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慶之傳

關燈
沈慶之字弘先,吳興武康人。

    少年有氣力,晉朝末年孫恩作亂,派他的軍隊攻打武康,沈慶之還不滿二十歲,跟随鄉人、親族攻擊賊寇,屢次獲勝,因此以英勇聞名。

    軍亂之後,鄉裡人員流散,沈慶之在家種田,勤勞刻苦,自立度日,四十歲還沒有出名。

    他哥哥沈敞之是趙倫之的征虜參軍,監南一陽一郡,抗擊蠻人有功,于是做了正式長官。

    沈慶之往襄一陽一看望哥哥,趙倫之見到後,對他非常欣賞,讓兒子竟陵太守趙伯符任命他為甯遠中兵參軍。

    竟陵的蠻兵屢次侵犯,沈慶之為他設計了一套策略,常常把蠻人擊敗,趙伯符由此得到了将帥的稱号。

     永初二年(421),沈慶之被任命為殿中員外将軍,又随着趙伯符在到彥之的率領下北侵。

    趙伯符生病遍還,便隸屬于檀道濟。

    檀道濟告訴文帝,沈慶之忠誠謹慎通曉軍事,皇上讓他擔任領隊,防守東掖門,逐漸得到提拔,出入宮庭。

    領軍劉湛很欣賞他,準備進行引薦,對他說:“你在台閣年月已經很久了,最近我一定要加以推薦。

    ”沈慶之嚴肅地說:“下官在台省十年,自然應該有所調動,不再因此連累您。

    ”不久轉任正員将軍。

    等劉湛被捕的那天晚上,皇上開門召見沈慶之,沈慶之披甲着靴而入,皇上見了吃驚地說:“卿為什麼要穿這樣的緊急服裝?”沈慶之說:“半夜裡喊叫隊主,來不及換寬綽的官服。

    ”後來派他去把吳郡太守抓來殺掉了。

     元嘉十九年(442),雍州刺史劉道産去世,各地蠻人一大肆行動,征西司馬朱修之讨伐蠻人失利,任命沈慶之為建威将軍,率領軍隊去幫助朱修之。

    朱修之兵敗下獄,沈慶之獨自率領軍隊進讨,大破沔水沿岸的各幫蠻人。

     後來擔任孝武帝的撫軍中兵參軍。

    孝武帝以本官号為雍州刺史,沈慶之随着軍府西上,征讨蠻寇屢建軍功。

    回到京城,又做廣陵王劉誕北中郎中兵參軍,加任建威将軍、南濟一陰一太守。

    雍州蠻人又作亂,沈慶之以将軍、太守的身份重新與随王劉誕一起進入沔水地區。

    等到達襄一陽一,率領後軍中兵參軍柳元景、随郡太守宗悫等讨伐沔北的各幫山蠻,把他們打得大敗。

    威震諸山,群蠻都叩拜行禮。

    沈慶之患了頭風,好戴狐皮帽子,群蠻很厭惡,稱他作蒼頭公。

    每當見到沈慶之的軍隊,就畏懼地說:“蒼頭公又過來了。

    ” 沈慶之引軍出發,前後破陣很多,又去讨伐犬羊各幫山蠻,借着山險建築起多重城牆,設置的門樓十分險峻。

    沈慶之在山下紮起連營,營中開門互相連通。

    又命令諸軍各自在營内挖池子,早晚都不向外打水。

    兼用它來防備蠻人放火。

    不久風刮得很大,蠻人夜間下山,每人提着一支火炬來燒營。

    火到後,沈慶之的軍兵則用池水把它灌滅。

    蠻人被圍困的日子久了,都是又餓又乏,自此以後漸漸出來投降。

    沈慶之前後所俘獲的蠻人,都遷移到京城,作為營戶。

     元嘉二十七年(450),調任太子步兵校尉。

    這一年,文帝将要北侵,沈慶之勸谏說:“檀道濟兩次出兵無功,到彥之後又失利而返,現在預料王玄谟等人也不會超過前兩位将軍,恐怕要再次使皇上的大軍受辱。

    ”皇上說:“皇上大軍兩次受到挫折,另有原因。

    檀道濟縱養敵寇以保持自己的地位,到彥之中途疾病發作。

    敵人所憑靠的隻有馬,夏天河水浩大,乘船渡河,..郂的守兵必然逃走,滑台這個小據點,很容易就可以攻下。

    攻克了這兩個地方,住那裡的房,吃那裡的糧,撫一慰人民,虎牢和洛一陽一,自然就不鞏固了。

    ”沈慶之堅持說明不可以這樣,當時丹一陽一尹徐湛之、吏部尚書江湛都在坐,皇上讓徐湛之等人和沈慶之進行辯駁。

    沈慶之說:“治國好像是治家一樣,耕田要問奴仆,織布要問婢女。

    陛下現在想要讨伐一個國家,卻去和白面書生謀劃,事情怎麼會辦得成?”皇上大笑。

     後來軍隊出發,沈慶之做王玄谟的副将。

    王玄谟進軍包圍滑台,沈慶之與蕭斌留守..郂,他仍然兼任蕭斌的輔國司馬。

    王玄谟進攻滑台,一連幾十天不能攻下,魏太武帝的大軍向南開進,蕭斌派沈慶之率領五千人去救王玄谟。

    沈慶之說:“少量軍隊輕率前往,必定沒有好處。

    ”正趕上王玄谟退回,蕭斌将要把他斬首,沈慶之進行勸谏才算罷休。

     蕭斌因為前驅部隊戰敗,打算死守..郂,沈慶之認為不可以。

    正遇上皇帝的使者到來,不許撤退,各位将領都應該留下。

    蕭斌又向沈慶之詢問計策,沈慶之說:“國門以外的事情,将領可以獨自作主,皇上的命令是從遠處來的,形勢已經不同了。

    您的帳下有一個範增而不能利用,空作議論有什麼用處?”蕭斌和在座的人都笑着說:“沈公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