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副對聯
關燈
小
中
大
以設了計謀,于光天化日之下暗襲鐘玉成,然後夜晚再來鐘宅搜索。
所以,他和吟兒守在靈堂特别警覺,房頭上的動靜豈能瞞得過當年罕逢敵手的劍神?他身形不動,雙肩一晃就到了天井,大袖一拂,無比剛猛的勁力就朝屋頂上沖去,對方冷笑一聲,也發出了掌力,隻聽“砰”的一聲大震,有人悶哼一聲,接着衣袂飄飄,走得一個不剩。
邵天龍雖然震傷了對方,但也被對方的掌力震得雙肩搖晃,這使他大吃一驚。
因他痛恨賊人的陰狠,下手決不留情,适才一袖之力已使出了七成功力,自信敵手必斃于掌下,哪知對方僅被震傷遁走,這份功力已達到了江湖上的一流高手。
他本欲跟蹤追擊,但顧慮吟兒一人無人照看,隻好回到靈室。
一坐定靜思,覺得十分蹊跷。
賊人有此功力,足可和鐘玉成一較,想是擔心鐘玉成已得秘籍,練出了神功,不敢正面交鋒,才出此下策,在大街上進行偷襲。
如此看來,八公老人果真獲得了什麼秘籍,這一點倒不能忽略,以後讓吟兒認真探訪。
然後,他又想到吟兒的父親中的是陰魔追魂掌,此事非同小可,這就意味着老魔長孫治野心未泯。
五十年前長孫治橫行江湖,黑白兩道,聞名喪膽。
老魔行蹤無定,詭秘奸猾,一些正道高手相約追蹤,怎耐費盡氣力仍尋他不着,事後人一分散,便慘遭老魔報複,無一幸免。
後來終于惹惱了幾位出世高手,相約找他決鬥,老魔自知不敵,便不再出來作惡,這一藏就是二十年。
二十年後,老魔複出,江湖上又是一片腥風血雨。
那幾位高人大多仙去,有的不知所終。
老魔膽大妄為,無人能抑其鋒。
所幸天下之大,能人輩出。
佛門高僧空靈禅師與名動天下的劍神邵天龍聯袂訪兇,在甘肅胭脂山一戰,結果如何,江湖上無人知道,傳說紛纭,但邵天龍自己當然是知道的。
他記得,三十年前那一次較技,真是兇險萬分。
長孫治竟約了塞外匿藏多年的兇魔無敵閻羅張錦鶴助拳,雙方動手後一拼就是千招,結果空靈禅師勝長孫治一招,自己以天罡劍法險勝一招,劃破了張錦鶴的臂腕。
空靈禅師本着佛門慈悲之念,苦勸兩個魔頭放下屠刀。
最後長孫治提出,雙方退出江湖。
一晃三十年過去,老魔未再出江湖,但塞外仍以二魔為尊,隻是不曾踏入中原為惡罷了。
如今陰魔追魂掌出現,說明老魔的門下已滲入内地,不出十年,江湖上必定又要掀起惡風濁浪,這事非同小可,定要與空靈禅師商量出個對策來。
邵天龍邊想邊走,不覺到了圓通寺。
圓通寺座落于城内螺峰山腳下,依崖而建。
這螺峰山因“山色深碧,盤旋如螺”而得名。
元朝大德五年創建圓通寺,曆時十八載方建成。
寺内供奉着如來佛、阿彌陀佛、藥師佛的金身,四壁塑有五百羅漢。
進奉的香客絡繹不絕,香火甚旺。
邵天龍攜着鐘吟進了大殿,向一位中年僧人問洵道:“敢煩大師通禀空靈老丈,老朽求見。
” 那僧人似乎感到詫異,微微一怔說:“方丈年事已高,潛心修禅,多年不見外客,施主就不必打擾老禅師清修了吧。
” 邵天龍道:“老朽遠道而來,就為的是尋訪老友,望大師方便,隻需通禀禅師一聲,說是浙江莫幹山故友拜谒,見與不見,由老禅師定奪,不知大師以為然否?” 中年僧人正是知客僧,見對方須發皆白,諒不是诳語,便道:“方丈早巳閉門謝客,施主既是遠道而來,貧僧就破例為施主通禀,見與不見就看施主的造化了。
” 說完就往裡院去了。
不一會兒,知客僧返回,恭恭敬敬向邵天龍施禮:“施主請進。
” 邵天龍牽着鐘吟,跟着知客僧出了大殿,穿過一道月門,來到一進小院。
但見院内綠樹婆娑,茶花朵朵,十分清幽,确是個修禅的好所在。
知客僧來到正中一間屋前,恭身禀道:“貴客到!” 隻聽裡面一個低沉的聲音回道:“請進。
” 知客僧推開門,引進客人,便徑自返回。
邵天龍牽着鐘吟跨過門檻進屋,隻見供桌下的蒲團上,坐着一位身披大紅袈裟,須肩皆白的老和尚。
一見客人進來,老禅師起身迎客:“阿彌陀佛,施主别來無恙!” 邵天龍深施一禮:“老禅師安好!” 鐘吟不用招呼,學着邵天龍躬腰施禮。
空靈禅師道:“善哉、善哉,此小兒根骨清奇,宅心仁厚,不知如何稱呼施主?” 邵天龍道:“說來話長……” 空靈禅師忙道:“施主請坐,老衲失禮了!” 賓主坐下,自有小沙彌前來奉上一杯香茗,賓主免不了扯談些别後情形,并為已作古的江湖豪俠生些感慨。
空靈禅師早年出家在天台山,得佛門異人傳了一身絕世神功。
藝成後不顯不揚,不為人知。
後因一黑道魁首荼毒生靈,罪行昭著而又無人能治,空靈禅師隻好悄悄下山将其誅滅,從此一舉成名。
後又與劍神邵天龍鬥陰魔追魂,更是舉世皆知,因而時時有人造訪求教。
老禅師不勝其擾,遂不告而别,遠走南荒,其行蹤隻有邵天龍一人知道。
雙方談談說說,逐漸轉向邵天龍來意。
邵天龍道:“老朽每十年探訪禅師一次,此行本是最後一次,原不該以俗事再幹擾老禅師清修,不料此行卻遇到了兇兆,事關今後江湖大計,隻好說出來請老禅師參詳參詳了。
” 空靈禅師道:“施主不必客氣,請說。
” 邵天龍便把這幾日發生的事詳細講述一番。
空靈神師聽後,連道:“善哉、善哉!” 邵天龍道:“觀此情形,陰魔追魂不甘寂寞,其徒處心積慮,不擇手段搶奪八公老人秘籍,志在修習上乘武功,卷土重來,老朽預計不出十年,必将為禍中原武林,老朽從浙江赴雲南途中,聽不少江湖人士議論老魔,說其在西北地帶根牢基固,在中原地帶立不住足的黑道魁首、狂徒兇犯,紛紛投奔麾下以求蔭庇,違背當年立下的誓言。
” 空靈禅師歎道:“孽障、孽障,老衲當年一念之仁,倒是種下了無窮禍根了,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邵天龍見老禅師自責,忙道:“老禅師慈悲為懷,普濟衆生,隻怪妖孽不思悔改,怙惡不悛,如今之計,必須想出個萬全之策方好。
” 空靈禅師垂目輕喧佛号:“阿彌陀佛,老衲塵緣已盡,不日涅檗,難以再有作為。
” 邵天龍知道老禅師誤會了己意,解釋說:“老禅師早離塵世,自不能再涉塵緣,老朽年
所以,他和吟兒守在靈堂特别警覺,房頭上的動靜豈能瞞得過當年罕逢敵手的劍神?他身形不動,雙肩一晃就到了天井,大袖一拂,無比剛猛的勁力就朝屋頂上沖去,對方冷笑一聲,也發出了掌力,隻聽“砰”的一聲大震,有人悶哼一聲,接着衣袂飄飄,走得一個不剩。
邵天龍雖然震傷了對方,但也被對方的掌力震得雙肩搖晃,這使他大吃一驚。
因他痛恨賊人的陰狠,下手決不留情,适才一袖之力已使出了七成功力,自信敵手必斃于掌下,哪知對方僅被震傷遁走,這份功力已達到了江湖上的一流高手。
他本欲跟蹤追擊,但顧慮吟兒一人無人照看,隻好回到靈室。
一坐定靜思,覺得十分蹊跷。
賊人有此功力,足可和鐘玉成一較,想是擔心鐘玉成已得秘籍,練出了神功,不敢正面交鋒,才出此下策,在大街上進行偷襲。
如此看來,八公老人果真獲得了什麼秘籍,這一點倒不能忽略,以後讓吟兒認真探訪。
然後,他又想到吟兒的父親中的是陰魔追魂掌,此事非同小可,這就意味着老魔長孫治野心未泯。
五十年前長孫治橫行江湖,黑白兩道,聞名喪膽。
老魔行蹤無定,詭秘奸猾,一些正道高手相約追蹤,怎耐費盡氣力仍尋他不着,事後人一分散,便慘遭老魔報複,無一幸免。
後來終于惹惱了幾位出世高手,相約找他決鬥,老魔自知不敵,便不再出來作惡,這一藏就是二十年。
二十年後,老魔複出,江湖上又是一片腥風血雨。
那幾位高人大多仙去,有的不知所終。
老魔膽大妄為,無人能抑其鋒。
所幸天下之大,能人輩出。
佛門高僧空靈禅師與名動天下的劍神邵天龍聯袂訪兇,在甘肅胭脂山一戰,結果如何,江湖上無人知道,傳說紛纭,但邵天龍自己當然是知道的。
他記得,三十年前那一次較技,真是兇險萬分。
長孫治竟約了塞外匿藏多年的兇魔無敵閻羅張錦鶴助拳,雙方動手後一拼就是千招,結果空靈禅師勝長孫治一招,自己以天罡劍法險勝一招,劃破了張錦鶴的臂腕。
空靈禅師本着佛門慈悲之念,苦勸兩個魔頭放下屠刀。
最後長孫治提出,雙方退出江湖。
一晃三十年過去,老魔未再出江湖,但塞外仍以二魔為尊,隻是不曾踏入中原為惡罷了。
如今陰魔追魂掌出現,說明老魔的門下已滲入内地,不出十年,江湖上必定又要掀起惡風濁浪,這事非同小可,定要與空靈禅師商量出個對策來。
邵天龍邊想邊走,不覺到了圓通寺。
圓通寺座落于城内螺峰山腳下,依崖而建。
這螺峰山因“山色深碧,盤旋如螺”而得名。
元朝大德五年創建圓通寺,曆時十八載方建成。
寺内供奉着如來佛、阿彌陀佛、藥師佛的金身,四壁塑有五百羅漢。
進奉的香客絡繹不絕,香火甚旺。
邵天龍攜着鐘吟進了大殿,向一位中年僧人問洵道:“敢煩大師通禀空靈老丈,老朽求見。
” 那僧人似乎感到詫異,微微一怔說:“方丈年事已高,潛心修禅,多年不見外客,施主就不必打擾老禅師清修了吧。
” 邵天龍道:“老朽遠道而來,就為的是尋訪老友,望大師方便,隻需通禀禅師一聲,說是浙江莫幹山故友拜谒,見與不見,由老禅師定奪,不知大師以為然否?” 中年僧人正是知客僧,見對方須發皆白,諒不是诳語,便道:“方丈早巳閉門謝客,施主既是遠道而來,貧僧就破例為施主通禀,見與不見就看施主的造化了。
” 說完就往裡院去了。
不一會兒,知客僧返回,恭恭敬敬向邵天龍施禮:“施主請進。
” 邵天龍牽着鐘吟,跟着知客僧出了大殿,穿過一道月門,來到一進小院。
但見院内綠樹婆娑,茶花朵朵,十分清幽,确是個修禅的好所在。
知客僧來到正中一間屋前,恭身禀道:“貴客到!” 隻聽裡面一個低沉的聲音回道:“請進。
” 知客僧推開門,引進客人,便徑自返回。
邵天龍牽着鐘吟跨過門檻進屋,隻見供桌下的蒲團上,坐着一位身披大紅袈裟,須肩皆白的老和尚。
一見客人進來,老禅師起身迎客:“阿彌陀佛,施主别來無恙!” 邵天龍深施一禮:“老禅師安好!” 鐘吟不用招呼,學着邵天龍躬腰施禮。
空靈禅師道:“善哉、善哉,此小兒根骨清奇,宅心仁厚,不知如何稱呼施主?” 邵天龍道:“說來話長……” 空靈禅師忙道:“施主請坐,老衲失禮了!” 賓主坐下,自有小沙彌前來奉上一杯香茗,賓主免不了扯談些别後情形,并為已作古的江湖豪俠生些感慨。
空靈禅師早年出家在天台山,得佛門異人傳了一身絕世神功。
藝成後不顯不揚,不為人知。
後因一黑道魁首荼毒生靈,罪行昭著而又無人能治,空靈禅師隻好悄悄下山将其誅滅,從此一舉成名。
後又與劍神邵天龍鬥陰魔追魂,更是舉世皆知,因而時時有人造訪求教。
老禅師不勝其擾,遂不告而别,遠走南荒,其行蹤隻有邵天龍一人知道。
雙方談談說說,逐漸轉向邵天龍來意。
邵天龍道:“老朽每十年探訪禅師一次,此行本是最後一次,原不該以俗事再幹擾老禅師清修,不料此行卻遇到了兇兆,事關今後江湖大計,隻好說出來請老禅師參詳參詳了。
” 空靈禅師道:“施主不必客氣,請說。
” 邵天龍便把這幾日發生的事詳細講述一番。
空靈神師聽後,連道:“善哉、善哉!” 邵天龍道:“觀此情形,陰魔追魂不甘寂寞,其徒處心積慮,不擇手段搶奪八公老人秘籍,志在修習上乘武功,卷土重來,老朽預計不出十年,必将為禍中原武林,老朽從浙江赴雲南途中,聽不少江湖人士議論老魔,說其在西北地帶根牢基固,在中原地帶立不住足的黑道魁首、狂徒兇犯,紛紛投奔麾下以求蔭庇,違背當年立下的誓言。
” 空靈禅師歎道:“孽障、孽障,老衲當年一念之仁,倒是種下了無窮禍根了,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邵天龍見老禅師自責,忙道:“老禅師慈悲為懷,普濟衆生,隻怪妖孽不思悔改,怙惡不悛,如今之計,必須想出個萬全之策方好。
” 空靈禅師垂目輕喧佛号:“阿彌陀佛,老衲塵緣已盡,不日涅檗,難以再有作為。
” 邵天龍知道老禅師誤會了己意,解釋說:“老禅師早離塵世,自不能再涉塵緣,老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