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陵王楊勇傳

關燈
房陵王楊勇字目見地伐,是高祖的長子。

     北周時,因為隋太祖的軍功,被封為博平侯。

     到高祖輔佐北周朝政時,被立為世子,授為大将軍、左司衛,封為長甯郡公。

     出任洛州總管、東京小冢宰,管轄過去齊國的領地。

     後來召回到京城,升為上柱國、大司馬,兼任内史禦正,京城禁衛軍全歸他統管。

     高祖得到皇位後,立為皇太子,國家的軍務政事與尚書奏來關于死罪以下的事,都讓楊勇參加決斷。

     高祖因為崤山以東老百姓大多四處流動,派遣特使考察,又打算移民充實到北方邊塞。

     楊勇上書勸谏,高祖贊許他的建議,停止了移民這件事。

     從此以後,朝政不順遂,多有斟酌損益,高祖都采納他的意見。

     高祖曾對大臣們說:“前代君王,溺一愛一寵一幸的人,廢立太子之事從中産生。

     我别無侍妾,五個兒子為同一個母親所生,可以說是真正的親兄弟。

     哪像前代君王有衆多一寵一愛一的姬妾,生下的兒子你争我奪,這就是亡國的道路啊!”楊勇十分好學,通達撰著詞賦,生一性一寬厚仁慈,溫和厚道,随意任一性一,沒有矯一揉一造作的行為。

     招引明克讓、姚察、陸開明等人為朋友。

     楊勇曾經在蜀铠上雕飾花紋,高祖見了有些不高興,怕他會漸漸地形成奢侈的習一性一,因而告誡他說:“我聽說天道不唯親,隻給有德之君,縱觀前代帝王,沒有一個能靠奢侈豪華而得到天下長久的。

     你作為太子,如果不上遵從天意,下符合民心,憑什麼承擔統治國家的重任,位居百姓的上面?我過去的衣服佩飾,各留存一件,時常看看,來自行警誡。

     今天我将腰刀給你,應該知道我的用心。

    ”後來,到了冬至,官員們都朝拜楊勇,楊勇讓樂隊奏樂來接見他們。

     高祖知道後,問朝臣說:“近來聽說冬至節那天,宮廷内外的大臣們相繼到東宮朝拜,是什麼禮節?”太常少卿辛..回答說:“在東宮敬賀,不能說是朝拜。

    ”高祖說:“時令變化稱賀,隻須三五個上十個人,各人自願去,為什麼由有關部門邀集,一時都會聚一起,太子身穿禮服安排樂隊接待他們?東宮這樣做,實是違背禮制的。

    ”從此對楊勇一寵一愛一開始衰減了,逐漸産生了隔閡。

     當時高祖下令選派同宗的侍衛官,到皇宮警衛。

     高赹建議說,如果都選取強手,恐怕東宮的警衛就太差了。

     高祖變了臉色說:“我有時行動,警衛必須要雄健勇毅。

     太子在東宮修身養一性一,身邊怎麼會需要強手?這實在是陳舊的法度,不符合我的意思,如果讓我裁決,固定輪流值班的日子,分派到東宮去,衛隊組織不分開,難道不是好事?我清楚地知道前代的法規,你不必仍然沿襲舊的習俗。

    ”高祖懷疑高赹的兒子娶了楊勇的女兒,幫太子說話,有意味地說了這番話,來提防他。

     楊勇有很多一寵一幸的姬妾,其中昭訓雲氏尤受一寵一愛一,所用禮節近于正妻。

     楊勇的妃子元氏不能得一寵一,犯了心痛病,病發兩天就死了。

     文獻皇後認為有别的緣故,狠狠地指責楊勇。

     後來雲昭訓專權太子内宮,皇後更加不滿,派人暗地觀察,查找楊勇的過錯。

     晉王知道了這事,更加假裝起來,姬妾不超過規定的數目,隻同蕭妃住在一起。

     皇後因此薄待楊勇,更加稱贊晉王的德行。

     後來晉王來朝見,所帶車馬侍從,都是很儉樸的,他禮貌地對待朝廷大臣,禮節甚是謙恭,因此名聲很大,超過了其他王子。

     等到要回揚州時,到内宮辭别皇後,進言說:“兒臣将鎮守遠方,要和您分别了,兒臣的依戀,實是凝結在心裡。

     這次一别京城,不能侍奉您了,再次拜見您,遠得不知在什麼時候。

    ”于是泣不成聲,伏一在地上不能起來。

     皇後也說:“你在地方駐守,我又年老了,今日一别如同永别。

    ”也流下了眼淚,母子相對一抽一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