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晏傳

關燈
王晏字休默,一字士彥。

    在宋朝做官,起初是建安國左常侍,漸漸升到車騎,晉熙王劉燮在安西任命王晏為主簿,當時齊武帝為長史,與王晏相遇。

    軍府轉為鎮西,又任命王晏為記室。

    沈攸之發難後,他跟随武帝鎮守盆城。

    齊高帝當時雖然威權很重,但衆人心裡仍然疑惑,王晏則專心侍奉,軍事文件都委托給他。

    他一性一情谄媚,逐漸受到一寵一信,常常參與議論機密。

     建元初年(479),他擔任太子中庶子。

    武帝在東宮,專斷朝政,很多事情都不上報,王晏擔心會獲罪,便稱病自動疏遠他。

    武帝即位,他做長兼侍中,信任如舊。

    升為侍中祭酒。

    中間遭到了母親的喪事,後來起用為司徒左長史。

    王晏的父親王普曜借着王晏的勢力,做了許多顯達官職。

    王普曜死後,王晏居喪有禮。

    永明六年(488),擔任丹一陽一尹。

    王晏地位重要而且很受信賴,豫章王蕭嶷、尚書令王儉等都放下架子和他結交,而王晏常常因為工作出現疏漏受到責備,所以連連稱說有病。

    時間久了,轉為江州刺史。

    他哭着不願外出,結果留下擔任吏部尚書、太子右率,終于因為舊恩而受到一寵一幸。

     當時尚書令王儉雖然官位高貴,卻被疏遠,王晏負責選拔官吏以後,權力管到台閣,和王儉很不融洽。

    王儉去世,禮官想依照王導的先例給他追加谥号為“文獻”,王晏上奏說:“王導才能得到這樣的谥号,但宋朝以來不加給素族。

    ”而對親人說:“已經把他當成平民宰相了。

    ”永明十一年,為右仆射,兼任太孫右衛率。

     武帝去世,遺旨把尚書事交給王晏和徐孝嗣。

    郁林王即位,轉為左仆射。

    後來明帝謀劃廢立皇帝,王晏便響應推舉,轉為尚書令,封為曲江縣侯,配給樂隊一部、衛隊五十人入殿。

    當時明帝形勢已經公開,而沒人敢于先說,蕭谌兄弟握有兵權,遲疑不決,王晏接連三夜便裝步行到蕭谌家中商議,當時的人們因此觀望着他們。

    明帝與王晏在東府談到時事,王晏和他擊掌說道:“您常說王晏怯懦,現在如何?”建武元年(494),晉升官号為骠騎大将軍,配給班劍二十人,又加兵一百人,兼太子少傅,晉升爵位為公。

    因為魏軍出動,配給兵士一千人。

     王晏對親戚舊友十分熱情,為當時人所稱贊,現在自認為輔佐維新,言談之間常常非議武帝舊時的事情,衆人才開始加以責怪。

    明帝雖然在關鍵時刻需要王晏,但心裡卻懷疑排斥。

    他翻閱武帝時的诏令,得到給王晏的手诏三百餘張,都是議論國家政事。

    永明時期(483~493),武帝想讓明帝代王晏兼管選舉,王晏啟奏說:“蕭鸾一精一明幹練有餘,然而不熟悉諸姓百家,恐怕不能擔任這一職務。

    ”于是停下了。

    等看見這張诏書後,明帝更加猜忌和鄙薄他。

    明帝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