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傳

關燈
李安字玄德,隴西狄道人。

    父親李蔚,仕北周為朔、燕、恒三州刺史,襄武縣公。

    李安很漂亮,善騎馬射箭。

    北周天和中(566~571),開始作官,任右侍上士,襲爵為襄武公。

    不久授儀同、少師右上士。

    隋高祖為北周丞相時,把他帶到自己身邊,升他為職方中大夫。

    又授李安的弟弟李胐為儀同。

    李安的叔父、梁州刺史李璋,當時在京師,與北周趙王謀害高祖,引一誘李胐當内應。

    李胐對李安說:“這種事,不說吧又不忠,說了吧又不義,失去了忠和義,何以在世上安身立命?”李安說:“丞相像父親,怎能背叛?”于是偷偷告訴高祖。

    到趙王等人被殺時,高祖将給李安兄弟加官晉爵,李安叩頭說:“我們兄弟沒有汗馬功勞,過分地承蒙獎賞,即使我全家盡節,也無法酬謝。

    不料我叔父無行,被兇一黨一迷惑,犯下了滅族之罪。

    如蒙保全他的一性一命,那我們就感到很幸運了。

    怎能用叔父的一性一命來換取辟爵呢?”于是拜伏于地,流淚痛哭,悲不自勝。

    高祖為之動容,說:“我為你們特别留下李璋的兒子。”于是下令有關部門,隻處罰李璋一個人,不及李家。

    高祖也為李安隐瞞了洩密之事。

    不久授李安開府,晉封為趙郡公;授李胐上儀同、黃台縣男爵。

    隋高祖即位後,授李安内史侍郎,轉任尚書左丞、黃門侍郎。

    在平定陳國的戰争中,朝廷以李安為楊素的司馬,仍兼任行軍總管,讓他率領蜀兵順江流東下。

    當時陳國兵馬屯駐在白沙,李安對諸将說:“打水戰,不是北方人的長處。

    現在陳國人在險要處停船,必定輕視我們而無防備。

    在夜裡襲擊他們,賊人可以打破。”諸将以為然。

    李安率師為先鋒,大破敵軍。

    高祖嘉獎他,下诏書慰勞他說:“陳國賊人,自認為水戰是其長處,在險要之處,更說是官軍所害怕的。

    開府你親率所部,夜動舟師,打敗賊人,活捉敵人,增強了官軍的士氣,打破了賊人的膽,沒辜負我的委托,聽說消息後我很高興。”升李安為上大将軍、郢州刺史。

    過了幾天,轉任鄧州刺史。

    李安請求在朝内任職,高祖再次改變本意,任李安為左右将軍。

    不久,升他為右領軍大将軍。

    又授李胐開府儀同三司、備身将軍。

    兄弟都掌管禁軍,恩典和信任都很重。

    開皇八年(588),突厥人進犯邊塞,朝廷以李安為行軍總管,讓他随楊素擊讨他們。

    李安率部另出長川,剛好敵人正渡黃河,與敵作戰,打敗敵軍。

    仁壽元年(601),讓李安出京任甯州刺史,李胐為衛州刺史。

    李安子李瓊、李胐子李玮剛開始還在襁褓之中,在宮中撫養,到這年八、九歲了,才讓回家。

    他們就是這樣被親近看重。

    高祖曾說到為北周丞相時,因此憐一愛一李安兄弟滅親奉國,于是下诏說:“先王立教,以義斷恩,割舍親一愛一之情,以盡事君之道,用以弘揚大節,體察至公。

    過去周道既盡,天命将及于我隋,我剛被重用,王業剛打基礎,承着這季世,實在有很多一奸一詐之事。

    上大将軍、甯州刺史、趙郡公爵李安,他叔父李璋一陰一結藩王,煽動迷惑小孩子,包藏禍心,将要作亂。

    李安和他弟弟、開府儀同三司、衛州刺史、黃台縣男爵李胐,深知順逆,披露忠心。

    兇謀既被披露,罪人這才被抓到。

    我每每念及他們的誠實氣節,嘉獎不已。

    予以嘉獎,應不逾時。

    但因事情涉及到他的親人,還有些疑惑,想使李安等人的名教之方,自處有地,我常為此思考,于是過了好多年。

    現在重又考察聖典,求之于往事,父子天一性一,忠孝尚難兩全,何況還是叔侄恩輕,情理本來稍差,李安等忘私情、奉國家,深得正理。

    應該記載他們往日的大功,重重地加以賞賜。”于是拜授李安、李胐都當柱國,各賜缣絹五千匹、馬百匹、羊千口。

    又以李胐為備身将軍,晉封順一陽一郡公。

    李安對親族說:“雖然家門被保全,但叔父遭到禍亂,如今接到這一诏書,悲愧交集。”因此悲歎不已,不能自勝。

    此前李安患水病,于是病重而死,時年五十三歲。

    谥号叫“懷”。

    李安子李瓊,繼承父親爵祿。

    小兒子李孝恭,最有名。

    李胐後來因事受牽連被除名,流放嶺南,在路上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