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 公子宋嘗鼋構逆陳靈公袒服戲朝

關燈
政,懼谮從逆,所謂“任重者,責亦重”也。

    聖人書法,垂戒人臣,可不畏哉! 次日,歸生與公子宋共議,欲奉公子去疾為君。

    去疾大驚,辭曰:“先君尚有八子,若立賢,則去疾無德可稱;若立長,則有公子堅在。

    去疾有死,不敢越也。

    ”于是逆公子堅即位,是為襄公。

    總計穆公共有子十三人:靈公夷被弑,襄公堅嗣立,以下尚有十一子,曰公子去疾字子良,曰公子喜字子罕,曰公子騑字子驷,曰公子發字子國,曰公子嘉字子孔,曰公子偃字子遊,曰公子舒字子印;又有公子豐,公子羽,公子然,公子志。

    襄公忌諸弟一黨一盛,恐他日生變,私與公子去疾商議,欲獨留去疾,而盡逐其諸弟。

    去疾曰:“先君夢蘭而生,蔔曰:‘是必昌姬氏之宗。

    ’夫兄弟為公族,譬如枝葉盛茂,本是以榮。

    若剪枝去葉,本根俱露,枯槁可立而待矣。

    君能容之,固所願也。

    若不能容,吾将同行,豈忍獨留于此,異日何面目見先君于地下乎?”襄公感悟。

    乃拜其弟十一人皆為大夫,并知①鄭政。

    公子宋遣使求成于晉,以求安其國。

    此周定王二年事也。

     明年,為鄭襄公元年,楚莊王使公子嬰齊為将,率師伐鄭,問曰:“何故弑君?”晉使荀林父救之,楚遂移兵伐陳。

    鄭襄公從晉成公盟于黑壤。

     周定王三年,晉上卿趙盾卒。

    卻缺代為中軍元帥,聞陳與楚平②,乃言于成公,使荀林父從成公率宋、衛、鄭、曹四國伐陳。

    晉成公于中途病薨,乃班師。

    立世子孺為君,是為景公。

    是年,楚莊王親統大軍,複伐鄭師于柳棼。

    晉卻缺率師救之,襲敗楚師。

    鄭人皆喜,公子去疾獨有憂色。

    襄公怪而問之。

    去疾對曰:“晉之敗楚,偶也。

    楚将洩怒于鄭,晉可長恃乎?行見楚兵之在郊①矣!”明年,楚莊王複伐鄭,屯兵于穎水之北。

    适公子歸生病卒,公子去疾追治嘗鼋之事,弑公子宋,暴其一屍一于朝,斫②子家之棺而逐其族。

    遣使謝楚王曰:“寡人有逆臣歸生與宋,今俱伏誅。

    寡君願因陳侯而受歃于上國。

    ”莊王許之。

    遂欲合陳、鄭同盟于辰陵之地,遣使約會陳侯。

    使者自陳還,言:“陳侯為大夫夏征舒所弑,國内大亂。

    ”有詩為證: 周室東遷世亂離,紛紛篡弑歲無虛。

     妖星入鬥征三國,又報陳侯遇夏舒。

     話說陳靈公諱平國,乃陳共公朔之子,在周頃王六年嗣位。

    為人輕佻惰慢,絕無威儀。

    且又耽于酒色,逐于遊戲。

    國家政務,全然不理。

    一寵一著兩位大夫,一個姓孔名甯,一個姓儀名行父,都是酒色隊裡打鑼鼓的。

    一君二臣,志同氣合,語言戲亵,各無顧忌。

    其時朝中有個賢臣,姓洩名冶,是個忠良正直之輩,遇事敢言,陳侯君臣,甚畏憚之。

    又有個大夫夏禦叔,其父公子少西,乃是陳定公之子。

    少西字子夏,故禦叔以夏為字,又曰少西氏,世為陳國司馬之宮,食采于株林。

     禦叔娶鄭穆公之女為妻,謂之夏姬。

    那夏姬生得蛾眉鳳眼,杏臉桃腮,有骊姬、息妫之容貌,兼妲己、文姜之妖一婬一。

    見者無不消魂喪魄,颠之倒之。

    更有一樁奇事:十五歲時,夢見一偉丈夫,星冠羽服,自稱上界天仙,與之交一合,教以吸一精一異氣之法。

    與人交接,曲盡其歡,就中采陽補陰,卻老還少,名為“素女采戰之術”。

    在國未嫁,先與鄭靈公庶兄公子蠻,兄妹私通,不勾三年,子蠻殀①,死。

    後嫁于夏禦叔為内子,生下一男,名曰征舒。

    征舒字子南,年十二歲上,禦叔病亡。

    夏姬因有外交,留征舒于城内,從師習學,自家退居株林。

    孔甯儀行父,向與禦叔同朝相善,曾窺見夏姬之色,各有窺誘之意。

    夏姬有侍女荷華,伶俐風騷,慣與主母做腳攬主顧。

    孔甯一日與征舒射獵郊外,因送征舒至于株林,留宿其家。

    孔甯費一片心機,先勾搭上了荷華,贈以簪珥,求薦于主母,遂得人馬,竊穿其錦裆以出,誇示于儀行父。

    行父慕之,亦以厚币交結荷華,求其通款。

     夏姬平日窺見儀行父身材長大,鼻準豐一隆,也有其心。

    遂遣荷華約他私會。

    儀行父廣求助戰奇藥,以媚夏姬,夏姬一愛一之,倍于孔甯。

    儀行父謂夏姬曰:“孔大夫有錦裆之賜,今既蒙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