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愚傳
關燈
小
中
大
貞明年中,通事舍人李霄的傭人毆打宮人緻死,法司按照刑律,罪在李霄。
李愚說:“李霄沒有親手毆打他,傭人打死他,怎麼能牽連主人呢?”于是抗旨不從。
李愚從拾遺兩次任膳部員外郎,賜穿绯服;改司勳員外郎,賜穿紫服,到這時被罷免職務,任許州、鄧州觀察判官。
起初在朝内任職時,慈州舉人張砺依附他。
貞明年中,張砺從河北歸順唐莊宗,補授太原府掾,出入高門大府之間,稱頌李愚的節一操一氣概,還提到李愚所寫的文章《仲尼遇》、《顔回壽》、《夷齊非餓人》等篇,北方人看了都叫好。
到莊宗定都洛一陽一時,鄧州主帥上奏章推薦李愚入朝,各位權貴見了禮遇如舊,不久任主客郎中,幾個月後,召為翰林學士。
同光三年(925),魏王李繼岌征讨蜀地,請任李愚為都統判官,又帶本職随軍。
當時輿論認為蜀地險阻,不可長一驅一直一入,郭崇韬向李愚征求意見,李愚說:“聽說蜀人厭惡他們的主人荒一婬一恣行,危急時刻必不會為他所用。
應乘他們人心不一,風馳電掣進軍,他們一定吓破膽,哪裡還能守險。
”當前軍到達固鎮時,收得軍糧十五萬斛,郭崇韬大喜,對李愚說“:您能預料事态,我軍可以成功了。
”招讨判官陳繧到寶雞時,稱病請求留在後方,李愚嚴厲地說“:陳繧見有利就前進,害怕艱難就停止。
現在大軍正經曆艱險,人心容易惑亂,正好殺了他以儆人心。
”因此軍人沒有敢滞留不前的。
當時,軍書羽檄都出自李愚之手。
平定蜀地後,就拜李愚為中書舍人。
回師後,明宗即位,這時西征副招讨使任圜為宰相,很欽佩李愚,多次對安重誨說到他,請求引用為同事。
遇上孔循掌權,就任用崔協以應付任圜的請求。
不久以李愚本職暫管貢舉,改兵部侍郎,兼翰林承旨。
長興初年,任太常卿,碰上趙鳳出任邢台鎮守,于是拜李愚為中書侍郎、平章事,轉集賢殿大學士。
長興末年,秦王恣意橫行,權貴之臣躲避禍害都來不及,國家的存亡沒人敢說。
李愚一性一格剛正,往往說出來,然而沒人附和。
後來轉任門下侍郎、監修國史,兼吏部尚書,和各位儒士寫成《創業功臣傳》三十卷。
李愚開始時不建房舍,任命為丞相後,向公家借延賓館居住。
曾有病,明宗诏令近臣去向李愚傳告慰問,李愚将近臣請到中堂,堂中鋪設的席子隻不過是稭稈編成的而已,使臣說到這事,明宗特地賜給帷帳一毛一毯。
闵帝即位,立志施行德政,剛剛改了年号,就請學士讀《貞觀政要》、《太宗實錄》,有意在政治上有所作為。
李愚私下對同事說:“我們的君主尋訪學士,很少找到我們這些人,我們位高而責任重,國事讓人擔憂,國家怎麼辦呢。
”同僚都害怕而不敢說話。
闵帝以恩例升李愚為左仆射。
清泰初年,徽陵的葬禮結束,馮道出鎮同州,李愚加特進、太微宮使、弘文館大學士。
宰相劉日句和馮道結為婚姻親家,馮道已經出外鎮守,劉日句和李愚兩人在中書,有的舊事不方便需要改革的,議論不定,李愚一性一格太嚴峻,因而說“:這事是你的親家公所為的,更改一下不是很便利嗎?”劉日句怨他的話太尖刻,于是每次說話必相互為難,有時會大吵起來。
沒多久,兩人都罷了丞相守本官。
清泰二年秋天,李愚已患病,多次請求告退,不允許,在任職内去世。
李愚說:“李霄沒有親手毆打他,傭人打死他,怎麼能牽連主人呢?”于是抗旨不從。
李愚從拾遺兩次任膳部員外郎,賜穿绯服;改司勳員外郎,賜穿紫服,到這時被罷免職務,任許州、鄧州觀察判官。
起初在朝内任職時,慈州舉人張砺依附他。
貞明年中,張砺從河北歸順唐莊宗,補授太原府掾,出入高門大府之間,稱頌李愚的節一操一氣概,還提到李愚所寫的文章《仲尼遇》、《顔回壽》、《夷齊非餓人》等篇,北方人看了都叫好。
到莊宗定都洛一陽一時,鄧州主帥上奏章推薦李愚入朝,各位權貴見了禮遇如舊,不久任主客郎中,幾個月後,召為翰林學士。
同光三年(925),魏王李繼岌征讨蜀地,請任李愚為都統判官,又帶本職随軍。
當時輿論認為蜀地險阻,不可長一驅一直一入,郭崇韬向李愚征求意見,李愚說:“聽說蜀人厭惡他們的主人荒一婬一恣行,危急時刻必不會為他所用。
應乘他們人心不一,風馳電掣進軍,他們一定吓破膽,哪裡還能守險。
”當前軍到達固鎮時,收得軍糧十五萬斛,郭崇韬大喜,對李愚說“:您能預料事态,我軍可以成功了。
”招讨判官陳繧到寶雞時,稱病請求留在後方,李愚嚴厲地說“:陳繧見有利就前進,害怕艱難就停止。
現在大軍正經曆艱險,人心容易惑亂,正好殺了他以儆人心。
”因此軍人沒有敢滞留不前的。
當時,軍書羽檄都出自李愚之手。
平定蜀地後,就拜李愚為中書舍人。
回師後,明宗即位,這時西征副招讨使任圜為宰相,很欽佩李愚,多次對安重誨說到他,請求引用為同事。
遇上孔循掌權,就任用崔協以應付任圜的請求。
不久以李愚本職暫管貢舉,改兵部侍郎,兼翰林承旨。
長興初年,任太常卿,碰上趙鳳出任邢台鎮守,于是拜李愚為中書侍郎、平章事,轉集賢殿大學士。
長興末年,秦王恣意橫行,權貴之臣躲避禍害都來不及,國家的存亡沒人敢說。
李愚一性一格剛正,往往說出來,然而沒人附和。
後來轉任門下侍郎、監修國史,兼吏部
李愚開始時不建房舍,任命為丞相後,向公家借延賓館居住。
曾有病,明宗诏令近臣去向李愚傳告慰問,李愚将近臣請到中堂,堂中鋪設的席子隻不過是稭稈編成的而已,使臣說到這事,明宗特地賜給帷帳一毛一毯。
闵帝即位,立志施行德政,剛剛改了年号,就請學士讀《貞觀政要》、《太宗實錄》,有意在政治上有所作為。
李愚私下對同事說:“我們的君主尋訪學士,很少找到我們這些人,我們位高而責任重,國事讓人擔憂,國家怎麼辦呢。
”同僚都害怕而不敢說話。
闵帝以恩例升李愚為左仆射。
清泰初年,徽陵的葬禮結束,馮道出鎮同州,李愚加特進、太微宮使、弘文館大學士。
宰相劉日句和馮道結為婚姻親家,馮道已經出外鎮守,劉日句和李愚兩人在中書,有的舊事不方便需要改革的,議論不定,李愚一性一格太嚴峻,因而說“:這事是你的親家公所為的,更改一下不是很便利嗎?”劉日句怨他的話太尖刻,于是每次說話必相互為難,有時會大吵起來。
沒多久,兩人都罷了丞相守本官。
清泰二年秋天,李愚已患病,多次請求告退,不允許,在任職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