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王蕭鋒傳

關燈
江夏王蕭鋒字宣穎,是高帝的第十二個兒子。母親張氏有容貌和德行,宋朝的蒼梧王一逼一着要娶她,又想要害死蕭鋒。高帝十分恐懼,不敢讓他住在舊宅裡,而把他藏在張氏的家中,當時是四歲。

    他一性一格方正,喜一愛一學習書法,張家沒有紙,他就靠着井欄寫字,寫滿了就洗掉,然後再寫,就這樣過了幾個月。又早晨起來不肯拂去窗戶上的塵土,而先在塵土上畫道,學習寫字。

    五歲時,高帝讓他學習鳳尾諾,一學就很好。高帝十分高興,拿玉麒麟賜給他,說:“這是把麒麟賞給鳳尾了。”到了十歲,便能寫文章。武帝的時候,對藩王的府邸辨定很嚴,諸王不許讀異書,《五經》之外,隻能看《孝子圖》。蕭鋒便秘密地派人在街市裡巷中購買圖書典籍,一個月之中,差不多都買齊了。

    喜一愛一琴書,大概也是他的天一性一。他曾經去看望武帝,武帝賜給了他一架寶裝琴,他便在武帝前彈奏起來,大受贊賞。武帝對鄱一陽一王蕭锵說:“..梨彈琴也是柳令一類,他既然事事有意,我想試着讓他以此去對民衆。”蕭锵說:“從前鄒忌鼓琴,威王便托付給他國家大政。”于是便調出去做南徐州刺史。他善于和人交往,與行一事王文和、别駕江纏等,都互相友好。後來王文和被征為益州刺史,置酒告别,王文和流着眼淚說:“下官從少年以來就不曾作詩,今日分别十分依戀,不覺得文思生于情感。”王儉聽到後說:“江夏王可以說是善于感化的絲弦啊。”

    蕭鋒一精一于書法,為當時的藩王所推重。南郡王蕭昭業也以一精一于書法見稱,他對武帝說:“我的書法當然應該勝過江夏王。”武帝回答說:“..梨第一,法身第二。”法身,是蕭昭業的小名;..梨,是蕭鋒的小名。

    隆昌元年(494),他擔任侍中,兼領骁騎将軍,不久加任秘書監。後來明帝掌權,藩王危懼,江纏曾經對王晏說:“江夏王有才能和德行,也善于隐遁形迹,他以琴道教授羊景之,景之成了著名人物,而江夏王卻在世上掩蓋着自己的才能,這不隻是會彈七弦而已,對于諸子百家也是一樣。”蕭鋒聽到後歎息說:“江纏成了又一個混沌畫眉的張敞,想着幫忙反倒惹禍了。我隻喜歡音樂飲酒,一愛一好戲狗走馬,哪裡需要去豪邁一番呢!”當時的人們把這當成了話題。他常常煩悶不樂,寫了一篇《修柏賦》來表達自己的志向,說:“不僅超群而高一聳,同時堅貞而挺拔。哪是春天才芬芳,處在霜下更茂盛。暴風不能摧折它的枝條,積雪不能改變它的本一性一。雖然當年曆經坎坷,但卻後凋值得詠歎。”

    當時國家大業暗中轉移,蕭鋒獨自慨然有複興的志向,由于受到行一事典簽的一逼一迫,所以不能實現。他曾經見到明帝,談話間說到蕭遙光的才力可以委任的意思,蕭鋒回答說:“遙光之于殿下,猶如殿下之于高皇,保衛宗廟,安定社稷,實在可以寄托。”明帝聽了不禁失色。

    蕭鋒很有武力,明帝殺戮諸王,蕭鋒給他寫信诘問指責,左右的人不給他傳送。明帝非常害怕,不敢在府第中抓他。蕭鋒出外登車,兵士想要上車一逼一迫,蕭鋒用手擊退了數人,都立即倒在地上,于是被殺害了。江纏聽說他死去,流着眼淚說:“香蘭生在門前,不能不把它除掉,這就是《修柏賦》的深意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