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鬼蜮伎倆

關燈
“鴻雁班”在廢莊園裡停了整整一個月。

     兩個老兒是這樣想的:如果慕容彪得到紫晶白玉馬,首先要報複的是少林、武當、山西玄中寺三處。

     因此,自己和光燦、飛燕必須先赴其中一處,以對付慕容彪。

     再有就是“鴻雁班”的人,還得對付“神火幫”的襲擊,如果不提高他們的武功,後果不堪設想。

     除了教授“屠狗”刀法一十八式,“醉步流星劍法”三十六式之外,兩老将全班十四名男女分為七人一組,雙方各二男五女。

     由老壽星教了一套陣法,名之曰“天罡七鬥刀劍陣”。

     再将“屠狗”刀法、“醉步流星劍法”的招式揉合于其中,厲害非常。

     對資質最好的張克虎兄妹,老壽星又授了一套“醉步流星掌”,一共二十八式。

     老屠夫則授了一套“防狗十三式”遁身法。

     這名兒都是他自己取的,也不知原來的稱呼是什麼,這套“遁身法”是防禦躲閃用的,功力越高越見效用。

     吳玉芹張大成也分别學了劍法刀法和“遁身法”。

     天罡七鬥刀劍陣練完後,才讓其餘人學“遁身法”。

     就這麼成天練呀練,效果異常顯著。

     經張大成吳玉芹再三要求,兩老才答應收張克虎、張雲雁兄妹為“記名弟子”。

     東野骧傳給張克虎本門“玄功”心法,讓他改練道家上乘氣功。

     東方木則授了張雲雁“上清罡氣”,也屬道家上乘氣功。

     這麼一個月的時間,光燦得益非淺。

     他整整靜坐了三十天,每天進一次水,三天吃一次飯。

     謝飛燕則帶着謝念珠住在他隔屋,輪換替他護法。

     謝飛燕還趁此機會教授謝念珠武功。

     到決定動身的頭一天晚上,光燦功德圓滿。

     衆人隻見他神光湛然,面色紅潤,俱都感到驚奇。

     光燦向飛燕姐妹再三道謝,惹得飛燕又說了他一通,問他是不是要“見外”。

     光燦哪裡敢如此,又連連陪罪一番。

     此時已是六月中旬,天氣已熱。

     一路上,衆人興高采烈,充滿了信心,不再擔心惡人來襲。

     到達杭州時,時令已進入了七月。

     杭州原名錢唐。

    隋文帝開皇九年,廢錢唐郡置杭州。

     這裡十分繁華,别有一派南國風光。

     城内最大的“瓦市”——即藝人賣藝之所,有五個地方,即大瓦、北瓦、東瓦、南瓦、中瓦。

     這五個地方又以北瓦為最大。

     這“瓦市”内,又分許多個“勾欄”,北瓦就有十三座勾欄,在那裡有說書的、有演戲的、有賣藝的、教練飛禽的,日夜不閑,這一撥演完了那一撥又來。

     觀衆、聽衆也是一撥撥輪換。

    當然,你若有精神要在勾欄裡聽一天看一夜又何嘗不可。

     如此繁華熱鬧的都市,讓“鴻雁班”的人個個眼都花了。

     經過一番奔波,這日晚間在北瓦第三勾欄演出首場。

     一開場,由謝飛燕、張雲雁出台。

     張雲雁著大紅衣裙,懷抱琵琶。

    謝飛燕一身素白,手上握着一塊白絹。

     她唱了一首小曲:《春去》 幾陣紅侵野草, 一團綠染庭槐。

     夢裡未知春去, 翩翩蝴蝶飛來。

     這首詞唱的是惜春。

     幾次摧花的風風雨雨,将花瓣吹落在草地上。

     而庭中的槐樹,則已長滿了綠葉。

     夢裡見到蝴蝶翩翩,感到春天并未遠去,依然還在目前。

     站在人叢中的光燦呆呆望着宛如仙子的謝飛燕,聽得如醉如癡。

     她亭亭玉立在彩燈環照之中,黛眉星目、纖濃中度、清麗脫俗、袅袅婷婷,絕代風姿。

     她吐字清晰圓潤,聲韻悠揚,真是達到了響遏行雲、聲穿金石之效。

     上千聽衆,如癡如狂。

     一曲唱罷,彩聲疊起,欲罷不能。

     她隻得向張雲雁微微點着,再唱了一道蘇東坡詠西湖的名詩: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光燦心中歎道:“這也是唱你自己,你貌比西施,淡妝濃抹都相宜,此生能與姑娘共結連理,餘願足矣!” 唱完,喝彩聲此起彼伏。

     離光燦不遠,有一個叫得最起勁。

     循聲看去,卻是少林派的小青龍林麟。

     隻見他忘情地嚷道:“謝姑娘,唱得好啊,再唱呀,唱一支……” 唱支什麼,被其他觀衆的聲音淹沒了去,光燦并未聽得真切。

     然而謝飛燕已經退台。

     接着上場是姑娘們的樂舞。

     這一晚,首演成功,觀衆在演完後遲遲不肯離去,直等到另外一撥藝人登台,方才依依不舍散去。

     “鴻雁班”一舉成名,轟動了整個北瓦。

    不到三天,全城聞名。

     這一來麻煩就多了,官府士紳,無不争相而來,請“鴻雁班”到府中獻藝,以在親朋好友中顯示自己的闊綽。

     “鴻雁班”身價扶搖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