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回 複河套将相蒙冤 擾都門胡虜縱火
關燈
小
中
大
惟陛下莫大之德,臣夫固銜感無窮,臣妾亦叨恩一靡一既矣。
這疏求法司代呈,法司亦悚然起敬,附具請片,一并呈入。
偏偏世宗不許,原來世宗深嫉言官,每以廷杖遣戍,未足深創,特命他長系獄中,為懲一儆百計,且令獄卒日夕監囚,無論語言食息,一律報告,就是戲言諧語,亦必上聞。
沈束一系至十八年,但聞獄檐上面,鵲聲盈耳,束謾語道:“人言鵲能報喜,我受罪多年,何來喜信,可見人言都是無憑呢。
”這句話,報入大内,世宗忽記起張氏哀詞,竟心動起來,當命将沈束釋獄。
夫婦踉跄回家,江山依舊,景物全非,老父已病死數年了。
兩人号啕恸哭,徙棺安葬,不消細叙。
單表周尚文病殁大同,朝旨令張達補授,俺答聞邊将易人,複來犯塞。
達有勇無謀,與副總兵林椿,帶着邊兵,出關接仗。
兩下裡惡戰一場,彼此各死傷多人,敵兵已經退去。
達偏窮追不舍,中途遇伏,馬蹶被戕。
林椿麾兵往救,不及衣甲,也被敵兵攢刺,受了重傷,斃于非命。
這是有勇無謀的壞處。
俺答召集全部人馬,大舉入犯,邊疆尤震。
嚴嵩得仇鸾厚賄,竟代為保舉,赦出獄中,授大同總兵官。
鸾至大同,适值俺答到來,吓得手足無措。
悔不如安居獄中。
還是養卒時義、侯榮,替鸾設法,赍着金帛,往賂俺答,求他移寇他塞,勿犯大同。
俺答得了賄賂,遺還劍纛,作為信據,允準移師,還算有情。
遂東沿長城,至潮河川南下,直抵古北口。
都禦史王汝孝,悉衆出禦,俺答佯退,别遣一精一騎繞出黃榆溝,破牆而入。
汝孝部下,不意敵兵猝至,相率驚潰,俺答遂掠懷柔,圍順義,長驅疾走,徑達通州,巡按順天禦史王忬,先日至白河口,将東岸舟楫,悉數攏泊西岸,不留一艘,因此寇衆大至,無舟可渡,隻得傍河立寨,潛分兵剽掠昌平,蹂一躏諸陵,一奸一婬一劫奪,不可勝紀。
是時京城内外,已緊急的了不得,飛檄各鎮勤王,分遣文武大臣各九人,把守京城九門,一面诏集禁軍,仔細檢閱,隻有四五萬人,還是一半老弱殘兵,不足禦敵。
看官聽說!自武宗晏駕後,禁軍冊籍,多系虛數,所有兵饷,盡被統兵大員沒入私囊,有幾個強壯兵丁,又服役内外提督及各大臣家,一時不能歸伍,所以在伍各兵,不是老疾,就是疲弱,一聞寇警,統是哭哭啼啼,一些兒沒有勇氣。
都禦史商大節,受命統兵,隻得慷慨誓師,虛言激勵,兵民聞言思奮,頗也願效馳驅。
大節命各至武庫,索取甲仗,不料各兵去了轉來,仍然是赤手空拳。
大節問明緣故?大衆答道:“武庫中有什麼甲械,不過有破盔數十頂,爛甲數百副,廢槍幾千杆罷了。
”大節歎道:“内使主庫,弄到這般情形,教我如何擺一布呢?”言下,沈吟了一會,複顧大衆道:“今日事在眉急,也說不得許多了,你等且再至武庫,揀了幾樣,拿來應用,待我奏請聖上,發帑趕制,可好麼?”實是沒法,隻好搪塞。
大衆含糊答應,陸續退去。
大節據實奏報,有旨發帑金五千兩,令他便宜支付。
大節布置數日,還是不能成軍。
幸是年适開武科,四方應試的武舉人,恰也來的不少,便由大節奏準應敵,才得登陴守城。
過了兩天,俺答已潛造竹筏,饬前隊偷渡白河,約有七百騎,入薄京城,就安定門外的教場,作為駐紮地。
京師人心愈恐。
世宗又久不視朝,軍事無從禀白,廷臣屢請不應,禮部尚書徐階,上書固請,方親禦奉天殿,集文武百言議事。
誰知登座以後,并不聞有什麼宸谟,隻命徐階嚴責百官,督令戰守罷了。
想是仗着天神保護,不必另設軍謀。
百官正面面相觑,可巧侍衛入報,大同總兵官仇鸾,及巡撫保定都禦史楊守謙,統率本部兵到京,來衛皇畿了。
世宗道:“甚好。
仇鸾可為大将軍,節制各路兵馬,守謙為兵部侍郎,提督軍務。
兵部何在?應即傳旨出去。
”昏頭磕腦,連兵部尚書都不認識。
兵部尚書丁汝夔,忙跪奉面谕,世宗竟退朝入内去了。
汝夔起身出外,私叩嚴嵩,應該主戰主守。
嚴嵩低語道:“塞上失利,還可掩飾,都下失利,誰人不曉。
你須謹慎行一事,寇得飽掠,自然遠飏,何必輕戰。
”恰是好計,但如百姓何?汝夔唯唯而别。
嗣是兵部發令,俱戒輕舉。
楊守謙以孤軍力薄,亦不敢戰,相持三日,俺答複至,竟麾衆縱火,焚毀城外廬舍,霎時間火光燭天,照徹百裡,正是: 寇衆突來惟肆掠,池魚累及盡遭殃。
未知京城能否保守,且至下回交代。
這疏求法司代呈,法司亦悚然起敬,附具請片,一并呈入。
偏偏世宗不許,原來世宗深嫉言官,每以廷杖遣戍,未足深創,特命他長系獄中,為懲一儆百計,且令獄卒日夕監囚,無
沈束一系至十八年,但聞獄檐上面,鵲聲盈耳,束謾語道:“人言鵲能報喜,我受罪多年,何來喜信,可見人言都是無憑呢。
”這句話,報入大内,世宗忽記起張氏哀詞,竟心動起來,當命将沈束釋獄。
夫婦踉跄回家,江山依舊,景物全非,老父已病死數年了。
兩人号啕恸哭,徙棺安葬,不消細叙。
單表周尚文病殁大同,朝旨令張達補授,俺答聞邊将易人,複來犯塞。
達有勇無謀,與副總兵林椿,帶着邊兵,出關接仗。
兩下裡惡戰一場,彼此各死傷多人,敵兵已經退去。
達偏窮追不舍,中途遇伏,馬蹶被戕。
林椿麾兵往救,不及衣甲,也被敵兵攢刺,受了重傷,斃于非命。
這是有勇無謀的壞處。
俺答召集全部人馬,大舉入犯,邊疆尤震。
嚴嵩得仇鸾厚賄,竟代為保舉,赦出獄中,授大同總兵官。
鸾至大同,适值俺答到來,吓得手足無措。
悔不如安居獄中。
還是養卒時義、侯榮,替鸾設法,赍着金帛,往賂俺答,求他移寇他塞,勿犯大同。
俺答得了賄賂,遺還劍纛,作為信據,允準移師,還算有情。
遂東沿長城,至潮河川南下,直抵古北口。
都禦史王汝孝,悉衆出禦,俺答佯退,别遣一精一騎繞出黃榆溝,破牆而入。
汝孝部下,不意敵兵猝至,相率驚潰,俺答遂掠懷柔,圍順義,長驅疾走,徑達通州,巡按順天禦史王忬,先日至白河口,将東岸舟楫,悉數攏泊西岸,不留一艘,因此寇衆大至,無舟可渡,隻得傍河立寨,潛分兵剽掠昌平,蹂一躏諸陵,一奸一婬一劫奪,不可勝紀。
是時京城内外,已緊急的了不得,飛檄各鎮勤王,分遣文武大臣各九人,把守京城九門,一面诏集禁軍,仔細檢閱,隻有四五萬人,還是一半老弱殘兵,不足禦敵。
看官聽說!自武宗晏駕後,禁軍冊籍,多系虛數,所有兵饷,盡被統兵大員沒入私囊,有幾個強壯兵丁,又服役内外提督及各大臣家,一時不能歸伍,所以在伍各兵,不是老疾,就是疲弱,一聞寇警,統是哭哭啼啼,一些兒沒有勇氣。
都禦史商大節,受命統兵,隻得慷慨誓師,虛言激勵,兵民聞言思奮,頗也願效馳驅。
大節命各至武庫,索取甲仗,不料各兵去了轉來,仍然是赤手空拳。
大節問明緣故?大衆答道:“武庫中有什麼甲械,不過有破盔數十頂,爛甲數百副,廢槍幾千杆罷了。
”大節歎道:“内使主庫,弄到這般情形,教我如何擺一布呢?”言下,沈吟了一會,複顧大衆道:“今日事在眉急,也說不得許多了,你等且再至武庫,揀了幾樣,拿來應用,待我奏請聖上,發帑趕制,可好麼?”實是沒法,隻好搪塞。
大衆含糊答應,陸續退去。
大節據實奏報,有旨發帑金五千兩,令他便宜支付。
大節布置數日,還是不能成軍。
幸是年适開武科,四方應試的武舉人,恰也來的不少,便由大節奏準應敵,才得登陴守城。
過了兩天,俺答已潛造竹筏,饬前隊偷渡白河,約有七百騎,入薄京城,就安定門外的教場,作為駐紮地。
京師人心愈恐。
世宗又久不視朝,軍事無從禀白,廷臣屢請不應,禮部尚書徐階,上書固請,方親禦奉天殿,集文武百言議事。
誰知登座以後,并不聞有什麼宸谟,隻命徐階嚴責百官,督令戰守罷了。
想是仗着天神保護,不必另設軍謀。
百官正面面相觑,可巧侍衛入報,大同總兵官仇鸾,及巡撫保定都禦史楊守謙,統率本部兵到京,來衛皇畿了。
世宗道:“甚好。
仇鸾可為大将軍,節制各路兵馬,守謙為兵部侍郎,提督軍務。
兵部何在?應即傳旨出去。
”昏頭磕腦,連兵部尚書都不認識。
兵部尚書丁汝夔,忙跪奉面谕,世宗竟退朝入内去了。
汝夔起身出外,私叩嚴嵩,應該主戰主守。
嚴嵩低語道:“塞上失利,還可掩飾,都下失利,誰人不曉。
你須謹慎行一事,寇得飽掠,自然遠飏,何必輕戰。
”恰是好計,但如百姓何?汝夔唯唯而别。
嗣是兵部發令,俱戒輕舉。
楊守謙以孤軍力薄,亦不敢戰,相持三日,俺答複至,竟麾衆縱火,焚毀城外廬舍,霎時間火光燭天,照徹百裡,正是: 寇衆突來惟肆掠,池魚累及盡遭殃。
未知京城能否保守,且至下回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