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翰傳
關燈
小
中
大
張居翰,字德卿。鹹通初年,掖廷令張從玫收養為子,以蔭庇當官。中和三年(883),從容管監軍判官入朝廷任學士院判官,遷任樞密承旨、内府令,賜绯色衣。唐昭宗在華下,越級任命為内常侍,外出監察幽州軍事,任期滿後下诏召回,節度使劉仁恭上表留下他。天複年中,诏令誅殺宦官,劉仁恭上奏騙說殺了張居翰,把他藏在大安山的北溪。
天..三年,汴軍進攻滄州,武皇向劉仁恭求援,劉仁恭于是派張居翰和書記馬郁等人率兵援助武皇一同進攻潞州,武皇因而留下張居翰。李嗣昭節制昭義軍時,以張居翰監管其軍事,以燕軍三千為部下。不久汴将李思安築外城來包圍潞州,張居翰和李嗣昭登城保衛,終于解圍。從此李嗣昭每次出征時,令張居翰主管留後事務。同光元年(923)四月,召為樞密使。十月,莊宗将渡黃河,留張居翰與李紹宏同守魏州。莊宗進入汴州後,加封為骠騎大将軍,掌管内侍省事務,依前充樞密使。同光年間,宦官幹預朝政,國家事務都由郭崇韬辦理。張居翰自認為是漂泊流一浪一的人而乘着時運,提拔到重要位置,所以每次宣告任命之事,不敢有所建議是非,隻是看别人臉色免除過錯而已,因此也逃脫了末年之禍。四年三月,僞蜀王衍投降,下诏遷其族人到洛一陽一,走到秦川,這時關東已亂,莊宗擔心王衍變亂,派中官向延嗣騎馬帶诏書下令殺掉他。诏書寫着:“王衍一行,應一并殺掉。”诏書已經蓋印,此時張居翰在密地,又看了诏書,立即就着殿柱揩去“行”字,改寫“家”字。等到王衍在秦川驿被殺時,隻殺了他的近屬而已,其僞官以及随行者還有一千多人,都免于冤死,這是張居翰的功德。
明宗進入洛一陽一,張居翰在至德宮進見,流淚請罪,求放歸鄉裡,诏令答應,于是回到長安。又以他兒子張延貴為西京職事,以供侍養張居翰。天成三年(928)四月,因病死于長安,時年七十一歲。張居翰一性一格和靜,熟悉舊事。在潞州多年,每年春天督促人民種菜植樹,務本惠農,有仁者之心。
天..三年,汴軍進攻滄州,武皇向劉仁恭求援,劉仁恭于是派張居翰和書記馬郁等人率兵援助武皇一同進攻潞州,武皇因而留下張居翰。李嗣昭節制昭義軍時,以張居翰監管其軍事,以燕軍三千為部下。不久汴将李思安築外城來包圍潞州,張居翰和李嗣昭登城保衛,終于解圍。從此李嗣昭每次出征時,令張居翰主管留後事務。同光元年(923)四月,召為樞密使。十月,莊宗将渡黃河,留張居翰與李紹宏同守魏州。莊宗進入汴州後,加封為骠騎大将軍,掌管内侍省事務,依前充樞密使。同光年間,宦官幹預朝政,國家事務都由郭崇韬辦理。張居翰自認為是漂泊流一浪一的人而乘着時運,提拔到重要位置,所以每次宣告任命之事,不敢有所建議是非,隻是看别人臉色免除過錯而已,因此也逃脫了末年之禍。四年三月,僞蜀王衍投降,下诏遷其族人到洛一陽一,走到秦川,這時關東已亂,莊宗擔心王衍變亂,派中官向延嗣騎馬帶诏書下令殺掉他。诏書寫着:“王衍一行,應一并殺掉。”诏書已經蓋印,此時張居翰在密地,又看了诏書,立即就着殿柱揩去“行”字,改寫“家”字。等到王衍在秦川驿被殺時,隻殺了他的近屬而已,其僞官以及随行者還有一千多人,都免于冤死,這是張居翰的功德。
明宗進入洛一陽一,張居翰在至德宮進見,流淚請罪,求放歸鄉裡,诏令答應,于是回到長安。又以他兒子張延貴為西京職事,以供侍養張居翰。天成三年(928)四月,因病死于長安,時年七十一歲。張居翰一性一格和靜,熟悉舊事。在潞州多年,每年春天督促人民種菜植樹,務本惠農,有仁者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