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拒忠谏诏獄濫刑 定密謀奪門複辟
關燈
小
中
大
建禦花一房,羅緻各省奇葩名卉,作為遊賞處所。
風一流天子,綽約佳人,相對含歡,無夕不共,好一座安樂窩,嘗遍那溫柔味,無如好夢難長,彩雲易散,到了景泰八年元且,朝賀禮畢,忽覺龍體違和,好幾日不能臨朝。
百官問安左順門,太監興安出語道:“公等皆朝廷股肱,不能為社稷計,徒日日問安,有何益處?”衆官語塞,諾諾而退。
到了朝房,大衆以興安所言,意在建儲,禦史蕭維桢等,拟請複沂王為太子。
學士蕭镃,以沂王既退,不便再立,須另擇元良為嗣。
彼此酌定,遂繕好奏折,呈請立儲。
待了數日,方有中旨頒下,謂朕偶有寒疾,當于十七日臨朝,所請着無庸議。
衆官見了此旨,又面面相觑,莫名其妙。
會将郊祀,帝輿疾出宿齋宮。
明代故例,每歲正月大祀天地于南郊。
因病日加劇,勢難親臨,乃召武清侯石亨至榻前,命攝行祀事。
亨見帝病甚,退語都督張軏,及太監曹吉祥道:“公等欲得功賞麼?”張、曹二人聞言,不禁奇詫起來,便驚問何事?亨密語道:“皇帝病已深了,立太子,何如複上皇。
”吉祥躍起道:“石公好計!石公好計!”小人無不好事。
亨複道:“此系我一人主見,還須得老成一決。
”張軏道:“商諸太常卿許彬,可好麼?”亨點首稱善。
當下同至許彬宅,與商密計。
彬矍然道:“這是不世大功,事在速為,可惜我年已老,無能為力,惟意中恰有一人,何不往商?”亨問為誰?彬答道:“便是徐元玉。
”亨等喜謝而出。
看官道徐元玉是何人?就是當年倡議南遷的徐珵。
珵因南遷議,為景帝所薄,久不得遷,他卻谄事大學士陳循,屢托保薦,循果屢登薦牍,景帝見徐珵名,好似一個眼中釘,辄擯不用。
循語珵道:“官家怕見你名,須改易為是。
”珵乃易名有貞,别字元玉。
無巧不成話,适值黃河決口,屢堙屢圯,循遂運動廷臣,薦舉有貞。
景帝果也忘懷,竟擢他為佥都禦史,督治黃河。
有貞福至心靈,把屢堙屢圯的決口,熔鐵下水,竟得塞住。
且疏浚下流,暢達河道,河患遂滅。
還京複命,複邀獎叙,進左副都禦史,尋調右副都禦史。
追溯徐有貞履曆,要言不煩。
及石亨等到有貞家,說及複辟大計,有貞很是贊成,并雲須令南宮知此意。
軏答道:“昨已密達上皇了。
”有貞道:“俟得複報乃可。
”越日為上元節,有貞夜至亨家,複密議了一宵。
又越日黃昏,亨等又訪告有貞,謂已得南宮複報,請早定計。
有貞至屋後露台上,仰觀天象已畢,即下對亨等道:“紫薇垣已有變象,事在今夕,不可失機。
”是否搗鬼?随又報語道:“如此如此,不患不成。
”石亨、張軏、曹吉祥三人,當即趨出,自去籌備。
有貞焚香祝天,默禱一番,随即與家人訣别道:“事成後功在社稷,共享富貴,否則禍必殺身,除非做鬼回來。
”家人攬袪挽留,有貞不顧,揮手竟去。
時當三鼓,禁中衛士,因有十七日視朝的旨意,已啟禁門。
有貞踉跄趨入,徑至朝房候着,約曆半時,亨、軏等率領群從子弟,一擁并入。
依據《天順實錄》,不從《紀事本末》。
是時天色晦冥,星月無光,亨、軏等左顧右盼,方見有貞,便問道:“事果濟否?”有貞道:“必濟無疑。
”此時即不能濟事,亦隻好舍命做去。
遂率衆薄南宮門,門扃甚固,連叩不應。
有貞命衆取巨木至,懸繩于上,用數十人舉木撞門。
門右牆垣,陡被震坍,大衆乘隙進去,入谒上皇。
上皇時尚未寝,秉燭觀書,見他排闼而入,不覺驚問道:“你等何為?”衆俯伏稱萬歲。
上皇道:“莫非請我複位麼?這事須要審慎。
”可見上皇已經接洽。
有貞等齊聲道:“人心一緻,請陛下速即登輿!”言畢即起,呼兵士舉輿入内。
衆兵士遑遽不能舉,有貞等掖着上皇,出坐乘輿,助挽以行。
忽見天色明霁,星月皎然,上皇顧問有貞等職名,有貞一一奏對。
須臾至東華門,司阍厲聲呵止。
上皇亦厲聲道:“我是太上皇,有事入宮,何人敢拒?”司阍聞聲趨視,果然不謬,遂由他進去。
直入奉天殿,有貞為導,兩階武士,用鐵爪擊有貞,也虧上皇呵叱,才行退去。
時黼座尚在殿隅,由衆推至正中,請上皇下輿登座,一面鳴鐘擂鼓,大啟諸門。
百官方至朝房,候景帝視朝,聞奉天殿有呼噪聲,呵叱聲,繼而有鐘鼓聲,相率驚駭。
蓦見有貞出殿,大呼道:“太上皇複位了,衆官何不進谒?”百官聞言益驚,但變出非常,事已至此,何人敢行抗拒?不得已各整衣冠,登殿排班,依次跪伏,三呼萬歲。
正是: 冕旒重見當王貴,嵩嶽依然效衆呼。
欲知複辟後事,請看官再閱下回。
風一流天子,綽約佳人,相對含歡,無夕不共,好一座安樂窩,嘗遍那溫柔味,無如好夢難長,彩雲易散,到了景泰八年元且,朝賀禮畢,忽覺龍體違和,好幾日不能臨朝。
百官問安左順門,太監興安出語道:“公等皆朝廷股肱,不能為社稷計,徒日日問安,有何益處?”衆官語塞,諾諾而退。
到了朝房,大衆以興安所言,意在建儲,禦史蕭維桢等,拟請複沂王為太子。
學士蕭镃,以沂王既退,不便再立,須另擇元良為嗣。
彼此酌定,遂繕好奏折,呈請立儲。
待了數日,方有中旨頒下,謂朕偶有寒疾,當于十七日臨朝,所請着無庸議。
衆官見了此旨,又面面相觑,莫名其妙。
會将郊祀,帝輿疾出宿齋宮。
明代故例,每歲正月大祀天地于南郊。
因病日加劇,勢難親臨,乃召武清侯石亨至榻前,命攝行祀事。
亨見帝病甚,退語都督張軏,及太監曹吉祥道:“公等欲得功賞麼?”張、曹二人聞言,不禁奇詫起來,便驚問何事?亨密語道:“皇帝病已深了,立太子,何如複上皇。
”吉祥躍起道:“石公好計!石公好計!”小人無不好事。
亨複道:“此系我一人主見,還須得老成一決。
”張軏道:“商諸太常卿許彬,可好麼?”亨點首稱善。
當下同至許彬宅,與商密計。
彬矍然道:“這是不世大功,事在速為,可惜我年已老,無能為力,惟意中恰有一人,何不往商?”亨問為誰?彬答道:“便是徐元玉。
”亨等喜謝而出。
看官道徐元玉是何人?就是當年倡議南遷的徐珵。
珵因南遷議,為景帝所薄,久不得遷,他卻谄事大學士陳循,屢托保薦,循果屢登薦牍,景帝見徐珵名,好似一個眼中釘,辄擯不用。
循語珵道:“官家怕見你名,須改易為是。
”珵乃易名有貞,别字元玉。
無巧不成話,适值黃河決口,屢堙屢圯,循遂運動廷臣,薦舉有貞。
景帝果也忘懷,竟擢他為佥都禦史,督治黃河。
有貞福至心靈,把屢堙屢圯的決口,熔鐵下水,竟得塞住。
且疏浚下流,暢達河道,河患遂滅。
還京複命,複邀獎叙,進左副都禦史,尋調右副都禦史。
追溯徐有貞履曆,要言不煩。
及石亨等到有貞家,說及複辟大計,有貞很是贊成,并雲須令南宮知此意。
軏答道:“昨已密達上皇了。
”有貞道:“俟得複報乃可。
”越日為上元節,有貞夜至亨家,複密議了一宵。
又越日黃昏,亨等又訪告有貞,謂已得南宮複報,請早定計。
有貞至屋後露台上,仰觀天象已畢,即下對亨等道:“紫薇垣已有變象,事在今夕,不可失機。
”是否搗鬼?随又報語道:“如此如此,不患不成。
”石亨、張軏、曹吉祥三人,當即趨出,自去籌備。
有貞焚香祝天,默禱一番,随即與家人訣别道:“事成後功在社稷,共享富貴,否則禍必殺身,除非做鬼回來。
”家人攬袪挽留,有貞不顧,揮手竟去。
時當三鼓,禁中衛士,因有十七日視朝的旨意,已啟禁門。
有貞踉跄趨入,徑至朝房候着,約曆半時,亨、軏等率領群從子弟,一擁并入。
依據《天順實錄》,不從《紀事本末》。
是時天色晦冥,星月無光,亨、軏等左顧右盼,方見有貞,便問道:“事果濟否?”有貞道:“必濟無疑。
”此時即不能濟事,亦隻好舍命做去。
遂率衆薄南宮門,門扃甚固,連叩不應。
有貞命衆取巨木至,懸繩于上,用數十人舉木撞門。
門右牆垣,陡被震坍,大衆乘隙進去,入谒上皇。
上皇時尚未寝,秉燭觀書,見他排闼而入,不覺驚問道:“你等何為?”衆俯伏稱萬歲。
上皇道:“莫非請我複位麼?這事須要審慎。
”可見上皇已經接洽。
有貞等齊聲道:“人心一緻,請陛下速即登輿!”言畢即起,呼兵士舉輿入内。
衆兵士遑遽不能舉,有貞等掖着上皇,出坐乘輿,助挽以行。
忽見天色明霁,星月皎然,上皇顧問有貞等職名,有貞一一奏對。
須臾至東華門,司阍厲聲呵止。
上皇亦厲聲道:“我是太上皇,有事入宮,何人敢拒?”司阍聞聲趨視,果然不謬,遂由他進去。
直入奉天殿,有貞為導,兩階武士,用鐵爪擊有貞,也虧上皇呵叱,才行退去。
時黼座尚在殿隅,由衆推至正中,請上皇下輿登座,一面鳴鐘擂鼓,大啟諸門。
百官方至朝房,候景帝視朝,聞奉天殿有呼噪聲,呵叱聲,繼而有鐘鼓聲,相率驚駭。
蓦見有貞出殿,大呼道:“太上皇複位了,衆官何不進谒?”百官聞言益驚,但變出非常,事已至此,何人敢行抗拒?不得已各整衣冠,登殿排班,依次跪伏,三呼萬歲。
正是: 冕旒重見當王貴,嵩嶽依然效衆呼。
欲知複辟後事,請看官再閱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