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已陷入敵人精心策劃的一個陰謀之中,敵人顯然清楚自己心理上的弱點,利用鳳凰将自己調離淮陰,然後再裝扮成自己擊殺李秀樹。
這樣做的目的就隻有一個,那便是徹底将自己與高麗王國的聯系割斷,使得淮陰軍成為一支名符其實的孤軍。
不管敵人是誰,不管誰會從中受益,韓信心裡都十分清楚,李秀樹一死,自己已經沒有任何退路,惟有将寶押在劉邦的身上,然後按照約定,揮師北上。
這個決定對韓信來說,未必就是一個太壞的選擇,其實早在一年前漢軍從武關出兵,開始東征之時,韓信就敏銳地感到這是自己擴張勢力的機會。
當劉邦與項羽在中原一帶展開血戰的同時,自己正可趁虛而入,将齊趙兩國的大片土地占為己有,從而為鼎立天下建立起良好的基礎。
然而當時的齊王田廣與高麗王國一向交好,在李秀樹看來,淮陰軍北上不僅是自相殘殺,更是有百弊而無一利,是以在他的勸阻之下,韓信隻是率部在齊趙邊境上遊蕩了一下,然後回師淮陰,按兵不動。
此時李秀樹一死,韓信再無顧忌,于是決定立即出兵,攻打齊趙。
其時淮陰軍擁有四十萬兵力,是僅次于西楚軍、大漢軍之後的又一股力量。
在韓信的指揮下,淮陰軍一路疾行,長途奔涉,隻用了半月時間便攻占了齊趙兩國的大片土地,當真是勢如破竹。
與此同時,周殷、英布兩路人馬見韓信已經出兵,自然也不甘人後,紛紛按着會盟時約定的路線向西楚直進。
△△△△△△△△△ “大王看見那幾座高台了嗎?”項莊指着廣武城牆上以巨木搭就的高台,問道。
項羽點了點頭,道:“這莫非就是陳平布下的防範手段中的一種?” 項莊道:“這種高台叫做瞭望台,設專人二十四個時辰在上面觀望,一是為了觀察我軍動向,二是觀察我軍大營是否有新土堆集。
挖掘地道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将地道中新掘出的廢土及時運送到地面,這些廢土數量極大,不易隐蔽,敵人往往可以通過瞭望的方式了解到我軍挖掘地道的進度。
” 項羽沉思半晌道:“要破解這種手段并不難,既然是瞭望台,就必須得視野開闊,而我們完全可以通過黑夜的這個時間将廢土運送到敵人瞭望不到的地方,甚至還可以故事迷惑敵人。
” 項莊以一種佩服的目光望向項羽,拍掌道:“大王所想,的确是上佳的破解之道,末将甚是佩服。
隻是除了瞭望台之外,陳平在廣武一線尚開挖了深渠,然後引入活水,這同樣可以讓我們無功而返!” 項羽雖然沒有學過土木,卻懂得挖掘地道最怕的就是遇上水源。
一旦引起活水倒灌,不僅地道難保,就連地道中的人亦是死路一條。
思及此處,他不由得眉頭緊皺。
“不過,這看上去雖然是個難題,但在末将看來,卻依然還有化解的辦法。
”項莊似乎顯得胸有成竹,指着廣武城下的一片新土道:“那些新土顯然是為了加深溝渠才挖掘出來的泥土,從數量上估算,溝渠至少加深了兩丈有餘,但我們的地道挖到此處時,可以深至四丈以下,避過溝渠,從水下過去,自然就可以化解這道難題了。
” “不錯!”項羽的臉上顯得有幾分興奮,眼中卻又閃出幾分疑惑,他弄不明白既然破解對方的手段已經有了,何以項莊還是認為挖掘地道行不通呢? 項莊的臉上不喜反憂,神情顯得更加凝重道:“但末将所擔心的,是無法破解陳平所用的第三種手段,那就是埋甕聽音!” “埋甕聽音?”項羽吃了一驚,似乎還是頭一遭聽說這樣的名詞。
“‘埋甕聽音’是防範對方挖掘地道的一種非常有效的辦法,首先确定對方有可能挖掘地道的線路,然後在沿途深挖數丈左右的涵洞,埋下瓦甕,派人在裡面傾聽動靜,這樣一來,一旦地底下有什麼動靜,在十丈之内便可以聽得一清二楚。
末将之所以不贊同挖掘地道,就是因為無法破解對方的這招埋甕聽音。
”項莊的臉上流露出一絲苦澀的笑,緩緩而道。
項羽沒有說話,隻是冷冷地望向前方。
聽完了項莊的分析,心中不由有些失望,他一直寄希望于從地下給廣武的漢軍攻個一個措手不及,但項莊的話無疑讓他這個希望落空了。
看來,兩軍相持不下的局面還将繼續下去,而這種局面又正是項羽所不願意看到的。
雖然這幾個月來,他率領數十萬西楚軍在廣武前線,但他最擔心的還是在自己西楚的後方兵力空虛,一旦韓信等各路諸侯趁機發難,那麼形勢就将變得岌岌可危了。
這種擔心并非多餘,事實讓劉邦與韓信、彭越、周殷、英布等各路諸侯結盟的消息,早在甯秦時就被項羽獲悉了,最初之時,項羽并沒有将之太放在心上,而是認為以大漢軍的戰力根本擋不住自己的雷霆一擊,隻要滅了劉
這樣做的目的就隻有一個,那便是徹底将自己與高麗王國的聯系割斷,使得淮陰軍成為一支名符其實的孤軍。
不管敵人是誰,不管誰會從中受益,韓信心裡都十分清楚,李秀樹一死,自己已經沒有任何退路,惟有将寶押在劉邦的身上,然後按照約定,揮師北上。
這個決定對韓信來說,未必就是一個太壞的選擇,其實早在一年前漢軍從武關出兵,開始東征之時,韓信就敏銳地感到這是自己擴張勢力的機會。
當劉邦與項羽在中原一帶展開血戰的同時,自己正可趁虛而入,将齊趙兩國的大片土地占為己有,從而為鼎立天下建立起良好的基礎。
然而當時的齊王田廣與高麗王國一向交好,在李秀樹看來,淮陰軍北上不僅是自相殘殺,更是有百弊而無一利,是以在他的勸阻之下,韓信隻是率部在齊趙邊境上遊蕩了一下,然後回師淮陰,按兵不動。
此時李秀樹一死,韓信再無顧忌,于是決定立即出兵,攻打齊趙。
其時淮陰軍擁有四十萬兵力,是僅次于西楚軍、大漢軍之後的又一股力量。
在韓信的指揮下,淮陰軍一路疾行,長途奔涉,隻用了半月時間便攻占了齊趙兩國的大片土地,當真是勢如破竹。
與此同時,周殷、英布兩路人馬見韓信已經出兵,自然也不甘人後,紛紛按着會盟時約定的路線向西楚直進。
△△△△△△△△△ “大王看見那幾座高台了嗎?”項莊指着廣武城牆上以巨木搭就的高台,問道。
項羽點了點頭,道:“這莫非就是陳平布下的防範手段中的一種?” 項莊道:“這種高台叫做瞭望台,設專人二十四個時辰在上面觀望,一是為了觀察我軍動向,二是觀察我軍大營是否有新土堆集。
挖掘地道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将地道中新掘出的廢土及時運送到地面,這些廢土數量極大,不易隐蔽,敵人往往可以通過瞭望的方式了解到我軍挖掘地道的進度。
” 項羽沉思半晌道:“要破解這種手段并不難,既然是瞭望台,就必須得視野開闊,而我們完全可以通過黑夜的這個時間将廢土運送到敵人瞭望不到的地方,甚至還可以故事迷惑敵人。
” 項莊以一種佩服的目光望向項羽,拍掌道:“大王所想,的确是上佳的破解之道,末将甚是佩服。
隻是除了瞭望台之外,陳平在廣武一線尚開挖了深渠,然後引入活水,這同樣可以讓我們無功而返!” 項羽雖然沒有學過土木,卻懂得挖掘地道最怕的就是遇上水源。
一旦引起活水倒灌,不僅地道難保,就連地道中的人亦是死路一條。
思及此處,他不由得眉頭緊皺。
“不過,這看上去雖然是個難題,但在末将看來,卻依然還有化解的辦法。
”項莊似乎顯得胸有成竹,指着廣武城下的一片新土道:“那些新土顯然是為了加深溝渠才挖掘出來的泥土,從數量上估算,溝渠至少加深了兩丈有餘,但我們的地道挖到此處時,可以深至四丈以下,避過溝渠,從水下過去,自然就可以化解這道難題了。
” “不錯!”項羽的臉上顯得有幾分興奮,眼中卻又閃出幾分疑惑,他弄不明白既然破解對方的手段已經有了,何以項莊還是認為挖掘地道行不通呢? 項莊的臉上不喜反憂,神情顯得更加凝重道:“但末将所擔心的,是無法破解陳平所用的第三種手段,那就是埋甕聽音!” “埋甕聽音?”項羽吃了一驚,似乎還是頭一遭聽說這樣的名詞。
“‘埋甕聽音’是防範對方挖掘地道的一種非常有效的辦法,首先确定對方有可能挖掘地道的線路,然後在沿途深挖數丈左右的涵洞,埋下瓦甕,派人在裡面傾聽動靜,這樣一來,一旦地底下有什麼動靜,在十丈之内便可以聽得一清二楚。
末将之所以不贊同挖掘地道,就是因為無法破解對方的這招埋甕聽音。
”項莊的臉上流露出一絲苦澀的笑,緩緩而道。
項羽沒有說話,隻是冷冷地望向前方。
聽完了項莊的分析,心中不由有些失望,他一直寄希望于從地下給廣武的漢軍攻個一個措手不及,但項莊的話無疑讓他這個希望落空了。
看來,兩軍相持不下的局面還将繼續下去,而這種局面又正是項羽所不願意看到的。
雖然這幾個月來,他率領數十萬西楚軍在廣武前線,但他最擔心的還是在自己西楚的後方兵力空虛,一旦韓信等各路諸侯趁機發難,那麼形勢就将變得岌岌可危了。
這種擔心并非多餘,事實讓劉邦與韓信、彭越、周殷、英布等各路諸侯結盟的消息,早在甯秦時就被項羽獲悉了,最初之時,項羽并沒有将之太放在心上,而是認為以大漢軍的戰力根本擋不住自己的雷霆一擊,隻要滅了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