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回 悔前愆痛下輪台诏 授顧命囑遵負扆圖
關燈
小
中
大
所以優民也,朕不忍聞!當令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複。
養馬者,得免徭役。
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
自經此一诏,武帝始不複用兵;就是從前種種嗜好,也一概戒絕。
後人稱為輪台悔诏,便是為此。
可惜遲了!未幾,進桑弘羊為禦史大夫,另任趙過為搜粟都尉。
過作代田法,令民逐歲易種,每耨草,必用土培根,根深能耐風旱,用力少,得谷多,民皆稱便。
越年為征和五年,武帝志在革新,複下诏改元,不用甚麼祥瑞字樣,但稱為複元元年正月初吉,駕幸甘泉祀郊泰畤。
及返入長安,丞相田千秋因武帝連年誅罰,中外恟恟,特與禦史以下諸官僚,借着上壽為名,勸武帝施德省刑,和神養志,有玩聽音樂娛養天年等語。
武帝又複下诏道: 朕之不德,緻召非彜。
自左丞相與貳師,陰謀逆亂,巫盅之禍,流及士大夫,朕日止一食者累月,何樂之足聽?且至今餘巫未息,禍猶不止,陰賊侵身,遠近為盅,朕甚愧之,其何壽之有?敬謝丞相二千石,其各就館。
書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幸毋複言! 武帝此诏,雖似不從所請,卻也知千秋詞中有意,特加依畀。
千秋本無才名,又無功績,由一言感悟主心,便得封侯拜相,不特漢廷視為異數,就是外國亦當作奇聞。
匈奴狐鹿姑單于,複遣使要求和親,武帝亦遣使答報。
狐鹿姑單于問漢使道:“聞漢新拜田千秋為丞相,此人素無重望,如何大用?”漢使答道:“田丞相上書言事,語皆稱旨,因此超遷。
”狐鹿姑笑道:“照汝說來,漢相不必定用賢人,隻須一妄男子上書,便好拜相了。
”漢使無言可答,回報武帝;武帝責他應對失辭,意欲拘令下獄,還是千秋代為緩頰,方得邀免。
千秋敦厚有智,善觇時變,比諸前時諸相,較為稱職,但也是适逢機會,有此光榮。
雖有智慧,不如乘時。
到了夏盛時候,武帝至甘泉宮避暑,晝卧未起,忽聽得一聲異響,才從夢中驚寤,披衣出視,見有二人打架,一是侍中驸馬都尉金日磾,一是侍中仆射馬何羅。
武帝正拟喝止,那日磾早朗聲急呼道:“馬何羅反!”一面說,一面将馬何羅抱住,用盡生平氣力,得将馬何羅扳倒,投擲殿下。
當由殿前宿衛,縛住馬何羅,經武帝面加訊鞫,果然謀反屬實,遂令左右送交廷尉,依法治罪。
馬何羅系重合侯馬通長兄,通嘗拒擊太子,績功封侯,馬何羅亦得入為侍中仆射。
至江充族誅,太子冤白,何羅兄弟,恐緻禍及,遂起逆謀。
何羅出入宮禁,屢思行刺,隻因金日磾時常随着,未便下手。
适日磾患有小恙,因卧直廬,即直宿處。
何羅自幸得機,遂與弟馬通及季弟安成,私下謀逆,自己入刺武帝,囑兩弟矯诏發兵,作為外應。
本拟夤夜起事,因殿内宿衛嚴密,挨至清晨,方得懷着利刃,從外趨入。
可巧日磾病已少減,早起如廁,偶覺心下不安,折回殿中,莫非有鬼使神差。
方才坐定,見何羅搶步進來,當即起問。
何羅不禁色變,自思騎虎難下,還想闖進武帝寝門,偏偏手忙腳亂,誤觸寶瑟,堕地有聲,武帝所聞之異響,從此處叙明。
懷中刃竟緻失落。
日磾當然窺破,趕前一步,抱住何羅,連呼反賊。
何羅不能脫身,把持許久,竟被日磾擲翻,遂得破獲。
武帝又令奉車都尉霍光,與騎都尉上官桀,往拿馬通馬安成。
此上官桀與前文上官桀不同。
兩馬正在宮外候着,接應何羅,不意兩都尉引衆突出,欲奔無路,束手就擒,并交廷尉訊辦。
依謀反律,一并斬首,全家骈誅。
日磾履曆,已見前文。
惟日磾母教子有方,素為武帝所嘉歎,病殁後,繪像甘泉宮,署曰休屠王阏氏。
至日磾生有兩子,并為武帝弄兒,束發垂髫,楚楚可愛,嘗在武帝背後,戲弄上頸。
日磾在前,嗔目怒視。
伊子且走且啼道:“阿翁恨我!”武帝便語日磾道:“汝何故恨視我兒?”日磾不便多言,隻好趨出,惟心中很覺可憂。
果然長男漸壯,調戲宮人,日磾時加偵察,得悉情狀,竟将長男殺死。
武帝尚未識何因,怒诘日磾,經日磾頓首陳明,武帝始轉怒為哀,但從此亦加重日磾。
且日磾日侍左右,從未邪視,有時受賜宮女,亦不敢與狎。
一女年已及笄,武帝欲納入後宮,偏日磾不肯奉诏,武帝益稱他忠謹,待遇日隆。
難得有此好胡兒!此次手捽馬何羅,得破逆案,自然倍邀主眷。
隻武帝遭此一吓,愈覺心緒不甯,自思太子死後,尚未立儲,一旦不諱,何人繼位?膝下尚有三男,不若少子弗陵,體偉姿聰,與己相類;不過年尚幼稚,伊母鈎弋夫人,又值青年,将來子得為帝,必思幹政,恐不免為呂後第二。
想來想去,隻有先擇一大臣,交付托孤重任,眼前惟有霍光金日磾兩人,忠厚老成,可屬大事。
但日磾究系胡人,未足服衆,不如授意霍光,叫他預悉。
乃特使黃門,繪成一圖,賜與霍光。
光字子孟,是前骠騎将軍霍去病弟,前文中亦已叙過。
他由去病挈入都中,得充郎官,累遷至奉車都尉光祿大夫,出入禁闼,二十餘年,小心謹慎,未嘗有失。
至是蒙賜圖畫,拜受回家,展開一覽,是周公負扆輔成王朝諸侯圖,即揣知武帝微意。
圖既不便奉還,且受了再說。
武帝見霍光受圖退去,不複再請,當然欣慰。
第二着便想處
養馬者,得免徭役。
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
自經此一诏,武帝始不複用兵;就是從前種種嗜好,也一概戒絕。
後人稱為輪台悔诏,便是為此。
可惜遲了!未幾,進桑弘羊為禦史大夫,另任趙過為搜粟都尉。
過作代田法,令民逐歲易種,每耨草,必用土培根,根深能耐風旱,用力少,得谷多,民皆稱便。
越年為征和五年,武帝志在革新,複下诏改元,不用甚麼祥瑞字樣,但稱為複元元年正月初吉,駕幸甘泉祀郊泰畤。
及返入長安,丞相田千秋因武帝連年誅罰,中外恟恟,特與禦史以下諸官僚,借着上壽為名,勸武帝施德省刑,和神養志,有玩聽音樂娛養天年等語。
武帝又複下诏道: 朕之不德,緻召非彜。
自左丞相與貳師,陰謀逆亂,巫盅之禍,流及士大夫,朕日止一食者累月,何樂之足聽?且至今餘巫未息,禍猶不止,陰賊侵身,遠近為盅,朕甚愧之,其何壽之有?敬謝丞相二千石,其各就館。
書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幸毋複言! 武帝此诏,雖似不從所請,卻也知千秋詞中有意,特加依畀。
千秋本無才名,又無功績,由一言感悟主心,便得封侯拜相,不特漢廷視為異數,就是外國亦當作奇聞。
匈奴狐鹿姑單于,複遣使要求和親,武帝亦遣使答報。
狐鹿姑單于問漢使道:“聞漢新拜田千秋為丞相,此人素無重望,如何大用?”漢使答道:“田丞相上書言事,語皆稱旨,因此超遷。
”狐鹿姑笑道:“照汝說來,漢相不必定用賢人,隻須一妄男子上書,便好拜相了。
”漢使無言可答,回報武帝;武帝責他應對失辭,意欲拘令下獄,還是千秋代為緩頰,方得邀免。
千秋敦厚有智,善觇時變,比諸前時諸相,較為稱職,但也是适逢機會,有此光榮。
雖有智慧,不如乘時。
到了夏盛時候,武帝至甘泉宮避暑,晝卧未起,忽聽得一聲異響,才從夢中驚寤,披衣出視,見有二人打架,一是侍中驸馬都尉金日磾,一是侍中仆射馬何羅。
武帝正拟喝止,那日磾早朗聲急呼道:“馬何羅反!”一面說,一面将馬何羅抱住,用盡生平氣力,得将馬何羅扳倒,投擲殿下。
當由殿前宿衛,縛住馬何羅,經武帝面加訊鞫,果然謀反屬實,遂令左右送交廷尉,依法治罪。
馬何羅系重合侯馬通長兄,通嘗拒擊太子,績功封侯,馬何羅亦得入為侍中仆射。
至江充族誅,太子冤白,何羅兄弟,恐緻禍及,遂起逆謀。
何羅出入宮禁,屢思行刺,隻因金日磾時常随着,未便下手。
适日磾患有小恙,因卧直廬,即直宿處。
何羅自幸得機,遂與弟馬通及季弟安成,私下謀逆,自己入刺武帝,囑兩弟矯诏發兵,作為外應。
本拟夤夜起事,因殿内宿衛嚴密,挨至清晨,方得懷着利刃,從外趨入。
可巧日磾病已少減,早起如廁,偶覺心下不安,折回殿中,莫非有鬼使神差。
方才坐定,見何羅搶步進來,當即起問。
何羅不禁色變,自思騎虎難下,還想闖進武帝寝門,偏偏手忙腳亂,誤觸寶瑟,堕地有聲,武帝所聞之異響,從此處叙明。
懷中刃竟緻失落。
日磾當然窺破,趕前一步,抱住何羅,連呼反賊。
何羅不能脫身,把持許久,竟被日磾擲翻,遂得破獲。
武帝又令奉車都尉霍光,與騎都尉上官桀,往拿馬通馬安成。
此上官桀與前文上官桀不同。
兩馬正在宮外候着,接應何羅,不意兩都尉引衆突出,欲奔無路,束手就擒,并交廷尉訊辦。
依謀反律,一并斬首,全家骈誅。
日磾履曆,已見前文。
惟日磾母教子有方,素為武帝所嘉歎,病殁後,繪像甘泉宮,署曰休屠王阏氏。
至日磾生有兩子,并為武帝弄兒,束發垂髫,楚楚可愛,嘗在武帝背後,戲弄上頸。
日磾在前,嗔目怒視。
伊子且走且啼道:“阿翁恨我!”武帝便語日磾道:“汝何故恨視我兒?”日磾不便多言,隻好趨出,惟心中很覺可憂。
果然長男漸壯,調戲宮人,日磾時加偵察,得悉情狀,竟将長男殺死。
武帝尚未識何因,怒诘日磾,經日磾頓首陳明,武帝始轉怒為哀,但從此亦加重日磾。
且日磾日侍左右,從未邪視,有時受賜宮女,亦不敢與狎。
一女年已及笄,武帝欲納入後宮,偏日磾不肯奉诏,武帝益稱他忠謹,待遇日隆。
難得有此好胡兒!此次手捽馬何羅,得破逆案,自然倍邀主眷。
隻武帝遭此一吓,愈覺心緒不甯,自思太子死後,尚未立儲,一旦不諱,何人繼位?膝下尚有三男,不若少子弗陵,體偉姿聰,與己相類;不過年尚幼稚,伊母鈎弋夫人,又值青年,将來子得為帝,必思幹政,恐不免為呂後第二。
想來想去,隻有先擇一大臣,交付托孤重任,眼前惟有霍光金日磾兩人,忠厚老成,可屬大事。
但日磾究系胡人,未足服衆,不如授意霍光,叫他預悉。
乃特使黃門,繪成一圖,賜與霍光。
光字子孟,是前骠騎将軍霍去病弟,前文中亦已叙過。
他由去病挈入都中,得充郎官,累遷至奉車都尉光祿大夫,出入禁闼,二十餘年,小心謹慎,未嘗有失。
至是蒙賜圖畫,拜受回家,展開一覽,是周公負扆輔成王朝諸侯圖,即揣知武帝微意。
圖既不便奉還,且受了再說。
武帝見霍光受圖退去,不複再請,當然欣慰。
第二着便想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