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抽絲剝繭
關燈
小
中
大
萍生恰巧有個徒兒名叫二虎,也隻有十二三歲。
這種人數上的巧合,使人不能無疑。
” 海一帆點點頭道:“第二呢?” 海雲道:“其二,據聶開泰口說,金蚯蚓宮為了追尋天涯飄萍生,已費了三年多時間,而無名老人匿居琵琶島,恰好也是三年;這是時間上的可疑處。
” 海一帆颔首道:“不錯,說下去。
” 海雲接道:“其三,天涯飄萍生在南陽鎮上招降姚統領等十名黃衣劍手後,随即來到鐵門莊,劫走了秦珂;無名老人恰于稍後在長辛店露面,更有二虎和秦珂同行。
這豈非證明他們本來就是同一個人麼?” 海一帆道:“還有一點呢?” 海雲道:“還有一點是他自己大意疏忽露出的破綻。
他大約忘了曾在留書中承認過并未患染麻瘋的話,所以在長辛店破廟裡,又在臉上作出潰爛形狀。
” 海一帆道:“你為什麼不當面拆穿他?” 海雲苦笑道:“不瞞爹爹說,當時因事出意外,孩兒也沒有想到那是假的,等到想起,已經不及追趕了。
” 這句話,倒把席上群雄全都引笑了。
海一帆搖搖頭道:“無名老人也罷,天涯飄萍生也罷,這些名稱,反正都是假的。
” 海雲忙道:“雖然都是假的,影響卻大不相同。
” 海一帆道:“什麼影響?” 海雲道:“如果我們确定螺屋無名老人就是天涯飄萍生,便不難推測他和金蚯蚓宮的關系,知道了他們的關系,才能選定應付的方法……” 海一帆沉聲道:“你有什麼主意,何不直截了當地說出來,還跟我打什麼啞謎?” 海雲道:“爹爹可還記得,那無名老人臨去留書中有兩句話是‘昔因避禍而來,今又避禍而去’?” 海一帆點頭道:“不錯,是有這兩句話。
” 海雲又轉問常無懼道:“三叔想必也記得,上次聶開泰與天涯飄萍生相遇時,曾向他追問過‘秘室金鑰’的下落?” 常無懼也點點頭,道:“記得。
當時聶開泰稱他為‘顔相公’,可是他不肯承認。
” 海雲笑道:“他不肯承認,那是因為他自覺本來面目尚未被人識破。
如果我們确定了他就是顔相公,而顔相公也就是螺屋無名老人,然後将前後細節聯貫起來,便可獲得一個大略的概念了” 群雄都聽得心頭一緊,人人凝神傾注,等着他繼續說下去,席間突然肅靜下來。
海雲漸漸收斂了笑容,凝重地說道:“依情推論,顔相公和金蚯蚓宮主人,本來必定是很親密的朋友,後來為了不滿金蚯蚓宮種種邪惡措施,勸阻無效,便盜走了宮中一柄極重要的秘室金鑰……” 海一帆忽然擺手道:“且慢,你怎知他和金蚯蚓宮主人是朋友,難道不會是主從關系?” 海雲搖頭道:“若是主從關系,必有職司和稱謂。
那聶開泰身為金蚯蚓宮總護法,地位已經不低,但他對顔某仍很恭謹,隻稱‘相公’,不敢提起‘叛宮’字樣。
可見顔某在金蚯蚓宮,地位必然很超然,多半是客卿或朋友的關系。
” 海一帆想了想,竟覺無詞以駁,微微一笑道:“好!你再往下說。
” 海雲接道:“我們雖然不知道‘秘室金鑰’是什麼樣子,但可想而知,那柄鑰匙對金蚯蚓宮複出江湖的影響一定十分重要。
否則,他們不會派出宮中總護法率隊追查,更不會對那些與禍水雙侶有過接觸的人,展開滅門屠殺。
換句話說,聶開泰受命到中原來,追殺叛宮的禍水雙侶猶為次要,最主要的任務,是想奪回秘室金鑰,恐它落入外人手中。
” 這時,方慧娘忽然接口道:“賢侄推論得很正确,那聶開泰在大覺禅院邀我出山時,曾提到金蚯蚓宮即将正式開山立派,争霸江湖,隻因失落了一件重寶,才延緩開山的日期。
” 海一帆道:“但這件事與禍水雙侶有何關系呢?” 海雲道:“或許因為禍水雙侶和顔某私交頗厚,正當顔某盜鑰出走不久,禍水雙侶也緊跟着叛宮逃亡。
他們懷疑雙侶和顔某事先互有默契,是以出動高手,窮迫不舍,殊不知這段時期,顔某卻躲在琵琶島上。
” 海一帆道:“這麼說,禍水雙侶竟是遭了魚池之殃了?” 海雲卻搖搖頭道:“恰好相反,孩兒認為禍水雙侶可說是托顔某之福,才多活了三年,不然的話,他們可能早已被殺,豈能每次在最後關頭,總是那麼僥幸地脫身逃走。
” 海一帆驚道:“難道這是聶開泰欲擒故縱,故意布置的圈套?” 海雲道:“正是。
聶開泰欲以雙侶為餌,誘使顔某現身,這是一石二鳥之計。
三年來,追逐天下,白白屠殺了許多無辜性命,本來姓聶的計謀已經落空了,誰知韓家堡血案發生後,周大娘和蘋表妹投奔琵琶島,引來黃衣劍手窺伺。
顔某聞訊,竟錯以為那些黃衣劍手是為他而來,于是,連夜遁走,潛返中原,所以他在留書中才有‘昔因避禍而來,今又避禍而去’的話。
” 海一帆聽了這番分析,這才恍然而悟,不覺長歎一口氣,說道:“如此看來,這姓顔的朋友也是一番苦心孤詣,與咱們可算得志同道合了。
但是我尚不了解,他在留書中一再鼓勵咱們父子不應頹墜自甘,要咱們重奮雄心,為武林同道祛魔效命,如今又阻止咱們前往金蚯蚓宮,前後言詞,豈不自相矛盾?”——
這種人數上的巧合,使人不能無疑。
” 海一帆點點頭道:“第二呢?” 海雲道:“其二,據聶開泰口說,金蚯蚓宮為了追尋天涯飄萍生,已費了三年多時間,而無名老人匿居琵琶島,恰好也是三年;這是時間上的可疑處。
” 海一帆颔首道:“不錯,說下去。
” 海雲接道:“其三,天涯飄萍生在南陽鎮上招降姚統領等十名黃衣劍手後,随即來到鐵門莊,劫走了秦珂;無名老人恰于稍後在長辛店露面,更有二虎和秦珂同行。
這豈非證明他們本來就是同一個人麼?” 海一帆道:“還有一點呢?” 海雲道:“還有一點是他自己大意疏忽露出的破綻。
他大約忘了曾在留書中承認過并未患染麻瘋的話,所以在長辛店破廟裡,又在臉上作出潰爛形狀。
” 海一帆道:“你為什麼不當面拆穿他?” 海雲苦笑道:“不瞞爹爹說,當時因事出意外,孩兒也沒有想到那是假的,等到想起,已經不及追趕了。
” 這句話,倒把席上群雄全都引笑了。
海一帆搖搖頭道:“無名老人也罷,天涯飄萍生也罷,這些名稱,反正都是假的。
” 海雲忙道:“雖然都是假的,影響卻大不相同。
” 海一帆道:“什麼影響?” 海雲道:“如果我們确定螺屋無名老人就是天涯飄萍生,便不難推測他和金蚯蚓宮的關系,知道了他們的關系,才能選定應付的方法……” 海一帆沉聲道:“你有什麼主意,何不直截了當地說出來,還跟我打什麼啞謎?” 海雲道:“爹爹可還記得,那無名老人臨去留書中有兩句話是‘昔因避禍而來,今又避禍而去’?” 海一帆點頭道:“不錯,是有這兩句話。
” 海雲又轉問常無懼道:“三叔想必也記得,上次聶開泰與天涯飄萍生相遇時,曾向他追問過‘秘室金鑰’的下落?” 常無懼也點點頭,道:“記得。
當時聶開泰稱他為‘顔相公’,可是他不肯承認。
” 海雲笑道:“他不肯承認,那是因為他自覺本來面目尚未被人識破。
如果我們确定了他就是顔相公,而顔相公也就是螺屋無名老人,然後将前後細節聯貫起來,便可獲得一個大略的概念了” 群雄都聽得心頭一緊,人人凝神傾注,等着他繼續說下去,席間突然肅靜下來。
海雲漸漸收斂了笑容,凝重地說道:“依情推論,顔相公和金蚯蚓宮主人,本來必定是很親密的朋友,後來為了不滿金蚯蚓宮種種邪惡措施,勸阻無效,便盜走了宮中一柄極重要的秘室金鑰……” 海一帆忽然擺手道:“且慢,你怎知他和金蚯蚓宮主人是朋友,難道不會是主從關系?” 海雲搖頭道:“若是主從關系,必有職司和稱謂。
那聶開泰身為金蚯蚓宮總護法,地位已經不低,但他對顔某仍很恭謹,隻稱‘相公’,不敢提起‘叛宮’字樣。
可見顔某在金蚯蚓宮,地位必然很超然,多半是客卿或朋友的關系。
” 海一帆想了想,竟覺無詞以駁,微微一笑道:“好!你再往下說。
” 海雲接道:“我們雖然不知道‘秘室金鑰’是什麼樣子,但可想而知,那柄鑰匙對金蚯蚓宮複出江湖的影響一定十分重要。
否則,他們不會派出宮中總護法率隊追查,更不會對那些與禍水雙侶有過接觸的人,展開滅門屠殺。
換句話說,聶開泰受命到中原來,追殺叛宮的禍水雙侶猶為次要,最主要的任務,是想奪回秘室金鑰,恐它落入外人手中。
” 這時,方慧娘忽然接口道:“賢侄推論得很正确,那聶開泰在大覺禅院邀我出山時,曾提到金蚯蚓宮即将正式開山立派,争霸江湖,隻因失落了一件重寶,才延緩開山的日期。
” 海一帆道:“但這件事與禍水雙侶有何關系呢?” 海雲道:“或許因為禍水雙侶和顔某私交頗厚,正當顔某盜鑰出走不久,禍水雙侶也緊跟着叛宮逃亡。
他們懷疑雙侶和顔某事先互有默契,是以出動高手,窮迫不舍,殊不知這段時期,顔某卻躲在琵琶島上。
” 海一帆道:“這麼說,禍水雙侶竟是遭了魚池之殃了?” 海雲卻搖搖頭道:“恰好相反,孩兒認為禍水雙侶可說是托顔某之福,才多活了三年,不然的話,他們可能早已被殺,豈能每次在最後關頭,總是那麼僥幸地脫身逃走。
” 海一帆驚道:“難道這是聶開泰欲擒故縱,故意布置的圈套?” 海雲道:“正是。
聶開泰欲以雙侶為餌,誘使顔某現身,這是一石二鳥之計。
三年來,追逐天下,白白屠殺了許多無辜性命,本來姓聶的計謀已經落空了,誰知韓家堡血案發生後,周大娘和蘋表妹投奔琵琶島,引來黃衣劍手窺伺。
顔某聞訊,竟錯以為那些黃衣劍手是為他而來,于是,連夜遁走,潛返中原,所以他在留書中才有‘昔因避禍而來,今又避禍而去’的話。
” 海一帆聽了這番分析,這才恍然而悟,不覺長歎一口氣,說道:“如此看來,這姓顔的朋友也是一番苦心孤詣,與咱們可算得志同道合了。
但是我尚不了解,他在留書中一再鼓勵咱們父子不應頹墜自甘,要咱們重奮雄心,為武林同道祛魔效命,如今又阻止咱們前往金蚯蚓宮,前後言詞,豈不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