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回 嘔心血氣死申屠嘉 主首謀變起吳王濞
關燈
小
中
大
數難逃,吮癰何益。
惟鼌錯接連升任,氣焰愈張,嘗與景帝計議,請減削諸侯王土地,第一着應從吳國開手。
所上議案,大略說是: 前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諸子弱,大封同姓,齊七十餘城,楚四十餘城,吳五十餘城,封三庶孽,半有天下。
今吳王前有太子之隙,詐稱病不朝,于古法當誅,文帝不忍,因賜幾杖,德至厚也,當改過自新,反益驕恣,即山鑄錢,煮海水為鹽,誘天下亡人,潛謀作亂,今削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則反遲,禍大。
末二語未嘗無識。
景帝平日,也是懷着此念,欲削王侯。
既得錯議,便令公卿等複議朝堂,大衆莫敢駁斥。
獨詹事窦嬰,力言不可,乃将錯議暫行擱起。
窦嬰字王孫,系窦太後從侄,官雖不過詹事,未列九卿,但為太後親屬,卻是有此權力,所以不畏鼌錯,放膽力争。
錯當然恨嬰,惟因嬰有内援,卻也未便強辯,隻得暫從含忍,留作後圖。
景帝三年冬十月,梁王武由鎮入朝,武系窦太後少子,由淮陽徙梁,事見前文。
統轄四十餘城,地皆膏腴,收入甚富,曆年得朝廷賞賜,不可勝計,府庫金錢,積至億萬,珠玉寶器,比京師為多。
景帝即位,武已入觐二次,此番複來朝見,當由景帝派使持節,用了乘車驷馬,出郊迎接。
待至阙下,由武下車拜谒,景帝即起座降殿,親為扶起,攜手入宮。
窦太後素愛少子,景帝又隻有這個母弟,自然曲體親心,格外優待。
既已谒過太後,當即開宴接風,太後上座,景帝與武左右分坐,一母兩兒,聚首同堂,端的是天倫樂事,喜氣融融。
景帝酒後忘情,對着幼弟歡欣與語道:“千秋萬歲後,當将帝位傳王。
”武得了此言,且喜且驚。
明知是一句醉話,不便作真,但既有此一言,将來總好援為話柄,所以表面上雖然謙謝,心意中卻甚歡愉。
窦太後越加快慰,正要申說數語,使景帝訂定密約,不料有一人趨至席前,引巵進言道:“天下乃高皇帝的天下,父子相傳,立有定例,皇上怎得傳位梁王?”說着,即将酒巵捧呈景帝,朗聲說道:“陛下今日失言,請飲此酒。
”景帝瞧着,乃是詹事窦嬰,也自覺出言冒昧,應該受罰,便将酒巵接受,一飲而盡。
獨梁王武橫目睨嬰,面有愠色,更着急的乃是窦太後,好好的一場美事,偏被那侄兒打斷,真是滿懷郁憤,無處可伸。
随即罷席不歡,怅然入内。
景帝也率弟出宮,嬰亦退去。
翌日,即由嬰上書辭職,告病回家。
窦太後餘怒未平,且将嬰門籍除去,此後不準入見。
門籍謂出入殿門戶籍。
梁王武住了數日,也辭行回國去了。
禦史大夫鼌錯,前次為了窦嬰反對,停消議案,此次見嬰免職,暗地生歡,因複提出原議,勸景帝速削諸王,毋再稽遲。
議尚未決,适逢楚王戊入朝,錯遂吹毛索瘢,說他生性漁色,當薄太後喪葬時,未嘗守制,仍然縱淫,依律當加死罪,請景帝明正典刑。
太覺辣手。
這楚王戊系景帝從弟,乃祖就是元王劉交,即高祖同父少弟,殁谥曰元,前文中亦曾叙過。
劉交王楚二十餘年,嘗用名士穆生、白生、申公為中大夫,敬禮不衰。
穆生素不嗜酒,交與飲時,特為置醴,借示敬意。
及交殁後,長子辟非先亡,由次子郢客嗣封。
郢客繼承先志,仍然優待三人。
未幾郢客又殁,子戊襲爵。
起初尚勉繩祖武,後來漸耽酒色,無意禮賢,就使有時召宴穆生,也把醴酒失記,不為特設。
穆生退席長歎道:“醴酒不設,王意已怠,我再若不去,恐不免受鉗楚市了。
”遂稱疾不出。
申公、白生,與穆生同事多年,聞他有疾,忙往探省。
既入穆生家内,穆生雖然睡着,面上卻沒有甚麼病容,當下瞧透隐情,便同聲勸解道:“君何不念先王舊德,乃為了嗣王忘醴,小小失敬,就卧病不起呢?”穆生喟然道:“古人有言,君子見機而作,不俟終日。
先王待我三人,始終有禮,無非為重道起見,今嗣王禮貌寖衰,是明明忘道了。
王既忘道,怎可與他久居?我豈但為區區醴酒麼?”申公、白生也歎息而出,穆生竟謝病自去。
不愧知機。
戊不以為意,專從女色上着想,采選麗姝,終日淫樂,所以薄太後喪訃到來,并沒有甚麼哀戚,仍在後宮,倚翠偎紅,自圖快活,太傅韋孟,作詩諷谏,毫不見從,孟亦辭歸,戊以為距都甚遠,朝廷未必察覺,樂得花天酒地,娛我少年。
那知被鼌錯查悉,竟乘戊入朝時,索取性命。
還虧景帝不忍從嚴,但削奪東海郡,仍令回國。
錯既得削楚,複議削趙,也将趙王遂摘取過失,把他常山郡削去。
趙王遂即幽王友子,見前文。
又聞膠西王卬,系齊王肥第五子,見前文。
私下賣爵,亦提出彈劾,削去六縣。
三國已皆怨錯,惟一時未敢遽動,錯遂以為安然無忌,就好趁勢削吳。
正在興高采烈的時候,忽來了一個蒼頭白發的老人,踵門直入,見了錯面,即皺眉與語道:“汝莫非尋死不成?”錯聞聲一瞧,乃是自己的父親,慌忙扶令入座,問他何故前來。
錯父說道:“我在颍川家居,卻也覺得安逸,今聞汝為政用事,硬要侵削王侯,疏人骨肉,外間已怨聲載道,究屬何為?所以特來問
惟鼌錯接連升任,氣焰愈張,嘗與景帝計議,請減削諸侯王土地,第一着應從吳國開手。
所上議案,大略說是: 前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諸子弱,大封同姓,齊七十餘城,楚四十餘城,吳五十餘城,封三庶孽,半有天下。
今吳王前有太子之隙,詐稱病不朝,于古法當誅,文帝不忍,因賜幾杖,德至厚也,當改過自新,反益驕恣,即山鑄錢,煮海水為鹽,誘天下亡人,潛謀作亂,今削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則反遲,禍大。
末二語未嘗無識。
景帝平日,也是懷着此念,欲削王侯。
既得錯議,便令公卿等複議朝堂,大衆莫敢駁斥。
獨詹事窦嬰,力言不可,乃将錯議暫行擱起。
窦嬰字王孫,系窦太後從侄,官雖不過詹事,未列九卿,但為太後親屬,卻是有此權力,所以不畏鼌錯,放膽力争。
錯當然恨嬰,惟因嬰有内援,卻也未便強辯,隻得暫從含忍,留作後圖。
景帝三年冬十月,梁王武由鎮入朝,武系窦太後少子,由淮陽徙梁,事見前文。
統轄四十餘城,地皆膏腴,收入甚富,曆年得朝廷賞賜,不可勝計,府庫金錢,積至億萬,珠玉寶器,比京師為多。
景帝即位,武已入觐二次,此番複來朝見,當由景帝派使持節,用了乘車驷馬,出郊迎接。
待至阙下,由武下車拜谒,景帝即起座降殿,親為扶起,攜手入宮。
窦太後素愛少子,景帝又隻有這個母弟,自然曲體親心,格外優待。
既已谒過太後,當即開宴接風,太後上座,景帝與武左右分坐,一母兩兒,聚首同堂,端的是天倫樂事,喜氣融融。
景帝酒後忘情,對着幼弟歡欣與語道:“千秋萬歲後,當将帝位傳王。
”武得了此言,且喜且驚。
明知是一句醉話,不便作真,但既有此一言,将來總好援為話柄,所以表面上雖然謙謝,心意中卻甚歡愉。
窦太後越加快慰,正要申說數語,使景帝訂定密約,不料有一人趨至席前,引巵進言道:“天下乃高皇帝的天下,父子相傳,立有定例,皇上怎得傳位梁王?”說着,即将酒巵捧呈景帝,朗聲說道:“陛下今日失言,請飲此酒。
”景帝瞧着,乃是詹事窦嬰,也自覺出言冒昧,應該受罰,便将酒巵接受,一飲而盡。
獨梁王武橫目睨嬰,面有愠色,更着急的乃是窦太後,好好的一場美事,偏被那侄兒打斷,真是滿懷郁憤,無處可伸。
随即罷席不歡,怅然入内。
景帝也率弟出宮,嬰亦退去。
翌日,即由嬰上書辭職,告病回家。
窦太後餘怒未平,且将嬰門籍除去,此後不準入見。
門籍謂出入殿門戶籍。
梁王武住了數日,也辭行回國去了。
禦史大夫鼌錯,前次為了窦嬰反對,停消議案,此次見嬰免職,暗地生歡,因複提出原議,勸景帝速削諸王,毋再稽遲。
議尚未決,适逢楚王戊入朝,錯遂吹毛索瘢,說他生性漁色,當薄太後喪葬時,未嘗守制,仍然縱淫,依律當加死罪,請景帝明正典刑。
太覺辣手。
這楚王戊系景帝從弟,乃祖就是元王劉交,即高祖同父少弟,殁谥曰元,前文中亦曾叙過。
劉交王楚二十餘年,嘗用名士穆生、白生、申公為中大夫,敬禮不衰。
穆生素不嗜酒,交與飲時,特為置醴,借示敬意。
及交殁後,長子辟非先亡,由次子郢客嗣封。
郢客繼承先志,仍然優待三人。
未幾郢客又殁,子戊襲爵。
起初尚勉繩祖武,後來漸耽酒色,無意禮賢,就使有時召宴穆生,也把醴酒失記,不為特設。
穆生退席長歎道:“醴酒不設,王意已怠,我再若不去,恐不免受鉗楚市了。
”遂稱疾不出。
申公、白生,與穆生同事多年,聞他有疾,忙往探省。
既入穆生家内,穆生雖然睡着,面上卻沒有甚麼病容,當下瞧透隐情,便同聲勸解道:“君何不念先王舊德,乃為了嗣王忘醴,小小失敬,就卧病不起呢?”穆生喟然道:“古人有言,君子見機而作,不俟終日。
先王待我三人,始終有禮,無非為重道起見,今嗣王禮貌寖衰,是明明忘道了。
王既忘道,怎可與他久居?我豈但為區區醴酒麼?”申公、白生也歎息而出,穆生竟謝病自去。
不愧知機。
戊不以為意,專從女色上着想,采選麗姝,終日淫樂,所以薄太後喪訃到來,并沒有甚麼哀戚,仍在後宮,倚翠偎紅,自圖快活,太傅韋孟,作詩諷谏,毫不見從,孟亦辭歸,戊以為距都甚遠,朝廷未必察覺,樂得花天酒地,娛我少年。
那知被鼌錯查悉,竟乘戊入朝時,索取性命。
還虧景帝不忍從嚴,但削奪東海郡,仍令回國。
錯既得削楚,複議削趙,也将趙王遂摘取過失,把他常山郡削去。
趙王遂即幽王友子,見前文。
又聞膠西王卬,系齊王肥第五子,見前文。
私下賣爵,亦提出彈劾,削去六縣。
三國已皆怨錯,惟一時未敢遽動,錯遂以為安然無忌,就好趁勢削吳。
正在興高采烈的時候,忽來了一個蒼頭白發的老人,踵門直入,見了錯面,即皺眉與語道:“汝莫非尋死不成?”錯聞聲一瞧,乃是自己的父親,慌忙扶令入座,問他何故前來。
錯父說道:“我在颍川家居,卻也覺得安逸,今聞汝為政用事,硬要侵削王侯,疏人骨肉,外間已怨聲載道,究屬何為?所以特來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