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我會今天一早送這枝鳳钗的,原來這枝鳳钗是交給‘威武镖局’保的,你們怎麼知道保鳳钗的人,而且知道是我?”
瘦老頭兒喝道:“你太羅嗦——”
李豪道:“很明顯的,這裡頭有文章,也就是說,有人把我和盤托給了你們。
” 瘦老頭兒驚怒喝道:“你死定了。
” 李豪道:“我原就知道,我唯一真正弄不懂的是,你們為什麼不從收東西的人那兒下手,偏偏舍易求難找護送東西的人攔路劫奪。
” 瘦老頭兒握手暴喝:“殺!” 隻這麼一聲,前後近十人十騎,各從鞍旁拔出了刀,清一色的單刀,縱騎撲向李豪。
地上那個黑衣漢子這時候也爬了起來,他拾起了匕首,站在一邊找機會。
雙方十來個人,隻有他沒馬騎,在馬匹交錯,單刀揮舞之中,拿着匕首硬往上沖,那是給自己找倒楣的。
李豪探了腰,龍吟聲中寒光閃現,漲縮之間金鐵交鳴,“墨龍”長嘶,或奔馳,或回旋,轉眼間,單刀或整把,或半截,紛紛飛起,堕落,瘦老頭兒跟他的十人騎退閃一旁,個個目瞪口呆,驚容滿面。
李豪騎着“墨龍”在中間,手控缰繩,從容泰然,氣定神閑,他根本就像個沒事人兒。
瘦老頭兒一個定過神,驚聲道:“你,你用的是什麼兵刃。
” 好嘛,連李豪用的是什麼兵刃都沒看見。
李豪道:“你現在不夠格攔路搶劫我。
” 沒馬騎那個漢子不知死活,這時候揚手向李豪擲出了匕首,勁道不小,準頭也好,寒光一點直奔李豪面門。
可惜讓李豪擡手接住了,李豪道:“要不要我把它還給你。
” 那漢子吓得一哆嗦,轉身向林深處跑了。
他這一跑,引發了别個的逃意,找時間拉轉馬頭都往兩邊林深處沖。
李豪道:“你留下。
” 誰留下?原在李豪手裡的那把匕首,這時候直挺挺的插在瘦老頭兒裆前的馬鞍上,當然是他留下。
瘦老頭兒他還真聽話,居然沒敢動,可是他道:“你要是想問我什麼,不如殺了我,給我個痛快。
” 這意思是說,他甯死也不會說什麼,或許是不敢說什麼。
李豪看了看他:“看在你們是奉命行事,不得已份上,我不為已甚,你可以走了。
” 瘦老頭兒沒再說話,抖缰繩跨馬,直向林深處沖去,轉眼間消失在濃密的林深處。
跑了,跑得一幹二淨,剛才還挺熱鬧的樹林裡,如今隻剩下李豪一個人了。
可是李豪也沒有多留,随即他也策馬走了,樹林裡又恢複了甯靜,就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唯一跟片刻前不一樣的,是地上散落着一截一截的斷刀。
□□□□□□ 由此往後,李豪沒再遇到任何攔截,楊萬福所怕的兇險,似乎有點雷聲大,雨點小。
或許,楊萬福怕的不是兇險本身,而是怕兇險的後果。
不管怎麼說,那不可預測的後果,李豪似乎是渡過了。
過“昆明湖”經“玉泉山”,不到中午,李豪已經到了“香山”。
“香山”“萬壽山”“玉泉山”,為“北京”西郊三山,而“香山”又為“西山”之左翼,起伏相連,形勢沉郁,則又遠過于其他二山。
“碧雲寺”在“香山”西北角,“洪光寺”之東,為“香山”第一大名勝,為“元”耶律楚材之裔阿利吉舍宅所建,原稱“碧雲庵”,明正德中,内監于經拓之為寺,而立冢域于後,土人呼之為于公寺。
李豪騎“墨龍”直抵“碧雲寺”前,他把“墨龍”拴在寺前石樁上,然後悠閑的進了寺門。
進寺門,到院子,一名中年僧人迎面而來,至前單掌立胸微躬身:“施主光臨,貧僧迎客來遲,請到禅房奉茶。
” 李豪答了一禮,道:“不敢多事打擾,我是來找人的。
” 中年僧人道:“不知道施主要找什麼人?” 李豪道:“我找位悟因師父。
” 中年僧人微微一怔,凝目望李豪:“施主認識悟因。
” 李豪道:“不認識,我隻是受人之托,來給他送樣東西。
” 中年僧人道:“施主顯然也沒見過悟因。
” 李豪道:“不錯。
” 中年僧人道:“悟因不是本寺弟子,隻是位帶發修行,暫住本寺的女居士。
” 李豪聽得一怔,心想:托镖人這麼慎重,找人保着一枝鳳钗,給這麼一位帶發修行的女居士送來,說不定這位女居士就是鳳钗的原主人。
他道:“那無關緊要,我隻是受人之托給她送東西來,請師父帶我去見她。
” 中年僧人道:“施主原諒,悟因居士已經不在本寺了。
” 李豪又一怔:“怎麼說,她已經不在貴寺了。
” 中年僧人道:“不錯。
” 李豪這才明白,樹林裡攔截他的那幫人,為什麼不找收東西的人悟因下手了,原來他們知道悟因已經離開“碧雲寺”走了。
他道:“敢問師父,她是什麼時候走的。
” 中年僧人道:“三天前,讓人接走的。
” 李豪又是一怔:“接走她的是什麼人,把她接到什麼地方去了。
” 中年僧人道:“來接她的人有男有女,看穿着打扮,像是大戶人家,至于把她接到什麼地方去了,貧僧就不知道了。
” 李豪道:“難道貴寺就不問問麼?” 中年僧人道:“悟因居士不是本寺中人,本寺不便過問。
” 李豪沉默了一下道:“師父可知道,悟因居士是從哪裡來的,是自己來的,還是由人送來的?” 中年僧人道:“施主這一問,貧僧倒想起來了,三天前來接她的那些人,正是當初送她來的那些人。
可是悟因師父是哪裡來的,正跟那些人要把她接到何處去一樣,本寺也不便過問。
” 李豪道:“師父不會是有什麼不便說的吧!” 中年僧人立即雙掌合什,一臉肅穆:“阿彌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語,也不願沾惹塵俗中事。
” 這就沒有辦法了。
李豪道:“既然如此,那我隻好原物帶回了,打擾,告辭。
” 他一抱拳,轉身往外行去。
中年僧人站在那兒沒動,隻答一禮道:“施主慢走,恕貧僧不送了。
” 李豪沒再說什麼,直出大門,剛一出大門,他心神一震停了步。
□□□□□
” 瘦老頭兒驚怒喝道:“你死定了。
” 李豪道:“我原就知道,我唯一真正弄不懂的是,你們為什麼不從收東西的人那兒下手,偏偏舍易求難找護送東西的人攔路劫奪。
” 瘦老頭兒握手暴喝:“殺!” 隻這麼一聲,前後近十人十騎,各從鞍旁拔出了刀,清一色的單刀,縱騎撲向李豪。
地上那個黑衣漢子這時候也爬了起來,他拾起了匕首,站在一邊找機會。
雙方十來個人,隻有他沒馬騎,在馬匹交錯,單刀揮舞之中,拿着匕首硬往上沖,那是給自己找倒楣的。
李豪探了腰,龍吟聲中寒光閃現,漲縮之間金鐵交鳴,“墨龍”長嘶,或奔馳,或回旋,轉眼間,單刀或整把,或半截,紛紛飛起,堕落,瘦老頭兒跟他的十人騎退閃一旁,個個目瞪口呆,驚容滿面。
李豪騎着“墨龍”在中間,手控缰繩,從容泰然,氣定神閑,他根本就像個沒事人兒。
瘦老頭兒一個定過神,驚聲道:“你,你用的是什麼兵刃。
” 好嘛,連李豪用的是什麼兵刃都沒看見。
李豪道:“你現在不夠格攔路搶劫我。
” 沒馬騎那個漢子不知死活,這時候揚手向李豪擲出了匕首,勁道不小,準頭也好,寒光一點直奔李豪面門。
可惜讓李豪擡手接住了,李豪道:“要不要我把它還給你。
” 那漢子吓得一哆嗦,轉身向林深處跑了。
他這一跑,引發了别個的逃意,找時間拉轉馬頭都往兩邊林深處沖。
李豪道:“你留下。
” 誰留下?原在李豪手裡的那把匕首,這時候直挺挺的插在瘦老頭兒裆前的馬鞍上,當然是他留下。
瘦老頭兒他還真聽話,居然沒敢動,可是他道:“你要是想問我什麼,不如殺了我,給我個痛快。
” 這意思是說,他甯死也不會說什麼,或許是不敢說什麼。
李豪看了看他:“看在你們是奉命行事,不得已份上,我不為已甚,你可以走了。
” 瘦老頭兒沒再說話,抖缰繩跨馬,直向林深處沖去,轉眼間消失在濃密的林深處。
跑了,跑得一幹二淨,剛才還挺熱鬧的樹林裡,如今隻剩下李豪一個人了。
可是李豪也沒有多留,随即他也策馬走了,樹林裡又恢複了甯靜,就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唯一跟片刻前不一樣的,是地上散落着一截一截的斷刀。
□□□□□□ 由此往後,李豪沒再遇到任何攔截,楊萬福所怕的兇險,似乎有點雷聲大,雨點小。
或許,楊萬福怕的不是兇險本身,而是怕兇險的後果。
不管怎麼說,那不可預測的後果,李豪似乎是渡過了。
過“昆明湖”經“玉泉山”,不到中午,李豪已經到了“香山”。
“香山”“萬壽山”“玉泉山”,為“北京”西郊三山,而“香山”又為“西山”之左翼,起伏相連,形勢沉郁,則又遠過于其他二山。
“碧雲寺”在“香山”西北角,“洪光寺”之東,為“香山”第一大名勝,為“元”耶律楚材之裔阿利吉舍宅所建,原稱“碧雲庵”,明正德中,内監于經拓之為寺,而立冢域于後,土人呼之為于公寺。
李豪騎“墨龍”直抵“碧雲寺”前,他把“墨龍”拴在寺前石樁上,然後悠閑的進了寺門。
進寺門,到院子,一名中年僧人迎面而來,至前單掌立胸微躬身:“施主光臨,貧僧迎客來遲,請到禅房奉茶。
” 李豪答了一禮,道:“不敢多事打擾,我是來找人的。
” 中年僧人道:“不知道施主要找什麼人?” 李豪道:“我找位悟因師父。
” 中年僧人微微一怔,凝目望李豪:“施主認識悟因。
” 李豪道:“不認識,我隻是受人之托,來給他送樣東西。
” 中年僧人道:“施主顯然也沒見過悟因。
” 李豪道:“不錯。
” 中年僧人道:“悟因不是本寺弟子,隻是位帶發修行,暫住本寺的女居士。
” 李豪聽得一怔,心想:托镖人這麼慎重,找人保着一枝鳳钗,給這麼一位帶發修行的女居士送來,說不定這位女居士就是鳳钗的原主人。
他道:“那無關緊要,我隻是受人之托給她送東西來,請師父帶我去見她。
” 中年僧人道:“施主原諒,悟因居士已經不在本寺了。
” 李豪又一怔:“怎麼說,她已經不在貴寺了。
” 中年僧人道:“不錯。
” 李豪這才明白,樹林裡攔截他的那幫人,為什麼不找收東西的人悟因下手了,原來他們知道悟因已經離開“碧雲寺”走了。
他道:“敢問師父,她是什麼時候走的。
” 中年僧人道:“三天前,讓人接走的。
” 李豪又是一怔:“接走她的是什麼人,把她接到什麼地方去了。
” 中年僧人道:“來接她的人有男有女,看穿着打扮,像是大戶人家,至于把她接到什麼地方去了,貧僧就不知道了。
” 李豪道:“難道貴寺就不問問麼?” 中年僧人道:“悟因居士不是本寺中人,本寺不便過問。
” 李豪沉默了一下道:“師父可知道,悟因居士是從哪裡來的,是自己來的,還是由人送來的?” 中年僧人道:“施主這一問,貧僧倒想起來了,三天前來接她的那些人,正是當初送她來的那些人。
可是悟因師父是哪裡來的,正跟那些人要把她接到何處去一樣,本寺也不便過問。
” 李豪道:“師父不會是有什麼不便說的吧!” 中年僧人立即雙掌合什,一臉肅穆:“阿彌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語,也不願沾惹塵俗中事。
” 這就沒有辦法了。
李豪道:“既然如此,那我隻好原物帶回了,打擾,告辭。
” 他一抱拳,轉身往外行去。
中年僧人站在那兒沒動,隻答一禮道:“施主慢走,恕貧僧不送了。
” 李豪沒再說什麼,直出大門,剛一出大門,他心神一震停了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