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回 孫膑佯狂脫禍龐涓兵敗桂陵
關燈
小
中
大
忽聞齊遣田忌乘虛來襲襄陵。
龐涓驚曰:“襄陵有失,安邑震動,吾當還救根本。
”乃班師。
離桂陵二十裡,便遇齊兵。
原來孫膑早已打聽魏兵到來,預作準備,先使牙将袁達,引三千人截路搦戰。
龐涓族子龐蔥前隊先到,迎住厮殺。
約戰二十餘合,袁達詐敗而走。
龐蔥恐有計策,不敢追趕,卻來禀知龐涓。
涓叱曰:“諒偏将尚不能擒取,安能擒田忌乎?”即引大軍追之。
将及桂陵,隻見前面齊兵排成陣勢,龐涓乘車觀看,正是孫膑初到魏國時擺的“颠倒八門陣。
”龐涓心疑,想道:“那田忌如何也曉此陣法?莫非孫膑已歸齊國乎?”當下亦布隊成列。
隻見齊軍中閃出大将田旗号,推出一輛戎車,田忌全裝披挂,手執畫戟,立于車中。
田嬰挺戈,立于車右。
田忌口呼:“魏将能事者,上前打話。
”龐涓親自出車,謂田忌曰:“齊、魏一向和好,魏、趙有怨,何與齊事?将軍棄好尋仇,實為失計!”田忌曰:“趙以中山之地獻于吾主,吾主命吾帥師救之。
若魏亦割數郡之地,付于吾手,吾當即退。
”龐涓大怒曰:“汝有何本事,敢與某對陣?”田忌曰:“你既有本事,能識我陣否?”龐涓曰:“此乃‘颠倒八門陣’,吾受之鬼谷子,汝何處竊取一二,反來問我?我國中三歲孩童,皆能識之!”田忌曰:“汝既能識,敢打此陣否?”龐涓心下躊躇,若說不打,喪了志氣,遂厲聲應曰:“既能識,如何不能打!”龐涓吩咐龐英、龐蔥、龐茅曰:“記得孫膑曾講此陣,略知攻打之法。
但此陣能變長蛇,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中則首尾皆應,攻者辄為所困。
我今去打此陣,汝三人各領一軍,隻看此陣一變,三隊齊進,使首尾不能相顧,則陣可破矣。
”龐涓吩咐已畢,自帥選鋒五千人,上前打陣。
才人陣中,隻見八方旗色,紛紛轉換,認不出那一門是休、生、傷、杜、景、死、驚、開了。
東沖西撞,戈甲如林,并無出路。
隻聞得金鼓亂鳴,四下呐喊,豎的旗上,俱有軍師“孫”字。
龐涓大駭曰;“刖夫果在齊國,吾堕其計矣!”正在危急,卻得龐英、龐蔥兩路兵殺進,單單救出龐涓,那五千選鋒,不剩一人。
問龐茅時,已被田嬰所殺,共損軍二萬餘人。
龐涓甚是傷感。
原來八封陣本按八方,連中央戊己,共是九隊車馬,其形正方。
比及龐涓人來打陣,一抽一去首尾二軍為二角,以遏外救,止留七隊車馬,變為圓陣,以此龐涓迷感。
後來唐朝衛國公李靖,因此作六花陣,即從此圓陣布出。
有詩為證: 八陣中藏不測機,傳來鬼谷少人知。
龐涓隻曉長蛇勢,那識方圓變化奇? 按今堂邑縣東南有地名古戰場,乃昔日孫、龐交兵之處也。
卻說龐涓知孫膑在軍中,心中懼怕,與龐英、龐蔥商議,棄營而遁,連夜回魏國去了。
田忌與孫膑探知空營,奏凱回齊。
此周顯王十七年之事。
魏惠王以龐涓有取邯鄲之功,雖然桂陵喪敗,将功準罪。
齊威王遂一寵一任田忌、孫膑,專以兵權委之。
驺忌恐其将來代己為相,密與門客公孫閱商量,欲要奪田忌、孫膑之一寵一,恰好龐涓使人以千金行賂于驺忌之門,要得退去孫膑。
驺忌正中其懷,乃使公孫閱假作田忌家人,持十金,于五鼓叩蔔者之門,曰:“我奉田忌将軍之差,欲求占卦。
”卦成,蔔者問:“何用?”閱曰:“我将軍,田氏之宗也,兵權在握,威震鄰國。
今欲謀大事,煩為斷其吉兇。
”蔔者大驚曰:“此悖逆之事,吾不敢與聞!”公孫閱囑曰:“先生即不肯斷,幸勿洩!”公孫閱方才出門,驺忌差人已至,将蔔者拿住,說他替叛臣田忌占卦。
蔔者曰:“雖有人來小店,實不曾占。
”驺忌遂入朝,以田忌所占之語,告于威王,即引蔔者為證。
威王果疑,每日使人伺田忌之舉動。
田忌聞其故,遂托病辭了兵政,以釋齊王之疑。
孫膑亦謝去軍師之職。
明年,齊威王薨,子辟疆即位,是為宣王。
宣王素知田忌之冤,與孫膑之能,俱召複故位。
再說龐涓初時,聞齊國退了田忌、孫膑不用,大喜曰:“吾今日乃可橫行天下也!”是時韓昭侯滅鄭國而都之,趙相國公仲侈如韓稱賀,因請同起兵伐魏,約以滅魏之日,同分魏地。
昭侯應允,回言:“偶值荒馑,俟來年當從兵進讨。
”龐涓訪知此信,言于事王曰:“聞韓謀助趙攻魏,今乘其未合,宜先伐韓,以沮其謀。
”惠王許之。
使太子申為上将軍,龐涓為大将,起傾國之兵,向韓國進發。
不知勝負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注解: ①已而:不久。
②傭:被人雇用。
①刖足:斷足。
②首領:頭。
③将息:調養。
④策:冊。
以竹、不簡編串而成。
①矢:屎。
②地方:本地官吏。
③侵:清,早。
①棚:局。
②當:檔,抵敵。
龐涓驚曰:“襄陵有失,安邑震動,吾當還救根本。
”乃班師。
離桂陵二十裡,便遇齊兵。
原來孫膑早已打聽魏兵到來,預作準備,先使牙将袁達,引三千人截路搦戰。
龐涓族子龐蔥前隊先到,迎住厮殺。
約戰二十餘合,袁達詐敗而走。
龐蔥恐有計策,不敢追趕,卻來禀知龐涓。
涓叱曰:“諒偏将尚不能擒取,安能擒田忌乎?”即引大軍追之。
将及桂陵,隻見前面齊兵排成陣勢,龐涓乘車觀看,正是孫膑初到魏國時擺的“颠倒八門陣。
”龐涓心疑,想道:“那田忌如何也曉此陣法?莫非孫膑已歸齊國乎?”當下亦布隊成列。
隻見齊軍中閃出大将田旗号,推出一輛戎車,田忌全裝披挂,手執畫戟,立于車中。
田嬰挺戈,立于車右。
田忌口呼:“魏将能事者,上前打話。
”龐涓親自出車,謂田忌曰:“齊、魏一向和好,魏、趙有怨,何與齊事?将軍棄好尋仇,實為失計!”田忌曰:“趙以中山之地獻于吾主,吾主命吾帥師救之。
若魏亦割數郡之地,付于吾手,吾當即退。
”龐涓大怒曰:“汝有何本事,敢與某對陣?”田忌曰:“你既有本事,能識我陣否?”龐涓曰:“此乃‘颠倒八門陣’,吾受之鬼谷子,汝何處竊取一二,反來問我?我國中三歲孩童,皆能識之!”田忌曰:“汝既能識,敢打此陣否?”龐涓心下躊躇,若說不打,喪了志氣,遂厲聲應曰:“既能識,如何不能打!”龐涓吩咐龐英、龐蔥、龐茅曰:“記得孫膑曾講此陣,略知攻打之法。
但此陣能變長蛇,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中則首尾皆應,攻者辄為所困。
我今去打此陣,汝三人各領一軍,隻看此陣一變,三隊齊進,使首尾不能相顧,則陣可破矣。
”龐涓吩咐已畢,自帥選鋒五千人,上前打陣。
才人陣中,隻見八方旗色,紛紛轉換,認不出那一門是休、生、傷、杜、景、死、驚、開了。
東沖西撞,戈甲如林,并無出路。
隻聞得金鼓亂鳴,四下呐喊,豎的旗上,俱有軍師“孫”字。
龐涓大駭曰;“刖夫果在齊國,吾堕其計矣!”正在危急,卻得龐英、龐蔥兩路兵殺進,單單救出龐涓,那五千選鋒,不剩一人。
問龐茅時,已被田嬰所殺,共損軍二萬餘人。
龐涓甚是傷感。
原來八封陣本按八方,連中央戊己,共是九隊車馬,其形正方。
比及龐涓人來打陣,一抽一去首尾二軍為二角,以遏外救,止留七隊車馬,變為圓陣,以此龐涓迷感。
後來唐朝衛國公李靖,因此作六花陣,即從此圓陣布出。
有詩為證: 八陣中藏不測機,傳來鬼谷少人知。
龐涓隻曉長蛇勢,那識方圓變化奇? 按今堂邑縣東南有地名古戰場,乃昔日孫、龐交兵之處也。
卻說龐涓知孫膑在軍中,心中懼怕,與龐英、龐蔥商議,棄營而遁,連夜回魏國去了。
田忌與孫膑探知空營,奏凱回齊。
此周顯王十七年之事。
魏惠王以龐涓有取邯鄲之功,雖然桂陵喪敗,将功準罪。
齊威王遂一寵一任田忌、孫膑,專以兵權委之。
驺忌恐其将來代己為相,密與門客公孫閱商量,欲要奪田忌、孫膑之一寵一,恰好龐涓使人以千金行賂于驺忌之門,要得退去孫膑。
驺忌正中其懷,乃使公孫閱假作田忌家人,持十金,于五鼓叩蔔者之門,曰:“我奉田忌将軍之差,欲求占卦。
”卦成,蔔者問:“何用?”閱曰:“我将軍,田氏之宗也,兵權在握,威震鄰國。
今欲謀大事,煩為斷其吉兇。
”蔔者大驚曰:“此悖逆之事,吾不敢與聞!”公孫閱囑曰:“先生即不肯斷,幸勿洩!”公孫閱方才出門,驺忌差人已至,将蔔者拿住,說他替叛臣田忌占卦。
蔔者曰:“雖有人來小店,實不曾占。
”驺忌遂入朝,以田忌所占之語,告于威王,即引蔔者為證。
威王果疑,每日使人伺田忌之舉動。
田忌聞其故,遂托病辭了兵政,以釋齊王之疑。
孫膑亦謝去軍師之職。
明年,齊威王薨,子辟疆即位,是為宣王。
宣王素知田忌之冤,與孫膑之能,俱召複故位。
再說龐涓初時,聞齊國退了田忌、孫膑不用,大喜曰:“吾今日乃可橫行天下也!”是時韓昭侯滅鄭國而都之,趙相國公仲侈如韓稱賀,因請同起兵伐魏,約以滅魏之日,同分魏地。
昭侯應允,回言:“偶值荒馑,俟來年當從兵進讨。
”龐涓訪知此信,言于事王曰:“聞韓謀助趙攻魏,今乘其未合,宜先伐韓,以沮其謀。
”惠王許之。
使太子申為上将軍,龐涓為大将,起傾國之兵,向韓國進發。
不知勝負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注解: ①已而:不久。
②傭:被人雇用。
①刖足:斷足。
②首領:頭。
③将息:調養。
④策:冊。
以竹、不簡編串而成。
①矢:屎。
②地方:本地官吏。
③侵:清,早。
①棚:局。
②當:檔,抵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