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萬歲傳
關燈
小
中
大
後,看見諸葛亮記功碑,碑文背面寫着:“萬歲以後,超過我的就過此界。
”萬歲命令左右推倒石碑繼續前進。
渡過西二河,進入渠濫川,行軍一千多裡,擊破三十多部落,俘虜男一女二萬多人。
夷人十分震驚,派人請求投降,獻上的明珠大到一寸。
萬歲于是刻石碑稱頌隋朝功德,并派使者飛報皇上,要求押帶爨玩回朝,皇上下诏同意。
爨玩暗懷二心,不願入朝,因此用金銀财寶賄賂萬歲,萬歲受賄于是放走了他,自己就帶兵返回了。
蜀王當時在益州,知道他接受了賂賄,派使者想索取财寶,萬歲得知後将全部金銀珠寶沉到江底,蜀王一無所獲。
萬歲因平爨玩立功提升為柱國。
晉王楊廣虛懷敬重他,并用朋友的禮節待他。
皇上知道他被晉王看好,就派萬歲監管晉王府的軍中事務。
第二年,爨玩又反叛朝廷,蜀王乘機上告萬歲,說他昔日受賄放賊,緻使邊防又生戰火,并說萬歲毫無大臣節一操一。
皇上命令追究這件事,事情都被驗證,按罪應判死刑。
皇上大發脾氣說:“我原以為你是個良臣,怎麼如今官職大俸祿重,反而變成國賊了呢?”回頭對有司說:“明天就殺掉他。
”萬歲害怕處死而認罪,叩頭請求饒命。
左仆射高赹、左衛大将軍元..等替萬歲求情:“史萬歲才略非同一般,每次率軍作戰,身先士卒,又善于撫恤将士,大家樂意為他效力,即使是古代名将也難超過他。
”皇上怒氣稍消,免了萬歲的死罪,将他罷官為民。
一年後又恢複了官職。
不久任河州刺史,又任行軍總管去防守胡人入侵。
開皇末年,突厥的達頭可汗侵犯邊境,皇上令晉王和楊素從靈武出發,漢王楊諒和萬歲從馬邑進軍。
萬歲率領柱國張定和、大将軍李藥王、楊義臣越過邊界,到達大斤山,與胡兵相遇。
達頭可汗派使者偵問:“隋軍主帥是誰?”使者回報道:“是史萬歲。
”突厥人又問:“莫不是敦煌守卒史萬歲?”使者答:“是他。
”達頭聽說是萬歲帶兵,害怕得率軍撤離了戰場。
萬歲率兵追趕一百多裡才趕上了他們,擊敗了突厥,斬殺了幾千人,驅逐敵軍到沙漠裡幾百裡,敵人四處逃竄。
楊素害怕萬歲功大對自己不利,于是讒害萬歲說:“突厥已經投降了,況且他們本來不是侵略,隻是放牧而已。
”因此隐瞞了他的功勞。
萬歲幾次上書陳述情況,但皇上還是沒了解到真實情況。
這時,皇上從仁壽宮剛回京都,廢掉了皇太子,窮究東宮一黨一羽。
皇上問萬歲在什麼地方,萬歲實際在朝中,楊素見皇上正怒氣沖沖,于是趁機說:“萬歲拜訪東宮去了。
”用以激怒皇上。
皇上相信了楊素的話,命令召來萬歲。
當時萬歲所帶領的将士在朝喊冤枉的有幾百人,萬歲對他們說:“我今天把你們的功勞極力地陳述給皇上,事情會解決好的。
”就去拜見皇上,陳述将士有功,卻被朝廷壓抑,他的語氣激昂憤慨,對皇上也不順從。
皇上激怒了,命令左右當場摔死了他。
萬歲死後皇上後悔不及,但為了尊嚴,還是下诏列出許多罪名。
死的那一天全國上下得知消息的,認識或不認識萬歲的,沒有一個不惋惜的。
萬歲為将領,不嚴治軍隊,讓士兵自一由随便,夜晚也沒有人警備,敵人卻不敢偷襲。
面對敵軍,随機應變,沒有一定的方略,稱為良将。
”萬歲命令左右推倒石碑繼續前進。
渡過西二河,進入渠濫川,行軍一千多裡,擊破三十多部落,俘虜男一女二萬多人。
夷人十分震驚,派人請求投降,獻上的明珠大到一寸。
萬歲于是刻石碑稱頌隋朝功德,并派使者飛報皇上,要求押帶爨玩回朝,皇上下诏同意。
爨玩暗懷二心,不願入朝,因此用金銀财寶賄賂萬歲,萬歲受賄于是放走了他,自己就帶兵返回了。
蜀王當時在益州,知道他接受了賂賄,派使者想索取财寶,萬歲得知後将全部金銀珠寶沉到江底,蜀王一無所獲。
萬歲因平爨玩立功提升為柱國。
晉王楊廣虛懷敬重他,并用朋友的禮節待他。
皇上知道他被晉王看好,就派萬歲監管晉王府的軍中事務。
第二年,爨玩又反叛朝廷,蜀王乘機上告萬歲,說他昔日受賄放賊,緻使邊防又生戰火,并說萬歲毫無大臣節一操一。
皇上命令追究這件事,事情都被驗證,按罪應判死刑。
皇上大發脾氣說:“我原以為你是個良臣,怎麼如今官職大俸祿重,反而變成國賊了呢?”回頭對有司說:“明天就殺掉他。
”萬歲害怕處死而認罪,叩頭請求饒命。
左仆射高赹、左衛大将軍元..等替萬歲求情:“史萬歲才略非同一般,每次率軍作戰,身先士卒,又善于撫恤将士,大家樂意為他效力,即使是古代名将也難超過他。
”皇上怒氣稍消,免了萬歲的死罪,将他罷官為民。
一年後又恢複了官職。
不久任河州刺史,又任行軍總管去防守胡人入侵。
開皇末年,突厥的達頭可汗侵犯邊境,皇上令晉王和楊素從靈武出發,漢王楊諒和萬歲從馬邑進軍。
萬歲率領柱國張定和、大将軍李藥王、楊義臣越過邊界,到達大斤山,與胡兵相遇。
達頭可汗派使者偵問:“隋軍主帥是誰?”使者回報道:“是史萬歲。
”突厥人又問:“莫不是敦煌守卒史萬歲?”使者答:“是他。
”達頭聽說是萬歲帶兵,害怕得率軍撤離了戰場。
萬歲率兵追趕一百多裡才趕上了他們,擊敗了突厥,斬殺了幾千人,驅逐敵軍到沙漠裡幾百裡,敵人四處逃竄。
楊素害怕萬歲功大對自己不利,于是讒害萬歲說:“突厥已經投降了,況且他們本來不是侵略,隻是放牧而已。
”因此隐瞞了他的功勞。
萬歲幾次上書陳述情況,但皇上還是沒了解到真實情況。
這時,皇上從仁壽宮剛回京都,廢掉了皇太子,窮究東宮一黨一羽。
皇上問萬歲在什麼地方,萬歲實際在朝中,楊素見皇上正怒氣沖沖,于是趁機說:“萬歲拜訪東宮去了。
”用以激怒皇上。
皇上相信了楊素的話,命令召來萬歲。
當時萬歲所帶領的将士在朝喊冤枉的有幾百人,萬歲對他們說:“我今天把你們的功勞極力地陳述給皇上,事情會解決好的。
”就去拜見皇上,陳述将士有功,卻被朝廷壓抑,他的語氣激昂憤慨,對皇上也不順從。
皇上激怒了,命令左右當場摔死了他。
萬歲死後皇上後悔不及,但為了尊嚴,還是下诏列出許多罪名。
死的那一天全國上下得知消息的,認識或不認識萬歲的,沒有一個不惋惜的。
萬歲為将領,不嚴治軍隊,讓士兵自一由随便,夜晚也沒有人警備,敵人卻不敢偷襲。
面對敵軍,随機應變,沒有一定的方略,稱為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