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以娓娓道來:“關中之富,天下聞名,然而自項羽入關之後,燒殺搶掠,大肆搜刮民間财富,緻使項羽一退,關中已成極窮之地。

    若非是這一兩年緩了口氣,隻怕關中的人煙還比不上東南各郡稠密。

    ” 紀空手的心裡不由沉重起來,道:“人乃是治國之本,關中人煙稀少,就難以恢複當年盛景,本王既然有心問鼎天下,就一定要先治理好關中一地,否則若一地都治理不了,又何以治天下?” 蕭何似乎胸有成竹地道:“微臣已經想過了,要治關中并不難,難就難在我數十萬大軍馬上要北上伐楚,每日的軍需耗用必須由賦稅來支撐。

    倘若能在關中地區免賦稅三年,三年之後,微臣包管關中又可富甲天下。

    ” 紀空手與陳平相視一眼,想到了自己手中所得的登龍圖寶藏。

    這批寶藏有一部分已被扶滄海運到齊地支持田橫所用,餘下的交由陳平與後生無經營,已然翻了一番,足可支持大軍兩三年時間,不由微微一笑道:“要是本王答應你關中免賦三年,你将采取什麼措施,讓關中富甲天下?” 蕭何原想自己的要求過于苛刻,隻是說說罷了。

    此時一聽紀空手的口風,不由興奮起來,道:“微臣想過,隻要關中免賦三年,天下百姓必然振奮,稍有見識者,必舉家遷入關中,到時關中就不愁人煙,農耕必然興盛,市面必将繁華。

    與此同時,微臣還可以以此為餌,鼓勵巴、蜀、漢中三郡富戶北遷關中。

    這樣一來,隻要三年過後,單是關中一地征收的賦稅,就可以供我軍的一切所需。

    ” 此事關系重大,紀空手難以決斷,随即又将目光投在了張良身上。

    張良一直靜聽着蕭何的治理之道,心中暗歎:“蕭何治國,的确是不同凡響。

    ”正感慨間,與紀空手四目相對。

     張良沉吟片刻道:“能使關中免賦三年,的确是一件需要魄力才能做成的大事。

    此事看上去很難,卻是勢在必行,因為微臣認為,此事一旦實行,必定是得大于失。

    ” 衆人聞言,無不将目光聚于張良一人身上。

     張良正色道:“楚漢相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沒有個三五年時間根本分不出勝負。

    是以,我們的目光就必須看得長遠一些,表面上看,一旦免賦,我們少了三年的賦稅,國力難免空虛,但隻要關中再現繁榮,到那個時候,一年的賦稅就可以超過這三年的收入,這筆賬想必人人都算得清楚。

    不過,微臣所看重的,還不僅僅是這些,而是民心所向,隻要關中免賦三年的消息傳及天下,試問天下百姓誰不向往?誰不擁護?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天下早晚都在大王手中。

    ” 他的這一番分析合情合理,絲絲入扣,引得衆人無不點頭。

    紀空手下了決心道:“既然如此,蕭相就全權辦理,至于大軍所需,就由陳平負責。

    ” 等到衆人要散時,紀空手特意留下張良、陳平與龍赓,一起步入議事廳後的一間密室裡,裡面的紅顔與呂雉早已恭候多時。

     此時的紀空手已恢複了本來面目,輕舒了一下腰道:“這麼做人也忒累了,早知如此,我還是回我的淮陰做無賴,倒勝過了這王侯之命。

    ” 張良知他性情恬淡,對“功名”二字看得透澈,隻是笑了笑道:“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苦其心志,所謂成事在天,謀事在人,做人尚且很累,何況做事?” 紀空手心中一凜道:“我隻是說說罷了,真要我現在放手,又豈會甘心?”他的眼中閃出一股向往之色,悠然而道:“真要有那麼一天,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天下能夠太平昌盛,我也算不負先生之托,也算是了卻了我少年時的一樁心願。

    ” 龍赓久未說話,這時才道:“這有何難?隻要你我齊心協力,踏踏實實地做下去,這樣的好日子早晚會出現。

    ” 紀空手頓時想到了自己召集這些人的用意,肅然道:“既然如此,我們就轉入正題吧。

    ” 他第一眼便望向紅顔,紅顔眼中現出一絲隐憂道:“關中既破,項羽卻沒有撤兵的迹象,看來扶滄海那邊的情形不妙。

    ” 張良吃了一驚道:“這可不像項羽的作風,如果這個消息屬實,隻怕扶、車二人危矣。

    ” 紀空手心中一沉,頓時有幾分着急起來。

    他一向視車侯、扶滄海為朋友,将那兩千洞殿人馬視作兄弟,雖然這一年多天隔一方,但他卻無時不刻地惦念他們,擔心着他們的安危。

     “何以見得?”紀空手難以再保持自己鎮定的心态,緊緊地盯着張良問道。

     “項羽之所以派三秦扼守關中,就是為了牽制我們,不容我們從關中而出一争天下。

    然而他得到關中失守的消息卻能無動于衷,就證明了他先要置田橫的義軍于死地。

    ”張良的眼光投向紅顔,不無隐憂地道:“如果我所料不差,田橫等人隻怕已在絕地之中。

    ” 紅顔點了點頭,自懷中取出一枚鴿哨道:“這是三天前從城陽傳來的消息,城陽被困已有七日。

    ” 紀空手心中很是吃驚,舒緩了一下自己的情緒道:“看來隻有我率人親自走一遭了,無論如何,我也不能坐視他們有任何不測,否則我今生永難安甯。

    ” 張良緩緩地站了起來,眼中似有一份失落道:“遲了,已經遲了,隻怕此時城陽已破。

    一切都隻有聽天由命了。

    ”