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妙窺秘笈神功成
關燈
小
中
大
改變心性,别人是無法原他的,就象我不能幫你。
” 沈萬山無語可言了。
托塵道人說:“田乙君竄這裡來了,我已感到了他的活動。
” 張三豐道:“任它東南西北風,我自巋然不動。
田乙君能把我們怎麼樣呢。
” 一陣風吹來,地上突然多了一瘦長的影子。
沈萬山吓了一跳,怎會無聲無息旁邊多了一個人呢?瘦高挑兒,臉兒煞白,猶似一個吊死鬼。
他在三人旁邊站了一會兒,陰冷地說:“老夫為陰毒所苦,難受萬般,你們倒自由自在。
” 托塵道人一笑:“田老怪,你也讓我們與你一樣叫嗎?”__田乙君“哼”了一聲:“至少你們該有點痛苦的表示,不該這樣漠視我的喊聲。
” 沈萬山說:“我們是難過了,在心裡,你看不出來罷了。
” 田乙君怒道:“胡說,我是何等樣人,豈會被騙了!他伸手就抓沈萬山,動作無聲無息,快疾無比。
張三豐深知沈萬山的應敵能力,知道他不是田乙君的對手,右手搖飄一擺,向田乙君按去。
他坐着未動,内勁卻如暗潮般湧出。
田乙君紮穩馬步,忙揮掌迎上。
沒有什麼聲音,靜得呼吸都停止了,田乙君猛然搖晃了幾下,後退了四五步。
很顯然,他不是張三豐的對手,不過他沒的吃虧,與張三豐對了一掌他頓覺不冷了,恢複如常。
他嘿嘿笑了幾聲,說:“人說張三豐功深不可測,今日一見,實知不謬也,佩服!” 張三豐說:“功深起于德,積德便是積功。
你記住吧,将來對你會有用的。
” 田乙君道:“聽說你‘九陽神功’出神入化,可否傳我一二,讓我扔掉這該殆的怕冷的毛病。
” 張三豐道:“冷起于心,你隻要‘火’注丹田,何需‘九陽神功’?” 田乙群知他不想傳授,頓時不悅。
他正欲譏刺張三豐幾句,忽呼門外一陣腳步聲由遠而近,叮叮,從門外走進來五個玄衣女人,看不清她們的面孔,但她們的體态是相當動有的,該高的高了起來,該凹的凹了下去,一步三搖,周身柔綿。
前面的女人看來是頭,後面的四個少女并排在一起,始終隊形不變,仿佛她們永遠都是這樣并排着。
沒等托塵道人開口,田乙君就叫了起:“嗬!‘回靈女魔王’到中原來了,還想把江湖攪得烏煙瘴氣嗎?” 前面的那個女人柔聲說:“昔年的女魔王已經死了,我是新魔王,還沒在江湖上露面呢,怎會攪得人心慌慌?” 田乙君冷笑道:“那你到龍虎山來幹什麼?” 女魔王說:“我想廣大‘回回教’,深感力不從心,特來請名道高賢前去指教一番。
” 田乙君哈哈大笑:“化外之民、蠻荒之女也想動地驚天,真是異想天開。
告訴你,沒人會去你們苗疆傳道的,死了這條心吧。
” 女魔王絲毫不惱,反而聲音更動呼悅耳了,笑吟吟地說:“前輩,你誤會了‘回回教’。
蠻荒之女一樣非凡善良,我們是有誠意的。
” 沈萬山忽然插嘴道:“我深知求人不易,假如你欲請之人不願前往,你怎麼辦?” 女魔王笑道:“不會發生這樣的事的,我請的人都是德高望重的大賢,怎會存鄙視之心,不願前往呢?” 沈萬山說:“不願前往有各種各樣的理由,難道你想強迫别人就範嗎?” 女魔王樂哈哈笑起來,夜色在她的笑聲裡輕松了許多,連沈萬山也沒有感到她的敵意。
“假使有人喜歡受強迫,我也不想讓他失望。
” 田乙君頓時笑了起來:“狐狸的尾巴露出來了吧,我就知道回靈女魔王入江湖沒有好事。
” 女魔王笑道:“那我第一個就請你,看你有什麼法子不去。
” 田乙君冷蔑地說:“不去的法子有得是,你們還不配來請老夫。
” 女魔王口氣一變。
冷森起來:“我請前輩,你别迷昏了頭,把自己看得過高。
你能應付了我手下‘四靈女’就算你能,隻怕你不堪一擊呢。
” 田乙君哈哈大笑:“四個丫頭片子,老夫還沒把放在眼裡,你别以假當真,自欺欺人。
” 女魔王輕蔑地笑了兩聲:“等你把她們放在眼裡,一切都晚了,你還是小心為妙。
” 田乙君冷笑了幾聲,向“四靈女”走了過去,自語道:“看她們有何奇能。
”伸手就抓,他這次多了一個心眼,使的是虛招,想試探一下“四靈女”有何反應。
他料不到的是,“四靈女”一動全動,四個人仿佛一個人,分不出她們的動作先後。
她們已修成“同心一體功”,四個人的功力變成十六人的功力。
四人移動起來,似真似假,令人難以分清。
田乙君發現這一着,頓感不妙,一個人的功力與十六人的轼力相比,絕對占不了優勢,看來自己口出了狂言。
他虛招一變,急向“四靈女”身後斜插,他以為人的背後總是薄弱環節。
誰知“四靈女”猶如魔鬼一般,移形換位,眨眼間就轉過了身去,八掌齊出”田乙君退無可退,隻好拼全力雙掌迎上。
“撲”地一聲輕響,田乙君仿佛受了滅頂之災,“啊”了一聲,内功擊飛。
與此同時,“四靈女”如影子一樣欺上,要活擒田乙君。
托塵道長見田乙君危也,忙說:“姑娘請住手,有話好說。
” 女魔王甜甜笑道:“停下。
道長,你打算去傳道了?” 托塵道長說:“請人去傳道哪有用強的道理呢?” 女魔王說:“不打不相識哩。
有的人就是喜歡挨了打才聽話。
” 張三豐忽然說:“白玉環,你少猖狂,魔性救不了你們,‘回回教’也成不了氣候,你還是安靜一會吧!”女魔王大吃了一驚:“你怎麼知道我的名字?” 張三豐笑道:“我還知道你們的祖師不喜歡你呢。
” 白玉環頓時“咯咯”在笑起來:“原來張真人呀,怪不得知道得這麼清楚,可你有不清楚的,現在我是‘回回教’的祖師了。
” 張三豐心一動,似有不信,微笑道:“你有野心我是知道的,但你恐怕還不敢對你們的祖師下手吧。
” 白玉環爽朗地笑道:“用不着對她下手,我一樣當祖師。
” 張三豐愣了一下,問:“難道你得到了傳位之寶‘回回靈’?” “對極了!”白玉環樂不可支,“我才是真的祖師呢。
” 張三豐歎了一聲,淡然說:“陰差陽錯!” 白玉環糾正說:“不,這是天意。
‘回回靈’在我身上得魚得水,就說明一點。
” 張三豐微知一下,說:“也許是天意吧,你們的祖師尋它尋了幾十年了。
” 白玉環說:“張真人,你也到我們那兒走一趟吧?” “也想劫持我?”張三豐淡漠問。
“不敢。
”白玉環笑道,“張真人舉世無敵,誰敢動人的心思呢?” 張三豐輕“哼”了一聲,說:“你得了‘回回靈’,等于獲得了六代祖傳的全部動力和智慧,心裡還怕誰呢?我看你誰的心眼都敢動。
” 白玉環樂了:“你真了不起,什麼事都知道,我确是想請你去一趟苗疆的。
” 張三豐說:“那你就準備動手吧,我豈能與你們同流合污。
不過你不要抱有僥幸心理,功力高深也在于人運用,人若昏然,是不會有大希望的。
” 白玉環盯了張三豐一會兒,玉手輕輕一揮,“四靈女”立即撲向張三豐。
她們仍然排在一起,無所畏懼。
張三豐不能再坐在地上了,雙手微然一擺,騰身而起,兩掌懷中一抱,旋掌擊了出去。
“四靈女”頓時身子一搖,後退了一步,張三豐穩如泰山。
“四靈女”心中諒訝無比,望着張三豐發呆。
白玉環也詫異不已,這張三豐果然不好惹。
她蓮步輕搖,身子陡然旋動,變成三個人影,難舍真假,同時玉掌如龍擺尾,幻出六個掌影,襲向張三豐周身大穴。
張三豐不敢怠慢,急忙“虛靜換位”,也生出三個人影子來,兩手在胸前連抖,也擊出六掌,沒有任何聲音,兩人頓止了身形,托塵道人在一旁看得心驚萬分,好家夥,世上竟有人能與張三豐平分秋色了,了不得!白玉環心中頗氣,自己身攜六代祖師的全部功力,竟勝不了張三豐,這實在沒由來。
張三豐卻心如靜水,沒有必要因勝而歡,也沒有必要因勝不了一個人而憤,安之若素是最好的心境,能保持這個心就是勝利。
他知道白玉環功力駭人,遠非一般高手可比。
白玉環穩定了一下心神,說:“世人以你為天下第一高手,看來名副其實,我不如你。
” 張三豐搖頭道:“天下能人衆多,我未必就是第一。
若我料不差,江湖中已出現了光照千古的人物。
總有一天你會碰得頭破血流,假如你一意孤行的話。
” 白玉環不由滿心憤怒:“你以為說句話就可以吓退了我嗎?告訴你,我不會怕任何人的,‘回回教’有足以傲視天下的絕學。
” 張三豐說:“也沒人怕你的,天下誰怕誰呢?” 田玉環“哼”了一聲,目光掃到沈萬山身上,笑道:“你不去别人也會去的。
” 沈萬山被她看得毛骨悚然的,連忙說:“我也不會去的,我還沒有回去交旨呢。
” 白玉環哈哈地大笑起來:“道人原來都是怕死鬼,有趣,有趣!” 托塵道長看了張三豐幾眼,說:“我們四個人何不也來個一齊上呢?” 張三豐樂了:“對付幾個毛孩子也用得着老少齊上陣。
” 田乙君說:“那樣才有趣呢,這不是我們發明的。
” 他連忙跑過去拉起沈萬山,和托塵道人一起站到了張三豐旁邊。
他們四個人與“四靈女”成了對應。
張三豐被弄得有些哭笑不得。
白玉環笑道:“道人也懂得以多勝少,稀奇!” 托塵道人說:“你以為我們隻會挨打,那就想錯了,你們還是轉過去吧。
” 白玉環沒吱聲,低頭不語。
有張三豐在,看來不會到什麼好處,以後再找他們算帳吧。
她輕笑了兩聲,一揮手,與“四靈女”飄然而去。
田乙君說:“看來我們要不行了,江湖上何時出現得的這的人物呢?” 張三豐笑道:“江湖自古多雄傑,新人強過舊時人。
” 沈萬山歎了一聲說:“太可怕了,看來以後還是少走動好,免得碰上這樣的魔頭。
” 張三豐微笑着看了他一眼,搖頭未語。
月光仍是那麼靜,仿佛全是從冰河裡射出來的。
衆人的心頭卻浪潮起伏,由近及遠散去。
早晨的陽光撲來,沈萬山辭别張三豐而去。
張三豐站在九龍峰的岩石上,陳舊的道袍被風吹起,靜靜地看着沈萬山消失。
沈萬山下了龍虎山,騎上快馬,飛奔而去。
奔行了一陣,他又不安作難了。
萬一朱元璋大怒,那我敢不完了?左思有想,覺得還不能立即返回,總得找個什麼理由讓别人去交旨最好,他在馬上想了許久,有了主意—— 他記得每年這個時候,朱祖都要回自己故鄉李家莊小住一段,求他幫忙不是便當的事嗎?一路打馬如飛,第三天的早上,沈萬山就到了一個貧困的山村,這就是在江湖上有引起名氣的李家莊。
它的氣全以朱祖傳,沒有朱祖生在這裡,誰知道這個窮地方呢? 村子在一座土山的東南面,稀稀落落也不過四十多戶人家,村南有一條小河靜靜地流着,是李家莊的生命之水。
朱祖的住宅不特别,普普通通地三間草房,一個小院,靠東牆有間鍋屋。
大門的對聯被雨水已打白了,但還沒全爛掉,有幾個字還看得很清。
上聯:道家府地;下聯:寂寞人家。
橫批:東南西北。
沈萬山來到朱祖門口,留意一眼門上的文字,輕輕一笑,推門走進院裡去。
院裡無人。
沈萬山叫道:“李先生,李……” 朱祖從草屋裡起了出來。
沈萬山連忙躬身施禮。
朱祖精神十足,滿面春風笑道:“萬山,你近來好嗎?” 沈萬山受寵若驚,朱祖可從來沒這麼與地說過話,連忙道:“好!先生神色光彩四溢,功力更勝從前了。
” 朱祖哈哈一知:“老夫終有一悟,窺破萬重迷霧,始知‘道’在足下。
前人造經,妙在其中。
” 沈萬山不明事理,問:“先生莫非修成什麼曠世奇學?” 朱祖得意地說:“偶有所得《八卦仙經》妙哉!” 沈萬山驚道:“先生修成了《八卦他經》上的妙哉?” 朱祖笑道:“我從中得益非淺,不過《八卦仙經》上的武學現在看來不足哉,老夫别有所悟,另有千秋。
” 沈萬山連連恭維說:“先生世之神仙,非一般人可比,自然能看破人永遠無法明白的東西。
我對先生心仰久也,恨不能聽先生教誨。
” 朱祖微然一笑,坐到一邊椅子上。
沈萬山盤腿坐到地上,以示對朱祖尊重。
朱祖望着天邊的雲彩靜了片刻,問:“萬山,你不會是專程來看我笑的吧?你一定也想笑,笑得無憂無慮。
” 沈萬山說:“能見先生高興,我意足也,何有它求。
”朱祖搖頭不語。
朱祖閉目而坐了一會兒,忽問:“皇上讓你去尋張三豐,找到了沒有?” 沈萬山歎了一聲:“在龍虎山上我見到了他,可我無論說什麼,他輕笑一下就完了,根本不願去見皇上,隻寫了一封信讓我轉呈皇上,讓我好為難。
先生,您說我該怎麼辦?” 朱祖“咳”了一聲:“皇上也糊塗,天下能人多得是,何必一定要見張三豐呢?” 沈萬山忙道:“先生所言對極,您就代我把這封信轉呈皇上吧!”他把信遞給朱祖。
朱祖面現難色,沈萬山争忙說:“先生,這時候您不救我,又誰能救得了我呢!放眼天下,也唯有您一人與皇上交情深,先生……” 朱祖歎了一聲:“看來也隻有我幫你了,不過你對外人什麼也不要講,一切有我。
” 沈萬山心中大喜:“我聽先生的,明天我就找個地方躲起來,過些時候再露面。
” 朱祖微笑點頭,這主意不能再好了。
沈萬山搬掉了心上一塊石頭,這才舒展開來,否則,他不知道以後的日子怎麼過。
兩天後,朱祖去見明太祖朱元璋。
這時他已想好了主意,心裡很坦然,平靜的神色裡有足夠的自信。
他悠然地走到皇宮門口,不期然碰上宰相劉伯溫從皇宮裡出來,他想轉過身子不理劉伯溫,劉伯溫卻笑嘻嘻向他走過來,說:“李先生,别來無恙?” 朱祖說:“你也滿面春風。
” 劉伯溫輕聲一笑,把他拉到一聲去,小聲說:“萬歲這幾天心神不定,據說接連做了幾個惡夢,正為此煩惱呢。
你去他會讓圓夢的,可要留心。
” 朱祖笑道:“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憂之。
我自有妙計。
” 劉伯溫臉一紅,笑道:“先生不出門便知天下事,自然非我等所能比,願先生一切如意。
” 朱祖微微一樂:“會的,你就放心吧!” 劉伯溫沖他點點頭,匆匆而去。
朱祖望着他的背影,淡淡地笑了一聲。
不知從何時起,他對劉伯溫有了厭倦之情,不願與之說話,更不想與他合謀。
不過劉伯溫的話對他還是有用的,他迅速地調整了一下心理。
朱元璋在偏殿召見的朱祖,不過朱元璋情緒之壞超出了朱祖的估計,這讓他分外詫異。
朱元津的臉本來就不周正,一怒之下,臉就成了青紅香焦,兩眼裡閃着隻有丈夫撞見妻子與人通奸時才有的黃中以參紅的目光。
朱祖的心怦怦地直跳。
兩人相對無言坐了一會兒,朱元璋才低沉地說:“先生别怪,我正為一事煩惱。
” 朱祖笑道:“萬歲富有四海,擁天之國,焉有煩惱?” 朱元璋苦笑了一聲:“先生道心平靜,與物無涉,怎知為天子的苦處。
” 朱祖“咳”了一聲:“天子蒼生之首,上禀天意立國,不顧百姓安樂,自然有無窮優煩。
這樣看來,修道之人就顯得太自私了!” 朱元璋臉上飛掠過一道慰藉,輕笑道:“先生過謙了,我正有一事想勞煩先生呢。
” 朱祖忙說:“萬歲請講,我願為萬歲效勞。
” 朱元璋停了片刻,說:“這幾日我連做幾夢,頗不痛快。
想我創業不易,曆經艱辛,先生可有先見之言……” 朱祖點點,沒有言語,放松了一下身體,進入了奇異的功境,恍兮惚兮的感覺把他帶入了深沉而悠遠的歲月……片刻之後,他擡起頭說:“萬歲,欲保萬世績業,别讓金銮殿生蟲。
” 朱元津哈哈大笑:“先生,這可容易之極,隻要勤拂拭,金殿豈能生蟲?” 朱祖笑道:“萬歲所言極是,大明江山永世不衰。
” 朱元璋樂極了。
他對朱祖的預知能力是不懷疑的,許多事實驗證過朱祖的預言。
不過朱祖有他的狡猾處,深知中國同音字的妙用。
朱元璋怎知他的後代子孫中會出個崇祯皇帝的呢?其中的奧妙朱祖自然不能細說了。
兩個人又暢談了一會兒,朱祖說:“萬歲,沈萬山江湖奔走尋找張三豐,人是找到了,可隻帶回了一封信了,張三豐已老矣,沈萬山深感有辱使命,羞憤交加,病倒在路上。
幸與我相遇,故托把信轉呈萬歲。
地說病好之後,前來向萬歲謝罪。
” 朱元璋接過張三豐的信,沒看就放到了一邊。
顯得很無所謂!他微笑着看了朱祖一眼,說:“已是過去的事了,别提它了。
不過,近年江湖頗不平靜,倒值得注意,白蓮教死灰複燃,武林各大門派也四處活動,這與國不利,民亦難安,我想請先生去平息這場風波……” 朱祖連忙應承下來,他正想一顯身手呢。
他談了一下如何入江湖,掃群雄,朱元璋大加贊賞。
朱祖飄飄欲醉地出了皇宮。
回到居處。
他什麼也沒幹,取出陳年老酒,喝了個酩酊大醉,這滋味他好久沒有領略了,仿佛一股輕風把他吹上瑤台……
” 沈萬山無語可言了。
托塵道人說:“田乙君竄這裡來了,我已感到了他的活動。
” 張三豐道:“任它東南西北風,我自巋然不動。
田乙君能把我們怎麼樣呢。
” 一陣風吹來,地上突然多了一瘦長的影子。
沈萬山吓了一跳,怎會無聲無息旁邊多了一個人呢?瘦高挑兒,臉兒煞白,猶似一個吊死鬼。
他在三人旁邊站了一會兒,陰冷地說:“老夫為陰毒所苦,難受萬般,你們倒自由自在。
” 托塵道人一笑:“田老怪,你也讓我們與你一樣叫嗎?”__田乙君“哼”了一聲:“至少你們該有點痛苦的表示,不該這樣漠視我的喊聲。
” 沈萬山說:“我們是難過了,在心裡,你看不出來罷了。
” 田乙君怒道:“胡說,我是何等樣人,豈會被騙了!他伸手就抓沈萬山,動作無聲無息,快疾無比。
張三豐深知沈萬山的應敵能力,知道他不是田乙君的對手,右手搖飄一擺,向田乙君按去。
他坐着未動,内勁卻如暗潮般湧出。
田乙君紮穩馬步,忙揮掌迎上。
沒有什麼聲音,靜得呼吸都停止了,田乙君猛然搖晃了幾下,後退了四五步。
很顯然,他不是張三豐的對手,不過他沒的吃虧,與張三豐對了一掌他頓覺不冷了,恢複如常。
他嘿嘿笑了幾聲,說:“人說張三豐功深不可測,今日一見,實知不謬也,佩服!” 張三豐說:“功深起于德,積德便是積功。
你記住吧,将來對你會有用的。
” 田乙君道:“聽說你‘九陽神功’出神入化,可否傳我一二,讓我扔掉這該殆的怕冷的毛病。
” 張三豐道:“冷起于心,你隻要‘火’注丹田,何需‘九陽神功’?” 田乙群知他不想傳授,頓時不悅。
他正欲譏刺張三豐幾句,忽呼門外一陣腳步聲由遠而近,叮叮,從門外走進來五個玄衣女人,看不清她們的面孔,但她們的體态是相當動有的,該高的高了起來,該凹的凹了下去,一步三搖,周身柔綿。
前面的女人看來是頭,後面的四個少女并排在一起,始終隊形不變,仿佛她們永遠都是這樣并排着。
沒等托塵道人開口,田乙君就叫了起:“嗬!‘回靈女魔王’到中原來了,還想把江湖攪得烏煙瘴氣嗎?” 前面的那個女人柔聲說:“昔年的女魔王已經死了,我是新魔王,還沒在江湖上露面呢,怎會攪得人心慌慌?” 田乙君冷笑道:“那你到龍虎山來幹什麼?” 女魔王說:“我想廣大‘回回教’,深感力不從心,特來請名道高賢前去指教一番。
” 田乙君哈哈大笑:“化外之民、蠻荒之女也想動地驚天,真是異想天開。
告訴你,沒人會去你們苗疆傳道的,死了這條心吧。
” 女魔王絲毫不惱,反而聲音更動呼悅耳了,笑吟吟地說:“前輩,你誤會了‘回回教’。
蠻荒之女一樣非凡善良,我們是有誠意的。
” 沈萬山忽然插嘴道:“我深知求人不易,假如你欲請之人不願前往,你怎麼辦?” 女魔王笑道:“不會發生這樣的事的,我請的人都是德高望重的大賢,怎會存鄙視之心,不願前往呢?” 沈萬山說:“不願前往有各種各樣的理由,難道你想強迫别人就範嗎?” 女魔王樂哈哈笑起來,夜色在她的笑聲裡輕松了許多,連沈萬山也沒有感到她的敵意。
“假使有人喜歡受強迫,我也不想讓他失望。
” 田乙君頓時笑了起來:“狐狸的尾巴露出來了吧,我就知道回靈女魔王入江湖沒有好事。
” 女魔王笑道:“那我第一個就請你,看你有什麼法子不去。
” 田乙君冷蔑地說:“不去的法子有得是,你們還不配來請老夫。
” 女魔王口氣一變。
冷森起來:“我請前輩,你别迷昏了頭,把自己看得過高。
你能應付了我手下‘四靈女’就算你能,隻怕你不堪一擊呢。
” 田乙君哈哈大笑:“四個丫頭片子,老夫還沒把放在眼裡,你别以假當真,自欺欺人。
” 女魔王輕蔑地笑了兩聲:“等你把她們放在眼裡,一切都晚了,你還是小心為妙。
” 田乙君冷笑了幾聲,向“四靈女”走了過去,自語道:“看她們有何奇能。
”伸手就抓,他這次多了一個心眼,使的是虛招,想試探一下“四靈女”有何反應。
他料不到的是,“四靈女”一動全動,四個人仿佛一個人,分不出她們的動作先後。
她們已修成“同心一體功”,四個人的功力變成十六人的功力。
四人移動起來,似真似假,令人難以分清。
田乙君發現這一着,頓感不妙,一個人的功力與十六人的轼力相比,絕對占不了優勢,看來自己口出了狂言。
他虛招一變,急向“四靈女”身後斜插,他以為人的背後總是薄弱環節。
誰知“四靈女”猶如魔鬼一般,移形換位,眨眼間就轉過了身去,八掌齊出”田乙君退無可退,隻好拼全力雙掌迎上。
“撲”地一聲輕響,田乙君仿佛受了滅頂之災,“啊”了一聲,内功擊飛。
與此同時,“四靈女”如影子一樣欺上,要活擒田乙君。
托塵道長見田乙君危也,忙說:“姑娘請住手,有話好說。
” 女魔王甜甜笑道:“停下。
道長,你打算去傳道了?” 托塵道長說:“請人去傳道哪有用強的道理呢?” 女魔王說:“不打不相識哩。
有的人就是喜歡挨了打才聽話。
” 張三豐忽然說:“白玉環,你少猖狂,魔性救不了你們,‘回回教’也成不了氣候,你還是安靜一會吧!”女魔王大吃了一驚:“你怎麼知道我的名字?” 張三豐笑道:“我還知道你們的祖師不喜歡你呢。
” 白玉環頓時“咯咯”在笑起來:“原來張真人呀,怪不得知道得這麼清楚,可你有不清楚的,現在我是‘回回教’的祖師了。
” 張三豐心一動,似有不信,微笑道:“你有野心我是知道的,但你恐怕還不敢對你們的祖師下手吧。
” 白玉環爽朗地笑道:“用不着對她下手,我一樣當祖師。
” 張三豐愣了一下,問:“難道你得到了傳位之寶‘回回靈’?” “對極了!”白玉環樂不可支,“我才是真的祖師呢。
” 張三豐歎了一聲,淡然說:“陰差陽錯!” 白玉環糾正說:“不,這是天意。
‘回回靈’在我身上得魚得水,就說明一點。
” 張三豐微知一下,說:“也許是天意吧,你們的祖師尋它尋了幾十年了。
” 白玉環說:“張真人,你也到我們那兒走一趟吧?” “也想劫持我?”張三豐淡漠問。
“不敢。
”白玉環笑道,“張真人舉世無敵,誰敢動人的心思呢?” 張三豐輕“哼”了一聲,說:“你得了‘回回靈’,等于獲得了六代祖傳的全部動力和智慧,心裡還怕誰呢?我看你誰的心眼都敢動。
” 白玉環樂了:“你真了不起,什麼事都知道,我确是想請你去一趟苗疆的。
” 張三豐說:“那你就準備動手吧,我豈能與你們同流合污。
不過你不要抱有僥幸心理,功力高深也在于人運用,人若昏然,是不會有大希望的。
” 白玉環盯了張三豐一會兒,玉手輕輕一揮,“四靈女”立即撲向張三豐。
她們仍然排在一起,無所畏懼。
張三豐不能再坐在地上了,雙手微然一擺,騰身而起,兩掌懷中一抱,旋掌擊了出去。
“四靈女”頓時身子一搖,後退了一步,張三豐穩如泰山。
“四靈女”心中諒訝無比,望着張三豐發呆。
白玉環也詫異不已,這張三豐果然不好惹。
她蓮步輕搖,身子陡然旋動,變成三個人影,難舍真假,同時玉掌如龍擺尾,幻出六個掌影,襲向張三豐周身大穴。
張三豐不敢怠慢,急忙“虛靜換位”,也生出三個人影子來,兩手在胸前連抖,也擊出六掌,沒有任何聲音,兩人頓止了身形,托塵道人在一旁看得心驚萬分,好家夥,世上竟有人能與張三豐平分秋色了,了不得!白玉環心中頗氣,自己身攜六代祖師的全部功力,竟勝不了張三豐,這實在沒由來。
張三豐卻心如靜水,沒有必要因勝而歡,也沒有必要因勝不了一個人而憤,安之若素是最好的心境,能保持這個心就是勝利。
他知道白玉環功力駭人,遠非一般高手可比。
白玉環穩定了一下心神,說:“世人以你為天下第一高手,看來名副其實,我不如你。
” 張三豐搖頭道:“天下能人衆多,我未必就是第一。
若我料不差,江湖中已出現了光照千古的人物。
總有一天你會碰得頭破血流,假如你一意孤行的話。
” 白玉環不由滿心憤怒:“你以為說句話就可以吓退了我嗎?告訴你,我不會怕任何人的,‘回回教’有足以傲視天下的絕學。
” 張三豐說:“也沒人怕你的,天下誰怕誰呢?” 田玉環“哼”了一聲,目光掃到沈萬山身上,笑道:“你不去别人也會去的。
” 沈萬山被她看得毛骨悚然的,連忙說:“我也不會去的,我還沒有回去交旨呢。
” 白玉環哈哈地大笑起來:“道人原來都是怕死鬼,有趣,有趣!” 托塵道長看了張三豐幾眼,說:“我們四個人何不也來個一齊上呢?” 張三豐樂了:“對付幾個毛孩子也用得着老少齊上陣。
” 田乙君說:“那樣才有趣呢,這不是我們發明的。
” 他連忙跑過去拉起沈萬山,和托塵道人一起站到了張三豐旁邊。
他們四個人與“四靈女”成了對應。
張三豐被弄得有些哭笑不得。
白玉環笑道:“道人也懂得以多勝少,稀奇!” 托塵道人說:“你以為我們隻會挨打,那就想錯了,你們還是轉過去吧。
” 白玉環沒吱聲,低頭不語。
有張三豐在,看來不會到什麼好處,以後再找他們算帳吧。
她輕笑了兩聲,一揮手,與“四靈女”飄然而去。
田乙君說:“看來我們要不行了,江湖上何時出現得的這的人物呢?” 張三豐笑道:“江湖自古多雄傑,新人強過舊時人。
” 沈萬山歎了一聲說:“太可怕了,看來以後還是少走動好,免得碰上這樣的魔頭。
” 張三豐微笑着看了他一眼,搖頭未語。
月光仍是那麼靜,仿佛全是從冰河裡射出來的。
衆人的心頭卻浪潮起伏,由近及遠散去。
早晨的陽光撲來,沈萬山辭别張三豐而去。
張三豐站在九龍峰的岩石上,陳舊的道袍被風吹起,靜靜地看着沈萬山消失。
沈萬山下了龍虎山,騎上快馬,飛奔而去。
奔行了一陣,他又不安作難了。
萬一朱元璋大怒,那我敢不完了?左思有想,覺得還不能立即返回,總得找個什麼理由讓别人去交旨最好,他在馬上想了許久,有了主意—— 他記得每年這個時候,朱祖都要回自己故鄉李家莊小住一段,求他幫忙不是便當的事嗎?一路打馬如飛,第三天的早上,沈萬山就到了一個貧困的山村,這就是在江湖上有引起名氣的李家莊。
它的氣全以朱祖傳,沒有朱祖生在這裡,誰知道這個窮地方呢? 村子在一座土山的東南面,稀稀落落也不過四十多戶人家,村南有一條小河靜靜地流着,是李家莊的生命之水。
朱祖的住宅不特别,普普通通地三間草房,一個小院,靠東牆有間鍋屋。
大門的對聯被雨水已打白了,但還沒全爛掉,有幾個字還看得很清。
上聯:道家府地;下聯:寂寞人家。
橫批:東南西北。
沈萬山來到朱祖門口,留意一眼門上的文字,輕輕一笑,推門走進院裡去。
院裡無人。
沈萬山叫道:“李先生,李……” 朱祖從草屋裡起了出來。
沈萬山連忙躬身施禮。
朱祖精神十足,滿面春風笑道:“萬山,你近來好嗎?” 沈萬山受寵若驚,朱祖可從來沒這麼與地說過話,連忙道:“好!先生神色光彩四溢,功力更勝從前了。
” 朱祖哈哈一知:“老夫終有一悟,窺破萬重迷霧,始知‘道’在足下。
前人造經,妙在其中。
” 沈萬山不明事理,問:“先生莫非修成什麼曠世奇學?” 朱祖得意地說:“偶有所得《八卦仙經》妙哉!” 沈萬山驚道:“先生修成了《八卦他經》上的妙哉?” 朱祖笑道:“我從中得益非淺,不過《八卦仙經》上的武學現在看來不足哉,老夫别有所悟,另有千秋。
” 沈萬山連連恭維說:“先生世之神仙,非一般人可比,自然能看破人永遠無法明白的東西。
我對先生心仰久也,恨不能聽先生教誨。
” 朱祖微然一笑,坐到一邊椅子上。
沈萬山盤腿坐到地上,以示對朱祖尊重。
朱祖望着天邊的雲彩靜了片刻,問:“萬山,你不會是專程來看我笑的吧?你一定也想笑,笑得無憂無慮。
” 沈萬山說:“能見先生高興,我意足也,何有它求。
”朱祖搖頭不語。
朱祖閉目而坐了一會兒,忽問:“皇上讓你去尋張三豐,找到了沒有?” 沈萬山歎了一聲:“在龍虎山上我見到了他,可我無論說什麼,他輕笑一下就完了,根本不願去見皇上,隻寫了一封信讓我轉呈皇上,讓我好為難。
先生,您說我該怎麼辦?” 朱祖“咳”了一聲:“皇上也糊塗,天下能人多得是,何必一定要見張三豐呢?” 沈萬山忙道:“先生所言對極,您就代我把這封信轉呈皇上吧!”他把信遞給朱祖。
朱祖面現難色,沈萬山争忙說:“先生,這時候您不救我,又誰能救得了我呢!放眼天下,也唯有您一人與皇上交情深,先生……” 朱祖歎了一聲:“看來也隻有我幫你了,不過你對外人什麼也不要講,一切有我。
” 沈萬山心中大喜:“我聽先生的,明天我就找個地方躲起來,過些時候再露面。
” 朱祖微笑點頭,這主意不能再好了。
沈萬山搬掉了心上一塊石頭,這才舒展開來,否則,他不知道以後的日子怎麼過。
兩天後,朱祖去見明太祖朱元璋。
這時他已想好了主意,心裡很坦然,平靜的神色裡有足夠的自信。
他悠然地走到皇宮門口,不期然碰上宰相劉伯溫從皇宮裡出來,他想轉過身子不理劉伯溫,劉伯溫卻笑嘻嘻向他走過來,說:“李先生,别來無恙?” 朱祖說:“你也滿面春風。
” 劉伯溫輕聲一笑,把他拉到一聲去,小聲說:“萬歲這幾天心神不定,據說接連做了幾個惡夢,正為此煩惱呢。
你去他會讓圓夢的,可要留心。
” 朱祖笑道:“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憂之。
我自有妙計。
” 劉伯溫臉一紅,笑道:“先生不出門便知天下事,自然非我等所能比,願先生一切如意。
” 朱祖微微一樂:“會的,你就放心吧!” 劉伯溫沖他點點頭,匆匆而去。
朱祖望着他的背影,淡淡地笑了一聲。
不知從何時起,他對劉伯溫有了厭倦之情,不願與之說話,更不想與他合謀。
不過劉伯溫的話對他還是有用的,他迅速地調整了一下心理。
朱元璋在偏殿召見的朱祖,不過朱元璋情緒之壞超出了朱祖的估計,這讓他分外詫異。
朱元津的臉本來就不周正,一怒之下,臉就成了青紅香焦,兩眼裡閃着隻有丈夫撞見妻子與人通奸時才有的黃中以參紅的目光。
朱祖的心怦怦地直跳。
兩人相對無言坐了一會兒,朱元璋才低沉地說:“先生别怪,我正為一事煩惱。
” 朱祖笑道:“萬歲富有四海,擁天之國,焉有煩惱?” 朱元璋苦笑了一聲:“先生道心平靜,與物無涉,怎知為天子的苦處。
” 朱祖“咳”了一聲:“天子蒼生之首,上禀天意立國,不顧百姓安樂,自然有無窮優煩。
這樣看來,修道之人就顯得太自私了!” 朱元璋臉上飛掠過一道慰藉,輕笑道:“先生過謙了,我正有一事想勞煩先生呢。
” 朱祖忙說:“萬歲請講,我願為萬歲效勞。
” 朱元璋停了片刻,說:“這幾日我連做幾夢,頗不痛快。
想我創業不易,曆經艱辛,先生可有先見之言……” 朱祖點點,沒有言語,放松了一下身體,進入了奇異的功境,恍兮惚兮的感覺把他帶入了深沉而悠遠的歲月……片刻之後,他擡起頭說:“萬歲,欲保萬世績業,别讓金銮殿生蟲。
” 朱元津哈哈大笑:“先生,這可容易之極,隻要勤拂拭,金殿豈能生蟲?” 朱祖笑道:“萬歲所言極是,大明江山永世不衰。
” 朱元璋樂極了。
他對朱祖的預知能力是不懷疑的,許多事實驗證過朱祖的預言。
不過朱祖有他的狡猾處,深知中國同音字的妙用。
朱元璋怎知他的後代子孫中會出個崇祯皇帝的呢?其中的奧妙朱祖自然不能細說了。
兩個人又暢談了一會兒,朱祖說:“萬歲,沈萬山江湖奔走尋找張三豐,人是找到了,可隻帶回了一封信了,張三豐已老矣,沈萬山深感有辱使命,羞憤交加,病倒在路上。
幸與我相遇,故托把信轉呈萬歲。
地說病好之後,前來向萬歲謝罪。
” 朱元璋接過張三豐的信,沒看就放到了一邊。
顯得很無所謂!他微笑着看了朱祖一眼,說:“已是過去的事了,别提它了。
不過,近年江湖頗不平靜,倒值得注意,白蓮教死灰複燃,武林各大門派也四處活動,這與國不利,民亦難安,我想請先生去平息這場風波……” 朱祖連忙應承下來,他正想一顯身手呢。
他談了一下如何入江湖,掃群雄,朱元璋大加贊賞。
朱祖飄飄欲醉地出了皇宮。
回到居處。
他什麼也沒幹,取出陳年老酒,喝了個酩酊大醉,這滋味他好久沒有領略了,仿佛一股輕風把他吹上瑤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