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延孝傳

關燈
康延孝,塞北部落的人。

    起初隸屬于太原,因犯罪,逃亡到汴梁。

    開平、乾化年中,自隊長積功勞升到部校,梁末帝時,多次立軍功。

    莊宗同光元年(923)八月,段凝率五萬士兵在王村紮營,這時康延孝為右先鋒指揮使,率一百騎兵前來投奔。

    莊宗得到他很歡喜,脫一下禦衣金帶賜給他。

    第二天,在邺城賜給田地住宅,任為捧日軍使兼南面招讨指揮使、檢校司空,守博州刺史。

    莊宗屏退别人向他詢問梁朝軍機,康延孝詳細陳述利害。

    莊宗平定汴州,康延孝出了不少力。

    因功授檢校太保、鄭州防禦使,賜國姓,名紹琛。

    第二年,莊宗郊外祭天典禮結束後,授康延孝為保義軍節度使。

     同光三年(925),讨伐蜀地,任康延孝為西南行營馬步軍先鋒使、排陣斬斫使。

    康延孝骁勇雄健,為利益奮不顧身。

    率領前鋒部隊攻下鳳州,收取碧鎮,降伏興州,在三泉打敗王衍的軍隊,俘虜的蜀軍都在訓示一通後釋放了,從此晝夜兼行。

    王衍從利州逃回成都,切斷吉柏津浮橋,以阻止各軍,康延孝又造浮橋渡河,進軍收取綿州,王衍又弄斷綿江浮橋而去。

    水深沒有船渡河,康延孝對招撫使李嚴說:“我孤軍深入敵境,應用急兵才能獲勝。

    乘王衍破膽之時,人心離散,隻要用一百騎兵過鹿頭關,他們就得趕緊投降。

    如果等到修好橋梁,必須要幾天,若王衍堅閉附近關口,挫折我們的兵勢,倘如延長十幾天,勝負就不可知了,應該趕快渡過長江。

    ”因而和李嚴乘馬浮餅長江,于是渡過長江的隻有一千人,步兵淹死的也有一千多人。

    康延孝過江後,長一驅一直一入經過鹿頭,進據漢州。

    過了三天,部下後軍才到,僞蜀六軍使王宗弼令人帶着牛酒币馬歸順。

    十來天内,兩川平定,康延孝停在漢州以等待李繼岌。

    平定蜀地之功,康延孝是最大的。

     這時..州節度使董璋任行營右廂馬步使,華州節度使一毛一璋為行營左廂馬步使,按軍禮都應當聽從康延孝。

    郭崇韬偏一愛一董璋,平定西川之後,郭崇韬每當有軍機大事,必定召董璋參謀決定,康延孝内心不平。

    這時康延孝在城西駐軍,一毛一璋在城東駐軍,董璋駐在城中。

    閏十二月,康延孝因喝酒喝多了,對董璋說“:我有平蜀之功,你們像仆人一樣相從,反而在郭侍中門下兩頭取巧,謀劃陷害。

    我是都将,你是裨校,我能殺了你。

    ”董璋很惶恐,謝罪而退。

    酒宴結束後,董璋告訴郭崇韬,郭崇韬心裡記恨此事,于是任命董璋為東川節度使,免去軍職。

    康延孝大怒,對一毛一璋說:“我冒着刀鋒,沖破險阻,平定兩川,董璋有什麼功勞,突然得到那塊地方!”二人因而進見郭崇韬,說:“東川是重要地方,應該選擇良帥,工部尚書任圜有文武才幹,很适合大家心意,請任命他為東川帥。

    ”郭崇韬發怒道“:紹琛要謀反嗎?敢違抗我的調遣!”康延孝等人惶恐而退。

    沒多久,郭崇韬被李繼岌殺害,二人因而責備董璋說:“你還能在哪個門下取巧?”董璋隻有低頭哀傷而已。

     同光四年(926)正月二十七日,大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