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張良人在城外的一處高地,透過暗黑的夜空,密切關注着垓下城中的一切動靜。
在他的身後,是一排剽悍的鼓手,每一個人都顯得那麼孔武有力,他們所擔負的任務就是按照張良的吩咐擊打響鼓,不能出現半點誤差,以鼓語傳達張良攻城的命令。
雖然夜色深濃,但張良仿佛看到了數十萬大漢軍蓄勢待發的場面,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激動。
眼看着數年的努力馬上就要出現結果,他的确感到自己肩上責任的重大。
今夜,就在今夜,一場決定命運的大戰即将打響,而他卻成了這場大戰的主角,這的确讓張良有些始料不及。
這場大戰的主角本來應該是紀空手的,作為軍師,張良從來都是幕後策劃。
然而,紀空手這一次卻将張良推到了前台,而他自己卻躲到了背後,這隻因為,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進入垓下,燒毀西楚軍的糧草。
從某種意義上說,能否燒毀敵人的糧草,已經關系到這場決戰的成敗。
張良從來都非常相信紀空手的能力,但在這件事情上,他對能否成功産生了極大的懷疑。
因為在此之前,大漢軍的許多高手都曾經作過嘗試,最終不是無功而返,就是命喪黃泉,由此可以想象西楚軍對糧草的把持是何等重視,其戒備又是何等的森嚴。
但紀空手将全軍的指揮權交到張良的手中,卻顯得相當自信,隻說了一句:“城中火起之時,就是攻城的開始,切記莫誤!” 張良雖然對能否燒毀敵軍糧草抱有懷疑,但他卻不折不扣地對兵力作了有效的布署。
此時此刻,萬事俱備,隻待火起——他所要做的,就是耐心地等待下去。
決戰垓下,張良幾乎絞盡了自己所有的智慧,制定了一個近乎完美的決戰計劃。
在他看來,隻要紀空手真的能夠破敵糧草,那麼勝利就是指日可待。
在他的這個計劃中,彭越、周殷各領本部人馬,封鎖住垓下的東西兩線,而大漢軍作為攻城的主力,自南北兩線夾擊,對西楚軍形成甕中捉鼈之勢。
這樣的計劃,不僅權衡了各部的實力,同時也估算到了敵人背水一戰時有可能爆發的戰力。
以攻守互補、強弱結合使整個戰局變得緊驟、有序,是非常符合兵家之道的,為此,張良為這次行動計劃取名為“四面埋伏”。
紀空手卻認為,“四面埋伏”雖然天衣無縫,可以置敵于死地,但這種大勝的背後,所付出的代價将是無比慘重的。
考慮到攻城之戰隻是整個垓下戰局的一個前奏,而韓信的江淮軍與匈奴鐵騎尚在鴻溝一線虎視眈眈,就必須要對“四面埋伏”作出有效的改動,否則也許就真的會讓韓信揀到一個大便宜。
至于這個改動到底是什麼内容,張良心裡也沒有數,他隻知道,紀空手将這個改動後的計劃稱之為“十面埋伏”。
△△△△△△△△△ 救火刻不容緩。
從城頭趕到糧倉,需要一炷香的時間,但項羽十分清楚,如果自己在這段時間内才趕到糧倉,火勢必然無法控制。
所以,他沒有再顧忌自己的身分,輕嘯一聲,施出輕功提縱術,帶着一幫高手如風般撲向糧倉。
一路望去,火勢愈發猛烈,數尺長的火苗猶如魔獸般張牙舞爪地吞撲着糧草,嗆人的濃煙中,不時爆發一串一串的火星,和着噼哩叭啦的爆炸聲,形勢極是危急。
龍且率領數千人拿着沙土袋、水槍、桶盆,正以最快的速度撲擊火勢,每個人的臉上在驚慌中都帶着一絲睡意,顯然被這突發的事件弄得有些不知所措了。
一切顯得非常有序,這說明龍且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的确無可挑剔,但火勢之大,使得這有序的撲救顯得徒勞。
當項羽趕到現場時,大火已無法控制。
項羽的臉色一片鐵青,望着一臉塵埃的龍且,冷然道:“你誤了我的大事,可知罪?” “末将自問戒備極為森嚴,連一隻蒼蠅也休想蒙混過關,可是……”龍且的聲音很是惶恐,似乎感到了自己将要面對的結局。
“如果連蒼蠅都飛不進來,這火又是自何而來?難道是天火不成?”項羽的手已握住了劍柄。
龍且硬着頭皮道:“這火的确來得非常古怪,末将以為,隻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不排除我的隊伍中出現了内奸,趁夜深之際,縱火燒糧。
但是這個原因的可能性實在不大,末将早就下令,凡是負責防衛糧倉的将士一律不準攜火種進場,一日三餐,隻能吃冷食充饑,違令者斬,所以末将傾向于這第二個原因。
” “哦?”項羽
在他的身後,是一排剽悍的鼓手,每一個人都顯得那麼孔武有力,他們所擔負的任務就是按照張良的吩咐擊打響鼓,不能出現半點誤差,以鼓語傳達張良攻城的命令。
雖然夜色深濃,但張良仿佛看到了數十萬大漢軍蓄勢待發的場面,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激動。
眼看着數年的努力馬上就要出現結果,他的确感到自己肩上責任的重大。
今夜,就在今夜,一場決定命運的大戰即将打響,而他卻成了這場大戰的主角,這的确讓張良有些始料不及。
這場大戰的主角本來應該是紀空手的,作為軍師,張良從來都是幕後策劃。
然而,紀空手這一次卻将張良推到了前台,而他自己卻躲到了背後,這隻因為,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進入垓下,燒毀西楚軍的糧草。
從某種意義上說,能否燒毀敵人的糧草,已經關系到這場決戰的成敗。
張良從來都非常相信紀空手的能力,但在這件事情上,他對能否成功産生了極大的懷疑。
因為在此之前,大漢軍的許多高手都曾經作過嘗試,最終不是無功而返,就是命喪黃泉,由此可以想象西楚軍對糧草的把持是何等重視,其戒備又是何等的森嚴。
但紀空手将全軍的指揮權交到張良的手中,卻顯得相當自信,隻說了一句:“城中火起之時,就是攻城的開始,切記莫誤!” 張良雖然對能否燒毀敵軍糧草抱有懷疑,但他卻不折不扣地對兵力作了有效的布署。
此時此刻,萬事俱備,隻待火起——他所要做的,就是耐心地等待下去。
決戰垓下,張良幾乎絞盡了自己所有的智慧,制定了一個近乎完美的決戰計劃。
在他看來,隻要紀空手真的能夠破敵糧草,那麼勝利就是指日可待。
在他的這個計劃中,彭越、周殷各領本部人馬,封鎖住垓下的東西兩線,而大漢軍作為攻城的主力,自南北兩線夾擊,對西楚軍形成甕中捉鼈之勢。
這樣的計劃,不僅權衡了各部的實力,同時也估算到了敵人背水一戰時有可能爆發的戰力。
以攻守互補、強弱結合使整個戰局變得緊驟、有序,是非常符合兵家之道的,為此,張良為這次行動計劃取名為“四面埋伏”。
紀空手卻認為,“四面埋伏”雖然天衣無縫,可以置敵于死地,但這種大勝的背後,所付出的代價将是無比慘重的。
考慮到攻城之戰隻是整個垓下戰局的一個前奏,而韓信的江淮軍與匈奴鐵騎尚在鴻溝一線虎視眈眈,就必須要對“四面埋伏”作出有效的改動,否則也許就真的會讓韓信揀到一個大便宜。
至于這個改動到底是什麼内容,張良心裡也沒有數,他隻知道,紀空手将這個改動後的計劃稱之為“十面埋伏”。
△△△△△△△△△ 救火刻不容緩。
從城頭趕到糧倉,需要一炷香的時間,但項羽十分清楚,如果自己在這段時間内才趕到糧倉,火勢必然無法控制。
所以,他沒有再顧忌自己的身分,輕嘯一聲,施出輕功提縱術,帶着一幫高手如風般撲向糧倉。
一路望去,火勢愈發猛烈,數尺長的火苗猶如魔獸般張牙舞爪地吞撲着糧草,嗆人的濃煙中,不時爆發一串一串的火星,和着噼哩叭啦的爆炸聲,形勢極是危急。
龍且率領數千人拿着沙土袋、水槍、桶盆,正以最快的速度撲擊火勢,每個人的臉上在驚慌中都帶着一絲睡意,顯然被這突發的事件弄得有些不知所措了。
一切顯得非常有序,這說明龍且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的确無可挑剔,但火勢之大,使得這有序的撲救顯得徒勞。
當項羽趕到現場時,大火已無法控制。
項羽的臉色一片鐵青,望着一臉塵埃的龍且,冷然道:“你誤了我的大事,可知罪?” “末将自問戒備極為森嚴,連一隻蒼蠅也休想蒙混過關,可是……”龍且的聲音很是惶恐,似乎感到了自己将要面對的結局。
“如果連蒼蠅都飛不進來,這火又是自何而來?難道是天火不成?”項羽的手已握住了劍柄。
龍且硬着頭皮道:“這火的确來得非常古怪,末将以為,隻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不排除我的隊伍中出現了内奸,趁夜深之際,縱火燒糧。
但是這個原因的可能性實在不大,末将早就下令,凡是負責防衛糧倉的将士一律不準攜火種進場,一日三餐,隻能吃冷食充饑,違令者斬,所以末将傾向于這第二個原因。
” “哦?”項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