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回 決大河漂沒汴梁城 通内線恭進田妃舄
關燈
小
中
大
來體仁免官後,即用楊嗣昌為首輔,所有舊任閣臣,如張至發、孔貞運、黃士俊、傅冠、劉宇亮、薛國觀等,或免職,或得罪,另用程國祥、蔡國用、方逢年、範複粹及姚明恭、張四知、魏照乘、謝陞、陳演等一班人物,尤覺庸劣不堪,朝進暮退。
懷宗複記及周延儒,可巧延儒正夤緣複職,私結内監,賄通一寵一妃,遂因此傳出内旨,召延儒重為輔臣。
看官欲問一寵一妃為誰?就是小子九十回中叙及的田貴妃。
田妃陝西人,後家揚州,父名弘遇,以女得貴,受職左都督。
弘遇以商起家,素好佚遊,購蓄歌一妓一,恣情聲色,田妃生而纖妍,長尤秀慧,弘遇遂延藝師樂工,指授各技,一經肄習,無不心領神會。
凡琴棋書畫,暨刺繡烹饪諸學,俱臻巧妙。
尤善騎射,上馬挽弓,發必中的,确是個神仙俦侶,士女班頭。
既入信邸,大受懷宗一寵一幸。
如此好女,我願鑄金拜之,無怪懷宗一寵一愛一。
懷宗即位,冊為禮妃,嗣進皇貴妃,每讌見時,不尚妝飾,尤覺得橚發如雲,美顔如玉,芳體如蘭,巧舌如簧,有時對帝鼓琴,有時伴帝奏笛,有時與帝弈棋,無不邀懷宗歎賞。
又嘗繪群芳圖進呈,仿佛如生,懷宗留供禦幾,随時賞玩。
一日,随懷宗校閱射場,特命她騎射,田妃應旨上馬,六辔如絲,再發并中。
内侍連聲喝采,懷宗亦贊美不已,賞赉有加。
惟田妃既受殊遇,自炫色澤,免不得恃一寵一生驕,非但六宮妃嫔,看不上眼,就是正位中宮的周皇後,及位次相等的袁貴妃,亦未曾放入目中。
這是婦女通病。
如秀外慧中之田貴妃,猶蹈此習,令人歎惜!周皇後素一性一嚴慎,見她容止驕盈,往往裁以禮法。
一年,元日甚寒,田妃循例朝後,至坤甯宮庑下,停車候宣。
等了半晌,并沒有人宣入,庑下朔風獵獵,幾吹得梨渦成凍,玉骨皆皴。
周後亦未免懷妒,累此美人兒受寒。
及密詢宮監,才知袁貴妃先已入朝,與後坐談甚歡,因将她冷擱庑下。
至袁妃退出,方得奉召入見。
後竟華服升座,受她拜谒,拜畢亦不與多言,令即退去,氣得田妃玉容失色,憤憤回宮。
越日得見懷宗,即嗚嗚泣訴,經懷宗極力勸慰,意乃少解。
過了月餘,上林花發,懷宗邀後妃賞花,大衆俱至,田妃見了周後,陡觸着前日恨事,竟背轉嬌一軀,佯若未見。
周後瞧不過去,便走近上前,訴稱田妃無禮。
懷宗亦佯若不聞,周後仍然絮述,反至懷宗惹惱,揮肱使退。
懷宗頗有膂力,且因心中惱恨,揮手未免少重,周後立足不住,竟跌仆地上,宮人慌忙攙扶,走過了十二名,才将周後掖起。
後泣道:“陛下不念為信王時,魏Yan用事,日夜憂慮,隻陛下與妾兩人,共嘗苦境,今日登九五,乃不念糟糠妾麼?妾死何難?但陛下未免寡恩。
”言訖,徑返坤甯宮。
越三日,懷宗召坤甯宮人,問後起居,宮人答言:“皇後三日不食。
”懷宗為之恻然,即命内監持貂鬒賜後,傳谕慰解,且令田妃修省。
後乃強起謝恩,勉為進餐。
惟田妃一寵一眷,仍然未衰。
周延儒得悉内情,遂向田妃處打通關節,托為周旋。
懷宗因四方多事,夜幸西宮,亦常愁眉不展,田妃問長道短。
由懷宗說入周延儒,遂旁為慫恿,即日傳旨召入延儒,仍為大學士。
懷宗非常敬禮,嘗于歲首受朝畢,下座揖延儒道:“朕以天下托先生。
”言罷,複總揖諸閣臣。
怎奈延儒庸一弩一無能,閣臣又隻堪伴食,坐令中原塗炭,邊境喪師,馴至不可收拾。
到了清兵入境,京都戒嚴,延儒也覺抱愧,自請視師。
懷宗尚目為忠勤,比他為召虎裴度,并賜白金文绮上驷等物。
延儒出駐通州,并不敢戰,惟日與幕友飲酒自娛,想學謝安石耶?一面僞報捷狀。
懷宗信以為真,自然欣慰,進至西宮,與田妃叙歡。
宮中後妃,要算田妃的蓮鈎,最為瘦削,如纖纖春筍一般。
差不多隻有三寸。
是日應該有事,懷宗瞧見田妃的繡舄,一精一巧異常,不由的将它舉起。
但見繡舄上面,除一精一繡花鳥外,恰另有一行楷書,仔細一瞧,乃是“周延儒恭進”五字,也用金線繡成,頓時惱動了懷宗皇帝,面責田妃道:“你在宮中,何故交通外臣?真正不得了!不得了!”田妃忙叩頭謝罪,懷宗把袖一拂,掉頭徑去。
後人有詩詠此事道: 花為容貌玉為一床一,白日承恩卸卻妝。
三寸繡鞋金縷織,延儒恭進字單行。
未知田貴妃曾否遭譴,且至下回再詳。
懷宗複記及周延儒,可巧延儒正夤緣複職,私結内監,賄通一寵一妃,遂因此傳出内旨,召延儒重為輔臣。
看官欲問一寵一妃為誰?就是小子九十回中叙及的田貴妃。
田妃陝西人,後家揚州,父名弘遇,以女得貴,受職左都督。
弘遇以商起家,素好佚遊,購蓄歌一妓一,恣情聲色,田妃生而纖妍,長尤秀慧,弘遇遂延藝師樂工,指授各技,一經肄習,無不心領神會。
凡琴棋書畫,暨刺繡烹饪諸學,俱臻巧妙。
尤善騎射,上馬挽弓,發必中的,确是個神仙俦侶,士女班頭。
既入信邸,大受懷宗一寵一幸。
如此好女,我願鑄金拜之,無怪懷宗一寵一愛一。
懷宗即位,冊為禮妃,嗣進皇貴妃,每讌見時,不尚妝飾,尤覺得橚發如雲,美顔如玉,芳體如蘭,巧舌如簧,有時對帝鼓琴,有時伴帝奏笛,有時與帝弈棋,無不邀懷宗歎賞。
又嘗繪群芳圖進呈,仿佛如生,懷宗留供禦幾,随時賞玩。
一日,随懷宗校閱射場,特命她騎射,田妃應旨上馬,六辔如絲,再發并中。
内侍連聲喝采,懷宗亦贊美不已,賞赉有加。
惟田妃既受殊遇,自炫色澤,免不得恃一寵一生驕,非但六宮妃嫔,看不上眼,就是正位中宮的周皇後,及位次相等的袁貴妃,亦未曾放入目中。
這是婦女通病。
如秀外慧中之田貴妃,猶蹈此習,令人歎惜!周皇後素一性一嚴慎,見她容止驕盈,往往裁以禮法。
一年,元日甚寒,田妃循例朝後,至坤甯宮庑下,停車候宣。
等了半晌,并沒有人宣入,庑下朔風獵獵,幾吹得梨渦成凍,玉骨皆皴。
周後亦未免懷妒,累此美人兒受寒。
及密詢宮監,才知袁貴妃先已入朝,與後坐談甚歡,因将她冷擱庑下。
至袁妃退出,方得奉召入見。
後竟華服升座,受她拜谒,拜畢亦不與多言,令即退去,氣得田妃玉容失色,憤憤回宮。
越日得見懷宗,即嗚嗚泣訴,經懷宗極力勸慰,意乃少解。
過了月餘,上林花發,懷宗邀後妃賞花,大衆俱至,田妃見了周後,陡觸着前日恨事,竟背轉嬌一軀,佯若未見。
周後瞧不過去,便走近上前,訴稱田妃無禮。
懷宗亦佯若不聞,周後仍然絮述,反至懷宗惹惱,揮肱使退。
懷宗頗有膂力,且因心中惱恨,揮手未免少重,周後立足不住,竟跌仆地上,宮人慌忙攙扶,走過了十二名,才将周後掖起。
後泣道:“陛下不念為信王時,魏Yan用事,日夜憂慮,隻陛下與妾兩人,共嘗苦境,今日登九五,乃不念糟糠妾麼?妾死何難?但陛下未免寡恩。
”言訖,徑返坤甯宮。
越三日,懷宗召坤甯宮人,問後起居,宮人答言:“皇後三日不食。
”懷宗為之恻然,即命内監持貂鬒賜後,傳谕慰解,且令田妃修省。
後乃強起謝恩,勉為進餐。
惟田妃一寵一眷,仍然未衰。
周延儒得悉内情,遂向田妃處打通關節,托為周旋。
懷宗因四方多事,夜幸西宮,亦常愁眉不展,田妃問長道短。
由懷宗說入周延儒,遂旁為慫恿,即日傳旨召入延儒,仍為大學士。
懷宗非常敬禮,嘗于歲首受朝畢,下座揖延儒道:“朕以天下托先生。
”言罷,複總揖諸閣臣。
怎奈延儒庸一弩一無能,閣臣又隻堪伴食,坐令中原塗炭,邊境喪師,馴至不可收拾。
到了清兵入境,京都戒嚴,延儒也覺抱愧,自請視師。
懷宗尚目為忠勤,比他為召虎裴度,并賜白金文绮上驷等物。
延儒出駐通州,并不敢戰,惟日與幕友飲酒自娛,想學謝安石耶?一面僞報捷狀。
懷宗信以為真,自然欣慰,進至西宮,與田妃叙歡。
宮中後妃,要算田妃的蓮鈎,最為瘦削,如纖纖春筍一般。
差不多隻有三寸。
是日應該有事,懷宗瞧見田妃的繡舄,一精一巧異常,不由的将它舉起。
但見繡舄上面,除一精一繡花鳥外,恰另有一行楷書,仔細一瞧,乃是“周延儒恭進”五字,也用金線繡成,頓時惱動了懷宗皇帝,面責田妃道:“你在宮中,何故交通外臣?真正不得了!不得了!”田妃忙叩頭謝罪,懷宗把袖一拂,掉頭徑去。
後人有詩詠此事道: 花為容貌玉為一床一,白日承恩卸卻妝。
三寸繡鞋金縷織,延儒恭進字單行。
未知田貴妃曾否遭譴,且至下回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