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衆俠女失蹤
關燈
小
中
大
了塵道:“敝寺本有女施主不入内院之規定,但俠義會女俠又當别論,方丈破例恭請諸位。
” 當下衆人跟随知客,來到白衣殿,隻見十多個身披大紅袈裟的老僧人,已在殿前恭候。
當中一位老禅師,鶴發童顔,年約六旬,慈眉善目、和藹可親,這便是方丈廣仁大師。
廣仁大師跨出兩步,口誦佛号:“南無阿彌陀佛,俠義會會主俠駕光臨,恕老僧迎迓來遲,未出山門,實因少林多事之秋,請鐘會主原宥則個。
” 鐘吟也搶上前一躬到底:“晚輩等路過寶刹,特來拜谒方丈大師,幹擾清修,冒渎佛顔,還請大師莫怪!” 廣仁大師舉目上下一打量,心中不禁奇怪,這鐘吟後生正如知客所說,腳步虛飄,兩眼無神,哪像個内家高手?這玉神龍之大名,何以會冠之于他的頭上?但廣仁大師隻是心中存疑,神色上絲毫不露,當即笑呵呵說道:“施主年輕有為,俠義會俠名遠播,老衲也十分敬仰,隻恨無緣識荊,幸得今日在敝寺一見,足慰生平!” 鐘吟含笑道:“不敢當大師謬贊,少林寺乃武林泰山北鬥,晚輩等渴仰已久,今日拜谒寶刹,蒙方丈大師破例接見,乃晚輩等人三生有幸!” 接着向衆小俠道:“快快參見大師!” 毛一子帶頭自報姓名,一個個向大師見禮,人人禮貌周全。
廣仁大師及一幹僧衆,見來人除毛一子老道外,個個豐神朗逸,聰慧靈敏,對少林寺敬禮有加,十分尊崇,便都産生了好感。
廣仁大師又向衆小俠介紹了身旁的達摩院首座廣慈大師、羅漢堂首座廣濟大師、戒律院首座廣度大師等高僧,衆人又一一見禮,賓主方才進入殿中坐下。
早有小沙彌一一奉上香茗。
廣仁大師道:“施主不遠千裡,行止何處?” 鐘吟道:“晚輩等人欲往華山。
” 達摩院廣慈大師道:“施主欲參與無名島天下第一莊與華山劍派的較技麼?” 鐘吟道:“無名島仗技淩人,蔑視中原武林,強索已往命案,逼人太甚。
華山既有危難,理應拔刀相助,故晚輩奉會中前輩之命,赴華山共拒強敵。
” 羅漢堂廣濟大師問:“俠義會中不知有哪幾位武林高人?” 鐘吟據實回答:“瘋道人無憂道長、獨行客公孫磊、醉判官段雄、四海遊龍喻夢詩、天煞星朱瑞祥、飛鴻劍葛風、崆峒悟玄子道長、普陀山達摩嶺一心師太。
” 少林諸僧聽見這一串曾名震四方的武林名宿的名字,俱皆動容。
方丈廣仁大師道:“善哉,善哉,難怪俠義會叱咤風雲,原來有這許多位高手名宿坐鎮,彼輩高人隐迹後複出,武林幸甚,蒼生幸甚,何懼魔教不滅,妖邪不除。
” 達摩堂廣慈大師又問:“不知哪幾位高人駕臨華山?怎麼不與施主們一路?” 鐘吟答:“前輩們坐鎮總會,以防神魔教偷襲總會,隻遣晚輩們來此。
” 諸僧一聽此言,莫不大大失望。
他們曾奇怪俠義會隻這一般年輕人,何以能抗拒雄厚的神魔教,現在聽鐘吟這麼一說,恍然明白了其中緣由。
怪道是一班名宿高手在幕後撐持,否則隻憑幾個年青人,又怎能弄得出局面?待到聽說赴華山之行,這些名流一個也不曾前來,光這些年輕人鬥無名島,豈不是白白送死嗎? 戒律院廣度大師道:“無名島武功怪異,許多門派已被折服,俠義會名宿一個不出,光憑施主們赴華山之會,恕老衲直言,隻怕是不妥吧,望施主三思。
” 田秀秀妙目一瞥道:“敢問大師有何不可?請一一指明。
” 廣度大師肅容道:“憑施主們的修為,隻怕不是無名島的敵手。
” 田秀秀又問:“大師怎的知道我們不是無名島的敵手?” 廣度大師不好說了,隻說:“施主們年紀太輕,修為火候自然不足。
老衲直言不諱,也是一番好心。
” 田秀秀又道:“既然我們年輕修為不足,大師這般高壽,想必修為火候是很夠的了,那大師為何不去華山援救武林同道,光坐在這裡無動于衷呢?” 這田秀秀高傲精靈,嘴不饒人,她氣和尚看不起他們,就甩了這麼幾句出來。
這一下,少林諸僧面上變色,神情尴尬。
方丈廣仁大師合掌道:“阿彌陀佛,女施主指責得對。
無名島人縱橫江湖、屠戮武林,遲早也要上少林尋事,但老衲師兄弟乃佛門弟子,不宜主動滋事,以給人把柄,待無名島人找上少林,老衲到時才好與他理論。
” 這道理未必說得通,豈能服人? 田秀秀嘴一翹:“大師所言差矣,天下武林同道,本出一脈,休戚相關,唇亡齒寒,少林若是閉門守山,聽任無名島與神魔教屠盡天下各派,屆時少林又何以自保?望大師三思!” 她言詞鋒銳,又說在理處,叫人無法發火,真是下不來台。
鐘吟忙道:“田姑娘心直口快,望大師莫怪。
” 廣度大師并不生氣,道:“善哉善哉,女施主所言,并非無道理,但施主們此行,不是過于冒險了麼?” 姚菊秋早就心懷不滿,隻是不敢開口,見田秀秀說了話也未受到鐘吟責備,膽子這就大了起來。
她道:“華山有難,身為武林兒女,援救華山責無旁貸;見危授命,視死如歸,碧血丹心,氣貫長虹,浩然正氣,唯天可表!” 她剛說了兩句就沒詞了,畢竟當着許多人的面,她不免心慌意亂,但她心裡轉得極快,靈機一動,就把鐘吟在演武會上的話搬出一段來,叽咕叽咕,一口氣到底,倒也不差一字。
衆老僧聽她說得慷慨激昂,正氣浩然,又是出自一位小女娃之口,不禁俱皆動容。
方丈廣仁大師口喧佛号,道:“女施主巾帼英雄,不讓須眉,老衲好生敬佩。
” 羅漢堂廣濟大師道:“女施主見義勇為,不畏強暴,精神可嘉,但老衲以為,無名島人性情兇殘,倘若隻憑一腔熱血,恐未能扭轉大局,何苦作此無謂犧牲?” 鐘吟怕越說越僵,忙打岔道:“晚輩等少不更事,多多冒犯,望大師原宥。
隻是晚輩一事不明,欲請教方丈與各位大師,不知當言不當言?” 方丈道:“施主但請明言,老衲知無不答。
” 鐘吟正色道:“無名島人若在華山取勝,事後可能光臨貴寺,不知方丈以為然否?” 方丈肅容道:“施主所言不差,少林寺為人眼中之釘,無名島勢必與少林一戰。
” 鐘吟道:“據晚輩所知,無名島人僅出來一名總管和十多個莊中弟子。
總管矮雷公上官侯,以失傳已久的霹靂掌挫敗衆家高手。
霹靂掌發出時聲如雷霆,以其内火侵人心脈,實是厲害已極。
此外,莊中弟子會使一種指法,一指點出時,指力化為七線細如針尖的銳風,專破人護身罡氣,已傷了不少高手。
這還不算,近日又派出一批人手,由莊主公子率隊,據稱此人功力猶在前述諸人之上,而莊主本人,不久也将親臨中原。
此外,神魔教也極不容忽視,其實力隻怕比無名島還雄厚呢!教主其人,極可能是當年橫行天下的陰魔追魂長孫治呢!” 衆僧聽了,莫不驚駭。
羅漢堂廣濟大師道:“施主何以知之甚詳?” 鐘吟道:“晚輩與無名島人交過手,還吃過施陰魔追魂掌人暗算的虧。
” 衆僧又是一驚,對這個年青人均感到莫測高深,但又令人難以置信。
鐘吟續道:“以時下中原武林之危,不知大師有何高見,方能伏魔降妖,救濟蒼生,平息天下大劫?” 衆僧俱都一愣,不知如何回答。
方丈廣仁大師道:“不瞞施主,老衲等師兄弟實有愧于武林。
蓋因妖邪勢大,少林曾遣人前往武當、華山各派,探詢對付辦法,曾提出會盟一案,武當并無異議,唯華山不作答複。
此外,無名島人并無固定處所,神魔教又遠在江浙,似并無燃眉之急。
老衲等又顧慮出頭後引火燒山,佛門弟子似不宜惹來無盡煩惱,開啟禍端。
凡此種種,猶豫不決,故爾坐等事變,處處被動。
今觀施主等人年紀輕輕,不遠千裡跋涉,意在武林大義,令老衲汗顔,慚愧,慚愧!” 鐘吟等人聽方丈說出這番自責的話來,都一時不知所措,繼而又深受感動,大師不愧為修為極高的聖僧。
鐘吟連忙道:“大師休要自責,天下武林二十年未逢狂風巨浪,各大門派相互聯絡甚少,以緻被人各個擊破。
少林即使振臂一呼,許多人恐怕隻知明哲保身,置之不理,徒使少林惹上強敵,還不為天下人諒解,此為少林之所難也。
如今華山之危迫在眉睫,大師準備如何處置?” 廣仁大師隻見鐘吟為少林辯解,不給人以難堪,心中又增多了好感。
便道:“少林願派出精英,與會主共赴華山。
” 鐘吟等人大喜。
鐘吟道:“如此,天下武林幸甚。
華山之會後,少林若有差遣,晚輩等甘願效力。
” 廣仁大師道了謝。
廣濟、廣慈、廣度幾位大師心想,方丈見爾等年輕無知,但義援華山,精神可嘉,這才派我寺高手相伴,一則為華山共拒強敵,一則也為保護爾等,少林哪裡又會因事要你們插手呢?你們來幫忙,不是越幫越忙嗎?唉,年輕人畢竟是年輕人,幼稚無知,天真爛漫得緊呢。
隻是少林這一插手華山,隻怕不得安甯了。
鐘
” 當下衆人跟随知客,來到白衣殿,隻見十多個身披大紅袈裟的老僧人,已在殿前恭候。
當中一位老禅師,鶴發童顔,年約六旬,慈眉善目、和藹可親,這便是方丈廣仁大師。
廣仁大師跨出兩步,口誦佛号:“南無阿彌陀佛,俠義會會主俠駕光臨,恕老僧迎迓來遲,未出山門,實因少林多事之秋,請鐘會主原宥則個。
” 鐘吟也搶上前一躬到底:“晚輩等路過寶刹,特來拜谒方丈大師,幹擾清修,冒渎佛顔,還請大師莫怪!” 廣仁大師舉目上下一打量,心中不禁奇怪,這鐘吟後生正如知客所說,腳步虛飄,兩眼無神,哪像個内家高手?這玉神龍之大名,何以會冠之于他的頭上?但廣仁大師隻是心中存疑,神色上絲毫不露,當即笑呵呵說道:“施主年輕有為,俠義會俠名遠播,老衲也十分敬仰,隻恨無緣識荊,幸得今日在敝寺一見,足慰生平!” 鐘吟含笑道:“不敢當大師謬贊,少林寺乃武林泰山北鬥,晚輩等渴仰已久,今日拜谒寶刹,蒙方丈大師破例接見,乃晚輩等人三生有幸!” 接着向衆小俠道:“快快參見大師!” 毛一子帶頭自報姓名,一個個向大師見禮,人人禮貌周全。
廣仁大師及一幹僧衆,見來人除毛一子老道外,個個豐神朗逸,聰慧靈敏,對少林寺敬禮有加,十分尊崇,便都産生了好感。
廣仁大師又向衆小俠介紹了身旁的達摩院首座廣慈大師、羅漢堂首座廣濟大師、戒律院首座廣度大師等高僧,衆人又一一見禮,賓主方才進入殿中坐下。
早有小沙彌一一奉上香茗。
廣仁大師道:“施主不遠千裡,行止何處?” 鐘吟道:“晚輩等人欲往華山。
” 達摩院廣慈大師道:“施主欲參與無名島天下第一莊與華山劍派的較技麼?” 鐘吟道:“無名島仗技淩人,蔑視中原武林,強索已往命案,逼人太甚。
華山既有危難,理應拔刀相助,故晚輩奉會中前輩之命,赴華山共拒強敵。
” 羅漢堂廣濟大師問:“俠義會中不知有哪幾位武林高人?” 鐘吟據實回答:“瘋道人無憂道長、獨行客公孫磊、醉判官段雄、四海遊龍喻夢詩、天煞星朱瑞祥、飛鴻劍葛風、崆峒悟玄子道長、普陀山達摩嶺一心師太。
” 少林諸僧聽見這一串曾名震四方的武林名宿的名字,俱皆動容。
方丈廣仁大師道:“善哉,善哉,難怪俠義會叱咤風雲,原來有這許多位高手名宿坐鎮,彼輩高人隐迹後複出,武林幸甚,蒼生幸甚,何懼魔教不滅,妖邪不除。
” 達摩堂廣慈大師又問:“不知哪幾位高人駕臨華山?怎麼不與施主們一路?” 鐘吟答:“前輩們坐鎮總會,以防神魔教偷襲總會,隻遣晚輩們來此。
” 諸僧一聽此言,莫不大大失望。
他們曾奇怪俠義會隻這一般年輕人,何以能抗拒雄厚的神魔教,現在聽鐘吟這麼一說,恍然明白了其中緣由。
怪道是一班名宿高手在幕後撐持,否則隻憑幾個年青人,又怎能弄得出局面?待到聽說赴華山之行,這些名流一個也不曾前來,光這些年輕人鬥無名島,豈不是白白送死嗎? 戒律院廣度大師道:“無名島武功怪異,許多門派已被折服,俠義會名宿一個不出,光憑施主們赴華山之會,恕老衲直言,隻怕是不妥吧,望施主三思。
” 田秀秀妙目一瞥道:“敢問大師有何不可?請一一指明。
” 廣度大師肅容道:“憑施主們的修為,隻怕不是無名島的敵手。
” 田秀秀又問:“大師怎的知道我們不是無名島的敵手?” 廣度大師不好說了,隻說:“施主們年紀太輕,修為火候自然不足。
老衲直言不諱,也是一番好心。
” 田秀秀又道:“既然我們年輕修為不足,大師這般高壽,想必修為火候是很夠的了,那大師為何不去華山援救武林同道,光坐在這裡無動于衷呢?” 這田秀秀高傲精靈,嘴不饒人,她氣和尚看不起他們,就甩了這麼幾句出來。
這一下,少林諸僧面上變色,神情尴尬。
方丈廣仁大師合掌道:“阿彌陀佛,女施主指責得對。
無名島人縱橫江湖、屠戮武林,遲早也要上少林尋事,但老衲師兄弟乃佛門弟子,不宜主動滋事,以給人把柄,待無名島人找上少林,老衲到時才好與他理論。
” 這道理未必說得通,豈能服人? 田秀秀嘴一翹:“大師所言差矣,天下武林同道,本出一脈,休戚相關,唇亡齒寒,少林若是閉門守山,聽任無名島與神魔教屠盡天下各派,屆時少林又何以自保?望大師三思!” 她言詞鋒銳,又說在理處,叫人無法發火,真是下不來台。
鐘吟忙道:“田姑娘心直口快,望大師莫怪。
” 廣度大師并不生氣,道:“善哉善哉,女施主所言,并非無道理,但施主們此行,不是過于冒險了麼?” 姚菊秋早就心懷不滿,隻是不敢開口,見田秀秀說了話也未受到鐘吟責備,膽子這就大了起來。
她道:“華山有難,身為武林兒女,援救華山責無旁貸;見危授命,視死如歸,碧血丹心,氣貫長虹,浩然正氣,唯天可表!” 她剛說了兩句就沒詞了,畢竟當着許多人的面,她不免心慌意亂,但她心裡轉得極快,靈機一動,就把鐘吟在演武會上的話搬出一段來,叽咕叽咕,一口氣到底,倒也不差一字。
衆老僧聽她說得慷慨激昂,正氣浩然,又是出自一位小女娃之口,不禁俱皆動容。
方丈廣仁大師口喧佛号,道:“女施主巾帼英雄,不讓須眉,老衲好生敬佩。
” 羅漢堂廣濟大師道:“女施主見義勇為,不畏強暴,精神可嘉,但老衲以為,無名島人性情兇殘,倘若隻憑一腔熱血,恐未能扭轉大局,何苦作此無謂犧牲?” 鐘吟怕越說越僵,忙打岔道:“晚輩等少不更事,多多冒犯,望大師原宥。
隻是晚輩一事不明,欲請教方丈與各位大師,不知當言不當言?” 方丈道:“施主但請明言,老衲知無不答。
” 鐘吟正色道:“無名島人若在華山取勝,事後可能光臨貴寺,不知方丈以為然否?” 方丈肅容道:“施主所言不差,少林寺為人眼中之釘,無名島勢必與少林一戰。
” 鐘吟道:“據晚輩所知,無名島人僅出來一名總管和十多個莊中弟子。
總管矮雷公上官侯,以失傳已久的霹靂掌挫敗衆家高手。
霹靂掌發出時聲如雷霆,以其内火侵人心脈,實是厲害已極。
此外,莊中弟子會使一種指法,一指點出時,指力化為七線細如針尖的銳風,專破人護身罡氣,已傷了不少高手。
這還不算,近日又派出一批人手,由莊主公子率隊,據稱此人功力猶在前述諸人之上,而莊主本人,不久也将親臨中原。
此外,神魔教也極不容忽視,其實力隻怕比無名島還雄厚呢!教主其人,極可能是當年橫行天下的陰魔追魂長孫治呢!” 衆僧聽了,莫不驚駭。
羅漢堂廣濟大師道:“施主何以知之甚詳?” 鐘吟道:“晚輩與無名島人交過手,還吃過施陰魔追魂掌人暗算的虧。
” 衆僧又是一驚,對這個年青人均感到莫測高深,但又令人難以置信。
鐘吟續道:“以時下中原武林之危,不知大師有何高見,方能伏魔降妖,救濟蒼生,平息天下大劫?” 衆僧俱都一愣,不知如何回答。
方丈廣仁大師道:“不瞞施主,老衲等師兄弟實有愧于武林。
蓋因妖邪勢大,少林曾遣人前往武當、華山各派,探詢對付辦法,曾提出會盟一案,武當并無異議,唯華山不作答複。
此外,無名島人并無固定處所,神魔教又遠在江浙,似并無燃眉之急。
老衲等又顧慮出頭後引火燒山,佛門弟子似不宜惹來無盡煩惱,開啟禍端。
凡此種種,猶豫不決,故爾坐等事變,處處被動。
今觀施主等人年紀輕輕,不遠千裡跋涉,意在武林大義,令老衲汗顔,慚愧,慚愧!” 鐘吟等人聽方丈說出這番自責的話來,都一時不知所措,繼而又深受感動,大師不愧為修為極高的聖僧。
鐘吟連忙道:“大師休要自責,天下武林二十年未逢狂風巨浪,各大門派相互聯絡甚少,以緻被人各個擊破。
少林即使振臂一呼,許多人恐怕隻知明哲保身,置之不理,徒使少林惹上強敵,還不為天下人諒解,此為少林之所難也。
如今華山之危迫在眉睫,大師準備如何處置?” 廣仁大師隻見鐘吟為少林辯解,不給人以難堪,心中又增多了好感。
便道:“少林願派出精英,與會主共赴華山。
” 鐘吟等人大喜。
鐘吟道:“如此,天下武林幸甚。
華山之會後,少林若有差遣,晚輩等甘願效力。
” 廣仁大師道了謝。
廣濟、廣慈、廣度幾位大師心想,方丈見爾等年輕無知,但義援華山,精神可嘉,這才派我寺高手相伴,一則為華山共拒強敵,一則也為保護爾等,少林哪裡又會因事要你們插手呢?你們來幫忙,不是越幫越忙嗎?唉,年輕人畢竟是年輕人,幼稚無知,天真爛漫得緊呢。
隻是少林這一插手華山,隻怕不得安甯了。
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