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從容飲鸩泣血覓仇

關燈
師之事而來,可谷第衲稍作憩息,再作詳談?” 說着,舉步走到樹下,拂拂僧衣塵土,在大石上坐下下來。

     藍衣少年見此情狀,已有不祥之感,急步跟上,追問道:“老和尚,你快說,師父他老人家究竟怎麼樣了?” 法元大師盤膝跌坐,且不回答,卻從身側布囊中,取出一樣東西,反問道:“小施主,你可認識這是什麼?” 他冷冷掃了那古怪腰帶一眼,沒好氣地喝道:“和尚,現在是我問你話,你卻拿這不相幹的東西來搪塞則甚?” 法元大師肅容道:“小施主何必急躁,老衲即兼程趕來,自然要奉告關于令師的消息,不過,在老衲回答小施主問話之前,務必請小施主回答老衲,這東西你有沒有見過?” 藍衣少年強忍怒火,搖搖頭道:“沒有。

    ” 法元大師注目又道:“這是令師随身之物,小施主果真沒有看見過?” 藍衣少年拂然道:“胡說,師父的物件,我豈有沒見過的道理,這帶子決不是他老人家的東西。

    ” 法元大師緊接着又問道:“距今兩旬之前,令師獨往太原,小施主知道他是去做什麼嗎?” 藍衣少年不耐地道:“你這老和尚怎的這般唠叨,我問你的不回答,竟纏問個沒完……”。

     法元大師正色道:“事關令師畢生清白,小施主務請耐心答複老衲,老衲問過之後,自會将令師消息詳細奉告。

    ” 藍衣少年無奈,隻得忍耐答道:“師父他老人家是去太原采購日常需用之物,咱們住在荒山上,每隔三五個月,就得添補些東西。

    ” 法元大師接口又道:“平時出山采購,都是令師獨自前往麼?” 藍衣少年道:“平時師父都帶我同去,隻有這一次是例外……” 法元大師雙目一亮,岔口道:“為什麼?” 藍衣少年道:“因為平時添購物件,都在和順縣,這一次,師父說有幾件東西,縣城中買不到,必須去太原府購買,路途太遠,就沒帶我同去。

    ” 法元大師輕“哦”一聲,喃喃道:“這就難怪了,他連自己唯一的愛徒尚且隐瞞,無怪不願再作辯解了……” 藍衣少年沉聲說道:“你不許胡猜,師父他老人家,獨往太原,決不會是去殺人!” 法元大師長長歎息一聲:“是的,老衲也深信他不是去殺人,無奈卻知道得太晚了,唉!如此沉冤,真令人難以相信。

    ” 說着,竟熱淚盈眶,嗟歎不已。

     藍衣少年注目問道:“老和尚,你的話問完了嗎?現在總該告訴我師父的消息了吧?” 法元大師點了點頭,卻凄然說道:“小施主,令師心性,超越常人,多年耳儒目染,想必小施主亦當有超人心胸,大丈夫當忍天下人所不能忍的變故,才不愧是名師之高徒……” 藍衣少年越聽越驚,截口道:“師父他老人家莫非……莫非……” 法元大師聲音一哽,道:“令師三日之前,已在承天坪歸天了。

    ”.藍衣少年遽聞惡耗,身形一陣震顫,卻忘了傷感,猛地逼前一步,厲叱道:“是誰下的毒手?” 法元大師黯然答道:“是老衲!” “什麼?你!”藍衣少年駭然張目,簡直比遽聞師父死訊猶感震驚,顫聲喝道:“真的是你這老秃賊下的手?” 法元大師點頭道:“正是老衲。

    ” 藍衣少年雙目爆睜,雙掌一錯,就待撲上前去,但轉念之間,又強自按撩住怒火,暗忖道:世上哪有自承殺人兇手,而且特地送上門來的道理?這老和尚來得古怪,内中或許另人蹊跷? 心念電轉,蓄勢未發,冷冷哼道:“就憑你區區少林和尚,我不信師父會敗在你的手中,敢情你是故作大言不慚,想往自已臉上貼金?” 法元大師木然道:“老衲自知,如論功力,實難勝得令師,但令師當時并未抗拒,而是自甘束手待死,情形自不能以常理衡斷。

    ” 藍衣少年怔了一下,随即縱聲大笑起來,道:“老和尚,你以為小爺會相信你的鬼話?師父他老人家脾睨字内,傲骨棱棱,豈會束手待斃,不加抗拒?再說,師父親口囑咐我在此見面,他老人家決不會騙我。

    ” 法元大師神色一肅,道:“小施主敢是不信令師已逝?” 藍衣少年曬道:“我本來有些相信,但現在卻一點也不相信了。

    ” 法元大師歎息道:“老衲有順話,說出來隻怕小施主更不會相信,但,那卻是千真萬确的鐵-般的事實。

    ” 藍衣少年不屑地說道:“你且說來聽聽。

    ” 法元大師正色道:“令師真氣走岔,武功盡失,早巳與凡夫無異了。

    ” 果然,藍衣少年聽了,越發大笑不止,道:“好個老秃頭,居然越說越玄了,若說旁的事,小爺或可能相信一二分,唯有這個謊,你扯得太不高明,師父他老人家功力有沒有失去,難道小爺還沒有你清楚?” 法元大師提着那純金制成的古怪腰帶,緩緩說道:“老衲早知小施主不信,但這卻是千真萬确的事實,令師真氣走岔,乃是在前往太原府之前,他獨自遠赴太原,正為了打造這條‘定穴護元帶’。

    ” 藍衣少年收斂了笑聲,詫異問道:“什麼叫做‘定穴護元帶’?它是做什麼用的?” 法元大師黯然一歎,道:“此物形式,、原載于前輩醫聖無才居士所著‘隐傷秘本’,唯武林中人知道的甚少,本寺藏經閣有該書,故爾老衲幸會涉獵,據書中解釋,假如-個練氣之人,一旦走火人魔,真氣岔道,重則斃命,輕則癱瘓,皆因氣血不能暢行。

    而腰際‘左右章門’乃二大夫阻,此帶内豎金針二枝,部位恰在兩處章門穴道,束之腰際,可合閉穴通順,雖未能恢複渙散的真所令身軀癱瘓,藉以維持日常行動方便,卻厥功甚大,所以名叫‘定穴護元帶’。

    ” 藍衣少年凝神傾注的聽着,又問道:“但你怎說這帶子是我師父的東西呢?” 法元大師用指尖挑起金帶,道:“小施主請仔細看看這條帶子吧!” 藍衣少年困惑地接了過來,反複細看,忽然在金帶内側發現兩處長方型的印戳,不覺念道:“十足純金,太原金祥發……這好像是承造金鋪的店戳?” 法元大師颔首道:“不錯,正是太原府金祥發銀樓的店戳。

    ” 藍衣少年道:“這跟我師父有什麼關系?” 法元大師怆然一歎,道:“小施主,令師在承天坪上,飲鸩歸天,老衲親為收殓遺體,在令師腰際,發現這條‘定穴護元帶’,驚駭之下,猶未敢置信,于是,連夜趕赴太原,經面詢金祥發店東,才定實這條金帶,果然是在二十天前,令師親往定制的……” 藍衣少年猛地一震,急道:“你的意思是說,師父他老人家獨自去太原府,目的就是制這條金帶嗎?” 法元大師點點頭道:“正是如此。

    ” 藍衣少年怒道:“假如這是真的,我師父分明在去太原之前,武功已經失去,你們竟誣指他老人家是去殺害霍宗堯?” 法元大師歎道:“所以老衲說這是一樁天大的沉冤,可惜知道得太晚了……” 藍衣少年低聲嘿道:“哼!你說得倒輕松!” 法元大師語聲微頓又起,接道:“不過,小施主,實論起來,令師亦有不是,至少他應該對那柄風鈴劍的事,向大家提出解釋。

    ” 藍衣少年怒目一瞪,道:“當時你們倚多為勝,氣勢洶洶,何曾給師父解釋的機會?” 他驚怒交并,方寸已亂,匆匆将金帶寒進包裹中,戟指法元大師又道:“我這就趕回承天坪去見師父,他老人家無事便罷,惹有分毫損傷,小爺定把你們這些兇僧賊道,四門五派的匹夫刀刀斬盡,劍劍誅絕,老秃驢,你等着吧!”說完,轉身便走。

     法元大師精日暴展,沉聲道:“小施主,請留步!”,藍衣少年一旋身,胸衣已解,劍囊盡現,叱道:“你還有什麼好說的?” 法元大師目注少年胸前一排十柄風鈴小劍,老臉上神色連變,良久,才斂目一聲浩歎,徐徐說道:“小施主不必去承天坪了,令師所飲毒水乃老衲親手調制,遺體也是老衲親手掩埋,這如海沉冤,如山重仇,小施主,你就全向老衲索讨吧!”.藍衣少年冷哼道:“隻待證實了師父他老人家生死安危,還怕你跑得了麼!” 法元大師苦笑說道:“老衲既趕來相晤,便無規避之意,可是,小施主,你怎不問問,老衲從何知道小施主會在馬嶺關上?” 藍衣少年聞言一怔,道:“不錯,你怎知我會在馬嶺關?” 法元大師道:“那是令師臨終之前,面告老衲的,令師含冤不辯,卻毅然舍生,其中,必有難以明言的隐衷,小施主難道就不想先替他昭雪沉冤,然後再-決恩仇麼?” 藍衣少年倔強地道:“那是我自己的事。

    ” 法元大師凝注道:“可是,令師含冤而逝之前,将馬嶺關地名賜告老衲,其意欲令老衲助小施主一臂之力,已甚屬顯然,即使令師并無此意,老衲即悉内情,也無法置身事外……” 藍衣少年冷笑道:“你自稱是害死我師父的兇手,又甜言蜜語欲替他老人家昭雪沉冤,好話說盡,壞事做絕,究竟肚裡懷着什麼鬼胎?” 法元大師正色道:“因由我種,孽由我生。

    老衲一時愚昧,鑄錯已成,但願舍此餘年。

    聊圖補報于萬一,至于能否化解這大仇深恨,早已不在奢念之中了。

    ” 藍衣少年哂道:“聽你口氣,倒真像誠意的……” 法元大師道:“老衲句句由衷,豈敢虛詞诳騙小施主。

    ” 說着,站起身來,從懷中取出一隻薄薄的玉匣,雙手遞給了藍衣少年。

     藍衣少年手托玉匣,冷冷道:“這裡面是什麼東西?” 法元大師合十道:“玉匣中乃少林最高令符‘綠玉貝葉’,小施主持此貝葉,少林僧俗弟子,上自長老,下至沙彌,悉任調遣……” 話猶未畢,藍衣少年已冷笑一聲,“拍”地将玉匣摔落雪,地上,傲然道:“師仇不共戴天,你惹真正害死了師父,少林弟子一個也别想苟活幸免,小爺豈會中你這懷柔布惠的無恥奸計!”話落,拂袖騰身,如飛而去。

     法元大師怔怔立在大樹下,臉色瞬息數變,良久,良久,才黯然長歎,俯身拾起玉匣,喃喃道:“唉!怨毒已成,仇恨難解,看來武林這場血腥浩劫,勢已難免了。

    ” 這時,顔家茶棚老頭兒恰好提了一盒熱騰騰的獐肉水餃送來,他可沒聽清老和尚說些什麼,隻望着如飛逝去的藍衣身影,不住地搖頭,道:“年輕人好急的性子,天大的事,吃飽了再走也不遲呀!老師父,您說是不是?” 過了片刻,沒聞老和尚回應,扭頭一看,樹下空蕩蕩的,哪兒還有老和尚的影子。

     顔老頭機伶伶打個寒噤,手腳一軟,險些連水餃也摔了……口口口口保定府西城門邊,有一條名叫“長樂巷”的小街。

     其實,所謂“長樂巷”,隻不過-單列依着城牆牆腳搭建的簡陋瓦屋而已,檐低二門窄,即雜亂又肮髒。

     但,你可千萬别小看了這區區數十間陋屋,遠及冀、察、魯、晉諸省,無論巨商富賈,販夫走卒,凡是到過保定府的,提起“長樂巷”三字,那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且人人靶大拇指豎得老高,都得由衷地贊一句:“好地方!” 好在何處呢?原因很簡單——那兒一列數十間,清一色開的是賭場。

     不過,同樣是呼盧喝雉的賭博場,“長樂巷”的主人,經營卻别具-格,一不許賭欺生,二不重利典押,還有一樁特别的,決不教人留連忘返。

     賭場主人說得好,賭錢不要緊,但不能日夜不分,沉迷賭博,耽誤了正事。

     所以,長樂巷賭場中,都設有串鈴,入夜戌正,響鈴“開攤”,天明卯正時刻,鈴聲一響,各檔賭具一律收攤結帳。

    赢了算你運氣,輸了明晚再來,白天裡,是賭場清理休息的時候。

     但賭錢的人,大多免不了有個“輸幹赢淨”的通病,輸了錢想翻本,自是不肯罷手,赢了錢的,恨不得連賭台一齊放進口袋裡,也不肯罷手。

    是以,大家對長樂巷賭場,件件滿意,惟獨對那要命的“收攤鈴”不怎麼愛聽。

    有那好事的人,替它取了個名字,叫做“三光鈴”。

     也難怪,鈴聲一響,天光、人光、錢也光,那滋味兒的确是不大好受的,無奈賭場場規如此,也就隻好遵守了。

     這一天,時當卯正二刻,“三光鈴”早巳響過,賭客也都散去,夥計們正忙着收拾着桌椅,結算帳目,打掃滿地果皮紙屑,忽然,厚重的棉布門簾一掀,随着一陣刺骨寒風,跨進來一位二十來歲的少年人。

    ’少年一身藍衣,滿臉風塵,眉宇間,也含着沉重的憂愁之色,背負包裹,肩後斜插一柄木劍。

     一名正在門邊灑掃的夥計,沖着藍衣少年咧嘴一笑,道:“哥兒來遲了,場子剛收。

    ” 藍衣少年搖搖頭道:“不!我不是來賭錢的,請問掌櫃在不在?” 夥計輕“哦”一聲,拿眼睛上下打量了少年一遍,問道:“哥兒,有什麼事嗎?” 藍衣少年道:“是的,有點小事,想見見他。

    ” 那夥計聳聳肩,用手向屋角一指,道:“喏,那邊坐在櫃台後算賬的,就是咱們這兒賬房管事先生,有什麼事,你自己對他說去吧!” 藍衣少年道了聲謝,星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