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重振俠業

關燈
兒上前拜見原來這錦衣胖子,就是“神州四傑”中以智計著稱的“鬼谷子”龍元慶。

     一日之内,三傑聚首。

    這真是鐵門莊從未有過的大喜事,常無懼好不振奮,立即吩咐重整酒宴,作盡夜暢飲。

     大夥兒入後廳坐定,傳杯呼觞,正述别後經過,哭一陣,笑一陣,三人都是半百以上年紀了,此時久别重逢,摯情流露,竟不遜少年。

     海雲和蘋兒隻能靜靜地聽着,直到海一帆将韓家堡變故和琵琶島上所發生的種種覆述完畢,海雲才起身恭恭敬敬向龍元慶敬一杯酒,說道:“久仰二叔智計高絕,料事如神,小侄心中有件疑問,想冒昧求二叔指教。

     龍元慶笑道:“賢侄,替二叔留點面子好不好?今天才見面,你便出題目考我?” 海雲欠身道:“小侄隻想請問二叔,怎會知道我爹已經返回中原的?” 海一帆心中一動,接口道:“是啊!愚兄也正感奇怪,咱們剛才還在商議着如何找你,想不到你就到了,二弟,你是從那兒得到的消息?” 龍元慶微怔道:“大哥重返中原的消息,五天前便已傳遍武林,這……難道有什麼不對麼?” 海一帆神色肅穆地道:“你且先說聽到傳言的經過。

    ” 龍元慶道:“五天前,小弟正在徐州分店内結算賬目,老家人龍安由酒肆酒客談論中,獲知大哥已返中原,現在正兼程入關。

    小弟雖不敢斷定傳聞的真假,但猜想若大哥入關,必然先到三弟這兒,所以便單人匹馬,連夜兼程趕來探聽消息,一直到了燕京城中,才得到确訊……” 說到這裡,似難掩内心的興奮,把須微微一笑,接着道:“小弟由徐州府北上,五天五夜趕到燕京,途中幾乎沒有休息過.跨下雖是日行千裡的名駒,也已經疲倦不堪了。

    抵達城中,本想歇息一宵,待明早再來鐵門莊,不料人未離鞍,就碰見三弟派去城内采購的管事常福……” 常無懼一怔,道:“什麼?小弟派去采購的管事?” 龍元慶道:“正是他。

    說來也真湊巧,那時我正好遇見一位商場中的朋友,略事寒暄,虧那老頭眼尖,竟由人叢中擠了過來,喜孜孜道:“二爺來得正巧,快别耽擱,海大爺已經抵達莊上了,老仆就是奉命來城裡來辦接待用物的。

    ”我聽了這話,那還耽延,顧不得人困馬乏,便迳自飛騎趕了來。

    ” 海一帆等人聽完這段經過,彼此面面相觑,驚詫莫名,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龍元慶發覺衆人神色有異,不禁愕然問道:“怎麼?是我說錯了什麼事嗎?” 常無懼大聲道:“二哥,你上當了,小弟莊裡根本就沒有名叫常福的管事,也沒有派人去城中采購用物。

     龍元慶吃了一驚,道:“可是那老頭兒明明告訴我,自稱是莊中管事,而且他說的也都是實情……” 海一帆沉吟道:“怪就怪在這裡,那人假冒莊中管事,說的卻是真話,他究竟是什麼目的呢?” 海雲接口道:“二叔可曾看清楚那老頭兒的像貌?” 龍元慶道:“那人年紀約在七旬左右,頭發已經全白,中等身材,略顯瘦削,樣兒頗為忠厚。

    ” “二叔從前見過他麼?” “沒有” “如果下次遇見,二叔還認得出嗎?” “我想會認得的。

    ” 海雲默然片刻,又問道:“他是獨自一個人呢?還是另有其他同伴?” 龍元慶道:“有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厮同行。

    ” 海雲眼中一亮,道:“那小厮是不是很健壯?皮膚很黑?” 龍元慶詫道:“正是。

    賢侄怎麼知道的?” 海雲神色凝重的轉問海一帆道:“孩兒心中想到一個人,隻不知猜得對不對。

    ” 海一帆道:“你且說出來聽聽。

    ” 海雲道:“爹爹請想,咱們自從苦舟登岸,前後不過十日,而消息竟然在五天之前就傳到了徐州府,這不是很奇怪的事嗎?” 海一帆點頭道:“不錯。

    這的确是一件令人費解的怪事。

    ” 海雲道:“依孩兒猜想,消息是在咱們登岸之前就已經傳揚開了.” 海一帆愕然道:“那怎麼可能?咱們還在海中,消息如何會洩漏?” 海雲道:“以常情而論,自然是不可能。

    如果有人比咱們先登岸三四天,那人又到過琵琶島,而且知道爹爹即将重返中原……情形就令當别論了。

    ” 海一帆道:“你是說…” 海雲道:“螺屋的無名老人。

    ” 海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