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關燈
楊敏慧道:“扛人的那個人,腳印兒該明顯一點,是不?” 蒙不名一怔,立即凝目下望,旋即他苦笑說道:“姑娘,這兩個人的腳印兒都一樣深淺。

    ” 楊敏慧道:“我看過了,我認為不該這樣,是不?” 蒙不名道:“話是不錯,不過要是扛人的那個人有意不留腳印兒,那就該另當别論,扛個人腳印兒還這麼淺,這個人的一身修為的确不等閑。

    ” 楊敏慧道:“不管怎麼說,有一點是可以知道的,這兩個人當中沒有一個是師南月,也不是他手下的黑衫鬥士。

    ” 蒙不名道:“何以見得?” 楊敏慧道:“師南月穿的是厚底靴,他手下那些黑衫鬥士穿的雖是薄底靴,但卻是皮靴,而且靴頭兒是尖的!” 蒙不名卻是呆了一呆,道:“姑娘,你比我細心多了。

    ” 楊敏慧道:“我不過是偶爾留意了一下而已……” 頓了頓道:“天香姐雖然不在這兒了,咱們呆在這無人迹的荒村中也沒用,不如走吧。

    ” 趙曉霓道“走麼,姐姐,咱們上哪兒去?” 楊敏慧嬌靥上掠過一絲難以言喻的神色,道:“人海茫茫,宇内遼闊,也隻有走到哪兒算哪兒了。

    ” 蒙不名道:“姑娘說的是,咱們走吧。

    ” 頭一低,轉身往自己那輛馬車走去。

     趙曉霓口齒啟動,欲言又止,随即低下頭去! 口口口 李德威不能說不夠精明,再加上“窮家幫”各地分堂從旁協助,他的消息應該是最靈通的。

     即使是找-隻螞蟻也應該找得着。

     可是,他就沒能找到李白成。

     也許李自成太狡猾了。

     他一連殺了李自成三員大将,使得群賊喪膽,談虎色變,沒有不怕他這個身懷“魚腸劍” 的” 無如李德威自己明白,射人射馬,擒賊擒王,不殺李自成,消弭不了這場禍害。

     李自成傳牒兵部,約于三月十日至京宣戰,這種事甯可信其真,不可信其假,以李白成陷西安後自率馬步兵五十萬,自“禹門”渡河,連陷臨晉河津泉州諸城之猖撅,他上京宣戰确有可能。

     時間急迫,與其東奔西跑難覓賊蹤耽誤了,何如先上京等他,等他逼京時再搏殺之一舉潰賊! 于是,他急行上了京。

     一路上他聽得的消息不少,有的是千真萬确的,有的卻是流言,其用意不外打擊士氣,動搖民心…… 李自成三月十日至京宣戰。

     星人月中,占者言主國破君亡。

     左中允李明睿上流,言君上宜先幸山東,駐跸藩仰,即以鳳陽為所在,麾召齊豫之師,二路夾進西征以破賊,又密陳賊氛甚急,淮南可遷可緩目前之急。

     南京大震,張獻忠陷羹州。

     京裡又得賊書,詞意狂悖,限三月望日獻降,舉朝失色。

     李自成陷汾州、陽城、懷度、太原,薊遼總督王永吉,巡撫楊颚等請撤甯遠吳三桂衛兵入,因廷臣盲人人殊,遂擱置不議。

     李自成已陷黎城臨晉,帝乃下罪己诏。

     保定副将謝嘉福殺巡撫得标,劫知真定邱茂華同叛降賊! 李白成陷彰德。

     君王征天下兵馬勒王,左都禦史李頓華疏言南遷,皇上即不南遷,并宣令太子諸王居舊都以系天下之望。

     帝王科臣左慧第往南中察州怖署南遷事,以魏藻德總督河道屯往天津,方貢嶽總督漕運屯往濟甯,天津撫臣馮元楊以挽漕之三百艘待命于大沽口。

     三月初,昌平兵變,時官民居室贊劫一空,京師戒嚴,時宣府告急,京師洶洶傳賊旦至。

     李德成就在這時候趕到了“宛平”。

     口口口 “盧溝橋”是舊京第一大古橋,在“京師”西南二十六裡“永定河”上,橋初建于“北宋”,後毀于“金”,到“金”大定二十九年,金主诏建石橋,明英宗正統九年,孝宗新治三年,均加重修,“燕京地志”以“盧溝曉月”為八景之一,元時馬哥波羅過此時,對“盧溝橋”之钜大工程倍極贊揚,歎為觀止。

     以前的“盧溝橋”什麼樣,不清楚,現有的“盧溝橋”乃康熙十七年所重建。

     “盧溝橋”是個熱鬧的地方,盡管近在咫尺間的京裡已然戒了嚴,可是“盧溝橋”上來來往往的車馬行人仍是穿梭一般,兩邊橋頭也擺着不少賣吃賣喝,或者是雜耍、賣膏藥的攤子,攤子四周也仍圍着不少人。

     李德威沒心情去擠人群湊熱鬧,他日不斜視,筆直地往前走,可是當他過了“盧溝橋” 到了橋這頭的時候,他突然停了步,側轉身往左邊一堆人走了過去。

     左邊一大堆人,圍着個地攤兒,一塊黃布鋪在地上,上頭放着一顆拳頭大小的玉印,白裡透紅,别的什麼也沒有。

     攤兒後坐着一個老道,發臀高挽,長髯低垂,手裡還拿着一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