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若弼傳
關燈
小
中
大
賀若弼字輔伯,河南洛一陽一人。
他的父親賀敦,因勇武剛烈而聞名,在北周時任金州總管,宇文護因嫉妒他的才能而陷害他。
臨刑時,賀敦把若弼叫到跟前對他說:“我決心平定江南,但是此志不能實現,你應成就我的志願。
我是因為不慎言而死,你不可不深思。
”于是用錐子把若弼的舌頭刺出了血,告誡他說話要謹慎。
若弼年輕時慷慨激昂,胸有大志,骁勇無敵,射箭騎馬技巧娴熟,通曉撰文,博覽群書,在當時很出名。
周齊王宇文憲聽到後很敬重他的才幹,選拔他為記室。
不久,封為當亭縣公,升遷為小内史。
周武帝時,上柱國烏丸軌對武帝說:“太子不是帝王之才,我也曾跟賀若弼議論過他。
”武帝喚若弼問及此事,若弼知道太子之位不可動搖,恐怕禍及自己,就違心地對武帝說:“皇太子的德望一天比一天高,我沒有發現他的過錯。
”武帝聽後默然不語。
若弼退出後,烏丸軌責備他背叛自己,若弼回答說:“君王做事不密就失去臣子;臣子做事不密就喪失生命,所以不敢随便議論。
”等到宣帝繼位,烏丸軌終究被殺,若弼卻得以免罪。
不久他與韋孝寬一起攻打陳國,攻克了數十座城,其中若弼攻下的最多,這樣他官拜壽州刺史,改封為襄邑縣公。
高祖擔任北周丞相時,尉遲迥在邺城反叛,高祖恐怕若弼有變,就派長孫平乘驿馬去替代了他。
高祖稱帝以後,心中就有吞并江南之志,尋找可擔大任之人。
高赹說:“朝臣之中,有文武全才的沒有能比得上賀若弼。
”高祖說:“你推薦對了人。
”于是拜賀若弼為吳州總管,委托他以平陳之事,若弼欣然接受并以此為己任。
他與壽州總管源雄同為軍事重鎮的長官。
若弼曾贈詩給源雄:“交河有骠騎将軍的帳幕,合浦有伏波将軍的軍營,不要讓麒麟閣上,沒有我們二人的名号。
”若弼進獻十條攻陳之策,皇上稱贊不已,賜給他寶刀。
開皇九年(589),大規模攻陳,高祖任命若弼擔任行軍總管。
準備渡江時,若弼酹酒發誓說:“我親承皇上旨意,遠振國威,讨伐罪人,慰問百姓,剪除殘暴。
悠悠蒼天,浩浩長江,請為我作證。
如果揚善抑禍,大軍就能順利過江;如果事與願違,就葬身魚腹之中,死而無怨。
”當初,若弼請求派遣沿長江防務之兵在辦理換防之時,一定要先聚集在曆一陽一。
于是士兵廣列旗幟,營幕遍野,陳國認為是隋朝的大軍到了,就調動國中全部兵馬準備迎敵。
後知這隻是駐軍換防,陳國集聚的人馬又散開了。
陳軍習以為常,不再加以防備。
到這時,若弼派大軍橫渡長江,陳國的軍隊一點也沒有察覺。
若弼偷襲陳國的南徐州,攻下此城,活捉了刺史黃恪。
若弼的部隊軍令嚴肅,秋毫無犯,如發現軍士到民間買酒的,若弼立即将他斬首。
若弼屯兵駐紮在蔣山的白土崗上,陳将魯達、周智安、任蠻奴、田瑞、樊毅、孔範、蕭摩诃等用強兵抵擋,田瑞先進攻若弼的軍隊,若弼打跑了他。
魯達等将輪番進攻,若弼的軍隊屢屢退卻。
若弼估計到其将領驕橫,其士卒懈怠之時,就督促勉勵将士,拼死作戰,于是大敗陳軍。
部下開府員明擒拿到蕭摩诃,若弼命令左右
他的父親賀敦,因勇武剛烈而聞名,在北周時任金州總管,宇文護因嫉妒他的才能而陷害他。
臨刑時,賀敦把若弼叫到跟前對他說:“我決心平定江南,但是此志不能實現,你應成就我的志願。
我是因為不慎言而死,你不可不深思。
”于是用錐子把若弼的舌頭刺出了血,告誡他說話要謹慎。
若弼年輕時慷慨激昂,胸有大志,骁勇無敵,射箭騎馬技巧娴熟,通曉撰文,博覽群書,在當時很出名。
周齊王宇文憲聽到後很敬重他的才幹,選拔他為記室。
不久,封為當亭縣公,升遷為小内史。
周武帝時,上柱國烏丸軌對武帝說:“太子不是帝王之才,我也曾跟賀若弼議論過他。
”武帝喚若弼問及此事,若弼知道太子之位不可動搖,恐怕禍及自己,就違心地對武帝說:“皇太子的德望一天比一天高,我沒有發現他的過錯。
”武帝聽後默然不語。
若弼退出後,烏丸軌責備他背叛自己,若弼回答說:“君王做事不密就失去臣子;臣子做事不密就喪失生命,所以不敢随便議論。
”等到宣帝繼位,烏丸軌終究被殺,若弼卻得以免罪。
不久他與韋孝寬一起攻打陳國,攻克了數十座城,其中若弼攻下的最多,這樣他官拜壽州刺史,改封為襄邑縣公。
高祖擔任北周丞相時,尉遲迥在邺城反叛,高祖恐怕若弼有變,就派長孫平乘驿馬去替代了他。
高祖稱帝以後,心中就有吞并江南之志,尋找可擔大任之人。
高赹說:“朝臣之中,有文武全才的沒有能比得上賀若弼。
”高祖說:“你推薦對了人。
”于是拜賀若弼為吳州總管,委托他以平陳之事,若弼欣然接受并以此為己任。
他與壽州總管源雄同為軍事重鎮的長官。
若弼曾贈詩給源雄:“交河有骠騎将軍的帳幕,合浦有伏波将軍的軍營,不要讓麒麟閣上,沒有我們二人的名号。
”若弼進獻十條攻陳之策,皇上稱贊不已,賜給他寶刀。
開皇九年(589),大規模攻陳,高祖任命若弼擔任行軍總管。
準備渡江時,若弼酹酒發誓說:“我親承皇上旨意,遠振國威,讨伐罪人,慰問百姓,剪除殘暴。
悠悠蒼天,浩浩長江,請為我作證。
如果揚善抑禍,大軍就能順利過江;如果事與願違,就葬身魚腹之中,死而無怨。
”當初,若弼請求派遣沿長江防務之兵在辦理換防之時,一定要先聚集在曆一陽一。
于是士兵廣列旗幟,營幕遍野,陳國認為是隋朝的大軍到了,就調動國中全部兵馬準備迎敵。
後知這隻是駐軍換防,陳國集聚的人馬又散開了。
陳軍習以為常,不再加以防備。
到這時,若弼派大軍橫渡長江,陳國的軍隊一點也沒有察覺。
若弼偷襲陳國的南徐州,攻下此城,活捉了刺史黃恪。
若弼的部隊軍令嚴肅,秋毫無犯,如發現軍士到民間買酒的,若弼立即将他斬首。
若弼屯兵駐紮在蔣山的白土崗上,陳将魯達、周智安、任蠻奴、田瑞、樊毅、孔範、蕭摩诃等用強兵抵擋,田瑞先進攻若弼的軍隊,若弼打跑了他。
魯達等将輪番進攻,若弼的軍隊屢屢退卻。
若弼估計到其将領驕橫,其士卒懈怠之時,就督促勉勵将士,拼死作戰,于是大敗陳軍。
部下開府員明擒拿到蕭摩诃,若弼命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