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關燈
年輕人一束束的點交着花,該送的都有了,還外帶一束送給眼前丫頭的,不但送花,還一句一聲“姑娘”叫的挺好聽。

     姑娘家哪個不喜歡俊哥兒,更何況俊哥兒會做人,嘴像抹了蜜。

     于是,丫頭沒馬上進去,跟年輕人聊了起來。

     年輕人說:“聽說你們府裡有座‘四寶齋’,是你們王爺的書房,既氣派,又雅緻,内城裡沒幾家比得上的。

    ” 丫頭有點得意,傲然道: “可不,我們王爺見客,都在他‘四寶齋’書房,很少在廳裡。

    ” 年輕人道:“我給一家金府送過花,他們府裡也有間氣派的書房,叫什麼我忘了,聽說你們兩家的主人,常因為比書房起争執,是麼?” 丫頭有點茫然:“哪個金家,你說的是哪個金家,我怎麼沒聽說過?” 這可好,丫頭她連哪個金家都不知道。

     年輕人想了一下,道:“我說不上來,反正那一家姓金就是了,據說也是家王府,宅第跟你們‘肅王府’差不多大。

    ” 丫頭道:“什麼王府就是什麼王府,管他姓金姓銀,你說的這一家在哪兒總知道吧。

    ” 年輕人道:“我送花還沒送幾回,還都是跟着人家去的,怎麼記得住那道街,什麼胡同,對了,姑娘在‘肅王府’不隻一天了,總知道内城裡的哪個大府邸姓金吧。

    ” 丫頭道:“我在‘肅王府’不隻一天了,可是我還真不知道哪一家姓金。

    ” 年輕人他暗暗皺了眉,還想再說,隻聽後門裡遠遠有人叫“雙喜”,叫人的是個女子,聲音尖尖的。

     丫頭慌了,忙道:“叫我了,我得趕緊進去了,不能跟你說話了。

    ” 年輕人也忙道:“那姑娘趕緊進去吧。

    ” 丫頭道:“明天你來不來?” 聽口氣,她是希望年輕人明天還能來。

     年輕人道:“不一定,明兒個要是我姨媽好了,她就自個兒來了。

    ” 丫頭道:“剛好,不能太累,得歇息兩天。

    ” 年輕人還沒答話,裡頭又有人叫“雙喜”,這回聲音近多了,丫頭答應一聲忙進去了,還很快的關上了後門,似乎她怕裡頭的人看見年輕人。

     後門一關上,年輕人也很快的提着空籃子走了,似乎他也不願讓裡頭的人看見。

     □□□□□□ “肅王府”後門臨着一條僻靜的小胡同,年輕人到了拐角處停住了。

     拐角處的牆根兒,目瞪口呆的坐着一個中年婦人,穿一身粗布衣褲,可是很幹淨,頭上還包塊布,典型的賣花婦。

     年輕人把她扶了起來,道:“我替你把花送到了,我跟丫頭雙喜說,你是我姨媽,今兒個人不舒适,明兒個你也這麼說。

     她會信,不會懷疑,我保證不會有事,你要是不聽我的,倒楣的是你不是我,她要是問起我來,你就說回鄉下去了,随便你說,籃子還你,給你點銀子,算是謝謝你,也算給你壓驚。

    ” 他擡手在中年婦人肩上拍了一下,中年婦人機伶一顫醒了,醒來馬上就是一臉驚容,他沒等她有任何反應,把籃子塞還她就走了,轉眼不見了人影。

     中年婦人一眼看見籃子裡有塊碎銀子,一臉驚容歸一臉驚容,可是她一聲也沒吭,忙提着籃子也走了,走得也不慢。

     □□□□□□ 年輕人當然就是李豪,他這時候站在另一條胡同皺了眉。

     那個丫頭雙喜,在“肅王府”不少年了,對内城裡的各府邸,聽也應該聽得很熟了,連她都不知道哪一家姓金,可見那位金老爺姓的那個“金”,是假不真。

     為什麼說他的姓是假不真,而不是冒充的呢? 因為他有個在宮裡當差的太監朋友,那位太監朋友都對他恭恭敬敬,客客氣氣。

     還有就是金家的老太太能調用“查緝營”的人,“查緝營”死了個大班領,吭都不敢吭一聲,對付他還得假别人之手,這,要是冒充的,是做不到的。

     那麼,這就可以得到一個結論了,那位金老爺,絕對是位和碩親王一流的人物,隻是不知道究竟是哪位和碩親王。

     而且,金老爺連對他委托的人都隐瞞真名實姓,是可以諒解的,他已經有了福晉,卻發生了婚外情,尤其那位董小宛董姑娘是個漢女,更跟以前明遺民自許的那幫人有牽連,一旦讓“宗人府”知道,或者事情傳進了宮,這對金老爺來說,可不是鬧着玩兒的,弄不好會落個削爵除籍。

     連金老爺的姓都是假的,不知道他究竟是哪一位親王,這讓人如何查法,唯一的線索就隻有眼前這家有間“四寶齋”書房的“肅王府”了。

     原指望不經由翠格格着手查,可是以眼前的情形看,不經由翠格格行麼,除非他能混進“肅王府”去,那得費多少工夫,誰又能擔保不被翠格格認出來。

     他正這兒皺眉,忽聽一個喝聲傳了過來:“哎,幹什麼的?” 李豪忙定睛看,看得他心頭一震。

     不知道什麼時候,不遠處,胡同口,站了兩個打扮俐落的中年漢子,一個正擡手指着他呢。

     □□□□□□ 李豪想走。

    他要是走,兩個中年漢子絕拿他沒辦法,也絕追不上他,可是他心裡一動,沒走,反而向着兩個中年漢子行了過去。

     這,頗出兩個中年漢子意料之外,他們兩個竟身往旁邊挪了一步,分開來站,而且有了戒備。

     李豪當然看出來了,可是他若沒看見,到了兩個中年漢子近前停住,道:“敢問兩位是——” 兩個中年漢子都瞪了眼,一個道:“我們是這一帶巡街的。

    ” 另一個道:“連我們倆是幹什麼的都不知道,你是哪兒來的,幹什麼的。

    ” 李豪道:“我是來找人的,正好跟兩位打聽一下。

    ” 一個道:“找人,找什麼人?” 李豪道:“我來找‘肅王府’的翠格格。

    ” 兩個中年漢子一怔,四道目光從上到下齊打量李豪,一個道:“你找‘肅王府’的翠格格?” 意似不信,有點“憑你”的味道。

     另一個道:“我剛問過你,你是哪兒來的,幹什麼的?” 李豪道:“我往外城來——” 另一個叫道:“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