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一切都是他惹的禍,理該由他陪我同苦共憂才是。
隻不過——一想到在那團混亂之後,事情是這樣結果的,我還真有那麼一點心不甘情不願;沒想到我就這樣輕易被上嫁紗,在今天、在上帝的面前,承諾要嫁給他。
最近幾天,隻要一想起這場婚禮,我就忍不住會想起那些事,而聯想起那些事,我就有想逃婚的念頭。
我到現在還是想不清楚,為什麼事情會弄到這種地步呢? 原本我想在爸爸生日的隔天——星期六,答覆慧安請我幫忙的事。
不過由于溫天丞在爸爸的生日宴會上出現,産生家庭革命效應,我不得不放下慧安的事,先回家裡安撫梁家的三個老人。
因此我遲遲沒有回覆慧安,後來我又忙著幫筱昭設計新課程,進一步加強她各方面的訓練,好讓她在九月份能趕上新學期的入學,因而将慧安的事忘得一幹二淨。
直到她又打電話來找我,我才想起了那件事,但此時離那個時候已經又過了半個月。
慧安姓孫,她是溫天丞大學時代小他兩屆的學妹。
兩年前她留學回來,考上台北縣地檢署的檢查官一職,兩年來,她查辦過不少事,也都能盡力以最短的時間、最碓鑿的證據來破案,免得讓人蒙冤受害而要白白遭受牢獄之災。
但這次她接手的案子卻超乎她平常查辦的時間。
這件案子不是緝拿不到嫌犯而成為壓箱案,而是有人争著當嫌犯,且兩個人都有嫌疑卻不能肯定兇手是誰,原因是殺人的刀子流滿了血,卻沒有任何人的指紋。
這是一件家庭喋血慘案,在一個無月的夜晚,一個嗜酒好色、喜暴力和貪賭,又有外遇的丈夫在喝酒回家跟老婆拿錢,或許是因為拿不到錢而與妻子争吵了起來,總之他回家後不久便又離開,但在兩天的不見人影後,他卻被鄰居發現死在自家的客廳茶桌下。
他的身上沒有任何外傷,隻有一把約一尺長的緻命水果刀正中背部的心窩,刀尖沒入他的身體的十公分,這是緻命的原因。
他的家沒有打鬥的迹象,鄰居會發現他死在家裡,是因為他的車子擋在巷口,令其他人的車子出入很不方便,所以有個和他太太比較熟的鄰居就到他家叫人,她在外面聽到房子裡明明有聲音,持續叫喚了五、六分鐘,卻不見有人來開門。
接著她又發現他家的門沒關,於是便自行推門而入;沒想到看到的竟是如此怵目驚心的場面。
死者的太太其實是一個身心長期飽受丈夫虐待的女人,她的精神狀況不良,不過鄰居說她平日很和善,除了稍微膽小、怯弱、和畏懼丈夫外,并沒有什麼精神病的傾向。
她的女兒一出生便是輕中度的自閉症兒童,因為她懷孕時不經醫生同意就亂服成藥,導緻胎兒腦部功能不健全。
她懷著對女兒的愧疚,長久以來一直努力為女兒尋醫洽療,但礙于環境和金錢的困頓,加上她的學曆、知識不足,因此一直以為這是因果報應,所以她十四歲大的女兒一直沒有上學和真正的求醫過。
她的女兒長久和她在家裡做手工過日子,當然,女兒的教育也是由她一手包辦。
慧安會找上我,是透過家扶中心的介紹。
她在偵辦這件案子時,發現了兩個有身心障礙的人都坦承自己是殺人兇手,也同時指稱對方是為自己擔罪,而且——除此之外,她什麼事都問不出來。
所以她不得不求助精神科的醫生來幫忙,隻是從她承辦至今,試過的心理醫生都無法找出接觸她們母女心靈的方法,得到的答案都和她一樣,為此——她隻好往外尋找更适當的人選。
在她多方的打探下,「梁婷婷」這三個字是多數人所肯定的,而這就是她自動找我的原因。
其實這麼複雜的事,我不愛也不想插手管,可是那可憐的兩個女人卻讓我開不了口拒絕慧安的請求。
那天晚上溫天丞見我猶豫不決的樣子,擔心我會為此受到傷害,或者為此疏忽對筱昭的照顧,所以他當場拒絕了慧安。
慧安則不顧他的反對,依舊苦苦地求我考慮。
我提出了另外兩名目前在醫學界也稍有名氣的精神科醫師,請她去找他們試試,看看對案情是否有幫助。
至于我是否願意幫忙,我告訴她,請她給我一、兩天的時間考慮,屆時我會打電話答覆地。
想想,我為什麼會完全忘記和她的定的事,一部分則必須怪爸爸多事。
在那天生日宴會後,我回家試着解釋和溫天丞之間的事,爸爸表面上接受我的解釋,但卻又要脅我必須接受楊智朗的邀約,才肯原諒我。
我氣他老是對我采取威脅的手段,也不理會他又回了溫家。
從那天起——半個月來,大姊和大媽幾乎天天打電話來當說客,而我實在不願意對她們提起楊智朗這個人的缺點,因此通常都以沉默來回應她們,直到大哥來到公司找溫天丞,又提起爸爸希望的事,我才勉強答應與楊智朗吃一次飯。
我打算用這次的飯局,一次對楊智朗說個清楚。
另外還有一件事,也是在爸爸生日宴會後那天發生的,我和溫天丞這段若有似無的感情出現了第三者,那個第三者
隻不過——一想到在那團混亂之後,事情是這樣結果的,我還真有那麼一點心不甘情不願;沒想到我就這樣輕易被上嫁紗,在今天、在上帝的面前,承諾要嫁給他。
最近幾天,隻要一想起這場婚禮,我就忍不住會想起那些事,而聯想起那些事,我就有想逃婚的念頭。
我到現在還是想不清楚,為什麼事情會弄到這種地步呢? 原本我想在爸爸生日的隔天——星期六,答覆慧安請我幫忙的事。
不過由于溫天丞在爸爸的生日宴會上出現,産生家庭革命效應,我不得不放下慧安的事,先回家裡安撫梁家的三個老人。
因此我遲遲沒有回覆慧安,後來我又忙著幫筱昭設計新課程,進一步加強她各方面的訓練,好讓她在九月份能趕上新學期的入學,因而将慧安的事忘得一幹二淨。
直到她又打電話來找我,我才想起了那件事,但此時離那個時候已經又過了半個月。
慧安姓孫,她是溫天丞大學時代小他兩屆的學妹。
兩年前她留學回來,考上台北縣地檢署的檢查官一職,兩年來,她查辦過不少事,也都能盡力以最短的時間、最碓鑿的證據來破案,免得讓人蒙冤受害而要白白遭受牢獄之災。
但這次她接手的案子卻超乎她平常查辦的時間。
這件案子不是緝拿不到嫌犯而成為壓箱案,而是有人争著當嫌犯,且兩個人都有嫌疑卻不能肯定兇手是誰,原因是殺人的刀子流滿了血,卻沒有任何人的指紋。
這是一件家庭喋血慘案,在一個無月的夜晚,一個嗜酒好色、喜暴力和貪賭,又有外遇的丈夫在喝酒回家跟老婆拿錢,或許是因為拿不到錢而與妻子争吵了起來,總之他回家後不久便又離開,但在兩天的不見人影後,他卻被鄰居發現死在自家的客廳茶桌下。
他的身上沒有任何外傷,隻有一把約一尺長的緻命水果刀正中背部的心窩,刀尖沒入他的身體的十公分,這是緻命的原因。
他的家沒有打鬥的迹象,鄰居會發現他死在家裡,是因為他的車子擋在巷口,令其他人的車子出入很不方便,所以有個和他太太比較熟的鄰居就到他家叫人,她在外面聽到房子裡明明有聲音,持續叫喚了五、六分鐘,卻不見有人來開門。
接著她又發現他家的門沒關,於是便自行推門而入;沒想到看到的竟是如此怵目驚心的場面。
死者的太太其實是一個身心長期飽受丈夫虐待的女人,她的精神狀況不良,不過鄰居說她平日很和善,除了稍微膽小、怯弱、和畏懼丈夫外,并沒有什麼精神病的傾向。
她的女兒一出生便是輕中度的自閉症兒童,因為她懷孕時不經醫生同意就亂服成藥,導緻胎兒腦部功能不健全。
她懷著對女兒的愧疚,長久以來一直努力為女兒尋醫洽療,但礙于環境和金錢的困頓,加上她的學曆、知識不足,因此一直以為這是因果報應,所以她十四歲大的女兒一直沒有上學和真正的求醫過。
她的女兒長久和她在家裡做手工過日子,當然,女兒的教育也是由她一手包辦。
慧安會找上我,是透過家扶中心的介紹。
她在偵辦這件案子時,發現了兩個有身心障礙的人都坦承自己是殺人兇手,也同時指稱對方是為自己擔罪,而且——除此之外,她什麼事都問不出來。
所以她不得不求助精神科的醫生來幫忙,隻是從她承辦至今,試過的心理醫生都無法找出接觸她們母女心靈的方法,得到的答案都和她一樣,為此——她隻好往外尋找更适當的人選。
在她多方的打探下,「梁婷婷」這三個字是多數人所肯定的,而這就是她自動找我的原因。
其實這麼複雜的事,我不愛也不想插手管,可是那可憐的兩個女人卻讓我開不了口拒絕慧安的請求。
那天晚上溫天丞見我猶豫不決的樣子,擔心我會為此受到傷害,或者為此疏忽對筱昭的照顧,所以他當場拒絕了慧安。
慧安則不顧他的反對,依舊苦苦地求我考慮。
我提出了另外兩名目前在醫學界也稍有名氣的精神科醫師,請她去找他們試試,看看對案情是否有幫助。
至于我是否願意幫忙,我告訴她,請她給我一、兩天的時間考慮,屆時我會打電話答覆地。
想想,我為什麼會完全忘記和她的定的事,一部分則必須怪爸爸多事。
在那天生日宴會後,我回家試着解釋和溫天丞之間的事,爸爸表面上接受我的解釋,但卻又要脅我必須接受楊智朗的邀約,才肯原諒我。
我氣他老是對我采取威脅的手段,也不理會他又回了溫家。
從那天起——半個月來,大姊和大媽幾乎天天打電話來當說客,而我實在不願意對她們提起楊智朗這個人的缺點,因此通常都以沉默來回應她們,直到大哥來到公司找溫天丞,又提起爸爸希望的事,我才勉強答應與楊智朗吃一次飯。
我打算用這次的飯局,一次對楊智朗說個清楚。
另外還有一件事,也是在爸爸生日宴會後那天發生的,我和溫天丞這段若有似無的感情出現了第三者,那個第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