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孝慈傳

關燈
蘇孝慈是扶風人。

    父親蘇武周,是北周的兖州刺史。

    蘇孝慈年少時沉着謹慎,很有才幹,容貌俊美。

    北周初年任中侍上士,後來又拜授都督的官職,他出使到北齊,因其奉命出使,讓皇上滿意回京後升為大都督。

    這年他又出使到齊國,回來以後授予宣納上士。

    以後他又跟随武帝讨伐齊國,因為功高而升為開府,皇上賞賜他文安縣公的爵位,食邑一千五百戶。

    不久又改封為臨水縣公,增加食邑一千二百戶,以後連續升遷做到工部上大夫。

    高祖接受北周禅讓,登基稱帝以後,蘇孝慈又晉升爵位為安平郡公,授予他太府卿的官職。

    這時皇家大業剛剛奠定,各種建築剛剛開始,朝廷征召天下的工匠,即使隻有一點點技巧的,也無不把他們全部集中起來,交由蘇孝慈統領,世人稱蘇孝慈很有管理才能。

    不久,他又升遷為大司農。

    一年多以後,又授予他兵部尚書的官職,皇上待他更加親密。

    當時皇太子楊勇對時政非常了解,皇上想提高東宮官吏的聲望,就常讓朝廷大臣兼任東宮的官職。

    這時皇上就授命蘇孝慈做太子的右衛率,仍舊擔任兵部尚書的職務。

    第二年,皇上在陝州設置常平倉,以便把糧食轉運到京城。

    由于渭水含沙量大,水流忽深忽淺,漕運的人都很苦惱,于是朝廷決定疏通渭水,挖一道水渠同黃河相連,命蘇孝慈監督這項工程。

    水渠修成後,皇上認為他做得很好。

    後來又讓他兼任太子右庶子,轉而授予他左衛率的官職,仍舊擔任工部尚書、民部尚書,人們都稱贊他很幹練。

    幾年以後,他晉升為大将軍,轉任工部尚書,任左衛率如故。

    先前,因為官吏薪金不足,台省一愛一寺都設置貸錢的機構,收取利息作為官俸。

    蘇孝慈認為官府和百姓争利,不是教化天下的辦法,就上表章請予禁止,請求對于公卿以下的官吏按職位差别分給田地,皇上都很贊成并采納了這些建議。

    開皇十八年(598),皇上将要廢除太子,又擔心蘇孝慈在東宮輔助太子,于是就調蘇孝慈出京任淅州刺史。

    太子因為蘇孝慈離開了他,心中很不平,面色上也表露出來。

    蘇孝慈就是如此的受太子倚重。

    仁壽初年,升任洪州總管,在兩地他都有仁政。

    這以後,桂林山越人糾結叛亂,皇上命蘇孝慈任行軍總管,擊敗了叛軍,平定了叛亂,這一年蘇孝慈死在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