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副對聯

關燈
當即大袖一揮,一股猛烈的罡氣擊向車轅,隻聽一聲暴響,車轅斷裂,轅馬也被擊倒在地,一陣哀鳴,再也爬不起來。

    那遮得嚴嚴實實的車廂翻倒一邊。

    老者身形正好落到車廂旁邊,他想看看裡面究竟是何許人,伸手掀開布簾,裡面卻空無一人。

    老者也來不及思索其中緣故,心中還惦記着那被車輪撞倒的小兒,立即轉身邁步,就在這同一瞬間,他又聽到了一陣歡呼驚叫,待他轉過身來,不禁愣在當場,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原該不死也要重傷的小兒,就在離他四丈開外的地方,正從地上爬起來,驚惶萬分地拍打身上的塵土,揉摩腰膝腿腳,大概是摔痛了什麼地方。

    四周的人群,紛向小兒擁來。

    老者身形微晃。

    已搶先到了小兒跟前。

     “娃兒,你沒有摔傷?”老者急問。

     小兒清秀的臉上滿是驚駭:“多勞老丈動問。

    小子渾身疼痛,也不知傷也沒傷。

    ” 這孩子口齒伶俐,禮貌周全,頗讨老者的歡心。

     “來,我替你檢驗傷勢。

    ”老者說着,雙手立即在小兒身上摸捏。

     果然,小兒身上骨頭未斷,隻有些擦傷。

    老者不禁大奇,心想,世上難道真有天生的鋼筋鐵骨不成?此兒根骨清奇,是練武的上上之材,不知是何人家的子弟。

     此刻人們圍滿四周,議論紛紛。

    有的談論老者神功蓋世,有的對小兒啧啧稱奇。

     老者不耐嘈雜,對小兒卻大有興趣,便拉着小兒的手說:“家在何處?上家裡去吧。

    ” 小兒說:“家父就在街邊擺字攤,待小子見過家父後,恭請老丈光臨寒舍。

    ” 老者一聽小兒竟是那書生的兒子,這才想起适才聽到書生驚呼“吟兒”躍起半空之事,他既然施展了輕功,何以這半天還不過來?對了,他剛躍起便悶哼一聲,似乎真力不繼下墜,莫不是原先就受了内傷,妄動真氣不得?于是一手抱起小兒,就往人堆外走。

     擠出入堆,就看見書生仍盤膝坐在席上,全不理周圍的喧騰。

    老者心想,果是在運功療傷,連自己小兒的命也顧不得了,傷勢大概不輕,自己索性看在小兒面上,助他一臂之力吧。

     便抱着小兒大步走去。

     來到攤前,小兒掙紮着下地,口中喚着爹爹,就要撲過去。

     老者急忙抓住小兒:“娃兒,動不得,你爹爹生病了。

    ” 書生面色蒼白,一臉痛苦,汗珠滾滾而下,渾身顫抖。

     老者吃了一驚,擡手一指,一縷指風發出,連點書生幾處大穴,然後用胳膊挾起書生,一手抱起小兒,運起護身罡氣,穿出人叢,讓小兒指路,直奔書生寓所。

     書生家離字攤不遠,穿過大街,拐進小巷,轉兩個彎便到。

     小兒從老者臂上跳下,開了門鎖,一躬身:“寒舍已到,老丈請進。

    ” 這是個小四合院,小小的天井裡置放着幾盆茶花。

    迎面三間平房,側房兩間,卻不見有人出來迎接。

     小兒将老者引進,卧室中設備簡陋,除兩張木床外,隻有幾個凳子。

     老者将書生放在床上,書生面色灰白,氣息微弱。

     小兒淚汪汪地問道:“老丈,我爹爹病得重麼?要不要請郎中?” 老者搖搖頭,開始為書生驗傷。

    他解開書生衣襟,逐一檢視,才發現書生背上隐現一個淡藍手印,不禁大吃一驚,急忙從懷中掏出一顆丹藥塞進書生嘴裡,然後解開穴道,一手按上背心靈台穴,注入真力,不到片刻,書生旋即蘇醒過來,氣色好了許多,他睜眼看見老者,便掙紮着要坐起來。

     “别動,你服了我的保元護心丹,我又以内力催化了藥力,一時三刻保你無虞,有什麼話就躺着說吧。

    ” 書生點點頭:“得罪老丈了,大恩……” 老者打斷他的話,道:“武林中人不必講虛禮,還是說說你這傷是怎麼回事吧。

    ” 書生道:“謹遵台命,小兒是否……” “爹爹,吟兒無恙!”站在老者身後的小兒一躍而出。

     老者問:“此子被車輪撞飛,居然不帶内傷,是不是練了功夫?” 書生道:“晚輩從他出生後,天天以氣進行按摩,順着經絡脈道運行,到六歲便授以内功心法,但僅是練氣而已,别的功夫未練。

    他之所以經得住摔打,不知是否與此有關?” 老者道:“也許是這原因吧。

    你因何受傷?遭到何人偷襲?” 書生一歎道:“敢問前輩名号?” 老者道:“老朽本不願再提姓名,但你中了陰魔追魂掌,傷勢不輕,再觀你賣字言行,想來必有隐情,若不通報姓氏,諒你也不放心。

    老朽邵天龍,不知你可聽過?” 書生大驚,一時十分激動:“原來老前輩就是三十年前縱橫江湖的劍神,請恕晚輩不識之罪。

    晚輩既然中了陰魔追魂掌,想來已無生望,晚輩隻此一子,小時又喪其母,孤苦伶仃,隻有拜托老前輩了,不知老前輩……” 邵天龍知其有托孤之意,便慨然允諾。

     書生大喜,急命小兒叩頭。

     小兒立即跪倒在地,口中說道:“爺爺,吟兒叩頭了。

    ” 書生道:“稱師傅,有劍神老人家教你,何愁大仇不報?” 邵天龍道:“不要稱師傅了,就叫爺爺吧,吟兒不是已經叫了麼?” 書生更是喜歡,淚水溢出,激動萬分。

     吟兒叩畢,乖乖站立床榻邊。

     書生又道:“晚輩鐘玉成,人稱玉面書生,乃淮北八公山八公老人首徒……” 邵天龍點頭道:“四十年前,我與令師有一面之緣,令師如今安在?” 書生道:“家師已經仙去……” 邵天龍歎息道:“令師年庚小我二十多歲,怎地就……” 書生歎道:“前輩有所不知,家師是被人暗害殒命的。

    ” 邵天龍白眉一聳:“哦?那是何人所為?” 鐘玉成又是一聲歎息:“一年前,晚輩上山為家師祝賀六十五歲大壽。

    家師素喜清靜,在八公山擇地建屋而居,和武林人物并無來往,除了少數老友外,向不接待外客。

    我與師弟草上飄蔣金彪,每兩年上山祝壽一次,這也是恩師規定的。

    我和師弟每次上山,恩師都将新研出的本門武功心得加以傳授。

    三年前祝壽時,恩師不再有武功傳授。

    我和師弟問及,恩師忽然說,本門功夫雖好,卻是螢火之光,不必再去深研。

    我和師弟聽了大吃一驚,當時面面相觑,不知恩師他老人家何以出此言,對本門功夫妄自菲薄。

    恩師見我倆驚詫之狀,又說兩年後待我們再到八公山時,他老人家自有一番交代。

    壽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