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舊事說從頭
關燈
小
中
大
慮幾天……”
話未說完,突然聽見遠遠傳來一陣鑼聲。
海一帆徒然頓佳話尾,低喝道:“這是發現不明船隻駛近的警鑼,雲兒,咱們走!” 父子二人同時縱身而起,并肩邁步向内島奔去。
警鑼連響三遍,全島立即緊急戒備,散布在田野間耕種的島民,紛紛避入石屋,婦孺們聚集隐藏,莊丁們都取了兵刃,分别把守着各處險要通路。
偌大一座海島。
頃刻間變得杳無人迹,寂靜如死。
麼事?”呂子平焦急的道:“屬下該死,竟忘了吩咐他們将外島沙灘上們破船掩蔽起來。
” 海雲一驚,道:“就是前幾天周奶奶駛來的,單桅小船嗎?” 呂子平道:“正是。
那小船留在岸邊,若被發現,豈不……唉!我得趕快去一趟才行……” 說着,匆匆轉身欲行。
海一帆忽然揮了揮手,道:“由它去吧!現在已經來不及了,要來的總是會來的。
” 呂子平收住腳步,再看海面上那艘三桅大船,果然已轉舵繞向外海沙灘,正作碇泊登岸準備。
不過頓炊時間,那船已在距離沙灘和四左右的海面上落帆下錨,并且放下了一隻小艇。
卻見幾條黃色人影破空飛離大船,落在一艘飄浮着的水鬼船上,操起木漿,向沙灘劃去。
李榮勃然大怒,一翻手拔出背後長刀,湧身便向小舟撲去。
其中一名黃衣大漢撥開長刀,揮出一劍,正中李榮的左肩,喝道:“下去吧!” “撲通”一聲,李榮應聲落水,但那黃衣大漢卻沒想到腳下的水鬼船乃是薄底輕舟,用力過猛,小船一幌,頓時翻了個船底朝天,幾名黃衣大漢顯然都不識水性,滾落海中,沒命的掙紮。
李榮肩上中了一劍,傷勢并不太重,這一來,滿腔怒火總算找到發洩的機會了。
隻見他兩腿剪水,穿波逐流,身如遊魚般竄行,手中那柄鋒利的長刀,狠狠的砍,重重的劈,攪得海面一片鮮紅…-呂子平急叫道:“李榮,要留活口!” 可惜李榮正怒憤填膺,一時那肯罷手,令他殺盡了後從水裡浮出來,那幾名黃衣大漢早變成一塊塊斷骨碎肉了。
呂子手抱怨不疊,連忙不令攻擊,全力協助撲救大船上的火勢,~面清理戰場,一面飛報島主……一場慘烈的血戰結束,琵琶島雖然獲得全勝,島民死傷共計四十餘人,所付出的代價,可說也十分慘重。
而對方船上,總共隻有八名黃衣大漢和十一名駕船的水手,八名黃衣人全部被李榮所殺,水手中三個被火炮打死,六人重傷.俘獲的活口,僅隻兩名而已。
海一帆吩咐将兩名水手隔離審訊,親自反覆盤活,結果卻令人大感失望,原來那艘三桅海船,隻是隸屬錦州府的民船,五天前受雇由小淩河啟碇出海,同時啟航的船隻共有三艘,每船都有八名黃衣人乘坐,起初是三艘同行,直到兩天以前,才在鳴鳳島附近分開,水手們隻知道船上準備了一個月的食物和淡水,并不知道那些黃衣人雇船去什麼地方?當然更不會知道他來的來曆和目的了。
兩名水手的供述相同,足見不是捏造。
海一帆問得了這些實情,反而困惑起來。
根據水手的供述,那些黃衣入分雇三艘大船出海,并無預定的目的地,顯然是在海中搜尋什麼,換句話說,很可能正是為了尋覓琵琶島來的,但海一帆自問并無如此仇家,琵琶島的秘密也不可能洩露,這此黃衣人究竟為何而來呢?如果他們并非為琵琶島而來,隻是偶然經過,發現這座海島和沙灘上的破船,依情而論,應該登岸查看一番才對,為什麼隻在破船上略作搜索,便匆匆離去呢?再者,從八名黃衣大漢的身手推測,武功俱已有極深火候,既然同着黃衣,必定屬于同一武林門派,海~帆當年行遍大江南北,對武林各派皆頗熟悉,任他搜盡枯腸,也想不起那一派是以黃衣為标志,而且具有如此高明的劍法,能在一招之下,解破李榮所會的“神刀八大式”?總管呂于平曾經親眼目睹,其中一名黃衣大漢,在李榮揮刀撲向小舟的時候,輕易的撥開長刀,将李榮劈落海中,那~招劍法,既快又恨,堪稱平生罕見,若非舟沉墜海,李榮絕不是那黃衣大漢的敵手。
由此看來,那八名黃衣人不但來曆可疑,簡直令人覺得可怕了。
海一帆被這些謎樣的疑團深深困擾着,整夜未曾合眼,第二天一大早,海雲卻滿臉振奮之色奔了進來,大聲道:“爹爹!你瞧這些是什麼?” 海一帆見他手裡高舉着一束濕淋淋的獸皮,不禁詫異的問道:“一夜沒見你的人影,你到哪裡去了?” 海雲道:“孩兒在外島海邊,整整忙了一夜,才撈到這幾條,爹! 你老人家快看看吧!” 海一帆略掃了一眼,怫然道:“隻不過幾片豹皮.有什麼值得驚怪的?” 海雲道:“爹爹可知道這些豹皮是從哪裡找到的麼?” 海一帆沉聲道:“哪兒找到都是一樣。
你年紀也不小了,島上發生了大事,不知替爹爹分憂分勞,卻隻顧貪玩……” 海雲笑道:“爹弄錯啦!孩兒正是想替你老人家分憂才辛辛苦苦去尋找這些豹皮的。
”
海一帆徒然頓佳話尾,低喝道:“這是發現不明船隻駛近的警鑼,雲兒,咱們走!” 父子二人同時縱身而起,并肩邁步向内島奔去。
警鑼連響三遍,全島立即緊急戒備,散布在田野間耕種的島民,紛紛避入石屋,婦孺們聚集隐藏,莊丁們都取了兵刃,分别把守着各處險要通路。
偌大一座海島。
頃刻間變得杳無人迹,寂靜如死。
麼事?”呂子平焦急的道:“屬下該死,竟忘了吩咐他們将外島沙灘上們破船掩蔽起來。
” 海雲一驚,道:“就是前幾天周奶奶駛來的,單桅小船嗎?” 呂子平道:“正是。
那小船留在岸邊,若被發現,豈不……唉!我得趕快去一趟才行……” 說着,匆匆轉身欲行。
海一帆忽然揮了揮手,道:“由它去吧!現在已經來不及了,要來的總是會來的。
” 呂子平收住腳步,再看海面上那艘三桅大船,果然已轉舵繞向外海沙灘,正作碇泊登岸準備。
不過頓炊時間,那船已在距離沙灘和四左右的海面上落帆下錨,并且放下了一隻小艇。
卻見幾條黃色人影破空飛離大船,落在一艘飄浮着的水鬼船上,操起木漿,向沙灘劃去。
李榮勃然大怒,一翻手拔出背後長刀,湧身便向小舟撲去。
其中一名黃衣大漢撥開長刀,揮出一劍,正中李榮的左肩,喝道:“下去吧!” “撲通”一聲,李榮應聲落水,但那黃衣大漢卻沒想到腳下的水鬼船乃是薄底輕舟,用力過猛,小船一幌,頓時翻了個船底朝天,幾名黃衣大漢顯然都不識水性,滾落海中,沒命的掙紮。
李榮肩上中了一劍,傷勢并不太重,這一來,滿腔怒火總算找到發洩的機會了。
隻見他兩腿剪水,穿波逐流,身如遊魚般竄行,手中那柄鋒利的長刀,狠狠的砍,重重的劈,攪得海面一片鮮紅…-呂子平急叫道:“李榮,要留活口!” 可惜李榮正怒憤填膺,一時那肯罷手,令他殺盡了後從水裡浮出來,那幾名黃衣大漢早變成一塊塊斷骨碎肉了。
呂子手抱怨不疊,連忙不令攻擊,全力協助撲救大船上的火勢,~面清理戰場,一面飛報島主……一場慘烈的血戰結束,琵琶島雖然獲得全勝,島民死傷共計四十餘人,所付出的代價,可說也十分慘重。
而對方船上,總共隻有八名黃衣大漢和十一名駕船的水手,八名黃衣人全部被李榮所殺,水手中三個被火炮打死,六人重傷.俘獲的活口,僅隻兩名而已。
海一帆吩咐将兩名水手隔離審訊,親自反覆盤活,結果卻令人大感失望,原來那艘三桅海船,隻是隸屬錦州府的民船,五天前受雇由小淩河啟碇出海,同時啟航的船隻共有三艘,每船都有八名黃衣人乘坐,起初是三艘同行,直到兩天以前,才在鳴鳳島附近分開,水手們隻知道船上準備了一個月的食物和淡水,并不知道那些黃衣人雇船去什麼地方?當然更不會知道他來的來曆和目的了。
兩名水手的供述相同,足見不是捏造。
海一帆問得了這些實情,反而困惑起來。
根據水手的供述,那些黃衣入分雇三艘大船出海,并無預定的目的地,顯然是在海中搜尋什麼,換句話說,很可能正是為了尋覓琵琶島來的,但海一帆自問并無如此仇家,琵琶島的秘密也不可能洩露,這此黃衣人究竟為何而來呢?如果他們并非為琵琶島而來,隻是偶然經過,發現這座海島和沙灘上的破船,依情而論,應該登岸查看一番才對,為什麼隻在破船上略作搜索,便匆匆離去呢?再者,從八名黃衣大漢的身手推測,武功俱已有極深火候,既然同着黃衣,必定屬于同一武林門派,海~帆當年行遍大江南北,對武林各派皆頗熟悉,任他搜盡枯腸,也想不起那一派是以黃衣為标志,而且具有如此高明的劍法,能在一招之下,解破李榮所會的“神刀八大式”?總管呂于平曾經親眼目睹,其中一名黃衣大漢,在李榮揮刀撲向小舟的時候,輕易的撥開長刀,将李榮劈落海中,那~招劍法,既快又恨,堪稱平生罕見,若非舟沉墜海,李榮絕不是那黃衣大漢的敵手。
由此看來,那八名黃衣人不但來曆可疑,簡直令人覺得可怕了。
海一帆被這些謎樣的疑團深深困擾着,整夜未曾合眼,第二天一大早,海雲卻滿臉振奮之色奔了進來,大聲道:“爹爹!你瞧這些是什麼?” 海一帆見他手裡高舉着一束濕淋淋的獸皮,不禁詫異的問道:“一夜沒見你的人影,你到哪裡去了?” 海雲道:“孩兒在外島海邊,整整忙了一夜,才撈到這幾條,爹! 你老人家快看看吧!” 海一帆略掃了一眼,怫然道:“隻不過幾片豹皮.有什麼值得驚怪的?” 海雲道:“爹爹可知道這些豹皮是從哪裡找到的麼?” 海一帆沉聲道:“哪兒找到都是一樣。
你年紀也不小了,島上發生了大事,不知替爹爹分憂分勞,卻隻顧貪玩……” 海雲笑道:“爹弄錯啦!孩兒正是想替你老人家分憂才辛辛苦苦去尋找這些豹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