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軒轅群醜

關燈
請示總座是否還要繼續追緝?” 聶老頭兩眼怔怔地望着地上的斷手和殘舌,又問道:“你怎麼知道這雙斷手和這條舌頭真是秦珂身上割下來的?” 姚統領尚未回答,那曾替秦琳說情的黃衣大漢已應聲說:”奏總護法的話,屬下認得這雙斷手,的确是秦珂的。

    ” 聶老頭霍地轉過身來,厲聲道:“你怎會認識?” 那黃衣大漢戰兢地道:“屬下曾和秦河同時值過勤,知道他右手中指與無名指之間,在有一塊紅色胎記。

    ” 聶老頭道:“好!取過來!” 那黃衣大漢忙上前撿起兩隻斷手,恭恭敬敬遞給姚統領,再由姚統領捧到聶老頭面前。

     聶老頭看了看,微微颔首道:“不錯,是有一塊胎記。

    但這隻能證明手是他的,卻不能證明舌頭也是他的。

    ” 黃衣大漢愕然道:“這” 聶老頭沉下臉來,冷聲道:“本宮對叛離逃亡之徒決不輕饒,除非他的頭也割下來,否則追緝永遠不會停止。

    ” 目光炯炯沒落向姚統領身上,又接道:“這件事給你去辦,對付一個殘廢人,不必再勞師動衆,探查确實之後,暗地找個機會把他宰了就行了。

    ” 姚統領欠身道:“屬下尊命。

    ” “不過”聶老頭忽又歎了一口氣,凝重的道:“秦珂姊弟叛變脫逃,隻是癬疥小事,此事雖然暫時解決了,還有‘金鑰’尚無下落,這才是本宮的心腹大患。

    宮主本人懷疑秦珂姊弟脫逃與‘金匙”,現在看來竟是錯了。

    ” 姚統領忙道:“請總屬下鬥但,屬下以為那盜取‘金鑰’的入,多半已經不在世上了。

    ” 聶老頭翟然道:“怎見得?” 姚統領道:‘咱從秦河姊榮叛宮脫逃,三年來,足迹所至,已在中原武林掀起軒然大波,本宮為了追緝他們,也踏遍大江南北,甚至遠及關外漠邊。

    如果那人還活在世上.無論藏匿在什麼地方,總會聽到一點消息的。

    ” 聶老頭颔首道:“不錯。

    ” 姚統領道:“那人的為人心性,總座素所深知,他若知這秦珂姊弟叛宮逃亡被窮追得走頭無路,必然會設法予以收容庇護的,但三年來,那人始終未曾露過面,豈非證明他已經不在入世了?” 聶老頭默然了半晌,喃喃道:“這倒的确有些費解,可是,人在見人,人死見屍。

    總不能就憑臆測而” 突然眼中一亮,笑道:“現成一條絕妙的魚餌,險些忘了,如能引得那人露面,便是饒了秦河性命,也是值得的。

    ” 姚統領低聲問道:“總座莫非要以秦珂為餌” 聶老頭得意的笑道:“當然還須先準備釣線和魚鈎……” 十年河東轉河西。

     一向門庭冷落的鐵門莊,這兩天忽然熱鬧了起來。

     從昨天清晨開始,登門投帖的客人便沒有中斷過,一批剛走,另一批又來,自晨至暮,川流不息。

    而且,來的都是武林中有頭有臉的人物,每人一份厚禮,一張大紅拜帖,帖子的上款都為的是:“神刀大俠海一帆莅冀之慶”。

     其實,此刻海一帆并不在鐵門莊中.而且鐵門在的主人“拼命三郎”常無懼也不在,一應拜莊賀客,全由“鬼谷子”龍元慶代表接待。

    但人們的熱情絲毫未減,仍然攜禮上門,留帖緻意,極盡仰慕之誠,仿佛隻要能踏進鐵門莊的大廳,送上一份禮物,已經感到莫大榮幸了。

     這情形很反常,尤其海一帆新由海外歸來,武林中知道的人,并不多,怎會忽然間變得天下皆知了呢?何況來拜的客人中,有許多根本和海一帆素不相識,這些人不惜卑躬趨附,原因何在? 龍元慶暗中感到詫異.卻不便出口詢問,隻好裝糊塗,迎來送往,照單受禮。

    管他生張熟魏.一概親切的接待,誰也不得罪。

     那些客人也很識趣.一聽說海一帆外出未返,都略作寒暄,說幾句仰慕的話,便留下禮物和拜帖,告辭而去。

     饒是這樣,龍元慶已經忙得連吃飯的時間也沒有了,整天空着肚子,直到深夜才能坐下來松口氣,這時縱有山珍海味。

    卻又吃不下去了。

     這天近午時分,剛把“雁門三劍”兄妹送走,龍元慶實在餓得難受,急忙吩咐廚房趕做一碗面條填饑,面送來了,才吃了兩口,莊丁又捧着一份拜帖進來報道:“又有客人來拜。

    ” 龍元慶苦笑道:“設法替我擋一擋,讓我吃完面再見客” 那莊丁道:“這次來的客人很多,男女老少一大群,已經到了莊門了。

    ” 龍元慶無可奈何地搖搖頭,隻得放下面碰,整衣迎了出去。

     跨出莊門,龍元慶不覺一怔,敢情這批客人竟像經過特别挑選,剛從大街鬧市中拼湊起來的。

     其中不但男女老少俱全,更包括了僧、道、尼姑和俗家。

    有衣履鮮麗的富貴,也有蓬頭垢面的乞丐,有文绉绉的書生,更有嬌滴滴的婦女;年紀最大胡須已經花白,最小的卻是個穿花衣服,系着紅肚兜的童子……熙熙攘攘,為數竟有十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