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皇本紀
關燈
小
中
大
(上)
太祖武皇帝,諱名克用,原來姓朱耶氏,祖先是隴右金城人。
始祖名叫拔野,唐貞觀年中任墨離軍軍使,随從唐太宗讨伐高麗、薛延陀有功,任金方道副都護,因而定居在瓜州。
唐太宗平定薛延陀各部,在安西、北庭設置都護以統管他們,劃分同羅、仆骨人,設置沙陀都督府。
因為北庭有沙漠名叫沙陀,所以用來稱呼該府。
永徽年中,任拔野為都督,其後子孫五代相傳。
曾祖名叫盡忠,貞元年間,繼承做沙陀府都督。
不久被吐蕃攻陷,于是率其部族七千戶遷徙到甘州。
不久盡忠率部衆三萬人又往東跑,很快被吐蕃追兵趕上,盡忠戰死。
祖父名叫執宜,是盡忠的長子,收拾殘餘的部下,來到靈州,唐德宗任命他為一陰一山府都督。
元和初年,入京任金吾将軍,遷任蔚州刺史、代北行營招撫使。
後唐莊宗登皇帝位後,追谥他為昭烈皇帝,廟号叫懿祖。
父親名叫國昌,原名赤心,是唐朔州刺史。
鹹通年中,讨伐龐勳有功,入京任金吾上将軍,賜姓李,名國昌,又隸籍于鄭王名下。
出任振武節度,不久遭吐谷渾襲擊,退守神武川。
到武皇鎮守太原時,表奏授任代北軍節度使。
中和三年(883)去世。
莊宗即位後追谥為文皇,廟号叫獻祖。
武皇李克用是獻祖的第三子。
母親秦氏,于大中十年九月二十二日,在神武川的新城生下李克用。
懷孕十三個月,降生時,母親整夜都很危險,親屬擔憂害怕,到雁門買藥,遇上一位神仙老頭,告訴說“:不是巫醫能治好的,應趕回去,率全部族人,披甲打旗,擊钲鳴鼓,躍馬呐喊,圍着産房繞三圈。
”族人照他說的去做,果然順利生下武皇。
這時,虹光照亮房間,白氣充溢庭院,井水暴滿。
武皇剛會說話時,喜歡說軍中語言,童年時善騎馬射箭,與同伴馳騁遊戲,總是占上風。
十三歲時,看見兩隻野鴨在空中飛,連射連中,衆人都佩服他。
新城北邊有毗沙天王祠,祠前的井有一天沸騰溢出,武皇因而拿着一杯酒祈禱說“:我有尊主救民的志向,不知怎麼井水溢出,弄不清是禍是福,天王若有神靈,可與我交談。
”奠酒還沒有結束,有神人披金甲持戈,隐隐約約出現在牆壁之間,看見的人都大驚而逃,隻有武皇從容而退,從此更加自負。
獻祖讨伐龐勳時,武皇十五歲,跟随出征,沖鋒陷陣,比各位将軍都勇一猛,軍中稱他“飛虎子”。
賊軍平定後,獻祖被授予振武節度使,武皇被任為雲中郡牙将。
在雲中曾宿于客館,擁着一妓一女醉卧,有俠士拿刀想殺武皇,搶進内室後,隻見帳中烈火燃一燒,俠士害怕而退。
又曾和鞑靼人比賽,鞑靼人指着空中雙雕說:“你能一發射中嗎?”武皇立即彎弓射箭,連穿雙雕,鞑靼人都拜伏。
長大以後,任雲中守捉使,服事防禦使支谟,和同事們一早聚集在官署,便戲耍着登上郡閣,坐在支谟的座位上,支谟也不敢責問他。
乾符三年(876),朝廷任段文楚為代北水陸發運使、雲州防禦使。
這時連年饑荒,段文楚逐漸削減軍糧,各軍都有怨言。
武皇為雲中防邊督将時,部下争着訴說軍糧不夠,邊校程懷素、王行審、蓋寓、李存璋、薛鐵山、康君立等人,便擁戴武皇進入雲州,随從有萬人,宿營在鬥雞台,雲州人在城中捆住段文楚押出,以響應城外。
諸将向朝廷陳述情況,請授武皇旄钺,朝廷不答應,征集各路兵馬讨伐武皇。
乾符五年(878),黃巢渡過長江,聲勢蔓延,皇帝才覺得事關重大,任武皇為大同軍節度使、檢校工部尚書。
同年冬,獻祖出兵讨伐一黨一項,吐谷渾赫連铎乘虛攻陷振武,全族人被吐谷渾人抓走。
武皇到定邊軍迎接獻祖到雲州,雲州守将拒守城門不接納。
武皇攻占蔚州、朔州地,得三千人,駐紮在神武川的新城。
赫連铎晝夜圍攻,武皇兄弟三人四面應戰,不久獻祖從蔚州帶軍趕到,吐谷渾退走,從此軍勢重新振作。
皇帝任赫連铎為大同軍節度使,仍命他進軍讨伐武皇。
乾符六年(879)春,朝廷任昭義節度使李鈞兼北面招讨使,率上一黨一、太原的部隊經過石嶺關,駐紮在代州,和幽州李可舉會合赫連铎一同攻蔚州。
獻祖率一軍抵抗,武皇率一軍往南到遮虜城抵抗李鈞。
這年冬天下大雪,弓一弩一的弦凍斷,南方軍隊抗不住嚴寒,臨戰大敗,逃回代州,李鈞中流矢而死。
廣明元年(880)春,皇帝又命元帥李涿率兵數萬駐紮代州。
武皇令軍使傅文達在蔚州起兵,朔州刺史高文集和薛葛、安慶等部将捆住暗文達送給李涿。
六月,李涿率大軍攻蔚州,獻祖作戰失利,便率其族人逃往鞑靼部。
過了幾個月,吐谷渾赫連铎密派人賄賂鞑靼以離間獻祖,不久漸漸産生猜疑。
武皇知道此事,經常召集其首領到野外打獵,有時在百步之外騎馬射下馬鞭,有時懸挂針樹葉做目标,射中如神,因此鞑靼部人心服,不敢暗自起事。
不久黃巢渡過長江、淮河往北,武皇殺牛設酒宴招待鞑靼人首領,酒酣時,對他們說“:我父子被賊臣離間,沒機會報國。
現在聽說黃巢侵犯長江、淮河之北,一定會成為中原的禍患。
一旦天子赦免我們,下诏征兵,我與你們南下平定天下,是我的心願。
人生在世,有幾年光景,怎麼能在沙堆中終老一生呢!你們盡力而為吧。
”鞑靼知道他沒有留下之意,都釋然無戒心。
這一年十一月,黃巢攻打潼關,皇帝令河東監軍陳景思為代北起軍使,征兵破賊。
十二月,黃巢打到長安,唐僖宗逃往蜀地,陳景思與李友金征發沙陀各部五千騎兵往南奔赴京師。
李友金就是武皇的族叔。
中和元年(881)二月,李友金部隊到绛州,準備渡過黃河,刺史瞿正對陳景思說“:黃巢勢力正旺盛,不如暫回代北,慢慢圖謀将來的事。
”四月,李友金回師雁門,瞿正到代州,半月之内,招募三萬士兵,在崞縣西邊紮營。
其軍隊都是北邊五部的人,不熟悉軍法,瞿正、李友金不能控制。
李友金對陳景思說:“發動大衆,成功大事,應當一貫有顯赫的威名才可以使人伏服。
現在軍隊雖有數萬,如沒有良将,進軍也不會成功。
我兄李司徒父子,去年得罪朝廷,現寄居在北面,雄才武略,為衆人推服。
如派人快馬上奏朝廷召回,代北之人一呼百應,則平定妖賊不成問題。
”陳景思同意,立即上奏朝廷,皇帝于是任武皇為雁門節度使,又令他率領本軍讨伐賊軍。
李友金派五百騎兵帶诏書到鞑靼召見武皇,武皇立即率領鞑靼各部一萬人奔赴雁門。
五月,整頓二萬士兵南往京師。
太原鄭從谠領兵把守石嶺關,武皇便引軍走其他道路,到太原城下,碰上大雨,回師到雁門。
中和二年(882)八月,獻祖從鞑靼部率族人回代州。
十月,武皇率忻州、代州、蔚州、朔州、鞑靼的部隊三萬五千騎兵往京師奔赴國難。
先送讨伐檄文到太原,鄭從谠拒關不接納,武皇用兵攻擊,進軍到城下,派人帶錢物送鄭從谠,鄭從谠也派人贈給武皇貨币、食品、軍器。
武皇向南去,從一陰一地關到晉州、绛州。
十二月,武皇到河中。
中和三年(883)一月,晉國公王铎受皇帝命令授予武皇東北面行營都統。
武皇令其弟李克修領前鋒五百騎兵渡黃河偵察黃巢軍隊,黃巢派将軍米重威帶重禮和僞诏賜給武皇,武皇收下禮物送給各位将軍,而燒掉僞诏。
這時,各路勤王的軍隊雲集京師四周,但因為黃巢賊軍勢力正盛,不敢交鋒。
當武皇軍隊将到時,黃巢手下将軍互相說:“鴉兒軍到了,應該避其鋒芒。
”武皇帶兵從夏一陽一渡過黃河。
二月,在幹坑店紮營。
黃巢大将尚讓、林言、王..、趙璋等引軍十五萬駐紮在梁田陂。
第二天,大軍交戰,從中午打到天黑,黃巢軍大敗。
當晚,黃巢軍逃到華州據守。
武皇進軍包圍,黃巢的弟弟黃邺、黃揆固守。
三月,尚讓引大軍救援華州,武皇率一萬多人在零口迎戰,黃巢軍大敗,武皇進軍渭橋,第二天,黃揆放棄華州逃跑。
王铎受皇帝诏令授武皇為雁門節度使、檢校尚書右仆射。
四月,黃巢焚燒長安,收拾殘餘衆兵,往東向藍關。
武皇進軍收複京師。
七月
始祖名叫拔野,唐貞觀年中任墨離軍軍使,随從唐太宗讨伐高麗、薛延陀有功,任金方道副都護,因而定居在瓜州。
唐太宗平定薛延陀各部,在安西、北庭設置都護以統管他們,劃分同羅、仆骨人,設置沙陀都督府。
因為北庭有沙漠名叫沙陀,所以用來稱呼該府。
永徽年中,任拔野為都督,其後子孫五代相傳。
曾祖名叫盡忠,貞元年間,繼承做沙陀府都督。
不久被吐蕃攻陷,于是率其部族七千戶遷徙到甘州。
不久盡忠率部衆三萬人又往東跑,很快被吐蕃追兵趕上,盡忠戰死。
祖父名叫執宜,是盡忠的長子,收拾殘餘的部下,來到靈州,唐德宗任命他為一陰一山府都督。
元和初年,入京任金吾将軍,遷任蔚州刺史、代北行營招撫使。
後唐莊宗登皇帝位後,追谥他為昭烈皇帝,廟号叫懿祖。
父親名叫國昌,原名赤心,是唐朔州刺史。
鹹通年中,讨伐龐勳有功,入京任金吾上将軍,賜姓李,名國昌,又隸籍于鄭王名下。
出任振武節度,不久遭吐谷渾襲擊,退守神武川。
到武皇鎮守太原時,表奏授任代北軍節度使。
中和三年(883)去世。
莊宗即位後追谥為文皇,廟号叫獻祖。
武皇李克用是獻祖的第三子。
母親秦氏,于大中十年九月二十二日,在神武川的新城生下李克用。
懷孕十三個月,降生時,母親整夜都很危險,親屬擔憂害怕,到雁門買藥,遇上一位神仙老頭,告訴說“:不是巫醫能治好的,應趕回去,率全部族人,披甲打旗,擊钲鳴鼓,躍馬呐喊,圍着産房繞三圈。
”族人照他說的去做,果然順利生下武皇。
這時,虹光照亮房間,白氣充溢庭院,井水暴滿。
武皇剛會說話時,喜歡說軍中語言,童年時善騎馬射箭,與同伴馳騁遊戲,總是占上風。
十三歲時,看見兩隻野鴨在空中飛,連射連中,衆人都佩服他。
新城北邊有毗沙天王祠,祠前的井有一天沸騰溢出,武皇因而拿着一杯酒祈禱說“:我有尊主救民的志向,不知怎麼井水溢出,弄不清是禍是福,天王若有神靈,可與我交談。
”奠酒還沒有結束,有神人披金甲持戈,隐隐約約出現在牆壁之間,看見的人都大驚而逃,隻有武皇從容而退,從此更加自負。
獻祖讨伐龐勳時,武皇十五歲,跟随出征,沖鋒陷陣,比各位将軍都勇一猛,軍中稱他“飛虎子”。
賊軍平定後,獻祖被授予振武節度使,武皇被任為雲中郡牙将。
在雲中曾宿于客館,擁着一妓一女醉卧,有俠士拿刀想殺武皇,搶進内室後,隻見帳中烈火燃一燒,俠士害怕而退。
又曾和鞑靼人比賽,鞑靼人指着空中雙雕說:“你能一發射中嗎?”武皇立即彎弓射箭,連穿雙雕,鞑靼人都拜伏。
長大以後,任雲中守捉使,服事防禦使支谟,和同事們一早聚集在官署,便戲耍着登上郡閣,坐在支谟的座位上,支谟也不敢責問他。
乾符三年(876),朝廷任段文楚為代北水陸發運使、雲州防禦使。
這時連年饑荒,段文楚逐漸削減軍糧,各軍都有怨言。
武皇為雲中防邊督将時,部下争着訴說軍糧不夠,邊校程懷素、王行審、蓋寓、李存璋、薛鐵山、康君立等人,便擁戴武皇進入雲州,随從有萬人,宿營在鬥雞台,雲州人在城中捆住段文楚押出,以響應城外。
諸将向朝廷陳述情況,請授武皇旄钺,朝廷不答應,征集各路兵馬讨伐武皇。
乾符五年(878),黃巢渡過長江,聲勢蔓延,皇帝才覺得事關重大,任武皇為大同軍節度使、檢校工部
同年冬,獻祖出兵讨伐一黨一項,吐谷渾赫連铎乘虛攻陷振武,全族人被吐谷渾人抓走。
武皇到定邊軍迎接獻祖到雲州,雲州守将拒守城門不接納。
武皇攻占蔚州、朔州地,得三千人,駐紮在神武川的新城。
赫連铎晝夜圍攻,武皇兄弟三人四面應戰,不久獻祖從蔚州帶軍趕到,吐谷渾退走,從此軍勢重新振作。
皇帝任赫連铎為大同軍節度使,仍命他進軍讨伐武皇。
乾符六年(879)春,朝廷任昭義節度使李鈞兼北面招讨使,率上一黨一、太原的部隊經過石嶺關,駐紮在代州,和幽州李可舉會合赫連铎一同攻蔚州。
獻祖率一軍抵抗,武皇率一軍往南到遮虜城抵抗李鈞。
這年冬天下大雪,弓一弩一的弦凍斷,南方軍隊抗不住嚴寒,臨戰大敗,逃回代州,李鈞中流矢而死。
廣明元年(880)春,皇帝又命元帥李涿率兵數萬駐紮代州。
武皇令軍使傅文達在蔚州起兵,朔州刺史高文集和薛葛、安慶等部将捆住暗文達送給李涿。
六月,李涿率大軍攻蔚州,獻祖作戰失利,便率其族人逃往鞑靼部。
過了幾個月,吐谷渾赫連铎密派人賄賂鞑靼以離間獻祖,不久漸漸産生猜疑。
武皇知道此事,經常召集其首領到野外打獵,有時在百步之外騎馬射下馬鞭,有時懸挂針樹葉做目标,射中如神,因此鞑靼部人心服,不敢暗自起事。
不久黃巢渡過長江、淮河往北,武皇殺牛設酒宴招待鞑靼人首領,酒酣時,對他們說“:我父子被賊臣離間,沒機會報國。
現在聽說黃巢侵犯長江、淮河之北,一定會成為中原的禍患。
一旦天子赦免我們,下诏征兵,我與你們南下平定天下,是我的心願。
人生在世,有幾年光景,怎麼能在沙堆中終老一生呢!你們盡力而為吧。
”鞑靼知道他沒有留下之意,都釋然無戒心。
這一年十一月,黃巢攻打潼關,皇帝令河東監軍陳景思為代北起軍使,征兵破賊。
十二月,黃巢打到長安,唐僖宗逃往蜀地,陳景思與李友金征發沙陀各部五千騎兵往南奔赴京師。
李友金就是武皇的族叔。
中和元年(881)二月,李友金部隊到绛州,準備渡過黃河,刺史瞿正對陳景思說“:黃巢勢力正旺盛,不如暫回代北,慢慢圖謀将來的事。
”四月,李友金回師雁門,瞿正到代州,半月之内,招募三萬士兵,在崞縣西邊紮營。
其軍隊都是北邊五部的人,不熟悉軍法,瞿正、李友金不能控制。
李友金對陳景思說:“發動大衆,成功大事,應當一貫有顯赫的威名才可以使人伏服。
現在軍隊雖有數萬,如沒有良将,進軍也不會成功。
我兄李司徒父子,去年得罪朝廷,現寄居在北面,雄才武略,為衆人推服。
如派人快馬上奏朝廷召回,代北之人一呼百應,則平定妖賊不成問題。
”陳景思同意,立即上奏朝廷,皇帝于是任武皇為雁門節度使,又令他率領本軍讨伐賊軍。
李友金派五百騎兵帶诏書到鞑靼召見武皇,武皇立即率領鞑靼各部一萬人奔赴雁門。
五月,整頓二萬士兵南往京師。
太原鄭從谠領兵把守石嶺關,武皇便引軍走其他道路,到太原城下,碰上大雨,回師到雁門。
中和二年(882)八月,獻祖從鞑靼部率族人回代州。
十月,武皇率忻州、代州、蔚州、朔州、鞑靼的部隊三萬五千騎兵往京師奔赴國難。
先送讨伐檄文到太原,鄭從谠拒關不接納,武皇用兵攻擊,進軍到城下,派人帶錢物送鄭從谠,鄭從谠也派人贈給武皇貨币、食品、軍器。
武皇向南去,從一陰一地關到晉州、绛州。
十二月,武皇到河中。
中和三年(883)一月,晉國公王铎受皇帝命令授予武皇東北面行營都統。
武皇令其弟李克修領前鋒五百騎兵渡黃河偵察黃巢軍隊,黃巢派将軍米重威帶重禮和僞诏賜給武皇,武皇收下禮物送給各位将軍,而燒掉僞诏。
這時,各路勤王的軍隊雲集京師四周,但因為黃巢賊軍勢力正盛,不敢交鋒。
當武皇軍隊将到時,黃巢手下将軍互相說:“鴉兒軍到了,應該避其鋒芒。
”武皇帶兵從夏一陽一渡過黃河。
二月,在幹坑店紮營。
黃巢大将尚讓、林言、王..、趙璋等引軍十五萬駐紮在梁田陂。
第二天,大軍交戰,從中午打到天黑,黃巢軍大敗。
當晚,黃巢軍逃到華州據守。
武皇進軍包圍,黃巢的弟弟黃邺、黃揆固守。
三月,尚讓引大軍救援華州,武皇率一萬多人在零口迎戰,黃巢軍大敗,武皇進軍渭橋,第二天,黃揆放棄華州逃跑。
王铎受皇帝诏令授武皇為雁門節度使、檢校尚書右仆射。
四月,黃巢焚燒長安,收拾殘餘衆兵,往東向藍關。
武皇進軍收複京師。
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