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侯覺得他像紀空手,卻絕對不是,也許是本侯多疑罷了。
” 韓信的思路非常缜密,更相信自己對紀、劉二人的了解,如果他再往深處去想,也許就能識破紀空手“龍藏虎相,李代桃僵”之計。
然而,他沒有這麼想,這倒不是因為他的智慧不夠,實是紀空手這個計劃創前人所不敢想,亘古未有,也就難怪韓信料算不到了。
“可惜的是鳳孤秦已經死了,如果他在,這個問題也許會迎刃而解。
”鳳陽的語氣中流露出一絲傷感。
鳳孤秦卧底漢王府,是由鳳陽親手策劃的,這些日子來,鳳孤秦再無消息,鳳陽預感到已經出事了。
韓信的眼神中透出一股堅決,冷然道:“其實,死在骊山北峰之上的人是不是劉邦,已經顯得不那麼重要了,隻要明日午時,我們能夠好好地把握住機會,這天下将牢牢掌握在我們手中!” 他說得如此自信,引得衆人無不側目而觀,韓信顯得非常冷靜地道:“從這幾日的鹹陽來看,有關劉邦已死的消息鬧得滿城風雨,人心惶惶,就連漢王朝中的大臣将軍也在紛紛揣度,謠言四起,這無疑是我們動手的最佳時機。
按理說市井中謠傳一起,劉邦如果真的無事,就應該站到人前,使謠言不攻自破,但漢王府中卻毫無動靜,這隻能說明,即使劉邦未死,他的人也不在鹹陽,我們正好可以借此發難!” 韓信的算計并非沒有道理,此時的漢王朝,正面臨着生死存亡的處境,楚漢争霸已經開始,在武關、甯秦兩地,已有迹象表明數十萬西楚大軍完成集結,正在虎視眈眈,伺機而動。
而關中一地免賦政策才實施數月,百廢待興,正是内外交患之時,若非紀空手以個人的威望支撐着全局,隻怕形勢已經不堪設想。
如果在接見四大信使時,當着滿朝文武之面,發現坐在王座之上的漢王隻是一個替身,可想而知,這種亂局絕對是任何人都無法控制的,隻要韓信登高一呼,鳳陽、鳳栖山、鳳不敗立時誅殺假劉邦,自然就可以取到震懾人心的效果。
到那時,就算韓信不登上漢王寶座,隻要随便擁立一個人出來稱王,他就可以權柄在手,威鎮滿朝。
想到這裡,鳳陽與鳳栖山、鳳不敗相視一眼,興奮之情溢于臉上。
在鳳陽的心中,有一個最大的心願,就是有朝一日,讓冥宗成為淩駕于五閥之上的江湖第一豪門。
要想實現這個目标,就必須襄助韓信奪得天下,是以當鳳陽聽了韓信的計劃之後,心中的确興奮異常。
“但是……”韓信頓了一頓,話鋒一轉,繼續說道:“劉邦身邊的張良、蕭何等人,絕非等閑之輩,隻要我們的計劃稍有疏漏,就很有可能是另外一種結局。
是以,明日晉見的事情我們必須從長計議,反複斟酌,萬不得已時,還要先發制人,大開殺戒。
” “這麼說來,明日我們都要扮成信使的親從,前往漢王府?”鳳陽問道。
韓信的眼中寒光暴綻,殺氣頓現,冷然道:“不錯,本侯也将親自前往,成敗就在此一舉了!” △△△△△△△△△ 九月十一,天上下起了綿綿細雨,偶爾有風吹過,天地頓現一片肅寒。
韓信、彭越、周殷、英布所派的四大信使各自帶領一隊親從駕車乘馬,在蕭何的帶領下,向漢王府馳去。
一路所過之處,戒備森嚴,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顯示着今天并不是一個平靜的日子。
韓信在劉邦手下呆過一段時間,為了以防有人認出,特意裝扮成一名随行軍士。
他将一切看在眼中,心中隻是冷笑,卻絲毫不懼。
對他來說,沒有冒險,哪來成功?自己能夠登上今天的地位,正是險中求勝。
他在心裡再次将今天要實施的行動盤算了一遍,确認無誤之後,這才放松了一下緊繃的神經,開始打量起同路而來的幾個信使。
彭越派來的信使名為彭超,原本是彭越手下的謀臣之一,個子不高,卻顯得精明強幹;周殷派來的信使名為蔡元,此人乃周殷軍中的一名大将;而英布所派之人叫呂政,嗓門極大,手長腳粗,一看便知是一員猛将,卻被英布支來作信使,倒也出人意料。
韓信對這三人了解不深,隻知他們此行都帶了一支上百人的随從,前來鹹陽會商明年三月在城父會盟一事,但對他們的主子,韓信卻并不陌生,知道這三路諸侯與自己一樣,或多或少與劉邦有些淵源,更是抗擊西楚的中堅人士,所以才會接到劉邦會盟的邀請,共商滅楚大計。
比之這三路諸侯,韓信的江淮軍無疑是實力最強、占地最廣的,他的軍力已經超出了這三路諸侯的總和,是以在無形之中,韓信的信使自然成了這三路諸侯所派信使的頭領。
然而韓信更知道這三路諸侯都有一個共同的心理,就是害怕劉邦以會盟為幌子,趁機兼并他們手中的軍隊。
當今這個亂世,誰都知道一個事實,那就是誰的手中擁有軍隊,誰就擁有真正的實力
” 韓信的思路非常缜密,更相信自己對紀、劉二人的了解,如果他再往深處去想,也許就能識破紀空手“龍藏虎相,李代桃僵”之計。
然而,他沒有這麼想,這倒不是因為他的智慧不夠,實是紀空手這個計劃創前人所不敢想,亘古未有,也就難怪韓信料算不到了。
“可惜的是鳳孤秦已經死了,如果他在,這個問題也許會迎刃而解。
”鳳陽的語氣中流露出一絲傷感。
鳳孤秦卧底漢王府,是由鳳陽親手策劃的,這些日子來,鳳孤秦再無消息,鳳陽預感到已經出事了。
韓信的眼神中透出一股堅決,冷然道:“其實,死在骊山北峰之上的人是不是劉邦,已經顯得不那麼重要了,隻要明日午時,我們能夠好好地把握住機會,這天下将牢牢掌握在我們手中!” 他說得如此自信,引得衆人無不側目而觀,韓信顯得非常冷靜地道:“從這幾日的鹹陽來看,有關劉邦已死的消息鬧得滿城風雨,人心惶惶,就連漢王朝中的大臣将軍也在紛紛揣度,謠言四起,這無疑是我們動手的最佳時機。
按理說市井中謠傳一起,劉邦如果真的無事,就應該站到人前,使謠言不攻自破,但漢王府中卻毫無動靜,這隻能說明,即使劉邦未死,他的人也不在鹹陽,我們正好可以借此發難!” 韓信的算計并非沒有道理,此時的漢王朝,正面臨着生死存亡的處境,楚漢争霸已經開始,在武關、甯秦兩地,已有迹象表明數十萬西楚大軍完成集結,正在虎視眈眈,伺機而動。
而關中一地免賦政策才實施數月,百廢待興,正是内外交患之時,若非紀空手以個人的威望支撐着全局,隻怕形勢已經不堪設想。
如果在接見四大信使時,當着滿朝文武之面,發現坐在王座之上的漢王隻是一個替身,可想而知,這種亂局絕對是任何人都無法控制的,隻要韓信登高一呼,鳳陽、鳳栖山、鳳不敗立時誅殺假劉邦,自然就可以取到震懾人心的效果。
到那時,就算韓信不登上漢王寶座,隻要随便擁立一個人出來稱王,他就可以權柄在手,威鎮滿朝。
想到這裡,鳳陽與鳳栖山、鳳不敗相視一眼,興奮之情溢于臉上。
在鳳陽的心中,有一個最大的心願,就是有朝一日,讓冥宗成為淩駕于五閥之上的江湖第一豪門。
要想實現這個目标,就必須襄助韓信奪得天下,是以當鳳陽聽了韓信的計劃之後,心中的确興奮異常。
“但是……”韓信頓了一頓,話鋒一轉,繼續說道:“劉邦身邊的張良、蕭何等人,絕非等閑之輩,隻要我們的計劃稍有疏漏,就很有可能是另外一種結局。
是以,明日晉見的事情我們必須從長計議,反複斟酌,萬不得已時,還要先發制人,大開殺戒。
” “這麼說來,明日我們都要扮成信使的親從,前往漢王府?”鳳陽問道。
韓信的眼中寒光暴綻,殺氣頓現,冷然道:“不錯,本侯也将親自前往,成敗就在此一舉了!” △△△△△△△△△ 九月十一,天上下起了綿綿細雨,偶爾有風吹過,天地頓現一片肅寒。
韓信、彭越、周殷、英布所派的四大信使各自帶領一隊親從駕車乘馬,在蕭何的帶領下,向漢王府馳去。
一路所過之處,戒備森嚴,三步一崗,五步一哨,顯示着今天并不是一個平靜的日子。
韓信在劉邦手下呆過一段時間,為了以防有人認出,特意裝扮成一名随行軍士。
他将一切看在眼中,心中隻是冷笑,卻絲毫不懼。
對他來說,沒有冒險,哪來成功?自己能夠登上今天的地位,正是險中求勝。
他在心裡再次将今天要實施的行動盤算了一遍,确認無誤之後,這才放松了一下緊繃的神經,開始打量起同路而來的幾個信使。
彭越派來的信使名為彭超,原本是彭越手下的謀臣之一,個子不高,卻顯得精明強幹;周殷派來的信使名為蔡元,此人乃周殷軍中的一名大将;而英布所派之人叫呂政,嗓門極大,手長腳粗,一看便知是一員猛将,卻被英布支來作信使,倒也出人意料。
韓信對這三人了解不深,隻知他們此行都帶了一支上百人的随從,前來鹹陽會商明年三月在城父會盟一事,但對他們的主子,韓信卻并不陌生,知道這三路諸侯與自己一樣,或多或少與劉邦有些淵源,更是抗擊西楚的中堅人士,所以才會接到劉邦會盟的邀請,共商滅楚大計。
比之這三路諸侯,韓信的江淮軍無疑是實力最強、占地最廣的,他的軍力已經超出了這三路諸侯的總和,是以在無形之中,韓信的信使自然成了這三路諸侯所派信使的頭領。
然而韓信更知道這三路諸侯都有一個共同的心理,就是害怕劉邦以會盟為幌子,趁機兼并他們手中的軍隊。
當今這個亂世,誰都知道一個事實,那就是誰的手中擁有軍隊,誰就擁有真正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