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巧獲秘訣設計複仇
關燈
小
中
大
堂急急道:“書就在那些衣箱裡……”
康浩一驚,瞠目道:“什麼?原來‘神火心訣’,就在衣箱中?”
郭金堂一面點頭,一面喘氣,道:“不錯,全書共有七七十四頁拆開了分别縫在七十四件紅底藍底的衣月已内……”
康浩輕歎一聲,廢然道:“那就不必再費事了,老前輩的心願,大火早替你料理完了!”
郭金堂卻咧嘴笑道:“不!不會的!我那書紙,乃是用雲母,石英滲合特殊藥物所制,不懼水火侵蝕!”。
康浩驚訝道:“雲母石英也能制成書紙?” 郭金堂笑道:“别忘了我平生玩火,少不得會配制幾件防火的東西。
” 康浩略一沉吟,道:“好!在下這就去火場試試”。
話未畢,易君俠突然接口道:“康少俠請留此照顧傷者,易某願代勞前往。
” 康浩拱手道:“那就煩勞堡主辛苦一趟了。
” 易君俠沒等他說完,大袖微擺,早已出洞而去。
郭金堂一直不知道洞口還有旁人,突然驚喝道:“是誰?那說話的人是誰?” 康浩道:“他是終南一劍堡堡主,易君俠易老前輩。
” 郭金堂勃然大怒道:“你怎麼不早說出?你怎麼不攔住他,曠世奇書,怎能被他得去!快!快些追上去,殺了他!” 康浩道:“老前輩不必多疑,這位易堡主俠名滿天下,決不會觊觎奇書,在下與他的掌珠亦頗熟稔,相信他不會……” 郭金堂氣急敗壞地吼道:“我不管他的俠名臭名!也不管你認識他女兒或者認識他的老婆,反正不能讓他得去‘神火心訣’,連看一眼也不行,快去!快去!” 康浩無奈,道:“既然老前輩不放心,在下随後趕去,隻是,老前輩你的傷勢……” 郭金堂揮手道:“别管!快些去!如果失了‘神火心訣’我死不瞑目!” ’康浩見他已近瘋狂,隻得匆匆離開了石洞,仍用大石掩好洞口,飛步向大火甫滅去樹林奔去。
森林大火甫滅,焦木遍地,兀自冒着濃煙。
整座林子,由蒼翠變成焦黃,原來的濃蔭密葉,現在隻剩下一根根光秃的樹幹,火後餘熱,使周圍泥土都帶着人高溫,空際散發着陣陣焦臭。
康浩放緩腳步,小心翼翼辨認方向,不時縱目搜尋,卻沒看見易君俠和秦金二老的人影。
他不禁詫異忖道:樹林被大火燃燒以後,業已面目全非,郭金堂的地底秘室又十分隐秘難尋,他們連秘密位置都不知道,現在卻跑到哪兒去了呢? 但轉念又一想,又覺釋然,郭金堂的猜忌心已經夠重,正擔心“神火心訣”被易君俠得去,如今趁他們離開,自己趕快奇書取回,倒可省卻一番是非。
想到這裡,頓時加快了腳步。
正行間,突聞林中傳來兩聲呼叱,似有數條人影由遠處激射而起。
康浩吃了一驚,身形展動,急急踏着枯枝餘燼循聲奔去。
穿越數十丈焦林,目光所及,隻見一劍堡主易君俠正負手仁立在一片空場上,仰面注視着場邊一株大樹,神情顯得十分凝重。
空場中羅列和張石桌石凳,傍邊大樹上有一個黑黝黝的樹洞,這地方,正是“火神”郭金堂的秘密居所。
康浩剛到近處;易君俠已聞聲回過頭來,臉色一弛,颔首道:“康少俠來得正好,你看這地方,就是郭金堂隐居之處麼?” 康浩道:“正是這兒,堡主可曾發現什麼?” 易君俠道:“我也是剛找到這裡,因見這些石桌石凳,正感奇怪,不料那樹上竟有洞穴,而且裡面還藏着一個人,對咱們出手偷襲,現在那人已經中了我一掌,狼狽逃去,秦金二老正蹑蹤追趕下去。
” 康浩駭然然道:“那樹上洞穴,就是郭老前輩居室的秘密入口,這麼說,那人竟已潛入秘室,将‘神火心訣’盜走了。
”易君俠搖搖頭道:“我還沒有進密室查看,不知那部書是否已被盜走,既然如此,少俠快去室中看看,我得親自趕去把人截住才行。
” 話落,大袖一拂,人已破空飛起。
康浩急叫道:“好!我會盡量留下活口僞。
”餘音未畢,身形已消失在煙塵中。
康浩毫不怠慢,一提真氣,躍上了大樹。
那大樹枝都已燒光,樹身也焦幹枯裂,但洞穴人口卻尚完好,隻是洞口漆黑,伸手不見五指,又沒有梯階之類設置,上下須攝氣輕身,用手攀沿樹腹内壁緩緩移行。
康浩心急奇書得失,顧不得樹腹内尚有餘熱濕霧,猛提一口真氣,便向洞口躍落。
樹腹中空挺直,恰可容一人上下,疾沉将近十丈,腳下一頓,已達地底。
置身處,竟是一間陰森的石砌甬道’,前面約莫丈外,有道半開的石門,門中隐隐透出光透,并有桌椅等陳設。
康浩不知道室中是否還有人匿藏,一面橫掌護胸,一面摘下木劍,用劍尖點開石門,輕輕側身而人。
遊目一掃,他不禁呆了。
敢情這座地底洞府,竟是如此豪華瑰麗,但見錦慢低垂,厚毯鋪地,壁間塗着彩飾,室頂嵌鑲巨珠,一幾一椅,莫不雕龍镂鳳,一門一戶,盡皆金碧輝煌,室中并無燈燭,但那環室頂壁上所嵌珍珠玉鑽,為數不下數百粒,珠光彩霞,早已将整間石室照得纖毫畢現了。
康浩目為之眩,深深吐了一口氣,暗想道:駱伯伯在保定府城牆夾壁中所建秘室,已經算得上華麗了,若與這座洞府相較,那簡直成了貧民窟,郭金堂衣着樸實無華,想不到竟是個“闊佬”呢? 正感慨之際,目光偶落,忽然發現那極厚的地毯上,留着兩行清晰的腳印。
再用木劍一試,地毯俱已變成灰燼,錦繡帳幔,觸手而碎,那些桌椅,隻須輕輕一碰,便都應手倒塌,原來這滿室豪華陳設,雖未直接被火燒毀,卻被大火熱力烤得變了質,早已不堪使用了。
木質家俱尚且如此,那箱中衣物怎能幸免?何況,地毯上腳印,分明表示火後有人進過秘室。
康浩念動身動,急急循着腳印,奔進内間卧室,果然,那腳印盡頭,正是衣箱堆置之處,木箱均已掀開毀散,衣物碎片滿地,顯見曾遭搜索。
這情形,不言而喻,“衣中藏書”多半已被人盜去。
康浩怔忡望着那些零亂的破箱碎衣,心裡驚疑不已,論理,“衣中藏書”事屬秘密,除了郭金堂夫婦,絕無第三人知-道,而郭金堂不久之前吐露此項隐密時,山河中也隻有自己和易君俠兩人聽到,為什麼會有人預先潛進秘室,捷足先得,将藏書搜盜而去了呢? 森林大火方滅,時間又是如此短促,那人既須偵悉藏書所在,又要搶在自己和易君俠之前盜書脫身,這幾乎是決不可能的事。
然而,室内腳印猶在,衣中藏書已失,卻又是一般的事實。
康浩滿腹疑團無法獲得解答,頗感困惱煩悶,隻用木劍在衣屑灰燼中撥了撥,便欲轉身退出石室,不料剛轉身,忽然瞥見床着靠牆的地方,還有一口完整的木箱,尚未被人啟開過。
他懸回木劍,好奇地走了過去,蹲下來輕輕吹去箱上灰燼,發現那也是一隻衣箱,大約因為靠近牆邊暗角,賊人又情急匆忙,竟被遺漏了。
于是,他抱着姑且一試的心情,小心翼翼掀起箱蓋。
那木箱表面看來完好無損,實則木質早巳被高熱烤成焦灰,觸手即碎,鎖扣全都自行脫落。
箱中存放的,是五六件貂皮狐裘縫制的華貴冬衣,但皮毛已焦,盡成廢物。
康浩用手掀開層層焦衣,仔細搜索衣袍夾襯,找遍全箱毫無所得,心裡一陣失望,順手将那堆烤焦變質的皮袍毛裘向旁邊一堆,怏怏站起身來。
五六件變了質的袍裘,都應手裂成碎片,其中隻有-件灰色的小坎肩,仍然原樣不變。
康浩瞧着奇怪,又俯腰拾了起來,提在手中一抖,那坎肩上所附焦毛灰燼抖落後,皮上竟赫然出現字迹。
字迹既小又密,不知用什麼方法寫在坎肩内層皮毛中,迎着光亮細看,隐約可辨起首是“烈焰三式秘訣”六個字。
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烈焰三式”雖然不是火神郭金堂全部武學,卻是其中最精彩最深奧的一部分,想不到居然未被那蠢賊搜去。
康浩驚喜交集,急忙脫去破衣,将那件有皮無毛的坎肩穿上,喜孜孜仍循原來人口退出了地底秘室。
回到地面,易君俠和秦金二老追敵尚未返來,唐浩無心等候,徑自奔回山洞。
他隻顧着高興,全未留意洞口大石已被人移動過,等到一腳跨進山洞,才發覺洞中血腥撲鼻,郭金堂胸口插着一柄長劍,早已氣絕橫屍洞底,火道人和斷腿老婦田雅芳卻蹤迹渺茫。
康浩駭然一震,一團高興頓化烏有,人也驚得呆住了。
郭金堂的創口,猶在汩汩冒血。
那柄長劍,正是火道人的兵刃,從表面看,顯然是火道人趁康浩離去這段空隙,運氣沖開了穴道,然後,殺死郭金堂,擄走田雅芳。
但康浩略一蹙眉,又否定了這個可能:其一,他自信所用“鎖穴”手法,決非火道人短時之内能夠解開;其二,假如真是火道人自己運氣解開閉穴,逃命猶恐不及,不可能如此從容,再将洞口大石移回原處;其三,“神火心訣”藏書之秘既經揭露,田雅芳已失去了價值,火道人何必擄她幾行,自增累贅呢? 那麼,無疑是另有高手潛入了,而且那人八成就是假冒師父的家夥。
一念及此,胸中熱血沸騰,按劍轉身,便想跟蹤追趕,可是,看看郭金堂橫屍洞中的慘狀,不覺又停下來。
俗語說,受人點滴之恩,須當湧泉相報。
郭金堂雖然名列“四兇”,對自己總算有臨終贈書的情誼,無論如何,不能這般任他棄屍洞口,連個墳墓都沒有。
康浩黯然一歎,隻好暫時打消追敵念頭,上前替郭金堂拔出胸前長劍,拭去血漬,就用那柄劍,在洞裡挖個土坑,掩埋了郭金堂。
等到一切弄妥,時已近午,追趕火道人自然來不及了。
奇怪的是易君俠和秦金二老也一直未見回來。
康浩運石封死洞口,胸中感慨萬端,又用劍尖在洞外石壁上刻了二十個大字: “聲威起黑谷,宇内尊火神; 一朝踏情焰,飲恨竟焚身。
” 镂畢,仰天長歎,舉步向南而行。
南邊那條小河,就是昨天火道人和假楊君達晤面的地方,當時,康浩曾目睹小舟順流向東而去,由此推論,火道人脫逃以後,必然也會沿這條小河向東去與主子會合,而那假冒楊君達的惡徒,多半就藏身在小河下遊某一個隐蔽的所在。
康浩揣度敵蹤,僅上一條線索可循,是以在抵達河邊後,便順着小河向下遊追去。
一路行去,但見河水婉蜒穿越亂山,兩岸荒無人煙,更看不見任何舟迹船影,行了整整一日,山勢霍然開朗,河水也注人平地,遠遠望去,山下洛水橫亘,洛陽城樓,又出現在眼中。
敢情在山中折騰了兩天,陰差陽錯,仍然又回到洛陽城。
康浩沉吟良久,一橫心,從懷裡取出了“易容藥囊”。
口口口口 洛陽城中,有一條小街,名叫“節孝坊。
” 那是一條甯靜而偏僻的小街,靠近西城、遠離塵市喧嚣,細沙鋪地,條石嵌道,兩則種着疏落的梧桐樹,由街頭至街尾,統共不逾十家居民。
換句話說,這條小街幾乎被一巨宅占去了大半街面,兩列紅磚嵌成的高牆,像長臂般左右伸展開去,迎門有片空場,豎着一座節孝片坊,直到鄰近街尾轉角處,才有五六棟平房。
巨宅中濃蔭掩蔽,樓台角隐約可辨,門前五級石階,階旁聳然立着兩座獅子,黑漆大門終日緊閉,隻留一扇邊門供人出入,但大門上的銅環吞口,卻擦抹得雪亮。
隻看氣派威勢,不用說,這座宅第的主人,如非巨商富賈,必是顯宦貴官了。
可是奇怪,多年來,就連街尾那五六棟平房的居民,誰也不知道這座宅第主人姓氏,甚至也沒有見過這位有錢的芳鄰,長得什麼模樣。
起初,大家難免好奇,也想法打聽過,但打聽不出個所以然,天長日久,也就賴得再管這種閑事了。
大家隻知道這是一位富商的别業,主人并不住在洛陽,宅子裡僅有一個老蒼頭看管,另外有幾名仆婦,協助打掃,而這些富貴人家的仆婦傭人,比窮人家大姑娘還尊貴,平素連大門都難得走出一步,誰能跟他們攀談得上。
巨宅門禁又極嚴,門雖設而常關,竟有着“侯門深似海”的意味。
這一天,日暮時分,節孝牌坊前卻來了一輛馬車。
馬車帷簾低垂,雙轅四辔,風塵仆仆,駕車的是個黑衣光頭大漢,生得膀寬肩大,濃眉環目,魁梧而威猛。
車子折進小街,那光頭大漢便輕收長疆,放緩了速度,慢慢将車駛近巨宅門前,單臂一勒缰索,馬車嘎然停住。
光頭大漢揚目四顧一遍,系妥革缰,一折身,飄下轅座,低聲向車窗内悄語了幾句,便大步朝邊門走去。
他剛走近,邊門已及時啟開,門縫中探出一顆頭,滿臉皺紋,白發蒼蒼,正是那位看守巨宅的老蒼頭。
四日相觸,老蒼頭立即躬下身子,輕聲道:“蔡福見過七爺。
” 光頭大漢漫應一道:“四爺和六爺都到了麼?” 老蒼頭蔡福道:“都到了,蔡福這就去通報。
”,“不必!”光頭大漢一揚手,沉聲道:“你去安置車輛,這兒不用你侍候,但要注意隐蔽,主人不願讓人知道他到洛陽來了。
” 蔡福躬身應諾,疾步跨出邊門,徑自躍登車轅。
就在他解取僵索的時候,光頭大漢迅速拉開馬車車門,從車内扶出一個步履虛弱的錦袍老人,匆匆走進了巨宅邊門。
車阖,車動,蔡福駕車,悄然馳出節孝坊。
那錦袍老人頭上圍着一條寬巾,掩去大半個面龐,舉步無力,似正患染重病,由光頭大漢半扶半抱着,穿過前院花徑,向正廳而來。
這時,正廳中已亮起燈光,兩名中年人聞聲急迎出來,幫助那光頭大漢将錦袍老人扶入廳内,坐在一張虎皮椅上。
兩名中年人,一個身着儒衫,一個穿着緊峰勁裝,肩後斜擂長劍,赫然竟是“鬼臉書生”黃石生和“飛蛇”宗海東。
不用說,錦袍老人和光頭大漢,也就是“千手猿”駱伯伧,和“黑牛”李鐵心了。
駱伯伧分明傷勢未痊愈,身子顯得十分虛弱,坐在椅上,喘息了好一會。
才平靜下來,李鐵心立即上前,替他解開頸上圍巾。
黃石生關切地道:“大哥傷猶未愈,何苦親親趕來。
” 駱伯伧搖頭道:“不!我自己不來,放心不下,留在保定隻有增加傷勢,倒不如來了反而好些。
” 微頓,便急急問道:“事情究竟怎麼樣了?你們找到那孩子沒有?” 黃石生遲疑了一下,道:“大哥初到,還是先休息一會再談這些吧。
” 駱伯伧神色一震,挺身欲起,道:“這麼說,你們沒有見到他。
” 黃石生凄笑道:“大哥别心急,且容小弟慢慢陳報,咱們雖然還沒有見到康賢侄,關于他在洛陽的經曆遭遇,卻已經探聽明白,大哥盡請放心,他絕無危險。
” 駱伯伧揮動獨臂,催促道:“你們聽到些什麼消息?快說吧!” 黃石生道:“據宗六弟昨夜從蛇拳門探得消息,傳聞竟是買情……” 駱伯伧猛然從椅上跳了起來,道:“這意思就是說,蛇拳門七步;追魂手洪濤和中州四傑果是被康浩殺死的了?” 黃石生凝重的道:“衆口一詞,确是如此。
” 駱伯伧怒哼一聲,用力搖着頭,說道:“不可能,決不可能,康浩決不是那種人!” ’黃石生道:“小弟也不相信,無奈人言鑿鑿,都說那天晚上康賢侄曾攜帶行囊離開客棧,在洛河傍下了毒手,其後又用風鈴劍在安樂窩傷了孫天民,尤其那柄風鈴劍,落在所陽山莊莊主應伯化手中,證據确鑿,難以辨解。
” 駱伯伧冷笑道:“無論什麼證據,我都不信是康浩幹的,你再說下去,他們把康浩怎麼樣了?” 黃石生道:“據說應伯倫并沒有為難康賢侄,隻是限令他立即離開洛陽,當夜康賢侄就離了關洛第一樓。
” 駱伯伧道:“這是什麼時候的事?” 黃石生道:“兩天以前。
” 駱伯伧怔了片刻,頹然坐回椅中,喃喃道:“唉!咱們若能早一天動身就好了。
” 語氣之中,顯得無限煩惱和追悔。
黃石生道:“小弟和宗六弟趕到洛陽,恰巧晚了一步,這兩天,咱們日夜在城中搜尋、一直沒有找到康少俠,不過,大可放心,相信在幾天之内,咱們一定能找到他。
” 駱伯伧眼中異采微閃,問道:“你怎麼知道一定能找到他?萬一他已經離開洛陽了呢?” 黃石生笑道:“依小弟預料,他可能的确已經離開了洛陽,但他決不會去遠,而有一定會再回來。
” 駱伯伧訝道:“怎見得?” 黃石生道:“因為抱陽山莊的人還在洛陽沒有離開,今天午後,終南一劍堡主易君俠也親自到了,看情形,蛇拳門雖已土崩瓦解,中州變故仍未完結,那假冒風鈴魔劍楊大俠的歹徒,仍在洛陽附近……” 駱伯伧搖頭道:“這些跟咱們有什麼相幹?咱們必須盡快找到康浩。
” 黃石生道:“康少俠負冤而去,豈會就此罷手?假如他知道那歹徒仍在洛陽,一定會再回來。
” 駱伯伧沉吟道:“他蒙冤負屈,憤怒而去,會硬着頭皮再回來?再說,誰
康浩驚訝道:“雲母石英也能制成書紙?” 郭金堂笑道:“别忘了我平生玩火,少不得會配制幾件防火的東西。
” 康浩略一沉吟,道:“好!在下這就去火場試試”。
話未畢,易君俠突然接口道:“康少俠請留此照顧傷者,易某願代勞前往。
” 康浩拱手道:“那就煩勞堡主辛苦一趟了。
” 易君俠沒等他說完,大袖微擺,早已出洞而去。
郭金堂一直不知道洞口還有旁人,突然驚喝道:“是誰?那說話的人是誰?” 康浩道:“他是終南一劍堡堡主,易君俠易老前輩。
” 郭金堂勃然大怒道:“你怎麼不早說出?你怎麼不攔住他,曠世奇書,怎能被他得去!快!快些追上去,殺了他!” 康浩道:“老前輩不必多疑,這位易堡主俠名滿天下,決不會觊觎奇書,在下與他的掌珠亦頗熟稔,相信他不會……” 郭金堂氣急敗壞地吼道:“我不管他的俠名臭名!也不管你認識他女兒或者認識他的老婆,反正不能讓他得去‘神火心訣’,連看一眼也不行,快去!快去!” 康浩無奈,道:“既然老前輩不放心,在下随後趕去,隻是,老前輩你的傷勢……” 郭金堂揮手道:“别管!快些去!如果失了‘神火心訣’我死不瞑目!” ’康浩見他已近瘋狂,隻得匆匆離開了石洞,仍用大石掩好洞口,飛步向大火甫滅去樹林奔去。
森林大火甫滅,焦木遍地,兀自冒着濃煙。
整座林子,由蒼翠變成焦黃,原來的濃蔭密葉,現在隻剩下一根根光秃的樹幹,火後餘熱,使周圍泥土都帶着人高溫,空際散發着陣陣焦臭。
康浩放緩腳步,小心翼翼辨認方向,不時縱目搜尋,卻沒看見易君俠和秦金二老的人影。
他不禁詫異忖道:樹林被大火燃燒以後,業已面目全非,郭金堂的地底秘室又十分隐秘難尋,他們連秘密位置都不知道,現在卻跑到哪兒去了呢? 但轉念又一想,又覺釋然,郭金堂的猜忌心已經夠重,正擔心“神火心訣”被易君俠得去,如今趁他們離開,自己趕快奇書取回,倒可省卻一番是非。
想到這裡,頓時加快了腳步。
正行間,突聞林中傳來兩聲呼叱,似有數條人影由遠處激射而起。
康浩吃了一驚,身形展動,急急踏着枯枝餘燼循聲奔去。
穿越數十丈焦林,目光所及,隻見一劍堡主易君俠正負手仁立在一片空場上,仰面注視着場邊一株大樹,神情顯得十分凝重。
空場中羅列和張石桌石凳,傍邊大樹上有一個黑黝黝的樹洞,這地方,正是“火神”郭金堂的秘密居所。
康浩剛到近處;易君俠已聞聲回過頭來,臉色一弛,颔首道:“康少俠來得正好,你看這地方,就是郭金堂隐居之處麼?” 康浩道:“正是這兒,堡主可曾發現什麼?” 易君俠道:“我也是剛找到這裡,因見這些石桌石凳,正感奇怪,不料那樹上竟有洞穴,而且裡面還藏着一個人,對咱們出手偷襲,現在那人已經中了我一掌,狼狽逃去,秦金二老正蹑蹤追趕下去。
” 康浩駭然然道:“那樹上洞穴,就是郭老前輩居室的秘密入口,這麼說,那人竟已潛入秘室,将‘神火心訣’盜走了。
”易君俠搖搖頭道:“我還沒有進密室查看,不知那部書是否已被盜走,既然如此,少俠快去室中看看,我得親自趕去把人截住才行。
” 話落,大袖一拂,人已破空飛起。
康浩急叫道:“好!我會盡量留下活口僞。
”餘音未畢,身形已消失在煙塵中。
康浩毫不怠慢,一提真氣,躍上了大樹。
那大樹枝都已燒光,樹身也焦幹枯裂,但洞穴人口卻尚完好,隻是洞口漆黑,伸手不見五指,又沒有梯階之類設置,上下須攝氣輕身,用手攀沿樹腹内壁緩緩移行。
康浩心急奇書得失,顧不得樹腹内尚有餘熱濕霧,猛提一口真氣,便向洞口躍落。
樹腹中空挺直,恰可容一人上下,疾沉将近十丈,腳下一頓,已達地底。
置身處,竟是一間陰森的石砌甬道’,前面約莫丈外,有道半開的石門,門中隐隐透出光透,并有桌椅等陳設。
康浩不知道室中是否還有人匿藏,一面橫掌護胸,一面摘下木劍,用劍尖點開石門,輕輕側身而人。
遊目一掃,他不禁呆了。
敢情這座地底洞府,竟是如此豪華瑰麗,但見錦慢低垂,厚毯鋪地,壁間塗着彩飾,室頂嵌鑲巨珠,一幾一椅,莫不雕龍镂鳳,一門一戶,盡皆金碧輝煌,室中并無燈燭,但那環室頂壁上所嵌珍珠玉鑽,為數不下數百粒,珠光彩霞,早已将整間石室照得纖毫畢現了。
康浩目為之眩,深深吐了一口氣,暗想道:駱伯伯在保定府城牆夾壁中所建秘室,已經算得上華麗了,若與這座洞府相較,那簡直成了貧民窟,郭金堂衣着樸實無華,想不到竟是個“闊佬”呢? 正感慨之際,目光偶落,忽然發現那極厚的地毯上,留着兩行清晰的腳印。
再用木劍一試,地毯俱已變成灰燼,錦繡帳幔,觸手而碎,那些桌椅,隻須輕輕一碰,便都應手倒塌,原來這滿室豪華陳設,雖未直接被火燒毀,卻被大火熱力烤得變了質,早已不堪使用了。
木質家俱尚且如此,那箱中衣物怎能幸免?何況,地毯上腳印,分明表示火後有人進過秘室。
康浩念動身動,急急循着腳印,奔進内間卧室,果然,那腳印盡頭,正是衣箱堆置之處,木箱均已掀開毀散,衣物碎片滿地,顯見曾遭搜索。
這情形,不言而喻,“衣中藏書”多半已被人盜去。
康浩怔忡望着那些零亂的破箱碎衣,心裡驚疑不已,論理,“衣中藏書”事屬秘密,除了郭金堂夫婦,絕無第三人知-道,而郭金堂不久之前吐露此項隐密時,山河中也隻有自己和易君俠兩人聽到,為什麼會有人預先潛進秘室,捷足先得,将藏書搜盜而去了呢? 森林大火方滅,時間又是如此短促,那人既須偵悉藏書所在,又要搶在自己和易君俠之前盜書脫身,這幾乎是決不可能的事。
然而,室内腳印猶在,衣中藏書已失,卻又是一般的事實。
康浩滿腹疑團無法獲得解答,頗感困惱煩悶,隻用木劍在衣屑灰燼中撥了撥,便欲轉身退出石室,不料剛轉身,忽然瞥見床着靠牆的地方,還有一口完整的木箱,尚未被人啟開過。
他懸回木劍,好奇地走了過去,蹲下來輕輕吹去箱上灰燼,發現那也是一隻衣箱,大約因為靠近牆邊暗角,賊人又情急匆忙,竟被遺漏了。
于是,他抱着姑且一試的心情,小心翼翼掀起箱蓋。
那木箱表面看來完好無損,實則木質早巳被高熱烤成焦灰,觸手即碎,鎖扣全都自行脫落。
箱中存放的,是五六件貂皮狐裘縫制的華貴冬衣,但皮毛已焦,盡成廢物。
康浩用手掀開層層焦衣,仔細搜索衣袍夾襯,找遍全箱毫無所得,心裡一陣失望,順手将那堆烤焦變質的皮袍毛裘向旁邊一堆,怏怏站起身來。
五六件變了質的袍裘,都應手裂成碎片,其中隻有-件灰色的小坎肩,仍然原樣不變。
康浩瞧着奇怪,又俯腰拾了起來,提在手中一抖,那坎肩上所附焦毛灰燼抖落後,皮上竟赫然出現字迹。
字迹既小又密,不知用什麼方法寫在坎肩内層皮毛中,迎着光亮細看,隐約可辨起首是“烈焰三式秘訣”六個字。
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烈焰三式”雖然不是火神郭金堂全部武學,卻是其中最精彩最深奧的一部分,想不到居然未被那蠢賊搜去。
康浩驚喜交集,急忙脫去破衣,将那件有皮無毛的坎肩穿上,喜孜孜仍循原來人口退出了地底秘室。
回到地面,易君俠和秦金二老追敵尚未返來,唐浩無心等候,徑自奔回山洞。
他隻顧着高興,全未留意洞口大石已被人移動過,等到一腳跨進山洞,才發覺洞中血腥撲鼻,郭金堂胸口插着一柄長劍,早已氣絕橫屍洞底,火道人和斷腿老婦田雅芳卻蹤迹渺茫。
康浩駭然一震,一團高興頓化烏有,人也驚得呆住了。
郭金堂的創口,猶在汩汩冒血。
那柄長劍,正是火道人的兵刃,從表面看,顯然是火道人趁康浩離去這段空隙,運氣沖開了穴道,然後,殺死郭金堂,擄走田雅芳。
但康浩略一蹙眉,又否定了這個可能:其一,他自信所用“鎖穴”手法,決非火道人短時之内能夠解開;其二,假如真是火道人自己運氣解開閉穴,逃命猶恐不及,不可能如此從容,再将洞口大石移回原處;其三,“神火心訣”藏書之秘既經揭露,田雅芳已失去了價值,火道人何必擄她幾行,自增累贅呢? 那麼,無疑是另有高手潛入了,而且那人八成就是假冒師父的家夥。
一念及此,胸中熱血沸騰,按劍轉身,便想跟蹤追趕,可是,看看郭金堂橫屍洞中的慘狀,不覺又停下來。
俗語說,受人點滴之恩,須當湧泉相報。
郭金堂雖然名列“四兇”,對自己總算有臨終贈書的情誼,無論如何,不能這般任他棄屍洞口,連個墳墓都沒有。
康浩黯然一歎,隻好暫時打消追敵念頭,上前替郭金堂拔出胸前長劍,拭去血漬,就用那柄劍,在洞裡挖個土坑,掩埋了郭金堂。
等到一切弄妥,時已近午,追趕火道人自然來不及了。
奇怪的是易君俠和秦金二老也一直未見回來。
康浩運石封死洞口,胸中感慨萬端,又用劍尖在洞外石壁上刻了二十個大字: “聲威起黑谷,宇内尊火神; 一朝踏情焰,飲恨竟焚身。
” 镂畢,仰天長歎,舉步向南而行。
南邊那條小河,就是昨天火道人和假楊君達晤面的地方,當時,康浩曾目睹小舟順流向東而去,由此推論,火道人脫逃以後,必然也會沿這條小河向東去與主子會合,而那假冒楊君達的惡徒,多半就藏身在小河下遊某一個隐蔽的所在。
康浩揣度敵蹤,僅上一條線索可循,是以在抵達河邊後,便順着小河向下遊追去。
一路行去,但見河水婉蜒穿越亂山,兩岸荒無人煙,更看不見任何舟迹船影,行了整整一日,山勢霍然開朗,河水也注人平地,遠遠望去,山下洛水橫亘,洛陽城樓,又出現在眼中。
敢情在山中折騰了兩天,陰差陽錯,仍然又回到洛陽城。
康浩沉吟良久,一橫心,從懷裡取出了“易容藥囊”。
口口口口 洛陽城中,有一條小街,名叫“節孝坊。
” 那是一條甯靜而偏僻的小街,靠近西城、遠離塵市喧嚣,細沙鋪地,條石嵌道,兩則種着疏落的梧桐樹,由街頭至街尾,統共不逾十家居民。
換句話說,這條小街幾乎被一巨宅占去了大半街面,兩列紅磚嵌成的高牆,像長臂般左右伸展開去,迎門有片空場,豎着一座節孝片坊,直到鄰近街尾轉角處,才有五六棟平房。
巨宅中濃蔭掩蔽,樓台角隐約可辨,門前五級石階,階旁聳然立着兩座獅子,黑漆大門終日緊閉,隻留一扇邊門供人出入,但大門上的銅環吞口,卻擦抹得雪亮。
隻看氣派威勢,不用說,這座宅第的主人,如非巨商富賈,必是顯宦貴官了。
可是奇怪,多年來,就連街尾那五六棟平房的居民,誰也不知道這座宅第主人姓氏,甚至也沒有見過這位有錢的芳鄰,長得什麼模樣。
起初,大家難免好奇,也想法打聽過,但打聽不出個所以然,天長日久,也就賴得再管這種閑事了。
大家隻知道這是一位富商的别業,主人并不住在洛陽,宅子裡僅有一個老蒼頭看管,另外有幾名仆婦,協助打掃,而這些富貴人家的仆婦傭人,比窮人家大姑娘還尊貴,平素連大門都難得走出一步,誰能跟他們攀談得上。
巨宅門禁又極嚴,門雖設而常關,竟有着“侯門深似海”的意味。
這一天,日暮時分,節孝牌坊前卻來了一輛馬車。
馬車帷簾低垂,雙轅四辔,風塵仆仆,駕車的是個黑衣光頭大漢,生得膀寬肩大,濃眉環目,魁梧而威猛。
車子折進小街,那光頭大漢便輕收長疆,放緩了速度,慢慢将車駛近巨宅門前,單臂一勒缰索,馬車嘎然停住。
光頭大漢揚目四顧一遍,系妥革缰,一折身,飄下轅座,低聲向車窗内悄語了幾句,便大步朝邊門走去。
他剛走近,邊門已及時啟開,門縫中探出一顆頭,滿臉皺紋,白發蒼蒼,正是那位看守巨宅的老蒼頭。
四日相觸,老蒼頭立即躬下身子,輕聲道:“蔡福見過七爺。
” 光頭大漢漫應一道:“四爺和六爺都到了麼?” 老蒼頭蔡福道:“都到了,蔡福這就去通報。
”,“不必!”光頭大漢一揚手,沉聲道:“你去安置車輛,這兒不用你侍候,但要注意隐蔽,主人不願讓人知道他到洛陽來了。
” 蔡福躬身應諾,疾步跨出邊門,徑自躍登車轅。
就在他解取僵索的時候,光頭大漢迅速拉開馬車車門,從車内扶出一個步履虛弱的錦袍老人,匆匆走進了巨宅邊門。
車阖,車動,蔡福駕車,悄然馳出節孝坊。
那錦袍老人頭上圍着一條寬巾,掩去大半個面龐,舉步無力,似正患染重病,由光頭大漢半扶半抱着,穿過前院花徑,向正廳而來。
這時,正廳中已亮起燈光,兩名中年人聞聲急迎出來,幫助那光頭大漢将錦袍老人扶入廳内,坐在一張虎皮椅上。
兩名中年人,一個身着儒衫,一個穿着緊峰勁裝,肩後斜擂長劍,赫然竟是“鬼臉書生”黃石生和“飛蛇”宗海東。
不用說,錦袍老人和光頭大漢,也就是“千手猿”駱伯伧,和“黑牛”李鐵心了。
駱伯伧分明傷勢未痊愈,身子顯得十分虛弱,坐在椅上,喘息了好一會。
才平靜下來,李鐵心立即上前,替他解開頸上圍巾。
黃石生關切地道:“大哥傷猶未愈,何苦親親趕來。
” 駱伯伧搖頭道:“不!我自己不來,放心不下,留在保定隻有增加傷勢,倒不如來了反而好些。
” 微頓,便急急問道:“事情究竟怎麼樣了?你們找到那孩子沒有?” 黃石生遲疑了一下,道:“大哥初到,還是先休息一會再談這些吧。
” 駱伯伧神色一震,挺身欲起,道:“這麼說,你們沒有見到他。
” 黃石生凄笑道:“大哥别心急,且容小弟慢慢陳報,咱們雖然還沒有見到康賢侄,關于他在洛陽的經曆遭遇,卻已經探聽明白,大哥盡請放心,他絕無危險。
” 駱伯伧揮動獨臂,催促道:“你們聽到些什麼消息?快說吧!” 黃石生道:“據宗六弟昨夜從蛇拳門探得消息,傳聞竟是買情……” 駱伯伧猛然從椅上跳了起來,道:“這意思就是說,蛇拳門七步;追魂手洪濤和中州四傑果是被康浩殺死的了?” 黃石生凝重的道:“衆口一詞,确是如此。
” 駱伯伧怒哼一聲,用力搖着頭,說道:“不可能,決不可能,康浩決不是那種人!” ’黃石生道:“小弟也不相信,無奈人言鑿鑿,都說那天晚上康賢侄曾攜帶行囊離開客棧,在洛河傍下了毒手,其後又用風鈴劍在安樂窩傷了孫天民,尤其那柄風鈴劍,落在所陽山莊莊主應伯化手中,證據确鑿,難以辨解。
” 駱伯伧冷笑道:“無論什麼證據,我都不信是康浩幹的,你再說下去,他們把康浩怎麼樣了?” 黃石生道:“據說應伯倫并沒有為難康賢侄,隻是限令他立即離開洛陽,當夜康賢侄就離了關洛第一樓。
” 駱伯伧道:“這是什麼時候的事?” 黃石生道:“兩天以前。
” 駱伯伧怔了片刻,頹然坐回椅中,喃喃道:“唉!咱們若能早一天動身就好了。
” 語氣之中,顯得無限煩惱和追悔。
黃石生道:“小弟和宗六弟趕到洛陽,恰巧晚了一步,這兩天,咱們日夜在城中搜尋、一直沒有找到康少俠,不過,大可放心,相信在幾天之内,咱們一定能找到他。
” 駱伯伧眼中異采微閃,問道:“你怎麼知道一定能找到他?萬一他已經離開洛陽了呢?” 黃石生笑道:“依小弟預料,他可能的确已經離開了洛陽,但他決不會去遠,而有一定會再回來。
” 駱伯伧訝道:“怎見得?” 黃石生道:“因為抱陽山莊的人還在洛陽沒有離開,今天午後,終南一劍堡主易君俠也親自到了,看情形,蛇拳門雖已土崩瓦解,中州變故仍未完結,那假冒風鈴魔劍楊大俠的歹徒,仍在洛陽附近……” 駱伯伧搖頭道:“這些跟咱們有什麼相幹?咱們必須盡快找到康浩。
” 黃石生道:“康少俠負冤而去,豈會就此罷手?假如他知道那歹徒仍在洛陽,一定會再回來。
” 駱伯伧沉吟道:“他蒙冤負屈,憤怒而去,會硬着頭皮再回來?再說,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