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除,但也請督帥莫以小侯爺呼我,‘布衣侯’并非世襲。
即使是世襲,我并不是老人家的名嗣,我不敢當。
” 楊宗倫含笑說道:“那麼我怎麼稱呼你,叫你一聲德威行麼?” 李德威道:“督帥要願意這麼叫,我很樂意聽!” 楊宗倫哈哈大笑道:“好一個我願意叫,你樂意聽,咱們原本就不遠,如今更近了,德威,從今後我這‘都督府’便是你的家……” 李德威道:“多謝督帥。
” “别跟我客氣,”楊宗倫一擺手道:“你既是布衣老侯爺的義子兼衣缽傳人,就不該不知道我這個官是宦海中的江湖人,多少年至今,沒染上官場的習氣,倒學了不少江湖人的胸襟與氣度!” 李德威道:“我要不知道。
當日也不敢來見督帥了。
” 楊宗倫一點頭道:“說得好……” 目光一轉,望向乃女,道:“德威沒說明他的身份還則罷了,怎麼你回來好些日子了,也一直沒告訴我?” 楊姑娘笑笑說道:“這是老人家的囑咐,老人家囑女兒私下見着小黑時,跟小黑兩個人面對面時才可明說直認……” 楊宗倫道:“那你為什麼當着我就明說直認了?” 楊姑娘道:“您不是說他行蹤如神龍,可遇不可求麼?女兒忍不住,也怕錯過一次久久難見第二面耽誤了正事。
” 楊宗倫笑道:“說來說去,你總有理由。
” 楊姑娘道:“女兒說的是實情實話。
” 楊宗倫道:“我并沒有說不是,好了,從今後你們倆兄妹相稱,我楊家這匹千裡駒,加上德威這位布衣老侯爺的衣缽傳人,這大明江山西半壁固若金湯,安若磐石,我這個老頭子可以安心食睡,高枕無憂了。
” 楊姑娘道:“女兒隻能保您這‘都督府’平安,外頭的一切,恐怕還得仰仗李大哥!” 李德威道:“隻要‘都督府’固若金湯,安若磐石,安全無虞,我便無後顧之憂……” “聽,是不是?”楊宗倫道:“我内有賢臣,外有良将,自該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還有什麼可憂,還有什麼可愁的?” 楊姑娘抿嘴嬌笑:“李大哥接老人家衣缽,學就一身絕藝,可當良将而無愧,女兒這點淺薄所學卻不敢當您這兩字賢臣。
” 楊宗倫道:“怎麼回事,楊家這匹千裡駒一向是很自負的,怎麼今天學會謙虛了?” 楊姑娘道:“那要看對誰,對别人,女兒從不稍讓,對李大哥,女兒是自知不如,女兒這生克埋伏可以擋住任何人,卻擋不住李大哥!” 楊宗倫倏然而笑,道:“這倒是實情實話,德威确實闖進來了。
” 李德威笑笑說道:“那隻能說是瞎貓碰上死耗子,不是真本事。
” 楊宗倫笑道:“行了,你們倆别你讓我讓的了,謙虛是美德,但過份謙虛就成了虛僞了………” 忽地搖頭一歎道:“也真是,德威年紀輕,出來跑跑還有可說,布衣老候爺這麼大年紀了,放着清靜閑福不能享,到如今還得為國事辛勞,這都是朝中那些庸才不争氣,搞得朝綱不振,國事日非,想想真令人痛心,看看布衣老侯爺,他們能不慚愧?” 楊姑娘道:“他們不會慚愧的,因為到如今他們還不知道老人家已經出來了。
” 楊宗倫道:“你不是說老人家現在京裡麼?” 楊姑娘道:“當日聖上命内侍攜親筆函去請老人家出來輔佐勤王的時候,老人家給内侍碰了個釘子,一口拒絕了,老人家以已将侯爵還朝廷,可以不奉诏為由,孰不知老人家外冷内熱,比誰都焦慮,這就跟對自己的子女一樣,盡管自己的子女再不争氣,做父母的也沒有舍之不顧的道理,最後老人家,還是出來了,老人家管京裡的事,李大哥管外頭的事,分頭并進,雙管齊下,其挽大明朝于闆蕩逆流之中。
” 楊宗倫轉過臉來道:“是這樣麼,德威?” 李德威道:“是這樣,督帥。
” 楊宗倫點了點頭,道:“看起來朝廷在民間似乎易于應付些,就拿眼前的‘長安’來說吧,各路人物齊集,八方風雨齊會,潛伏着很大的危機,大有一觸即發之勢,而百姓甚至于有些官員還耽于歡樂,隻以為北方有戰事,士氣不振,民心散漫,最可怕的莫過于此!” 李德威道:“那隻是小部分,大部分的人還知道大難臨頭,振臂奮起,就拿‘窮家幫’來說吧,他們個個是有熱血的忠義豪雄,他們可以為國事捐軀……”—— ☆潇湘子掃描ac10OCR潇湘書院獨家連載☆
即使是世襲,我并不是老人家的名嗣,我不敢當。
” 楊宗倫含笑說道:“那麼我怎麼稱呼你,叫你一聲德威行麼?” 李德威道:“督帥要願意這麼叫,我很樂意聽!” 楊宗倫哈哈大笑道:“好一個我願意叫,你樂意聽,咱們原本就不遠,如今更近了,德威,從今後我這‘都督府’便是你的家……” 李德威道:“多謝督帥。
” “别跟我客氣,”楊宗倫一擺手道:“你既是布衣老侯爺的義子兼衣缽傳人,就不該不知道我這個官是宦海中的江湖人,多少年至今,沒染上官場的習氣,倒學了不少江湖人的胸襟與氣度!” 李德威道:“我要不知道。
當日也不敢來見督帥了。
” 楊宗倫一點頭道:“說得好……” 目光一轉,望向乃女,道:“德威沒說明他的身份還則罷了,怎麼你回來好些日子了,也一直沒告訴我?” 楊姑娘笑笑說道:“這是老人家的囑咐,老人家囑女兒私下見着小黑時,跟小黑兩個人面對面時才可明說直認……” 楊宗倫道:“那你為什麼當着我就明說直認了?” 楊姑娘道:“您不是說他行蹤如神龍,可遇不可求麼?女兒忍不住,也怕錯過一次久久難見第二面耽誤了正事。
” 楊宗倫笑道:“說來說去,你總有理由。
” 楊姑娘道:“女兒說的是實情實話。
” 楊宗倫道:“我并沒有說不是,好了,從今後你們倆兄妹相稱,我楊家這匹千裡駒,加上德威這位布衣老侯爺的衣缽傳人,這大明江山西半壁固若金湯,安若磐石,我這個老頭子可以安心食睡,高枕無憂了。
” 楊姑娘道:“女兒隻能保您這‘都督府’平安,外頭的一切,恐怕還得仰仗李大哥!” 李德威道:“隻要‘都督府’固若金湯,安若磐石,安全無虞,我便無後顧之憂……” “聽,是不是?”楊宗倫道:“我内有賢臣,外有良将,自該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還有什麼可憂,還有什麼可愁的?” 楊姑娘抿嘴嬌笑:“李大哥接老人家衣缽,學就一身絕藝,可當良将而無愧,女兒這點淺薄所學卻不敢當您這兩字賢臣。
” 楊宗倫道:“怎麼回事,楊家這匹千裡駒一向是很自負的,怎麼今天學會謙虛了?” 楊姑娘道:“那要看對誰,對别人,女兒從不稍讓,對李大哥,女兒是自知不如,女兒這生克埋伏可以擋住任何人,卻擋不住李大哥!” 楊宗倫倏然而笑,道:“這倒是實情實話,德威确實闖進來了。
” 李德威笑笑說道:“那隻能說是瞎貓碰上死耗子,不是真本事。
” 楊宗倫笑道:“行了,你們倆别你讓我讓的了,謙虛是美德,但過份謙虛就成了虛僞了………” 忽地搖頭一歎道:“也真是,德威年紀輕,出來跑跑還有可說,布衣老候爺這麼大年紀了,放着清靜閑福不能享,到如今還得為國事辛勞,這都是朝中那些庸才不争氣,搞得朝綱不振,國事日非,想想真令人痛心,看看布衣老侯爺,他們能不慚愧?” 楊姑娘道:“他們不會慚愧的,因為到如今他們還不知道老人家已經出來了。
” 楊宗倫道:“你不是說老人家現在京裡麼?” 楊姑娘道:“當日聖上命内侍攜親筆函去請老人家出來輔佐勤王的時候,老人家給内侍碰了個釘子,一口拒絕了,老人家以已将侯爵還朝廷,可以不奉诏為由,孰不知老人家外冷内熱,比誰都焦慮,這就跟對自己的子女一樣,盡管自己的子女再不争氣,做父母的也沒有舍之不顧的道理,最後老人家,還是出來了,老人家管京裡的事,李大哥管外頭的事,分頭并進,雙管齊下,其挽大明朝于闆蕩逆流之中。
” 楊宗倫轉過臉來道:“是這樣麼,德威?” 李德威道:“是這樣,督帥。
” 楊宗倫點了點頭,道:“看起來朝廷在民間似乎易于應付些,就拿眼前的‘長安’來說吧,各路人物齊集,八方風雨齊會,潛伏着很大的危機,大有一觸即發之勢,而百姓甚至于有些官員還耽于歡樂,隻以為北方有戰事,士氣不振,民心散漫,最可怕的莫過于此!” 李德威道:“那隻是小部分,大部分的人還知道大難臨頭,振臂奮起,就拿‘窮家幫’來說吧,他們個個是有熱血的忠義豪雄,他們可以為國事捐軀……”—— ☆潇湘子掃描ac10OCR潇湘書院獨家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