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傳
關燈
小
中
大
王華字子陵,是王誕同一曾祖的弟弟。祖父王荟,是衛将軍、會稽内史。父親王繤,是司徒右長史。晉安帝隆安初年,王恭起兵讨伐王國寶,當時王繤遇到母親的喪事呆在家裡。王恭發出讨伐檄文,下令起兵,王繤立即聚衆響應,以女兒為貞烈将軍,以妻子為屬官。後來王國寶死去,王恭傳令讓王繤罷兵。王繤起兵的時候,殺人很多,到現在已經控制不住,于是便舉兵以讨伐王恭為名。王恭派劉牢之進擊王繤,王繤敗逃,不知逃到了什麼地方。長子王泰被王恭所殺。王華當時十三歲,就在軍中,與王繤互相失散,随着和尚釋昙冰逃跑,讓他提着衣物跟在後面,津渡的巡邏兵都很懷疑他們。王華走得慢,昙冰罵道:“奴才懈怠,跟不上我!”用棍子捶了王華好幾十下,衆人才不懷疑了,因此得以免禍。後來遇到赦免,回到了吳地,因為父親存亡不明,所以他穿布衣,吃菜飯,不與人交遊達十幾年。
宋武帝想征召利用他的才幹,于是便為王繤發喪,讓王華照禮服喪。服喪完畢,武帝北伐長安,當時兼任鎮西将軍、北徐州刺史,召王華為州主簿。後來為别駕,曆次任職都很有名。文帝鎮守江陵,他擔任西中郎主簿、咨議參軍。文帝尚未親理政事的時候,完全委任給司馬張邵。王華好勝,不想讓别人在自己前面。張邵一性一格豪邁,每次行動常常帶着很多随從。王華則是出入乘坐牛車,随行的不過兩三個人,故意與他形成對照。曾經有一次和他相逢,王華假裝不知道是張邵,對左右的人說:“這人儀仗十分盛大,一定是殿下吧!”于是便下了牛車,立在道邊,等張邵到了,才大吃一驚。張邵曾經穿白衣登城,被王華所彈劾,張邵獲罪被調走,由王華代任司馬。
文帝即将入京繼承帝位,因為少帝陷害,不敢東下。王華說:“先帝對天下立有大功,四海歸服。雖然繼承人不循正軌,但是威望不改。徐羨之是個中等才能的寒士,傅亮是個平民書生,并非有晉宣帝、王大将軍的心意是很明白的。害怕像廬陵王那樣嚴斷,将來必定不能自容。殿下寬宏仁慈,是天下人都知道的,而且越過名次前來奉迎,希望能有大德,紛繁議論,恐怕都不正确。徐羨之、傅亮、謝晦又要與檀道濟、王弘五人同功,誰肯相讓,看來必定不能成功。今天前往接受征召,不須有任何顧慮。”文帝聽從了,說:“你又想做我手下的宋昌了。”于是便留下王華總管後方。
皇上即位,以王華擔任侍中、右衛将軍。在此以前,會稽的孔甯子擔任文帝的鎮西咨議參軍,以文才受到欣賞,到現在當了黃門侍郎,兼任步兵校尉。孔甯子先前曾做何無忌安成國的侍郎,回到東部修建宅院,門樓蓋得可以容下高高的華蓋,鄰裡都笑話他。孔甯子說:“大丈夫有什麼固定的狀況呢?”孔甯子與王華都有富貴的願望,自從徐羨之等人掌權,二人就日夜在文帝面前構陷他們。孔甯子曾經東歸到金昌亭,左右的人想把船停泊在那裡,孔甯子命令離開那裡,說:“這裡是殺君亭,不可停泊。”王華常常閑居吟詠,常常朗誦王粲的《登樓賦》說:“希望天下能政治清平,憑借大道而施展才力。”平時出入遇着了徐羨之等人,經常切齒怒罵。他慨歎說:“還能見到太平的時代嗎?”元嘉二年(425),孔甯子去世。三年,殺了徐羨之等人。王華升為護軍将軍,侍中職位仍舊。宋代的時候,隻有王華和南一陽一劉湛不作謙讓,得官就做,以此為習慣。
王華的處事與常人不同,他不曾參加宴席聚會。終身不飲酒,有宴會的地方不去。如果有人談論事情,乘車到了門上,主人便坐車出去迎上。後來王弘輔佐大政,而王弘的弟弟王昙首被文帝所信賴,與王華同等。王華常常說自己的力量用不完,屢屢感歎說:“宰相同時并存幾個人。天下怎麼會得安甯?”元嘉四年死去,年齡四十三歲。元嘉九年,以殺死徐羨之的功勞,被追封為新建縣侯,谥号為宣。孝武帝即位,配享文帝廟庭。
宋武帝想征召利用他的才幹,于是便為王繤發喪,讓王華照禮服喪。服喪完畢,武帝北伐長安,當時兼任鎮西将軍、北徐州刺史,召王華為州主簿。後來為别駕,曆次任職都很有名。文帝鎮守江陵,他擔任西中郎主簿、咨議參軍。文帝尚未親理政事的時候,完全委任給司馬張邵。王華好勝,不想讓别人在自己前面。張邵一性一格豪邁,每次行動常常帶着很多随從。王華則是出入乘坐牛車,随行的不過兩三個人,故意與他形成對照。曾經有一次和他相逢,王華假裝不知道是張邵,對左右的人說:“這人儀仗十分盛大,一定是殿下吧!”于是便下了牛車,立在道邊,等張邵到了,才大吃一驚。張邵曾經穿白衣登城,被王華所彈劾,張邵獲罪被調走,由王華代任司馬。
文帝即将入京繼承帝位,因為少帝陷害,不敢東下。王華說:“先帝對天下立有大功,四海歸服。雖然繼承人不循正軌,但是威望不改。徐羨之是個中等才能的寒士,傅亮是個平民書生,并非有晉宣帝、王大将軍的心意是很明白的。害怕像廬陵王那樣嚴斷,将來必定不能自容。殿下寬宏仁慈,是天下人都知道的,而且越過名次前來奉迎,希望能有大德,紛繁議論,恐怕都不正确。徐羨之、傅亮、謝晦又要與檀道濟、王弘五人同功,誰肯相讓,看來必定不能成功。今天前往接受征召,不須有任何顧慮。”文帝聽從了,說:“你又想做我手下的宋昌了。”于是便留下王華總管後方。
皇上即位,以王華擔任侍中、右衛将軍。在此以前,會稽的孔甯子擔任文帝的鎮西咨議參軍,以文才受到欣賞,到現在當了黃門侍郎,兼任步兵校尉。孔甯子先前曾做何無忌安成國的侍郎,回到東部修建宅院,門樓蓋得可以容下高高的華蓋,鄰裡都笑話他。孔甯子說:“大丈夫有什麼固定的狀況呢?”孔甯子與王華都有富貴的願望,自從徐羨之等人掌權,二人就日夜在文帝面前構陷他們。孔甯子曾經東歸到金昌亭,左右的人想把船停泊在那裡,孔甯子命令離開那裡,說:“這裡是殺君亭,不可停泊。”王華常常閑居吟詠,常常朗誦王粲的《登樓賦》說:“希望天下能政治清平,憑借大道而施展才力。”平時出入遇着了徐羨之等人,經常切齒怒罵。他慨歎說:“還能見到太平的時代嗎?”元嘉二年(425),孔甯子去世。三年,殺了徐羨之等人。王華升為護軍将軍,侍中職位仍舊。宋代的時候,隻有王華和南一陽一劉湛不作謙讓,得官就做,以此為習慣。
王華的處事與常人不同,他不曾參加宴席聚會。終身不飲酒,有宴會的地方不去。如果有人談論事情,乘車到了門上,主人便坐車出去迎上。後來王弘輔佐大政,而王弘的弟弟王昙首被文帝所信賴,與王華同等。王華常常說自己的力量用不完,屢屢感歎說:“宰相同時并存幾個人。天下怎麼會得安甯?”元嘉四年死去,年齡四十三歲。元嘉九年,以殺死徐羨之的功勞,被追封為新建縣侯,谥号為宣。孝武帝即位,配享文帝廟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