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尋阝傳
關燈
小
中
大
答應。
到相見時,太祖慰問安一撫多時,又賜劉尋阝飲酒,劉尋阝告訴太祖自己酒量很小。
太祖說“:您占取兖州時,肚量是多麼大啊!”旋即授與他元從都押牙官職。
太祖手下各位将領,都是四鎮舊人,而劉尋阝一旦以一羁押降将的身份,驟然居于衆人之上,到與各将領相見,劉尋阝都對他們施行朝廷拜揖的禮儀,太祖尤其驚異而器重他。
不久,上表推薦劉尋阝為..州留後。
這時,..州、岐下的部衆,多次寇犯劉尋阝的邊界,劉尋阝防備抵禦十分周到,太祖因為劉尋阝轄地偏遠,擔心失去劉尋阝,就令劉尋阝放棄..州,領軍屯駐于同州。
天..三年(906)正月,太祖接受元帥的任命,以劉尋阝為元帥府都押牙,仍如前任右金吾衛大将軍。
開平元年(907),任右金吾上将軍,兼任各軍馬步軍都指揮使。
同年秋,與諸将征讨潞州,遷升為檢校司徒。
三年二月,轉任右威衛上将軍,仍依前兼任馬步都虞候。
五月,改任左龍武統軍,兼任侍衛親軍馬軍步軍都指揮使。
那年夏天,同州劉知俊反叛,引來岐人襲擊并占領了長安,分兵扼守黃河、潼關。
梁太祖到達陝地,命令劉尋阝向西征讨,劉尋阝即奮勇奪取潼關,活捉了劉知俊的弟弟劉知浣獻上,接着領兵收複長安,劉知俊放棄同州逃往鳳翔。
太祖任劉尋阝為佑國、同州軍兩使留後,旋即改佐國軍為永平軍,任劉尋阝為節度使、檢校司徒,代理大安尹、金州管區内觀察使。
這時,西部邊陲未得安甯,切近敵寇邊境,劉尋阝訓練士兵撫一慰民衆,獨當一面。
開平四年(910),加封檢校太保、同平章事。
庶人朱友王圭篡位,加封檢校太傅。
乾化三年(913)正月,服母喪。
朱友王圭命他起複任事。
梁末帝即位,更加深深倚重他。
第二年夏天,诏令劉尋阝回京,授予開封尹,遙任鎮南軍節度使。
旋即遇上晉人寇犯河朔,劉尋阝奉诏與魏博節度使楊師厚打退了他們。
九月,徐州節度使蔣殷據城反叛。
當時朝廷任命福王朱友璋鎮守徐州,蔣殷不接受替代,末帝派劉尋阝與郓州統帥牛存節領兵攻打他。
蔣殷向淮南吳國求援,僞吳國君主楊溥派大将朱瑾帶領部衆奔赴支援,劉尋阝迎擊打敗了他。
貞明元年(915)春天,徐州城被劉尋阝攻陷,蔣殷全家自一焚,從火中找到他的一屍一首,割下腦袋獻給朝廷,诏令加封劉尋阝為檢校太尉。
三月,魏博節度使楊師厚去世,朝廷分相、魏為兩鎮,派劉尋阝率領大軍屯駐南樂,以征讨王..為名。
不久魏軍果然叛亂,囚禁節度使賀德倫送與太原晉人以交好。
六月,晉王進入魏州,劉尋阝率領一精一兵一萬人從洹水移軍魏縣,晉王前來偵察,劉尋阝在河道拐彎的叢林間埋伏士兵,等晉王一到,大聲呐喊向前,包圍了幾層,殺傷和俘獲了很多人,晉王僅得以隻身逃脫。
同月,劉尋阝偷偷率領部隊由黃澤向西奔襲太原,将要出發時,擔心被晉軍追擊,于是紮茅草為人,将旗幟縛在茅草人身上,用驢子載着茅草人,順着矮城牆行走,幾天後,晉人才發覺。
劉尋阝部隊開到樂平,遇上數十天大雨,部隊不能前進,劉尋阝隻好整頓部隊而回。
魏州的臨清,是儲積糧食的地方,劉尋阝帶領軍隊準備攻占它,遇上晉軍将領周一陽一五從幽州領兵來到,劉尋阝于是占領貝州,與晉軍在堂邑相遇,劉尋阝攔截打退了周一陽一五部隊,追擊敗軍五十多裡,于是在莘縣駐軍。
增修城牆,疏浚城池,從莘縣到黃河,築起甬道以運輸糧饷。
八月,梁末帝賜給劉尋阝诏書說:“朝廷以外之事,全托付給将軍。
河朔各州,一旦而被淪陷,師旅疲勞委頓,患難天天滋生,退守黃河,久無鬥志。
昨日東邊諸侯送上奏章,都說倉庫府藏已竭,飛車運輸也供不應求,服役之人,常遭俘獲,我一日夜一操一心,憂慮滿懷。
将軍與國家同命運,當考慮良策,如果打聽到敵兵數量
到相見時,太祖慰問安一撫多時,又賜劉尋阝飲酒,劉尋阝告訴太祖自己酒量很小。
太祖說“:您占取兖州時,肚量是多麼大啊!”旋即授與他元從都押牙官職。
太祖手下各位将領,都是四鎮舊人,而劉尋阝一旦以一羁押降将的身份,驟然居于衆人之上,到與各将領相見,劉尋阝都對他們施行朝廷拜揖的禮儀,太祖尤其驚異而器重他。
不久,上表推薦劉尋阝為..州留後。
這時,..州、岐下的部衆,多次寇犯劉尋阝的邊界,劉尋阝防備抵禦十分周到,太祖因為劉尋阝轄地偏遠,擔心失去劉尋阝,就令劉尋阝放棄..州,領軍屯駐于同州。
天..三年(906)正月,太祖接受元帥的任命,以劉尋阝為元帥府都押牙,仍如前任右金吾衛大将軍。
開平元年(907),任右金吾上将軍,兼任各軍馬步軍都指揮使。
同年秋,與諸将征讨潞州,遷升為檢校司徒。
三年二月,轉任右威衛上将軍,仍依前兼任馬步都虞候。
五月,改任左龍武統軍,兼任侍衛親軍馬軍步軍都指揮使。
那年夏天,同州劉知俊反叛,引來岐人襲擊并占領了長安,分兵扼守黃河、潼關。
梁太祖到達陝地,命令劉尋阝向西征讨,劉尋阝即奮勇奪取潼關,活捉了劉知俊的弟弟劉知浣獻上,接着領兵收複長安,劉知俊放棄同州逃往鳳翔。
太祖任劉尋阝為佑國、同州軍兩使留後,旋即改佐國軍為永平軍,任劉尋阝為節度使、檢校司徒,代理大安尹、金州管區内觀察使。
這時,西部邊陲未得安甯,切近敵寇邊境,劉尋阝訓練士兵撫一慰民衆,獨當一面。
開平四年(910),加封檢校太保、同平章事。
庶人朱友王圭篡位,加封檢校太傅。
乾化三年(913)正月,服母喪。
朱友王圭命他起複任事。
梁末帝即位,更加深深倚重他。
第二年夏天,诏令劉尋阝回京,授予開封尹,遙任鎮南軍節度使。
旋即遇上晉人寇犯河朔,劉尋阝奉诏與魏博節度使楊師厚打退了他們。
九月,徐州節度使蔣殷據城反叛。
當時朝廷任命福王朱友璋鎮守徐州,蔣殷不接受替代,末帝派劉尋阝與郓州統帥牛存節領兵攻打他。
蔣殷向淮南吳國求援,僞吳國君主楊溥派大将朱瑾帶領部衆奔赴支援,劉尋阝迎擊打敗了他。
貞明元年(915)春天,徐州城被劉尋阝攻陷,蔣殷全家自一焚,從火中找到他的一屍一首,割下腦袋獻給朝廷,诏令加封劉尋阝為檢校太尉。
三月,魏博節度使楊師厚去世,朝廷分相、魏為兩鎮,派劉尋阝率領大軍屯駐南樂,以征讨王..為名。
不久魏軍果然叛亂,囚禁節度使賀德倫送與太原晉人以交好。
六月,晉王進入魏州,劉尋阝率領一精一兵一萬人從洹水移軍魏縣,晉王前來偵察,劉尋阝在河道拐彎的叢林間埋伏士兵,等晉王一到,大聲呐喊向前,包圍了幾層,殺傷和俘獲了很多人,晉王僅得以隻身逃脫。
同月,劉尋阝偷偷率領部隊由黃澤向西奔襲太原,将要出發時,擔心被晉軍追擊,于是紮茅草為人,将旗幟縛在茅草人身上,用驢子載着茅草人,順着矮城牆行走,幾天後,晉人才發覺。
劉尋阝部隊開到樂平,遇上數十天大雨,部隊不能前進,劉尋阝隻好整頓部隊而回。
魏州的臨清,是儲積糧食的地方,劉尋阝帶領軍隊準備攻占它,遇上晉軍将領周一陽一五從幽州領兵來到,劉尋阝于是占領貝州,與晉軍在堂邑相遇,劉尋阝攔截打退了周一陽一五部隊,追擊敗軍五十多裡,于是在莘縣駐軍。
增修城牆,疏浚城池,從莘縣到黃河,築起甬道以運輸糧饷。
八月,梁末帝賜給劉尋阝诏書說:“朝廷以外之事,全托付給将軍。
河朔各州,一旦而被淪陷,師旅疲勞委頓,患難天天滋生,退守黃河,久無鬥志。
昨日東邊諸侯送上奏章,都說倉庫府藏已竭,飛車運輸也供不應求,服役之人,常遭俘獲,我一日夜一操一心,憂慮滿懷。
将軍與國家同命運,當考慮良策,如果打聽到敵兵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