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關燈
李德威擡眼一看,隻見适才七格格出現那處暗隅中,并肩走出兩名彩衣絕色少女,轉眼已到近前。

     李德威道:“二位姑娘有什麼見教?” 左邊一名彩衣少女道:“我家格格不是讓您在這兒等她的麼,您怎麼好走啊!” 李德威淡然一笑道:“我還有别的事,不能在這兒等七格格了,‘長安城’隻這麼大個地兒,有緣自會再相見的。

    ” 他邁步要走。

     兩名彩衣絕色少女橫身攔住了他道:“這怎麼行!” 李德威雙眉一揚道:“怎麼了,二位姑娘要攔我?” 左邊那名彩衣少女道:“我們是丫頭身份,怎麼敢攔您,隻是格格帶着小玉到金家去了,隻有我們三個在這兒,您要是這麼一走,叫我們怎麼跟格格回話,格格一定會怪我們的。

    ” 她那嬌模樣楚楚動人,話也說得婉啭可憐,隻是李德威不為所動,淡然一笑道:“很抱歉,我有事在身,顧不了那麼多。

    ” 他騰身拔起,飛射而去。

     耳邊隻聽後面直叫“李爺”,可是他沒答理。

     一個彩衣少女跺了腳:“他怎麼是這麼個人,跟段木頭似的!” 天知道李德威是不是段木頭。

     口口口 “長安”城南八裡許“李莊”附近有座“慈恩寺”,是“長安”第一古刹。

     “慈恩寺”裡有座塔,那就是名聞天下的“大雁塔”。

     此地本是漢遊樂原的故地,唐太平公主曾在原上置亭遊賞,每年上巳,金都仕女閑來登臨修禊,有關遊樂原的詩詞,不可計數。

     “慈恩寺”為隋代的“無陋寺”,高宗時改“慈恩寺”,為其母文德皇後築“大雁塔”,時名僧玄奘在此講經。

     寺内大庭中有石碑二十餘方,刻有曆代進士名錄,其第一名為唐中宗時進士張莒。

     白居易詩雲:“大雁塔下顯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

    ” 當年開科取士,躍登龍門,莫不以題名“大雁塔”下為榮。

     如今這座“慈恩寺”内住着一夥人。

     這一夥人不是和尚,也不是道士,而是一夥俗客。

     這夥俗客有一個共同之處 那就是他們不分男女,一律白衣。

     白衣是白衣,不過它不同于“菊花島”那種白衣,既不是對襟的,扣子也不是純銀打造的。

     隻是,人無論男女,他們的領口上都繡着一朵小小的“蓮花”! “慈恩寺”的後院,有不少禅房,曲徑通幽處,禅房草木深,倒也十分清幽。

     大黑夜裡,四下裡靜靜悄悄的,唯獨一間大禅房裡亮着燈。

     房裡有燈,門掩着,門裡不時透出一陣男女的嬉笑。

     男的笑聲聽起來有點蒼老,女的笑聲聽起來卻很年輕,格格格,吃吃吃的,是有人在膈肢她,正搔着她癢處,笑得讓人聽起來混身不舒服,笑得能讓人銷魂。

     她正笑着,後院裡進來個人,是個近卅歲的白衣客,颀長身材,人長得俊逸灑脫,算得上個少見的美男子。

     他進了後院,直奔那間亮着燈的禅房,笑聲一陣陣的透出,他臉上沒一點表情,沒聽見似的,八成兒是聽慣了。

     他在滴水檐前停了步,然後跟個沒事人兒似的揚聲發話說道:“老神仙,弟子求見。

    ” 禅房裡的笑聲馬上停了,裡頭傳出個蒼老的話聲:“進來。

    ” 那俊逸白衣客恭應一聲,跨步上前。

     門開了,禅房春暖,好一幕绮麗情景。

     這間禅房布置得相當華麗,不亞于大戶人家的卧房。

     中間一張小圓桌,桌上擺的是殘酒剩菜,桌邊坐的是紅顔白發兩個人。

     紅顔,是個廿多歲豔麗嬌媚女子,這女子不但有一張妖娆冶豔,十分動人的臉,而且有一付動人的身材。

     她,半裸著坐在那位白發的腿上。

     那位白發,是位白衣老者,五六十歲年紀,長眉細目,長得頗有幾分仙風道骨,隻是那雙手太不老實了,像是那女子拿了他什麼東西藏在身上不還他一般,招得他上下其手,到處亂搜。

     其實,看那女子身上所穿少得可憐的衣裳,哪還有能藏東西的地方。

     白衣客像沒看見眼前這一幕,臉上沒表情,可是他兩眼之中卻透着一絲絲異色,有點像火。

     是嘛,他又不是個木頭人。

     着火之下,眼見這幕情景,有幾個能無動于衷的。

     他冷着臉,向正在搜東西的白發老者躬了躬身:“老神仙!” 老神仙似在當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