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弄玉吹箫雙跨鳳趙盾背秦立靈公

關燈
話說秦穆公并國二十,遂伯西戎。

    周襄王命尹武公賜金鼓以賀之。

    秦伯自稱年老,不便入朝,使公孫枝如周謝恩。

    是年,繇餘病卒,穆公心加痛惜,遂以孟明為右庶長。

    公孫枝自周還,知穆公意向孟明,亦告老緻政。

    不在話下。

     卻說秦穆公有幼一女,生時适有人獻璞,琢之得碧色美玉。

    女周歲,宮中陳晬盤①,女獨取此玉,弄之不舍,因名弄玉。

    稍長,姿容絕世,且又聰明無比。

    善于吹笙,不由樂師,自成音調。

    穆公命巧匠,剖此美玉為笙。

    女吹之,聲如鳳鳴。

    穆公鐘一愛一其女,築重樓以居之,名曰鳳樓。

    樓前有高台,亦名鳳台。

    弄玉年十五,穆公欲為之求佳婿。

    弄玉自誓曰:“必得善笙人,能與我唱和者,方是我夫,他非所願也。

    ”穆公使人遍訪,不得其人。

    忽一日,弄玉于樓上卷簾閑看,見天淨雲空,月明如鏡,呼侍兒焚香一柱,取碧玉笙,臨窗吹之。

    聲音清越,響入天際。

    微風拂拂,忽若有和之者。

    其聲若遠若近。

    弄玉心異之,乃停吹而聽,其聲亦止,餘音猶袅袅不斷。

    弄玉臨風惘然,如有所失。

    徙倚夜半,月昃①香消,乃将玉笙置于一床一頭,勉強就寝。

    夢見西南方天門洞一開,五色霞光,照耀如晝。

    一美丈夫羽冠鶴氅,騎彩鳳自天而下,立于鳳台之上。

    謂弄玉曰:“我乃太華山之主也。

    上帝命我與爾結為婚姻,當以中秋日相見,宿緣應②爾。

    ”乃于腰間解赤玉箫,倚欄吹之。

    其彩鳳亦舒翼鳴舞。

    鳳聲與箫聲,唱和如一,宮③商協調,喤喤盈耳。

    弄玉神思俱迷,不覺問曰:“此何曲也?”美丈夫對曰:“此《華山吟》第一弄也。

    ”弄玉又問曰:“曲可學乎?”美丈夫對曰:“既成姻契,何難相授?”言畢,直前執弄玉之手。

    弄玉猛然驚覺,夢中景象,宛然在目。

     及旦,自言于穆公。

    乃使孟明以夢中形象,于太華山訪之。

    有野夫指之曰:“山上明星岩,有一異人,自七月十五日至此,結廬獨居,每日下山沽酒自酌。

    至晚,必吹一箫一曲,箫聲四徹,聞者忘卧,不知何處人也。

    ”孟明登太華山,至明星岩下,果見一人羽冠鶴氅,玉貌丹唇,飄飄然有超塵出俗之姿。

    孟明知是異人,上前揖之,問其姓名。

    對曰:“某蕭姓,史名。

    足下何人?來此何事?”孟明曰:“某乃本國右庶長,百裡視是也。

    吾主為一愛一女擇婿,女善吹笙,必求其匹。

    聞中下一精一于音樂,吾主渴欲一見,命某奉迎。

    ”蕭史曰:“某粗解宮商,别無他長,不敢辱命。

    ”孟明曰:“同見吾主,自有分曉。

    ”乃與共載而回。

    孟明先見穆公,奏知其事,然後引蕭史入谒。

    穆公坐于鳳台之上,蕭史拜見曰:“臣山野匹夫,不知禮法,伏祈矜宥!”穆公視蕭史形容潇灑,有離塵絕俗之韻,心中先有三分歡喜:乃賜坐于旁,問曰:“聞子善箫,亦善笙乎?”蕭史曰:“臣止能箫,不能笙也。

    ”穆公曰:“本欲覓吹笙之侶,今箫與笙不同器,非吾女匹也。

    ”顧孟明使引退。

    弄玉遣侍者傳語穆公曰:“箫與笙一類也。

    客既善箫,何不一試其長?奈何令懷技而去乎?”穆公以為然,乃命蕭史奏之。

    蕭史取出赤玉箫一枝,玉色溫潤,赤光照耀人目,誠希世之珍也。

    才品一曲,清風習習而來。

    奏第二曲,彩雲四合。

    奏至第三曲,見白鶴成對,翔舞于空中;孔雀數雙,栖集于林際:百鳥和鳴,經時方散。

    穆公大悅。

    時弄玉于簾内,窺見其異,亦喜曰:“此真吾夫矣!” 穆公複問蕭史曰:“子知笙、箫何為而作?始于何時?”蕭史對曰:“笙者,生也;女娲氏所作,義取發生,律應太簇①。

    箫者,肅也;伏羲氏所作,義取肅清,律應仲呂②。

    ”穆公曰:“試詳言之。

    ”蕭對曰:“臣執藝在箫,請但言箫。

    昔伏羲氏,編竹為箫,其形參差③,以象鳳翼;其聲和美,以象鳳鳴。

    大者謂之,‘雅箫’,編二十三管,長尺有四寸;小者謂之‘頌箫’,編十六管,長尺有二寸。

    總謂之箫管。

    其無底者,謂之‘洞箫’。

    其後黃帝使伶倫④伐竹于昆溪,制為笛。

    橫七孔,吹之,亦象鳳鳴,其形甚簡。

    後人厭箫管之繁,專用一管而豎吹之。

    又以長者名箫,短者名管。

    今之箫,非古之箫矣。

    ”穆公曰:“卿吹一箫,何以能緻珍禽也?”史又對曰:“箫制雖減,其聲不變,作者以象鳳鳴,鳳乃百鳥之王,故皆聞風聲而翔集也。

    昔舜作箫韶之樂,鳳凰應聲而來儀,鳳且可緻,況他鳥乎?”蕭史應對如流,音聲洪亮。

    穆公愈悅,謂史之:“寡人有一愛一女弄玉,頗通音律,不欲歸之盲①婿,願以室吾子。

    ”蕭史斂容再辭拜曰:“史本山僻野人,安敢當王侯之貴乎?”穆公曰:“小女有誓願在前,欲擇善笙者為偶,今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