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昭王蕭晔傳

關燈
武陵昭王蕭晔字宣昭,是高帝的第五個兒子。母親羅氏,跟随高帝在淮一陰一,因為有罪被殺。蕭晔當時四歲,思慕不異于成一人,常常悲痛得吐血。高帝下令給武帝說:“三昧這麼任一性一,恐怕不好,你可以和他一齊住,常常控制開導他。”三昧,是蕭晔的小字。所以蕭晔受到一寵一愛一。

    高帝雖然做為地方長官,但生活過得很貧困,幾個兒子學習寫字沒有紙筆,蕭晔常常用手指畫空中或者畫手掌學字,于是一精一于篆法。少年時期又沒有棋盤,便破蘆獲為片,橫豎編在一起成為棋盤,指點棋路,終于成名品。

    他一性一格剛強穎悟,十分傑出,曾經和幾個王共同作短句詩,學謝靈運體,呈送給高帝。高帝回答說:“見到了你的二十字,在諸兒的作品中,最為優秀。隻是謝康樂放一蕩,作體辨不出首尾,潘安仁、陸士衡深可以效法,顔延之稍次。”

    建元二年(480),擔任會稽太守,加任都督。皇上派遣儒士劉..前往郡中,為蕭晔講《五經》。武帝即位,曆任中書令、祠部尚書。有的巫觋說蕭晔有不平凡的相貌,他以此自負,武帝聽說了,所以不受一寵一愛一,一直沒有擔任地方長官。有一次在皇帝那裡參加私宴,喝醉了酒趴在地上,貂皮衣服打翻了肉盤。皇帝笑着說:“弄髒了貂皮。”回答說:“陛下一愛一惜羽一毛一,而疏遠骨肉。”皇帝很不高興。

    他平時一性一格輕财重義,有古人的遺風。罷免了會稽的職務,回到了京城,齋中的錢不滿一萬,俸祿收入,都和手下的官員們共同使用。他常常說:“哥哥做天子,怎麼還怕弟弟沒有錢!”住處僅有自身生活所需要的東西。他給後堂山取名為首一陽一山,就是埋怨家中貧困。

    他曾在武帝面前和竟陵王蕭子良圍棋,蕭子良大敗。退下以後,豫章文獻王對蕭晔說:“你和司徒手談,應當小有推讓。”回答說:“蕭晔立身以來,不曾有過一句虛話。”由于堅持自己的主見而受到皇帝疏遠,但是他又不知道後悔。他一愛一好文章,射箭在當時是獨具的絕招,琅笽王劉瞻也号稱善射,而不如蕭晔。

    武帝到東田去看豫章王蕭嶷,宴請各個長官和諸王,獨獨不召見蕭晔。蕭嶷說:“風景很美,今天很想念武陵。”皇上才派人把他叫來讓他射箭,屢發命中,環顧四座說:“手藝怎樣?”皇上神色很奇怪,蕭嶷說:“阿五平常不是這樣,今天可以說是仰借您的天威。”皇上的怒意才有所緩解。後來在華林射箭打賭,共六支箭,有五支都射穿了同一個皮箭靶,賜錢五萬文。又皇上舉酒勸蕭晔,蕭晔說:“陛下常常不在這裡稱贊臣子。”皇上扭臉不答。

    豫章王在宅院裡建起了一座土山,依次種上了桐樹和竹子,号為桐山。武帝前去視察,擺下酒宴為樂,回頭看着臨川王蕭映說:“王家的宅院中也有嘉名吧!”蕭映說:“臣喜一愛一栖靜,于是便以此為稱号。”又問蕭晔,蕭晔說:“臣家的山低,不曾栖靈昭影,隻有薇蕨,所以直接稱作首一陽一山。”皇帝說:“這便是勞動者的歌謠。”

    過了好久,調出京城擔任江州刺史。皇上因為蕭晔剛剛出外鎮守,想求他的宅院讓幾個皇子去住,派舍人前去傳達旨意。蕭晔說:“先帝賜給臣這片宅院,使臣歌哭有個地方,陛下想用州來換宅院,臣請求不用宅院來換州。”皇帝非常惱恨。到了鎮上一百多天,典簽趙渥之上表參奏蕭晔的缺失,征還為左戶尚書。遷任太常卿。多次都不得志。

    冬天的節日問候,諸王都出去了,蕭晔獨自最後進來,皇上已經回到便殿,聽到蕭晔到來,讓人引見了他,一問,蕭晔說是牛有病不能走快。皇上下令車府要發給禦牛一頭。下令給主客從今以後諸王前來不随大家公例的,不再給予通融。

    有一次辦完公事回來,,路過竟陵王蕭子良的宅院,在冬月路上遇見了一個乞丐,便脫掉身上的棉襖。送給了他。蕭子良見蕭晔衣服單薄,便送了一件棉襖給蕭晔。蕭晔說:“我與剛才的那個人又有什麼區别!”尚書令王儉去找蕭晔,蕭晔留下王儉為他設了飯,盤中隻有菘菜鹹魚。王儉看重他的待人真率,為此飽餐一頓,盡歡而去。

    不久他擔任了丹一陽一尹,開始不再設置行一事,自己親理政務。轉為侍中、護軍将軍,配給油絡車,又給扶護二人。武帝臨死的時候,遺诏讓他做衛将軍、開府儀同三司。死後殡殓,竟陵王蕭子良在殿内,太孫沒有來到,衆人議論喧嘩,存有疑心,蕭晔在衆人中說:“如果立長,則應該立我;如果立嫡,則應該立太孫。”等郁林王立,對他非常依賴。隆昌元年(494)去世,贈他為司空,儀仗二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