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山嶽峙,的确有劍術名家之風範,但範增還是有一種莫名的預感,認為敵人的精銳主力其實正混迹于人流之中。
這才是讓範增遲遲沒有動手的原因,小隐隐于山水之間,大隐隐于市,但凡智者,誰都明白隐于人流之中才是最好的舉措。
真正的隐者,就如尋常百姓一樣,鋒芒内斂,縱然與你相對,你也根本識不破他的底細,身為名士的範增,當然明白這個道理。
但就算範增明白這個道理,要想在這成千上萬的人中尋找到真正的敵人,也是白費心機,惟一的辦法,就隻有讓敵人自己跳出來。
“範同!”範增的眼睛緊了一下,叫道。
“在!”範同趨近車前道。
“通知車隊繼續前進!”範增冷然道:“老夫倒想看看,是誰敢攔老夫的車隊!” 範同怔了一怔,趕緊點頭道:“是!”當即站直身子,大手一揮,車隊又緩緩地動了起來。
居高臨下的無名看着重新蠕動的車隊,神經開始一點一點地繃緊,他已經感受到了大戰将臨的那份緊張,更看出這絕不是一場尋常的狙擊,而是真正的血戰、惡戰。
他之所以有這樣的征兆,是因為那兩輛緊随範增的車駕重簾緊閉,根本看不到裡面的任何虛實,但他卻感到在那重簾之後,有兩雙眼睛正盯視着自己的一舉一動,包括無形卻有質的氣機。
這種感覺玄之又玄,讓人覺得似乎不可思議,但對于每一個高手來說,隻要能将自己體内的潛能激發出來,這并非不可辦到,這其實就是高手特有的直覺。
無名當然是一個高手,而且是超一流的高手,是以,他的直覺不僅敏銳,而且準确,當他靜心下來的刹那,周邊一切動态的東西也相對靜止,隻有敵人若隐若現的殺機非常清晰地印入他的心中。
一百步,八十步,五十步…… 車隊在一步步地前移,殺氣也在一步步地緊逼!虛空中充斥着不斷加強的壓力,密度之大,就連空氣也難以擠入進去。
無形的敵人,無形的殺氣,長街上,小橋頭,一切看似無形,卻充滿着“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氣息。
車隊在三十步開外停下,再一次與無名形成相峙。
這一次輪到範增有一種失算的感覺,當車隊行進在人流之中時,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與自己的衛隊随時作好了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在他的預想中,敵人在百步之外,就開始出現,最大的可能就是為了吸引自己的注意力,從而為同夥創造有機可乘的機會。
然而,這一幕并沒有發生,一切顯得那麼平靜,反而讓範增有手足無措的失落感,他已經意識到,自己所面對的敵人,并不是頭腦簡單之輩,甯靜之下必定暗藏着更大的殺機。
他緩緩地把手伸出車窗之外,做出了一個奇怪的手勢。
範同一臉肅然,當即翻身下馬帶着身邊的三個人向橋上走去。
這三個人都是追随範增多年的家将,一個使錘,一個使刀,還有一個卻是赤手空拳,三人年齡相近,身形剽悍,腳踏長街,發出“咚咚”之響,顯得頗有氣勢,三人緊跟範同而行,所過之外,人流紛紛向後而退,這使錘的名叫範十一,使刀的叫範九,空手的那位叫範五。
範增門下的親信,以數字排名,數字越大,排行也就越靠前,而不是以武功的高低來排名。
這三人無疑是範氏門中的精英,與範同一起,并稱“範門四将”! 這四人既出,範增的随行衛士們無不凜然,在他們的記憶中,很少看到這四人同時出手,一旦發生了這種情況,那就證明範增非常重視橋上的那名劍客,至少,已将他當作勁敵來看待。
昔日起事之初,範增受命入趙聯絡義軍,半途遭大秦名将淩宇率三百勇士伏擊,當時範增的身邊,就隻有四大天王随行,而淩宇本是當世一流劍客,手下三百勇士又盡是師門子弟,那一戰拼殺下來,甚是慘烈,最終以淩宇戰死、範增諸人一行全身而退而告終。
事後,範增論功行賞,發現四人身上的傷痕共計一百七十三處,不禁歎曰:“這哪裡是人,乃是真正的不死之神!” 能夠得到範增如此評價,可見“四大天王”在範增心中的地位,同時亦看出這四
這才是讓範增遲遲沒有動手的原因,小隐隐于山水之間,大隐隐于市,但凡智者,誰都明白隐于人流之中才是最好的舉措。
真正的隐者,就如尋常百姓一樣,鋒芒内斂,縱然與你相對,你也根本識不破他的底細,身為名士的範增,當然明白這個道理。
但就算範增明白這個道理,要想在這成千上萬的人中尋找到真正的敵人,也是白費心機,惟一的辦法,就隻有讓敵人自己跳出來。
“範同!”範增的眼睛緊了一下,叫道。
“在!”範同趨近車前道。
“通知車隊繼續前進!”範增冷然道:“老夫倒想看看,是誰敢攔老夫的車隊!” 範同怔了一怔,趕緊點頭道:“是!”當即站直身子,大手一揮,車隊又緩緩地動了起來。
居高臨下的無名看着重新蠕動的車隊,神經開始一點一點地繃緊,他已經感受到了大戰将臨的那份緊張,更看出這絕不是一場尋常的狙擊,而是真正的血戰、惡戰。
他之所以有這樣的征兆,是因為那兩輛緊随範增的車駕重簾緊閉,根本看不到裡面的任何虛實,但他卻感到在那重簾之後,有兩雙眼睛正盯視着自己的一舉一動,包括無形卻有質的氣機。
這種感覺玄之又玄,讓人覺得似乎不可思議,但對于每一個高手來說,隻要能将自己體内的潛能激發出來,這并非不可辦到,這其實就是高手特有的直覺。
無名當然是一個高手,而且是超一流的高手,是以,他的直覺不僅敏銳,而且準确,當他靜心下來的刹那,周邊一切動态的東西也相對靜止,隻有敵人若隐若現的殺機非常清晰地印入他的心中。
一百步,八十步,五十步…… 車隊在一步步地前移,殺氣也在一步步地緊逼!虛空中充斥着不斷加強的壓力,密度之大,就連空氣也難以擠入進去。
無形的敵人,無形的殺氣,長街上,小橋頭,一切看似無形,卻充滿着“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氣息。
車隊在三十步開外停下,再一次與無名形成相峙。
這一次輪到範增有一種失算的感覺,當車隊行進在人流之中時,他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與自己的衛隊随時作好了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在他的預想中,敵人在百步之外,就開始出現,最大的可能就是為了吸引自己的注意力,從而為同夥創造有機可乘的機會。
然而,這一幕并沒有發生,一切顯得那麼平靜,反而讓範增有手足無措的失落感,他已經意識到,自己所面對的敵人,并不是頭腦簡單之輩,甯靜之下必定暗藏着更大的殺機。
他緩緩地把手伸出車窗之外,做出了一個奇怪的手勢。
範同一臉肅然,當即翻身下馬帶着身邊的三個人向橋上走去。
這三個人都是追随範增多年的家将,一個使錘,一個使刀,還有一個卻是赤手空拳,三人年齡相近,身形剽悍,腳踏長街,發出“咚咚”之響,顯得頗有氣勢,三人緊跟範同而行,所過之外,人流紛紛向後而退,這使錘的名叫範十一,使刀的叫範九,空手的那位叫範五。
範增門下的親信,以數字排名,數字越大,排行也就越靠前,而不是以武功的高低來排名。
這三人無疑是範氏門中的精英,與範同一起,并稱“範門四将”! 這四人既出,範增的随行衛士們無不凜然,在他們的記憶中,很少看到這四人同時出手,一旦發生了這種情況,那就證明範增非常重視橋上的那名劍客,至少,已将他當作勁敵來看待。
昔日起事之初,範增受命入趙聯絡義軍,半途遭大秦名将淩宇率三百勇士伏擊,當時範增的身邊,就隻有四大天王随行,而淩宇本是當世一流劍客,手下三百勇士又盡是師門子弟,那一戰拼殺下來,甚是慘烈,最終以淩宇戰死、範增諸人一行全身而退而告終。
事後,範增論功行賞,發現四人身上的傷痕共計一百七十三處,不禁歎曰:“這哪裡是人,乃是真正的不死之神!” 能夠得到範增如此評價,可見“四大天王”在範增心中的地位,同時亦看出這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