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郦滕灌列傳第三十五

關燈
張連科譯注 【說明】 本傳是樊哙、郦商,夏侯嬰、灌嬰四個人的合傳。

    這四個人都是劉邦手下能征慣戰的将領,所以司馬遷把他們放在一起來描寫。

    在描寫的時候,作者既注意到同中之異,也注意到異中之同。

    例如,他們四個人都為大将,這是相同點;但是他們所帶領的兵種不一樣,這是相異之處。

    樊哙率領步兵,攻城野戰,多次率先登城。

    而夏侯嬰則是率領戰車部隊,南征北戰,雖然攻堅步不如兵,然而卻可以橫掃千裡,長一驅一直一入,劉邦之所以能迅速入關,攻破鹹陽,這裡有夏侯嬰的一份功勞。

    灌嬰作為當時最為年輕的大将之一,在楚漢相争的關鍵時刻被任命為騎兵将領。

    在垓下,灌嬰帶領騎兵追擊倉皇而逃的項羽,并在東城徹底打垮了他,部下五人共同斬下了項羽的頭顱。

    于是,對劉邦威脅最大的敵人也就被徹底消滅了。

    又如,樊哙、郦商,夏侯嬰、灌嬰四人都出身下層,這是相同點;但是這四個人原來所從事的職業又不盡相同,這又是相異之處。

    樊哙原是一個殺狗的屠夫,灌嬰原是一個販賣布匹的小販,而夏侯嬰則是原沛縣官府中的馬車夫,作者不露聲色地寫出了這些生活經曆對其以後事業的重大影響和在未來軍事活動中所起的作用。

    因為他們都出身卑微,所以他們才忠心耿耿地追随劉邦南北轉戰,無論環境如何險惡,處境如何艱難,他們都毫不動搖。

    再如,樊哙等四人都對劉邦一片赤誠,這是相同點;但他們四人和劉邦的關系卻不大一樣,這又是相異之處。

    相對而言,樊哙和滕公夏侯嬰與劉邦的關系更為密切一些,因為他們是貧賤之交,故舊知己,所以在劉邦犯了錯誤時,他們能夠予以補正。

    比如,在劉邦戰敗,為了使自己逃命,要扔掉自己兩個孩子的時候,夏侯嬰及時地把他們拉上車子,使他們免于一死;在黥布造反,劉邦又因病委一靡一不振的時候,樊哙闖宮力谏,使劉邦重振一精一神,帶病出征,平定了叛亂。

    由此可見,他們對劉邦事業的成功,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

    在《史記》的最後,司馬遷曾有一段對樊哙等人的總評價:“攻城野戰,獲功歸極,哙、商有力焉,非獨鞭策,又與之脫難。

    作《樊郦列傳》第三十五。

    ”(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這也許正是作者寫這篇傳記的主旨所在吧! 【譯文】 舞陽侯樊哙是沛縣人,以殺狗賣狗肉為生,曾經和漢高祖一起隐藏在鄉間。

     當初跟從高祖在豐縣起兵,攻取了沛縣。

    高祖做了沛公,就以樊哙為舍人。

    接着,他跟随沛公攻打胡陵、方與,回過頭來又鎮守豐縣,在豐縣城下,擊敗了泗水郡郡監所帶領的軍隊。

    再次平定沛縣,在薛縣西部,擊敗了泗水郡守所帶領的軍隊。

    在砀(dàng,蕩)東,樊哙與章邯的部下司馬?(rén,仁),交鋒,擊退敵軍,斬敵首十五級,被賜爵為國大夫。

    樊哙經常跟随在沛公的身邊,沛公在濮陽攻打章邯的軍隊,攻城時他率先登城,斬首二十三級,被賜爵為列大夫。

    他跟從沛公攻打城陽,又是率先登城,同時還攻下了戶牖(yǒu,有),打敗了秦将李由的軍隊,斬敵首十六級,被賜上間爵。

    在成武,樊哙跟随沛公圍住了東郡守尉,擊退敵軍,斬敵首十四級,俘虜十一人,被賜爵五大夫。

    跟從沛公襲擊秦軍,出兵亳(bó,博)南,在杠裡擊破了河間郡守的軍隊。

    在開封以北又大敗趙贲的軍隊,因為在戰鬥中英勇殺敵,率先登城,殺死一個偵察兵的頭目,斬敵首六十八級,俘虜二十七人,被賜卿爵。

    在曲遇,随沛公攻破楊熊的軍隊。

    攻宛陵時,率先登城,斬首八級,俘虜四十四人,被賜爵,封号賢成君。

    跟随沛公攻打長社、?(huán,環)轅,斷絕了黃河渡口,向東攻打一屍一一帶的秦軍。

    又向南攻打犨邑的秦軍。

    在陽城打垮了南陽郡郡守呂?(yǐ,以)的軍隊。

    再向東攻打宛城,率先登城。

    再向西攻郦縣,因為樊哙擊退敵軍,斬首二十四級,俘虜四十人,沛公對他再加封賞。

    進軍武關,來到霸上,殺秦都尉一人,斬首十級,俘虜一百四十六人,收降卒兩千九百人。

     項羽駐軍戲下,準備進攻沛公。

    沛公帶領一百多騎兵來到項營,通過項伯的關系面見項羽,向項羽謝罪,說明自己并沒有封鎖函谷關,不讓諸侯軍進入關中的事。

    項羽設宴犒賞軍中将士,正在大家喝得似醉非醉的時候,亞父範增想謀殺沛公,命令項莊拔劍在席前起舞,想乘機擊殺沛公,而項伯卻一再擋在沛公的前面。

    這時隻有沛公和張良在酒席宴中,樊哙在大營之外,聽說事情緊急,就手持鐵盾牌來到大營前。

    守營衛士阻擋樊哙,樊哙徑直撞了進去,站立在帳下。

    項羽注視着他,問他是誰。

    張良說:“他是沛公的參乘樊哙。

    ”項羽稱贊道:“真是個壯士!”說罷,就賞給他一大碗酒和一條豬前腿。

    樊哙舉杯一飲而盡,然後拔一出寶劍切開豬腿,把它全部吃了下去。

    項羽問他:“還能再喝一碗嗎?”樊哙說道:“我連死都不怕,難道還在乎這一碗酒嗎!況且我們沛公首先進入并平定鹹陽,露宿霸上,以此來等待您的到來。

    大王您今天一到這裡,就聽信了小人的胡言亂語,跟沛公有了隔閡,我擔心天下從此又要四分五裂,百姓們都懷疑是您一手造成的啊!”項羽聽罷,沉默不語。

    沛公借口要去上廁所,暗示樊哙一同離去。

    出營之後,沛公把随從車馬留下,獨自騎一匹馬,讓樊哙等四個人步行跟随,從一條山間小路跑回霸上的軍營。

    卻命令張良代替自己向項羽辭謝。

    項羽也就至此了事,沒有誅殺沛公的念頭了。

    這一天若不是樊哙闖進大營責備項羽的話,沛公的事業幾乎就完了。

    第二天,項羽帶領軍隊進入鹹陽,大肆屠戮,立沛公為漢王。

    漢王也就封樊哙為列侯,号臨武君。

    後又升任郎中,跟随漢王進入漢中。

     當漢王回軍平定三秦的時候,樊哙單獨帶兵在白水以北攻打西城縣丞的軍隊,又在雍縣之南攻打雍王章邯的輕車騎兵,都打敗了他們。

    跟從漢王攻打雍縣、?(tái,台)縣縣城,率先登城。

    在好畤(zhì至)攻打章平的軍隊,攻城時樊哙又先登城。

    帶頭沖鋒陷陣,殺死縣令一人,縣丞一人,斬首十一級,俘虜二十人,升先郎中騎将。

    跟随漢王在壤東攻打秦軍的車騎部隊,擊退敵人的進攻,升任将軍。

    在進攻趙贲的軍隊時,在攻取郿(méi,眉),槐裡、柳中、鹹陽的戰鬥中,以及引水灌廢丘的敵軍,樊哙的功勞都最大。

    到了栎(yuè,月)陽,漢王把杜陵的樊鄉賜給樊哙當作食邑。

    跟從漢王進攻項羽,血洗了煮棗。

    在外黃,擊敗了王武、程處所帶領的部隊。

    接着又先後攻打鄒縣,魯城、瑕丘和薛縣。

    項羽在彭城把漢王打得大敗,全部收複了魯、梁一帶的地盤。

    樊哙回軍到荥陽,漢王又給他增加了平陰兩千戶作為他的食邑,以将軍之職守衛廣武。

    一年之後,項羽帶兵東去。

    樊哙又跟從漢王攻打項羽,攻取了陽夏,俘虜了楚國周将軍的士卒四千人。

    把項羽圍困在陳縣,把他打得大敗。

    樊哙血洗了胡陵。

     項羽死後,漢王立為皇帝,因樊哙堅守城池和出擊作戰有功,又加封食邑八百戶。

    跟随高祖攻打反叛的燕王臧荼,并俘虜了他,平定了燕地。

    楚王韓信發動叛亂,樊哙随從高祖到陳縣,逮捕了韓信,平定了楚地。

    高祖改賜列侯的爵位,與諸侯剖符為信,讓他們世代相傳不絕。

    高祖把樊哙以前的食邑除去,賜食舞陽,号為舞陽侯。

    樊哙又歎以将軍之職跟随高祖前往代地,攻打反叛的韓王信。

    從霍人一直打到雲中,都是樊哙和绛侯周勃等人共同平定的,于是又增加食邑一千五百戶。

    後來,樊哙又率領人馬襲擊叛臣陳豨和曼丘臣的軍隊,襄國大戰,在攻取柏人縣時,率先登城,又降服平定了清河,常山兩郡的二十七個縣,搗毀了東垣縣城,以此功升任左丞相。

    在無終、廣昌,擊破了綦毋卬(áng,昂),尹潘的軍隊,并且活捉了他們二人。

    在代南,擊破了陳豨手下的胡人将領王黃所帶領的軍隊。

    接着,又進軍參合,攻打韓王信的軍隊,他所帶領的将士斬殺韓王信。

    在橫谷,大敗陳豨的胡人騎兵部隊,斬殺了将軍趙既,俘虜了代國丞相漢梁、郡守孫奮,大将軍王黃、太仆解以及将軍等十人。

    和諸将領共同平定了代地的鄉邑七十三個。

    在此之後,燕王盧绾起兵造反,樊哙以相國之職帶兵攻打盧绾,在薊縣之南擊破盧绾丞相所帶領的軍隊,平定了燕地共十八個縣,五十一個鄉邑。

    于是高祖又給樊哙增加食邑一千三百戶,确定他作為舞陽侯的食邑共五千四百戶。

    樊哙跟從高祖征戰時,共斬敵人首級一百七十六個,俘虜敵兵一百八十八人。

    他自己單獨帶兵打仗,打垮過七支敵軍,攻下過五座城池,平定了六個郡,五十二個縣,并俘虜過敵人丞相一人,将軍十二人,二千石以下到三百石的官員十一人。

     樊哙因為娶了呂後的妹妹呂須為妻,生下兒子呂伉,因此和其他将領相比,高祖對樊哙更為親近。

     以前在黥布反叛的時候,高祖一度病得很厲害,讨厭見人,他躺在宮禁之中,诏令守門人不得讓群臣進去看他。

    群臣中如绛侯周勃、灌嬰等人都不敢進宮。

    這樣過了十多天,有一次樊哙推開宮門,徑直闖了進去,後面群臣緊緊跟随。

    看到高祖一人枕着一個宦官躺在一床一上。

    樊哙等人見到皇帝之後,痛哭流涕地說:“想當初陛下和我們一道從豐沛起兵,平定天下,那是什麼樣的壯舉啊!而如今天下已經安定,您又是何等的疲憊不堪啊!況且您病得不輕,大臣們都驚慌失措,您又不肯接見我們這些人來讨論國家大事,難道您隻想和一個宦官訣别嗎?再說您難道不知道趙高作亂的往事嗎?”高祖聽罷,于是笑着從一床一上起來。

     後來盧绾謀反,高祖命令樊哙以相國的身份去攻打燕國。

    這時高祖又病得很厲害,有人诋毀樊哙和呂氏結一黨一,皇帝假如有一天去世的話,那麼樊哙就要帶兵把戚夫人和趙王如意這幫人全部殺死。

    高祖聽說之後,勃然大怒,立刻命令陳平用車載着绛侯周勃去代替樊哙,并在軍中立刻把樊哙斬首。

    陳平因懼怕呂後,并沒有執行高祖的命令,而是把樊哙解赴長安。

    到達長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