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回 新撫赴援孤城卻敵 叛徒歸命首逆伏誅
關燈
小
中
大
被戕,矢志複仇,獨率壯士數百人,潛蹑陳其愚後塵。
其愚正在得意,揚鞭歸去,口唱蠻歌,不防宗龍趕到,一聲唿哨,亂刀齊起,立将其愚斫落馬下,連人帶馬,剁作數段。
三善至此,亦堪瞑目。
宗龍割下其愚首級,招呼壯士,飛馬還走,賊兵聞警來追,那宗龍與壯士數百名,似風馳電掣一般,霎時間走得很遠,無從追及了。
明廷聞王三善被害,命總督劉述中,回籍聽勘,改任蔡複一為總督。
複一遣總兵魯欽、劉超等,搗織金賊巢。
織金四面皆山,林深箐密,向稱天險,官兵從未入境,魯、劉二軍,鑿山開道,攀藤穿窦,用了好幾月工夫,才得到了織金,途次遇着數千賊兵,由官軍努力上前,斬殺千餘人,餘衆潰敗。
及搗入賊巢,隻是空空一寨,四面搜覓,并不見有邦彥蹤迹,沒奈何下令退兵。
已中邦彥詭計。
行了一程,忽由岩壑間鑽出賊衆,左右奔集,來擊官軍。
魯欽知事不妙,慌忙整軍抵敵,怎奈路徑崎岖,如鼠鬥一穴一,賊兵駕輕就熟,官軍路陌生疏,又兼意亂心慌,如何招架得住?不到數時,多半潰散。
欽等急尋歸路,且戰且行,好容易殺出危途,手下的兵士,十成中已喪亡六七了。
還是幸免。
複一見欽軍敗還,隻好上章自劾,朝旨責令罷官,特授朱燮元為兵部尚書,總督雲、貴、湖、廣、四川五省軍務,出駐遵義。
适值烏撤土目安效良,南向入滇,糾合蔺州、水西、烏撤三部,入據沾益。
雲南巡撫闵洪學,急饬副總兵袁善,宣撫使沙源等,激勵将士,血戰沾益城下,相持五晝夜,屢出奇兵破賊,效良乃去。
燮元聞雲南有警,正拟調兵往救,嗣得闵撫報捷,因即停遣。
既而探知水西賊情,拟由三路入犯,一攻雲南,一攻遵義,一攻永甯。
永甯的賊将,就是奢崇明子奢寅。
燮元語諸将道:“奢寅是抗命的首逆,此賊不除,西南哪有甯日?我當設法除他。
”諸将請即進剿!燮元道:“且慢!可能不勞一兵,除滅此賊,那是最好的呢。
”諸将不知何計,也不敢複問,但見燮元按兵不動,每日隻遣将校數名,出外行一事。
約閱旬日,方撥兵千人,令他往迎降将。
果然派兵往迓,降将随來,當即呈上首級一顆,看官道是何人首級?就是燮元所說首逆奢寅。
點醒眉目,尚伏疑一團一。
原來寅素兇一婬一,每見附近番婦,稍有姿色,即行強一姦一,遇豪家富室,往往盡情勒索,稍不如命,立殺勿貸。
就是部下兵士,也是朝不保暮,因此兵民戒懼,多生變志。
部目阿引,嘗受奢寅鞭責,懷恨在心,燮元暗地探知,特遣總兵李維新,誘他降順,歃血為誓。
阿引很是歡洽,願乘隙誅寅,作為報效,兩下裡非常秘密,偏被寅稍稍覺察,令左右将阿引縛去,拷問了好幾次,且用利刃穿他左足,至一晝夜,阿引甯死不承,才得釋放。
蠻人究竟悍忍。
看官!你想阿引受此痛苦,怎肯幹休?巧有同一黨一苗老虎、李明山等,與阿引素來莫逆,代為不平,阿引遂與同謀,隻苦足胫受傷,不便舉事。
苗、李兩人,奮袂而起,願當此任,密約已定,專待下手。
一夕,奢寅與部衆痛飲,傳入幾個蠻女,酣歌侑酒,自午至申,竟飲得酩酊大醉,登一床一熟寝。
苗老虎佯為奢寅蓋被,見寅方鼾睡,暗拔佩刀,向胸刺入。
李明山乘勢進去,也用刀助砍,眼見得惡貫滿盈的首逆,腸破血流,霎時歸一陰一。
苗老虎割了寅首,與明山遁出帳外,邀同阿引,來投官軍。
待至賊一黨一追來,已由官軍接着,歡迎去了。
首逆得誅,故特筆詳叙。
朱燮元喜誅奢寅,遂建議滇、蜀、黔三省進兵,共剿邦彥,自率大軍出發遵義,滿期一舉蕩平,廓清天日,不意家中來了急報,由燮元親自啟閱,瞧了數行,禁不住大恸起來,險些兒昏暈過去。
這一番有分教: 将軍歸去循喪禮,悍賊餘生稽顯誅。
畢竟燮元為着何事,待至下回再詳。
其愚正在得意,揚鞭歸去,口唱蠻歌,不防宗龍趕到,一聲唿哨,亂刀齊起,立将其愚斫落馬下,連人帶馬,剁作數段。
三善至此,亦堪瞑目。
宗龍割下其愚首級,招呼壯士,飛馬還走,賊兵聞警來追,那宗龍與壯士數百名,似風馳電掣一般,霎時間走得很遠,無從追及了。
明廷聞王三善被害,命總督劉述中,回籍聽勘,改任蔡複一為總督。
複一遣總兵魯欽、劉超等,搗織金賊巢。
織金四面皆山,林深箐密,向稱天險,官兵從未入境,魯、劉二軍,鑿山開道,攀藤穿窦,用了好幾月工夫,才得到了織金,途次遇着數千賊兵,由官軍努力上前,斬殺千餘人,餘衆潰敗。
及搗入賊巢,隻是空空一寨,四面搜覓,并不見有邦彥蹤迹,沒奈何下令退兵。
已中邦彥詭計。
行了一程,忽由岩壑間鑽出賊衆,左右奔集,來擊官軍。
魯欽知事不妙,慌忙整軍抵敵,怎奈路徑崎岖,如鼠鬥一穴一,賊兵駕輕就熟,官軍路陌生疏,又兼意亂心慌,如何招架得住?不到數時,多半潰散。
欽等急尋歸路,且戰且行,好容易殺出危途,手下的兵士,十成中已喪亡六七了。
還是幸免。
複一見欽軍敗還,隻好上章自劾,朝旨責令罷官,特授朱燮元為兵部
适值烏撤土目安效良,南向入滇,糾合蔺州、水西、烏撤三部,入據沾益。
雲南巡撫闵洪學,急饬副總兵袁善,宣撫使沙源等,激勵将士,血戰沾益城下,相持五晝夜,屢出奇兵破賊,效良乃去。
燮元聞雲南有警,正拟調兵往救,嗣得闵撫報捷,因即停遣。
既而探知水西賊情,拟由三路入犯,一攻雲南,一攻遵義,一攻永甯。
永甯的賊将,就是奢崇明子奢寅。
燮元語諸将道:“奢寅是抗命的首逆,此賊不除,西南哪有甯日?我當設法除他。
”諸将請即進剿!燮元道:“且慢!可能不勞一兵,除滅此賊,那是最好的呢。
”諸将不知何計,也不敢複問,但見燮元按兵不動,每日隻遣将校數名,出外行一事。
約閱旬日,方撥兵千人,令他往迎降将。
果然派兵往迓,降将随來,當即呈上首級一顆,看官道是何人首級?就是燮元所說首逆奢寅。
點醒眉目,尚伏疑一團一。
原來寅素兇一婬一,每見附近番婦,稍有姿色,即行強一姦一,遇豪家富室,往往盡情勒索,稍不如命,立殺勿貸。
就是部下兵士,也是朝不保暮,因此兵民戒懼,多生變志。
部目阿引,嘗受奢寅鞭責,懷恨在心,燮元暗地探知,特遣總兵李維新,誘他降順,歃血為誓。
阿引很是歡洽,願乘隙誅寅,作為報效,兩下裡非常秘密,偏被寅稍稍覺察,令左右将阿引縛去,拷問了好幾次,且用利刃穿他左足,至一晝夜,阿引甯死不承,才得釋放。
蠻人究竟悍忍。
看官!你想阿引受此痛苦,怎肯幹休?巧有同一黨一苗老虎、李明山等,與阿引素來莫逆,代為不平,阿引遂與同謀,隻苦足胫受傷,不便舉事。
苗、李兩人,奮袂而起,願當此任,密約已定,專待下手。
一夕,奢寅與部衆痛飲,傳入幾個蠻女,酣歌侑酒,自午至申,竟飲得酩酊大醉,登一床一熟寝。
苗老虎佯為奢寅蓋被,見寅方鼾睡,暗拔佩刀,向胸刺入。
李明山乘勢進去,也用刀助砍,眼見得惡貫滿盈的首逆,腸破血流,霎時歸一陰一。
苗老虎割了寅首,與明山遁出帳外,邀同阿引,來投官軍。
待至賊一黨一追來,已由官軍接着,歡迎去了。
首逆得誅,故特筆詳叙。
朱燮元喜誅奢寅,遂建議滇、蜀、黔三省進兵,共剿邦彥,自率大軍出發遵義,滿期一舉蕩平,廓清天日,不意家中來了急報,由燮元親自啟閱,瞧了數行,禁不住大恸起來,險些兒昏暈過去。
這一番有分教: 将軍歸去循喪禮,悍賊餘生稽顯誅。
畢竟燮元為着何事,待至下回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