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回 曲沃城栾盈滅族且于門杞梁死戰
關燈
小
中
大
,與小人相識,時常角力賭勝。
其人恃勇一性一躁,專好獨鬥,若以車徒往,不能勝也。
小人情願單身下關,自有擒督戎之計。
”範匄曰:“汝莫非去而不返?”斐豹曰:“小人有老母,今年七十八歲;又有幼子嬌一妻,豈肯罪上加罪,作此不忠不孝之事?如有此等,亦如紅日!”範匄大喜,勞以酒食,賞兕甲一副。
次日,斐豹穿甲于内,外加練袍,劄縛停當。
頭帶韋弁②,足穿麻屦。
腰藏利刃,手中提一銅錘,重五十二斤。
來辭範匄曰:“小人此去,殺得督戎,奏凱而回。
不然,亦死于督戎之手,決不兩存。
”範匄曰:“我當親往,看汝用力。
”即時命駕車,使斐豹骖乘,同至南關。
趙武、荀吳接見,訴以督戎如此英雄,連折二将。
範匄曰:“今日斐豹單身赴敵,隻看晉侯福分。
”言猶未已,關下督戎大呼搦戰。
斐豹在關上呼曰:“督君還認得斐大否?”豹行大,故自稱斐大,乃昔年彼此所呼也。
督戎曰:“斐大,汝今還敢來賭一死生麼?”斐豹曰:“他人怕你,我斐豹不怕你!你把兵車退後。
我與你兩人,隻在地下賭鬥。
雙手對雙手,兵器對兵器。
不是你死我活,就是我死你活,也落得個英名傳後。
”督戎曰:“此論正合吾意。
”遂将軍士約退。
這裡關門開處,單單放一個斐豹出來。
兩個就在關下交戰,約二十餘合,未分勝敗。
斐豹詐言道:“我一時内急,可暫住手。
”督戎那裡肯放。
斐豹先瞧見西邊空處,有一帶短牆,捉個空隙就走。
督戎随後趕來,大喝:“走向那裡去?”範匄等在關上,看見督戎往追斐豹,慌捏一把汗。
誰知斐豹卻是用計,奔近短牆,撲的跳将進去。
督戎見斐豹進牆去了,亦逾牆而入。
隻道斐豹在前面,卻不知斐豹隐身在一棵大樹之下,專等督戎進牆,出其不意,提起五十二斤的銅錘,自後擊之,正中其腦。
腦漿迸裂,撲地便倒,兀自把右腳飛起,将斐豹胸前兕甲碾去一片。
斐豹急拔一出腰間利刃,剁下首級,複跳牆而出。
關上望見斐豹手中提有血淋淋的人頭,已知得勝,大開關門。
解肅、牟剛引兵殺出,栾軍大敗。
一半殺了,一半投降,逃去者十無一二。
範栾仰天瀝酒曰:“此晉侯之福也!”即酌酒親賜斐豹,就帶他往見晉侯。
晉侯賞以兵車一乘,注功績第一。
潛淵先生有詩雲: 督戎神力世間無,敵手誰知出隸夫? 始信用人須破格,笑他肉食似雕瓠①。
再說栾盈引大隊車馬,攻打北關,連接督戎捷報,盈謂其下曰:“吾若有兩督戎,何患固宮不破耶?”殖綽踐②郭最之足,郭最以目答之,各低頭不語。
惟有栾樂、栾鲂,思欲建功,不避矢石。
韓無忌、韓起,因前關屢敗,不敢輕出,隻是嚴守。
到第三日,栾盈得敗車之報,言:“督戎被殺,全軍俱沒。
”吓得手足無措,方請殖綽、郭最商議。
綽最笑曰:“督戎且失利。
況我曹乎?”栾盈垂淚不已。
栾樂曰:“我等死生,決于今夜。
當令将士畢聚北門,于三更之後,悉登辎車,放火燒關,或可入也。
”栾盈從其計。
晉侯喜督戎之死,置酒慶賀,韓無忌、韓起俱來獻觞上壽,飲至二更方散。
才回北關,點視方畢,忽然車聲轟起,栾氏軍馬大集,辎車高與關齊,火箭飛蝗般射來,延燒關門。
火勢兇猛,關内軍士,存劄不牢,栾樂當先,栾鲂繼之,乘勢遂占了外關。
韓無忌等退守内關,遣人飛報中軍求救,範匄命魏舒往南關,替回荀吳一枝軍馬,往北關幫助二韓。
遂同晉侯登台北望,見栾兵屯于外關,寂然無聲,範匄曰:“此必有計。
”傳令内關用心防禦。
守至黃昏,栾兵複登辎車,仍用火器攻門。
這裡預備下皮帳,帳用牛皮為之,以水浸透,撐開遮蔽,火不能入。
亂了一一夜,兩個暫息。
範辎曰:“賊已一逼一近,傥①久而不退,齊複乘之,國必殆矣。
”遂命其子範鞅,率斐豹引一枝軍,從南關轉至北門,從外而攻;刻定時辰,約會二韓守關。
荀吳率牟剛引一枝兵,從内關殺出外關,腹背夾攻,教他兩下不能相顧。
使趙武、魏舒,移兵屯于關外,以防南逸。
調度已畢,奉晉侯登台觀戰。
範鞅臨行,請于匄曰:“鞅年少望輕,願假以中軍旗鼓。
”匄許之。
鞅仗劍登車,建施而行。
方出南關,謂其下曰:“今日之戰,有進無退!若兵敗,吾先自刭,必不令諸君獨死!”衆皆踴躍。
卻說荀吳奉範匄将令,使将士飽食結束,專等時候。
隻見栾兵紛紛擾擾,俱退出外關,心知外兵已到。
一聲鼓響,關門大開,牟剛在前,荀吳在後,甲士步卒,一齊殺出。
栾盈亦慮晉軍内外夾攻,使栾鲂用鐵葉車,塞外門之口,分兵守之。
荀吳之兵,不能出外。
範鞅兵到,栾氏見大旆,驚曰:“元帥親至乎?”使人察之,回報曰:“小将軍範鞅也。
”樂曰:“不足慮矣!”乃張弓挾矢,立于車中,顧左右曰:“多帶繩索,射倒者則牽之。
”馳入晉軍,左射右射,發無不中。
其弟栾榮同在車中,謂曰:“矢可惜也!多射無名。
”樂乃不射。
少頃,望見一
其人恃勇一性一躁,專好獨鬥,若以車徒往,不能勝也。
小人情願單身下關,自有擒督戎之計。
”範匄曰:“汝莫非去而不返?”斐豹曰:“小人有老母,今年七十八歲;又有幼子嬌一妻,豈肯罪上加罪,作此不忠不孝之事?如有此等,亦如紅日!”範匄大喜,勞以酒食,賞兕甲一副。
次日,斐豹穿甲于内,外加練袍,劄縛停當。
頭帶韋弁②,足穿麻屦。
腰藏利刃,手中提一銅錘,重五十二斤。
來辭範匄曰:“小人此去,殺得督戎,奏凱而回。
不然,亦死于督戎之手,決不兩存。
”範匄曰:“我當親往,看汝用力。
”即時命駕車,使斐豹骖乘,同至南關。
趙武、荀吳接見,訴以督戎如此英雄,連折二将。
範匄曰:“今日斐豹單身赴敵,隻看晉侯福分。
”言猶未已,關下督戎大呼搦戰。
斐豹在關上呼曰:“督君還認得斐大否?”豹行大,故自稱斐大,乃昔年彼此所呼也。
督戎曰:“斐大,汝今還敢來賭一死生麼?”斐豹曰:“他人怕你,我斐豹不怕你!你把兵車退後。
我與你兩人,隻在地下賭鬥。
雙手對雙手,兵器對兵器。
不是你死我活,就是我死你活,也落得個英名傳後。
”督戎曰:“此論正合吾意。
”遂将軍士約退。
這裡關門開處,單單放一個斐豹出來。
兩個就在關下交戰,約二十餘合,未分勝敗。
斐豹詐言道:“我一時内急,可暫住手。
”督戎那裡肯放。
斐豹先瞧見西邊空處,有一帶短牆,捉個空隙就走。
督戎随後趕來,大喝:“走向那裡去?”範匄等在關上,看見督戎往追斐豹,慌捏一把汗。
誰知斐豹卻是用計,奔近短牆,撲的跳将進去。
督戎見斐豹進牆去了,亦逾牆而入。
隻道斐豹在前面,卻不知斐豹隐身在一棵大樹之下,專等督戎進牆,出其不意,提起五十二斤的銅錘,自後擊之,正中其腦。
腦漿迸裂,撲地便倒,兀自把右腳飛起,将斐豹胸前兕甲碾去一片。
斐豹急拔一出腰間利刃,剁下首級,複跳牆而出。
關上望見斐豹手中提有血淋淋的人頭,已知得勝,大開關門。
解肅、牟剛引兵殺出,栾軍大敗。
一半殺了,一半投降,逃去者十無一二。
範栾仰天瀝酒曰:“此晉侯之福也!”即酌酒親賜斐豹,就帶他往見晉侯。
晉侯賞以兵車一乘,注功績第一。
潛淵先生有詩雲: 督戎神力世間無,敵手誰知出隸夫? 始信用人須破格,笑他肉食似雕瓠①。
再說栾盈引大隊車馬,攻打北關,連接督戎捷報,盈謂其下曰:“吾若有兩督戎,何患固宮不破耶?”殖綽踐②郭最之足,郭最以目答之,各低頭不語。
惟有栾樂、栾鲂,思欲建功,不避矢石。
韓無忌、韓起,因前關屢敗,不敢輕出,隻是嚴守。
到第三日,栾盈得敗車之報,言:“督戎被殺,全軍俱沒。
”吓得手足無措,方請殖綽、郭最商議。
綽最笑曰:“督戎且失利。
況我曹乎?”栾盈垂淚不已。
栾樂曰:“我等死生,決于今夜。
當令将士畢聚北門,于三更之後,悉登辎車,放火燒關,或可入也。
”栾盈從其計。
晉侯喜督戎之死,置酒慶賀,韓無忌、韓起俱來獻觞上壽,飲至二更方散。
才回北關,點視方畢,忽然車聲轟起,栾氏軍馬大集,辎車高與關齊,火箭飛蝗般射來,延燒關門。
火勢兇猛,關内軍士,存劄不牢,栾樂當先,栾鲂繼之,乘勢遂占了外關。
韓無忌等退守内關,遣人飛報中軍求救,範匄命魏舒往南關,替回荀吳一枝軍馬,往北關幫助二韓。
遂同晉侯登台北望,見栾兵屯于外關,寂然無聲,範匄曰:“此必有計。
”傳令内關用心防禦。
守至黃昏,栾兵複登辎車,仍用火器攻門。
這裡預備下皮帳,帳用牛皮為之,以水浸透,撐開遮蔽,火不能入。
亂了一一夜,兩個暫息。
範辎曰:“賊已一逼一近,傥①久而不退,齊複乘之,國必殆矣。
”遂命其子範鞅,率斐豹引一枝軍,從南關轉至北門,從外而攻;刻定時辰,約會二韓守關。
荀吳率牟剛引一枝兵,從内關殺出外關,腹背夾攻,教他兩下不能相顧。
使趙武、魏舒,移兵屯于關外,以防南逸。
調度已畢,奉晉侯登台觀戰。
範鞅臨行,請于匄曰:“鞅年少望輕,願假以中軍旗鼓。
”匄許之。
鞅仗劍登車,建施而行。
方出南關,謂其下曰:“今日之戰,有進無退!若兵敗,吾先自刭,必不令諸君獨死!”衆皆踴躍。
卻說荀吳奉範匄将令,使将士飽食結束,專等時候。
隻見栾兵紛紛擾擾,俱退出外關,心知外兵已到。
一聲鼓響,關門大開,牟剛在前,荀吳在後,甲士步卒,一齊殺出。
栾盈亦慮晉軍内外夾攻,使栾鲂用鐵葉車,塞外門之口,分兵守之。
荀吳之兵,不能出外。
範鞅兵到,栾氏見大旆,驚曰:“元帥親至乎?”使人察之,回報曰:“小将軍範鞅也。
”樂曰:“不足慮矣!”乃張弓挾矢,立于車中,顧左右曰:“多帶繩索,射倒者則牽之。
”馳入晉軍,左射右射,發無不中。
其弟栾榮同在車中,謂曰:“矢可惜也!多射無名。
”樂乃不射。
少頃,望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