,任許州節度使。八年四月,移鎮徐州,進封為楚國公。

    晉少帝開運元年(944),因契丹為患,少帝商議北征。八月一日,下旨任命了十五個将領,讓趙在禮擔任北面行營馬步都虞候。十一月,改任行營副都統,仍兼任都虞候。奉命屯守澶州,再次擔任兖州節度使,仍舊擔任副都統。三年一月,任晉昌軍節度使。當時少帝替他的兒子石延煦娶趙在禮的女兒為妻,行禮那天,儀式很是隆重,京城以為是榮耀盛事。五月,進封為秦國公,食邑累加至一萬三千戶,實封一千五百戶。

    趙在禮曆任十幾處藩鎮,善于經營生意,儲積财貨巨萬,兩京以及他所到過的藩鎮,都有他的宅第店鋪羅列成行。在宋州時,正逢天下飛蝗為害,趙在禮讓各家各戶張開布幌旗幟,敲擊鼙鼓,蝗蟲都越境離去,人們也都佩服他的聰慧智謀。大凡聚斂得到的财物,隻用來進奉權貴豪族、尊崇佛教而已。當契丹進入汴州,他從藩鎮奔赴京城,當時契丹首領、奚王拽剌等正在洛一陽一,趙在禮望塵緻敬,而契丹首領索取貨物财寶,趙在禮又非常憤恨。走到鄭州,止歇在旅舍,聽說同州劉繼勳被契丹拘捕,非常震驚。天福十二年(947)一月二十五日夜晚,用衣帶系在馬棚欄杆上上吊自一殺而死,時年六十六歲。後漢高祖登上皇位,追贈中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